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孩子的安全感,如何建立?

2020-12-25 親子育兒之道

什麼是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對每個人都很重要,是我們內心中追求的一種美好的感受。

有安全感的孩子,內心會覺得我是可愛的,別人是愛我的,爸爸媽媽都很愛我,容易產生信賴感。

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源於自己的爸爸媽媽,孩子在傷心,害怕,哭鬧的時候爸爸媽媽及時的出現和安撫,是帶給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方式,父母就是孩子的加油站!

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1、儘量堅持母乳餵養

越來越多的媽媽堅持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對於建立母子的親密關係很重要。寶寶的感官是需要被很好地保護的,寶寶吃母乳時和媽媽的親密接觸中獲得了最初的安全感。

2、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都需要給孩子創造高質量的陪伴時光,儘量多樣化,比如陪孩子玩遊戲,做手工,搭積木,塗鴉等。每個周末帶孩子去博物館,公園,兒童劇場,遊樂場等等。

3、對孩子多鼓勵少批評

父母應該多看孩子的優點,少看孩子的缺點。即使他犯錯誤了,也要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而不是直接批評指責,這樣不但不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會讓孩子產生負面情緒。

4、不要威脅嚇唬孩子

雖然有的時候孩子會很頑皮,但孩子調皮是天性,不能要求他像大人一樣成熟理性,所以遇到問題儘量要平和語氣教育孩子,不要大聲地斥責孩子,更不要動手打罵孩子,孩子雖小,但是也有自尊的,我們要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

這些嚇唬孩子的話千萬不能說:再不聽話就打你了;媽媽不要你了;我說不行就不行。這些都是最容易破壞孩子安全感的話語。

比爾蓋茨說「教育是伴隨終生的事情,而我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務是給孩子安全感。」

