7月27日晚,騰訊向公司發出初步非約束性收購要約,騰訊擬以每股9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搜狗剩餘的股票。
當晚,搜狗盤前漲超40%,最終收盤上漲48%。市值達到33億美元,市值一夜飆漲10.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5億元。而42歲至今未婚的王小川,身家超10億。
此前,騰訊已經是搜狗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9.2%,擁有52.3%的投票權。而在騰訊系流量的支持下,搜狗在搜索市場中的份額近年來明顯提升,在搜索競爭格局難以撼動、搜索廣告成本持續上升的情況下,實屬不易。
一直打技術牌的搜狗近年來也在努力發展智能硬體、AI等業務,但其核心仍是搜索及搜索相關業務,佔營業收入比仍高達約90%。
但硬體與AI均是重投入、輕產出的探索性嘗試,也使得搜狗的股價一直沒有起色。其2017年上市後從每股13美元一路下跌,一度在今年5月份跌至2.95美元,市值縮水近8成。最新的一季報顯示,搜狗歸屬母公司淨利潤虧損316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
在PC時代,百度曾是中國市值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其近年來也因為錯失移動網際網路第一波流量而飽受爭議,廣告承壓,市值一路走低。老大活的都如此不易,獨立搜尋引擎還有的做嗎?從2004年成立以來,走了16年獨立搜尋引擎的搜狗終於要個活法了。
搜狗的成長之困
在2019年財報後,搜狗曾發布內部信,稱2019年搜狗全年總營收突破80億,創歷史新高,增速領先行業水平;在中國經濟和網際網路行業面臨多種挑戰的背景下,搜狗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非常不容易。
但換一個角度看,相比較2018年,搜狗佔營業收入約90%的主業搜索及相關業務收入為74.08億人民幣,較2018年增長9%。增速也僅僅是個位數。其整體收入同比增速從2017年上市時的37.54%持續下降,2018年為23.76%,2019年僅為4.28%。
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搜狗實現收入2.57億美元,同比增長僅1.81%,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其淨利潤虧損3161萬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385.5萬美元大幅擴大。
即使行業數據顯示,搜狗在搜索市場份額過去一年快速上漲,但資本市場很難給一個收入增速在個位數的公司高估值,且其市值規模並不大。這也是搜狗股價過去兩年持續下跌的重要原因——雖布局智能硬體、AI等新業務,但搜狗依然沒有找到快速增長的贏利點,且不說這兩塊新業務都是「燒錢」的買賣。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移動搜索用戶數量規模達到7.05億人,其中,搜狗搜索用戶份額佔比為32.0%。而這一成績背後主要依靠騰訊系強大的生態引流。
騰訊再出援手
2010-2012年,搜狗一度曾短暫聯姻阿里,阿里退出後,騰訊成為搜狗的主要戰略投資人。2013年,騰訊不僅向搜狗注資4.48億美元,同時也將旗下的騰訊搜搜業務和其他相關資產併入搜狗,交易完成後騰訊獲得搜狗完全攤薄後36.5%的股份。
據了解,在2019-2013年期間,360曾兩次想要入股搜狗,一度跟騰訊位列傳聞中的接盤方,但最終騰訊通過整合「搜搜」業務+真金白銀的誠意方案,打動了搜狐和搜狗。
公開數據顯示,搜狗搜索總流量的36%來自於騰訊,其MAU從2016年3月的4.38億增加到2018年12月的6.95億,增長了58.7%。
實際上,現在的搜狗依然受困於流量之苦。一季報顯示,搜狗的流量獲取成本為1.81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佔營收比例為70.5%。顯示,市場份額上升背後是騰訊的支持和巨大的其他流量成本,而搜狗需要更大的便宜的流量支持,或許還能維持當下「繁華」。
過去幾年,騰訊一直與搜狗合作後,搜狗為微信提供站外搜索服務。2019年下半年,搜狗表示,已經與騰訊續籤了與微信相關的合作,未來一年裡,微信內提供對外部網際網路內容的第三方搜索時,將繼續優先使用搜狗搜索。
一旦搜狗真正被騰訊私有化,最顯性的雙方的合作就是,搜狗很可能成為微信、騰訊、乃至騰訊系生態的搜索工具,搜狗也將再也不用為流量而發愁。
獨立搜尋引擎的生意不好做,而在巨頭生態之下,換條路走,或許是搜狗的發展之道,或者說,是整個中國網際網路搜索的新格局所需。
今年以來,搜索圈其實不平靜。頭條、阿里都在紛紛布局搜索業務。今年3月,字節跳動旗下的頭條搜索獨立上線;6月,阿里創新業務事業群成立智能搜索業務部,重點圍繞此前推出的智能搜索APP夸克展開布局。阿里旗下支付寶也在重新整合搜索業務。
獨立搜尋引擎是PC時代的產物,造就了一代巨頭百度,主要功能是打通單一網站的信息孤島,且主要依靠搜索廣告模式變現。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騰訊、阿里、頭條各個流量巨頭都形成獨立的移動網際網路生態,搜索信息流不可能隨意互通;百度努力發展移動搜索,更多仍是依賴其坐擁的PC端搜索流量。
一直以來,搜狗都無法在PC搜索端與百度抗衡,分得更多蛋糕,其他獨立搜尋引擎其實也有同樣的困境;而聯手巨頭,挖掘巨頭生態內海量流量,同時服務其生態互聯,或許真的是一條更好的出路。
這也同樣是巨頭們的需求所在。2019 年底,微信搜索正式升級為「微信搜一搜」; 2020 年 1 月 9 日,微信搜一搜團隊首次在微信公開課PRO開講,預告 2020 方向是將在內容、品牌、服務搜索進一步開放;就在今年6月底,微信宣布「服務搜索」正式向各行業開放接入。「服務搜索」可以讓商家的小程序快速獲得流量,更容易被用戶搜索,精準觸達客戶。
未來,騰訊生態內的各類服務小程序,包括京東、拼多多、滴滴等都可以被搜索到,而搜狗如果是這一技術載體,實際上將獲得整個騰訊生態系的流量,同時搜索連接功能,也能更好的為用戶服務,為騰訊生態盤活更多流量,增加用戶使用市場、提高使用體驗。
同時,搜狗的AI人機互動技術一直在機器翻譯、機器同傳領域有不錯表現,加上搜狗輸入法,與騰訊內容生態可以產生更多的交互與智能信息流的探索。當然,騰訊也需要搜狗的瀏覽器等PC端流量入口,在外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搜索、AI技術和流量補充,都將是騰訊長期與頭條乃至百度競爭的重要支持。
有業內人士預期,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搜索的江湖正在被改變,與騰訊聯手,是搜狗的出路,也是騰訊大內容板塊發展、商業服務升級的戰略必然。
公告披露後,這筆交易獲得了張朝陽和王小川的支持表態,三家都滿意,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