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平臺上國際新聞編譯的現狀分析

2020-12-11 人民網傳媒

(五)讀者互動

從轉發前十位的微博中可以大致看出網友們的關注興趣在哪裡。下面的三張表格分別為「@微天下」、「@參考消息」、「@中新網國際」三個帳號所有選取的樣本中轉發數位列前十的標題摘錄。

「@微天下」和「@參考消息」帳號的新聞內容風格上整體較為嚴肅,但是真正令網友們感到「激動」的卻是那些可以被調侃、比較,或者開玩笑、編段子的新聞。「@中新網國際」的粉絲數相對較少,網友評論、轉發的絕對數量與前兩個媒體帳號無法相提並論,甚至很多微博都是「零轉發、零評論、零點讚」。但是仍然有一些微博,網友互動數量明顯多於其他,這些國際新聞大多走「黃色新聞」風格,滿足了網友們的獵奇心理。

表5 「@微天下」帳號轉發數量最多的十條新聞

表6 「@參考消息」帳號轉發數量最多的十條新聞

表7 「@中新網國際」帳號轉發數量最多的十條新聞

四、 結論與反思

綜合來看,三家媒體的編譯風格、流程、方法以及反映出的問題都有所不同,值得對新聞編譯的以下幾個問題進行思考:

(一)媒體議程與受眾興趣

經典的傳播學議程設置理論認為,新聞媒體報導量越大的問題,越容易被公眾認為是當前最重要的問題。同時,使用與滿足理論站在受眾的角度,認為受眾的不同需求引起了不同類型的媒體接觸,結果導致需求的滿足和其他後果。這些理論在微博平臺上的國際新聞傳播中依然適用(劉海龍,2008)。

一方面,媒體通過對報導主題、內容的關注,顯示出各自不同的報導興趣。新浪網「@微天下」更關注歐美發達國家的新聞,「@參考消息」主要翻譯外媒關於中國的報導,而「@中新網國際」則是沒有地域上的偏好,哪裡有奇聞異事,哪裡就有中新網的身影。我們應該允許包括通訊社、報紙、電視臺、門戶網站甚至自媒體帳號在內的多元新聞編譯體系的存在,讓不同定位的媒體編譯不同領域、不同外媒的新聞,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傳播國際新聞的目的。

另一方面,針對社交媒體平臺的研究也可以大致看出受眾對於國際新聞的興趣所在。一般來說,網友的參與度越高,證明他們更加積極地思考或反饋,把媒體內容和自己的實際相聯繫,甚至與他人進行討論。這種需求也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在現實中同時存在割裂:一些人的確期待在微博上第一時間了解國際大事,也有一些人就是奔著奇聞異事而來。從三家媒體轉發量最高的三十條微博來看,微博用戶們在大多數時候並不就新聞事件本身進行轉發或評論,他們關注的是新聞背後與自己的聯繫,儘管這種聯繫有時顯得十分牽強,甚至刻薄。例如「@微天下」轉發量排名第二位的新聞《伊拉克媒體:IS販賣女奴「明碼標價」》,很多網友轉發時留下的評論卻是與「女僕」、「包郵」等相關的玩笑話,與新聞本身並無任何關係。另外有很多關於其他國家政治、社會、經濟等類別的新聞,網友們大都會聯想到中國自己的相關情況,從而展開關於資本主義好還是社會主義好的「民主辯論」,甚至升級成罵戰。

總之,媒體的議程是一回事,受眾是否接收和參與這些議程卻是另外一回事。中國傳媒大學有聲媒體預言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14媒體關注度十大榜單」中顯示,烏克蘭、反腐、世界盃、馬航、伊波拉、全面深化改革、反恐、一帶一路、依法治國、伊斯蘭國成為了去年媒體關注的十大新聞熱點 。本文研究的三家媒體中,對於烏克蘭、伊波拉、伊斯蘭國等新聞不乏大量報導,可是網友的互動卻顯得很不積極。在進行國際新聞編譯的時候,到底是應該關注哪些國家、關注哪些領域、如何向中國讀者展示一個全面而立體的國際世界、如何在外媒的報導中梳理和呈現中國形象,這些問題和前面提到的編譯規範一樣,值得業界的一線工作者們深入思考和總結。

