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會感受到情緒無端的落差,一時間開心轉眼就因為一件小事而生氣,在生活中非常迫切的與人交流,但是心理卻在害怕著什麼而沒有主動說出來,自己熟悉著自己的這些缺點卻無法改變,時常會感覺到壓力巨大,經常會想在一些場合表現自己,但是永遠賣不出那一步。其實,這些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沒有安全感並不是像字面上一樣,總是怕生活中會出現一些危險,而是一種心理問題,更具體來說是一種感覺
那麼為什麼感覺沒有安全感呢,從根源上來說,大部分都是和童年時候的經歷有關係,也有很多是因為家庭原因,因為安全感大多都是從懂事的時候開始形成的,所以小時候父母與自己之間的情感聯繫是尤為重要的一點。在長大之後缺乏安全感更多是因為被傷害了,內心想尋求一些庇護,例如情感上的分手失戀,或者是身體上本能的躲避傷害
在小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是很單純的,都是相信父母是愛自己的,但是內心真實的感受上卻缺乏這種關愛,那麼一旦內心沒有了安全感我們就只能從外界尋找,一些孩子會做一些事情來讓父母特別關注自己,或者在物品上獲取安全感,覺得更多的物質能夠保護自己的生存。大人的世界比較複雜,他們懂得如何去養活自己,也知道因為缺少什麼就去佔有什麼,所以長大之後尋找安全感的方法大多是在別人身上尋找安全感,心裡希望有個人能夠保護自己,或者是在行為上儘可能的減少傷害,比如遇到事情會選擇躲避,在一些小事上特別注意自身的安全
那麼如何獲得安全感呢,安全感是一種自我的感覺,也就是心理上的問題,在別人身上獲取的安全感並不能永遠的保護自己,簡單的來說就是安全感缺失的人是因為有著強烈的敵對情緒和自卑感,內心十分衝突,而別人並不能改變這些,只能自己去改善,當自己的內心強大了,能夠接納自己並且認同自己,不在懼怕那些傷害,也不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感到心裡空虛。所以內心缺乏安全感的人應當正視自己,正視那些失去的人和物,那些不安和焦慮都是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充實自己,才能消散那些
擁有安全感的人其實也沒有擁有很多東西,只是因為他們看得開,將生活中的一些不滿、一些傷害用自己的方法解決掉了,他們並不會惦記沒有的東西,也不會害怕失去的,覺得一些事情得到了就很好,失去了也無所謂,對得起自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