相關焦點

  • 如何建立孩子安全感?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前面的文章提到了關於安全感的很多知識,今天就分享一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根據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安全感建立的時期分為4個階段:1、0到2歲是安全依附時期安全依附期建立孩子安全感,我認為最重要兩件事是建立規律和預先告知。
  • 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適度的安全感是孩子人格完善的基礎。家長應該充分注意到安全感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從與孩子相處的點滴行為做起,為孩子營造一個輕鬆、安全的心理氛圍。不對孩子撒謊儘管明知對孩子撒謊不好,但家長還是會尋求這種看起來速效的方法來安撫孩子的情緒。
  • 童年的「安全感」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家長如何為孩子建立安全感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這樣說「安全感是人的第一願望」安全感對孩子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父母在培養孩子時應該首要關注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每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孩子都會哭鬧不想和分別,這種依賴的表現正預示著孩子缺乏安全感。因此,父母應及時的給孩子建立安全感,這對未來的成長至關重要。研究表明,孩子從小就比同齡人自信、有安全感,他們的父母都有這些行為習慣。
  • 關注孩子是否有安全感以及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有這幾種明顯的表現,父母早知道,孩子早開心。3 用情緒去壓制情緒孩子有情緒,行為失控,爸媽以大吼大叫來應對,試圖從氣勢上壓倒孩子;人的情緒需要緩解和發洩,「以爆對爆」的堵截迫使孩子情緒內收,但他自己不知道用什麼辦法疏導,憋在心裡形成唯唯諾諾的樣子。
  • 一篇講透什麼是孩子的安全感,如何建立,被破壞後該怎麼彌補
    想要孩子將來事業成功,家庭生活幸福,必須要給孩子建立安全感,這是孩子才可能擁有自信、樂觀的生命底色。反觀不少人,即便在事業上有成,可在婚姻家庭中屢屢受挫,與人無法建立親密關係或者總是受傷,說到底,是童年安全感缺失造成的。
  • 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孩子的安全感建立!第一、高質量陪伴-------是和孩子一起度過一段有語言互動、有眼神交流、有肢體接觸的時間。現在大多的父母都是一邊刷著手機,孩子在一邊玩兒玩具。跟孩子零互動、零交流。看似「陪」孩子玩兒了兩個小時,其實是自己玩兒了兩個小時。
  • 2歲寶寶特別黏人,缺乏安全感,如何讓孩子從小建立安全感
    總是要求抱抱,即使孩子在玩玩具,玩得正高興,一旦發現媽媽離開,她也會立刻追上來,她幾乎什麼事情都不能做,讓朋友感到挺為難,難道孩子所有的需求都應該滿足嗎? 其實在孩子三歲之前,可以滿足的儘量滿足,不能滿足的時候只能讓孩子學會接受。這麼大的孩子還不懂得用花招和心機讓媽媽抱抱,或被關注,孩子表達的完全是出自天然的需求。
  • 童年的安全感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父母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出生後,世界對他們來說既是嶄新的也是陌生的,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是無力的。孩子的安全感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如果在幼年時期缺失安全感,就會產生心理上的障礙,進而會阻撓孩子和外界環境的互動,等孩子成年後就會出現上述很多令人頭痛的問題,那麼父母該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呢?
  • 如何建立規則和界限,給孩子安全感?
    這類人,更深層次的是因為自己的安全感不夠,所以極力想掌控住周圍的一切,以免自己受到傷害。父母與孩子之間也很容易產生界限感不強的現象。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隨著孩子的長大及時調整自己,依然把孩子當成幾歲的孩子。尤其是孩子到了青春期,隨著孩子的生理成熟,孩子的交往範圍不斷擴大,父母更是諸多的不放心。所以會偷看孩子的日記,盯著孩子不要早戀等。
  • 寶寶的安全感是在什麼時候建立的?
    寶寶的安全感是在兩歲前建立的。我們都知道寶寶小時候,不管去哪總想找媽媽。因為媽媽在身邊覺得安全,有足夠的安全感,感覺放心,不容易緊張。安全感就是這段時間建立而來的。孩子最開始的互動是和父母互動,父母給她的反饋很重要,他會記住這種感覺。如果寶寶需要的時候,父母積極回應他,他會記住這種感覺,作為以後他和別人相處的模板。他也會變得更樂觀,更自信。如果父母不及時回應他,他容易有挫敗感。以後和別人相處的時候,得不到回應時,挫敗感會更加深,會覺得這個世界本來很冷漠,他也會變得很冷漠。這階段,父母的回應對寶寶的性格影響很大,基本是一輩子。
  • 怎樣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孩子缺乏安全感一般有這些表現,遇到問題的時候會變的很極端,作為家長我們首先需要知識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便於對症下藥,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有下面幾種: 1、暴躁 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脾氣性格很暴躁,常常表現在和身邊小夥伴玩耍中,他們稍一不順就會對身邊的夥伴拳打腳踢
  • 孩子的信任與安全感源於何時?如何建立?
    02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心理發展的最大威脅是安全感得不到滿足。同時還伴隨著深深的不安全感,影響了她正常的生活,因此不得不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這個案例不僅僅是為了告訴大家安全感的構建對於嬰幼兒來說有多麼重要,同時也提醒父母,不要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 哪些行為表明孩子缺乏安全感,安全感應該如何建立?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自信?為什麼我的孩子敏感膽怯?為什麼我的孩子偏激而固執?為什麼我的孩子內向而不愛交往?為什麼我的孩子唯唯諾諾總怕做錯什麼?……其實以上種種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孩子的安全感來源於他們的童年成長經歷,即從懷孕開始到6歲的周圍環境,特別是家庭環境中給予孩子的感受;如果父母給予的是愉悅、溫暖和充滿愛的環境,那孩子就會獲得強烈的安全感;相反如果是壓抑、痛苦和缺乏愛的環境,孩子就缺乏安全感。?
  • 男生,女生之間相處,是如何建立安全感的呢
    兩性之間交往,要想長期的相處下去,需要建立安全感,安全感也不是任何人之間都可以建立的,人與人相處,有時是很奇妙的東西,有句話不是說的好,效力不如投緣嗎?他們的結局是如何倒置的呢?無非就是安全感不在了?有人會問,從小一塊長大都不能永遠在一起,還有啥真愛可言。其實事情都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就像我們春天種到地裡的莊稼,要想秋天有好的收成,有事沒事,我們都得好好澆水施肥,秋天才會有好的收穫。即使是動物,我們有時也要互動一下。我總結了一下,缺少安全感就是缺少溝通。親人之間,更需要溝通了。
  • 教會你建立、重建嬰幼兒安全感,以及避開那些破壞孩子安全感的坑
    從關係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安全感就是:我們在人際關係中間會得到尊重,不會隨意被人傷害;我們在世界上有規則保護,也不會被隨意處置。那麼是什麼家庭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呢?在安全感建立很重要的那個階段,作為嬰兒的她們承擔了很多不必要的不安和擔憂,直接影響安全感的建立。
  • 如何讓孩子對陌生的老師建立安全感?
    當看到孩子歇斯底裡地哭喊著或抓著父母的衣角不讓他們離開時;當聽到孩子低聲嗚咽著,用帶著啜泣的聲音低聲呼喚著「爸爸媽媽,早點來接我」時,就感受到孩子與父母分離那刻的恐懼、不安、憤怒、委屈和傷心。約翰.鮑爾畢是英國倫敦的一位精神分析學家,長期從事兒童精神病學的研究和心理分析訓練。
  • 課程|如何給孩子建立安全感?「挫折教育」怎麼做?
    體驗的好或壞,和我們一生的經歷有關,也和我們自己內心如何看待、處理這些經歷有關。更積極、更強大的內心,可以讓我們和外部建立更正面的關係,也能有更強的抗挫折能力。 如何才能擁有更積極、更強大的內心?除了遺傳上的性格差異,剩下的應該就是環境對大腦的各種正、負面刺激了,尤其是在成長階段。
  • 如何正確建立安全感
    如果你在小的時候,父母情緒不穩定或者父母經常吵架鬧離婚,又或者你從小被人一手包辦,那麼你長大之後就很容易沒有安全感。那要如何建立安全感呢?你首先要把自己當作最重要的人,把生活的重心重點放在自己身上,致力於發展自己愛自己。
  • 影響人一生的安全感如何建立?
    陪伴是相互的,陪伴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和幸福感,陪伴的那一刻父母的目光全都聚焦在孩子身上,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安全感也就無意中建立起來了。一位教育專家說:「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很多頓飯。」溫飽食慾的同時,孩子提升對親情的感知,產生濃厚的安全感。
  •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做好這3點,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常常會描述到自己對於外界事物的感受。在這之中,安全感就是他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或許爸爸媽媽無法理解這種感情,但確實他又在人生活之中無形存在。一些兒童教育專家也表示:安全感對於孩子本身的成長較為關鍵。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不注意安全感的培養,會對他們產生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