(二)專業主義與行為失範

隨著中國社會的整體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媒體的國際化戰略也早被提上日程。在人才儲備方面,許多媒體都遴選專門的外語專業畢業生或者接受過國外碩博教育的「海歸」進行英文新聞報導或者編譯工作。編譯工作隊伍整體的語言處理能力不斷提升,即使不藉助詞典和網絡也能有很好的翻譯水平,可是問題在於,新聞編譯這種突出時效性和新聞專業性的翻譯領域,光有很高的英語水平並不能滿足職業技能需求。外語能力是基礎,是必備條件,但是新聞專業主義的編輯能力也同樣重要。未來可為國際新聞的編譯製定一個行業標準與規範,明確提出在編譯工作中哪些原則必須去遵守,哪些方法可以去變通。操作層面上可以變通的選擇有很多,例如新浪網的「微天下」根據自身平臺特性,主打時效性,力求在第一時間將國際大事帶給中國讀者,而「@參考消息」則側重編譯深度的、分析性的外媒文章——這是不同媒體的多元定位所決定,不必強求一個統一的編輯規範。

但是在信源的使用上,標註清楚外媒來源卻是所有媒體的每一位譯者都應遵守的專業準則。劉其中在《英漢新聞編譯》中「新聞編譯原則」一節提到,編譯新聞應提供適當的新聞來源(劉其中,2009)。本文選取的三家媒體中,參考消息做得最好,新浪網有些「漏網之魚」,但是基本的意識還是有的,中新網的「據外媒報導」策略則不得不給出「差評」。標清來源一方面是對外國媒體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對讀者的尊重——如果不說明從何處而來,讀者就無法知曉消息來自哪個國家的哪個媒體、翻譯得是否準確,編譯者就可以信口開河。

關於應該從哪些外國媒體選取新聞進行編譯,背後有複雜的國際關係和意識形態因素在影響著。既要使新聞來源渠道更加多元,也要儘量選取專業、公正、權威的信源,對此不同的媒體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但是,新聞編譯也不應淪為「選擇的遊戲」,完全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意見一致的媒體甚至文章中的某一段落,「這種基於立場而罔顧專業性的選擇性編譯策略已經受到廣泛質疑」(常江、楊奇光,2015)。

(三)手段更新與策略選擇

我國對外媒的新聞進行翻譯,最開始是服務於權力階層的一小部分人,為他們提供參考資訊,後來才向大眾傳播轉變,向公眾提供獲取外部世界消息與觀點的渠道。新聞編譯之所以產生,一是由於讀者沒有接觸外國媒體的渠道,二是因為讀者不具備理解外語的能力。

在網際網路技術愈發普及和全民外語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外國媒體的報導已經不再是一種壟斷資源,而成為人人可得、人人可懂的「閱讀材料」。但也必須承認,並不是所有人都具有完整理解複雜國際新聞稿件的能力,因此依然需要媒體的專業新聞編譯。在這種環境下,傳統的新聞編譯也應該適當轉型,減少重複勞動,增強對新聞事實的宏觀把握能力和整體編輯能力,提供全景式的綜合編譯報導。

伴隨著中國媒體報導國際事務能力的不斷提升,有很多國際事件可以採用國內媒體的第一手消息,所以翻譯事實消息新聞稿件的比例和之前比有可能會有所下降。與此同時,人們也越來關注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報導和看法,如「@參考消息」主打的就是翻譯外媒的涉華報導。

本文選取的三家媒體,有一些經驗值得整個行業借鑑,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值得去警醒和規範。現階段,國內媒體從事國際新聞編譯,還直接面臨著外媒本土化的挑戰,包括路透社、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在內的很多外媒都直接在微博上開設中文新聞帳號。傳播技術上,傳統的單一文字形式的翻譯也在向信息圖表翻譯、視頻新聞編譯拓展,為全媒體時代的新聞編譯工作者們提出了新的課題。不管作為一個關心國際事務的普通讀者,還是專業從事新聞編譯工作的編輯,都應在面對外媒報導時保持一種開放而謹慎的心態——既要在儘量多元的視角下去了解和讀懂世界,也要在複雜多變的媒介世界中保持冷靜,篩選出客觀公正的報導為我所用。

參考文獻:

[1] 常江,楊奇光. 「二傳手」之失:對我國新聞編譯失範現象的批判話語分析[J].新聞界,2015,(3):13-18.

[2] 戴玉霞,石春讓. 網絡編譯新聞的時效性與準確性——以屠呦呦獲諾獎的報導為例[J]. 新聞知識,2015,(11):66-67.

[3] 杜萍萍,王梁. 試論微博時代的國際突發事件報導[J].現代視聽,2012,(8):11-14.

[4] 劉海龍. 大眾傳播理論:範式與流派[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222-280.

[5] 劉其中. 英漢新聞編譯[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204-276

[6] 馬景秀. 協商與抵抗: 文化身份視角的新聞編譯策略[J]. 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47-49.

[7] 馬景秀. 新聞編譯:一個亟待澄清的領域[J].國際新聞界,2015,(4):71-82.

[8] 張雷. 我們的注意力流向地球的何方?——我國網絡國際新聞地域分布實證研究[J].新聞界,2005,(5):91-93.

[9] 張志成.新聞編譯特點研究——從新聞編譯的跨學科屬性討論[J].新聞知識,2013,(1):102-104.   

(責編:溫靜、趙光霞)

相關焦點

  • 國際新聞編譯|入門怎麼學?ST提供方法 讓你贏在起跑線【北外 上外 新聞編譯篇】
    入門參考書和學習新聞編譯的年度時間攻略首先,仙貝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新聞編譯的寫作是消息寫作、新聞內容,絕對不可以夾雜個人情緒,這一定要清楚。1--4月底 ,通讀編譯書籍,至少2遍,聽乾貨分享很有必要,仙貝會同步公眾平臺和個人B站:是北北呀我們一起加油。
  • ST國際新聞編譯第一次作業,全員完成作業
    本篇幅稿件內容不是很長,但是同學們從最開始不知道縮略多少,再到剩多少留多少,從不會取捨,到知道信息點的全面,第一次批改,整體效率和水平還是很讓人滿意噠,我個人比較喜歡編譯,因為編譯不會用得上特別高級難懂的詞彙,哈哈哈所以你發現讀新聞的時候,除了閉塞難懂的地名和專有名詞之外,似乎大多數單詞還是能接受的,不會妨礙你對通篇的理解。接下來,看看比較不錯的作業情況吧!
  • 國際體育新聞的編譯技巧
    彭 菲(體育周報 武漢 430077)一、體育新聞編譯產生的背景隨著國際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網絡傳播已逐漸成為一種新的媒體傳播方式,深入到全球每一個角落,正在逐步成為各媒體最重要的信息來源之一,也為體育新聞翻譯的產生提供了便利條件
  • 國際新聞專業學什麼?新聞編譯怎麼寫?上外新聞上岸考生帶你了解
    先簡單介紹一下國際新聞專業和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新聞學學碩。國際新聞專業旨在培養能用英語及其他外語從事國際新聞工作的人才,畢業生多在央視、新華社、中國日報、人民日報等中央媒體就職,從事英語和小語種新聞譯採編播、駐外記者等工作,也有人選擇到中文媒體、國際公關公司、外企廣告部、海內外社交媒體運營商等工作。
  • 火幣編譯:基於以太坊新聞平臺基金會任命首任CEO
    來源:FX168財經網人物頻道據火幣區塊鏈應用研究院(www.huobi.cn)編譯:紐約時報NBC新聞媒體前執行官Vivian Schiller已被任命為Civil基金會的執行長,該基金會面向的是基於以太坊技術的以色列新聞市場。
  • 陳天奇:深度學習編譯技術的現狀和未來
    本文主要探討深度學習編譯技術的現狀和未來。為什麼需要深度學習編譯器深度學習編譯器的部署目標傳統的深度學習框架也可以做,一個非常自然的問題是為什麼不直接沿用傳統的框架。這是一個編譯器研究者來往往會忽略的問題。深度學習編譯器只有在各種場景超過人工優化的傳統辦法,才有機會真正被採用,到達這一目標之前之前深度學習編譯只是玩具。
  • 緬甸禁毒執法現狀及國際合作 (編譯)
    緬甸禁毒執法現狀及國際合作 (編譯)  王 嬌,普豔梅  (雲南警官學院,雲南·昆明 650223)  【編者按】本期「外警研究」欄目集中關注外國警務。對外國警務的研究涉及國外警察體制、隊伍管理、政策法規,教學理論以及形勢政策等方面的內容。雲南警官學院自2002年開始,受國家禁毒委。
  • 編譯|國際海事局發起遏制提單欺詐的倡議
    編譯|國際海事局發起遏制提單欺詐的倡議 2019-03-26 1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微博營銷的現狀及發展對策建議
    本文首先對微博營銷現狀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和解讀,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微博營銷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最後從模式和策略等方面對我國微博營銷所面臨的問題的解決和未來發展提出創新性的有效建議,從而為企業微博營銷的實踐和理論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據。
  • 中翻英新聞編譯之探討:專業譯者觀點對教學之啟發
    中翻英新聞編譯之探討:專業譯者觀點對教學之啟發 中國譯協, 2016-06-12         編者按: 第八屆亞太翻譯論壇將於2016年6月17日-18日在中國西安召開。        標題:中翻英新聞編譯之探討:專業譯者觀點對教學之啟發        摘要:新聞編譯課在臺灣的大學向來受到學生歡迎,但課程內容大多集中在英翻中的翻譯,少有中翻英的訓練,相關的實證研究更是闕如。其原因除了學生英文程度不足之外,教師缺乏實務新聞翻譯經驗更是主要障礙。
  • 2021年2月國際新聞半月談(上)帶讀國際新聞整理匯總
    2021年2月 半月刊(上)國際新聞半月談來啦國際新聞編譯|入門怎麼學?ST提供方法 讓你贏在起跑線【北外 上外 新聞編譯篇】上面的這個連結裡面,文末提到了國際新聞半月談,是我們一直在做的適合閱讀的編譯類文稿對大家很有幫助噠~2021年1月(上)+(下)國際新聞半月談 期刊 電子版 戳下方連結
  • 都市報官方微博信息呈現研究
    基於這些認識,本文將主要研究都市報官方微博的信息呈現,結合實例對都市報官方微博的信息呈現現狀、信息呈現與受眾反饋的關係等進行深入剖析,進而提出策略上的一些建議。 1.2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新浪微博平臺上的都市報官方微博。
  • Java代碼的編譯與反編譯
    一、什麼是編譯1、利用編譯程序從源語言編寫的源程序產生目標程序的過程。
  • 2021年2月國際新聞半月談(上+下)帶讀國際新聞整理匯總
    2021年2月 半月刊(下)國際新聞半月談來啦國際新聞編譯|入門怎麼學?ST提供方法 讓你贏在起跑線【北外 上外 新聞編譯篇】上面的這個連結裡面,文末提到了國際新聞半月談,是我們一直在做的適合閱讀的編譯類文稿對大家很有幫助噠~2021年1月(上)+(下)國際新聞半月談 期刊 電子版 戳下方連結
  • 微博對新聞事件的二次建構:比較人民網和人民網新浪微博對「臨武...
    在對「臨武城管」事件的報導框架比較中,人民網新聞和人民網新浪微博在報導框架上表現出顯著差異,微博通過改編新聞標題、強調事件細節、突出官員和相關部門領導人的言行,對新聞報導進行二次建構,形成符合網絡受眾特點的框架模式,將網絡輿論導向對公共行政問題的協商領域。
  • 音像檔案發展現狀分析
    以國際電視資料協會( FIAT/IFTA)為例,該組織1977年成立,是全球音像檔案保護與利用的權威平臺。該協會在全球擁有70多個國家近300個專業機構會員單位,BBC、NHK、CNN、CCTV、SMG等一線媒體機構均是該組織成員。
  • 大編譯平臺5月份郵箱報名錄取結果出爐啦~
    同學們,Good afternoon現將環球網大編譯平臺5月份郵箱報名錄取結果公布如下,快來圍觀有米有和你同學校的小夥伴。韓語新聞編譯:夏思純(山東大學)、劉赫男(大連外國語大學)、張琰(韓國成均館大學)。俄語新聞編譯:蘇湘凝(烏克蘭頓涅茨克國立大學)、葛越(西安外國語大學)、周小萍。
  • 2021年1月國際新聞半月談(上+下)月刊匯總
    ,不看新聞不像話增強新聞敏感性,這個決不能丟,不論中文英文我們的稿件集中於國際事件【中文、英文】並重且有對照性的新聞編譯特徵顯著格外適合北外上外有考察編譯的同學自己看新聞、自學一段時間編譯國際新聞編譯|入門怎麼學?
  • 英語新聞編譯中的難點和解決策略
    吧君陸續刊登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2016級MTI同學對新聞編譯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的分析以及提出的解決辦法的思考文章
  • 從傳統政務平臺到民間輿論場:政務微博傳播特徵研究
    人民網的《2011年新浪政務微博報告》從六個方面分析整個中國政務微博的發展現狀,包括新浪政務微博影響力排行、對微博地域部門分布等要素的統計分析、多個案例具體分析部門微博和官員微博的應用情況,政務微博在突發事件中的應用、新浪政務微博平臺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