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說起中國最古老的名酒,你可能第一反應是「杜康」,因為就連生活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曹操都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然而我這裡所說的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中的「名酒」指的是新中國成立後歷屆評酒會中所評的名酒,也就是鎖定在「十七大名酒」範圍之內,且必須是橫貫古今。
茅臺酒是醬香型白酒,產於貴州省仁懷市。司馬遷的《史記·西南夷列傳》有記載:公元前130多年,漢武帝劉徹飲到來自夜郎(今黔北一帶)所產的名酒「枸醬」,情不自禁地贊曰:「甘美之」。之後便有了漢武帝派大將唐蒙到貴州開闢夷道,專門繞道茅臺所在的仁懷的歷史,有道是「漢家枸醬為何物?賺得唐蒙益部來。」茅臺古稱益部,而枸醬,經考證為仁懷赤水河一帶生產的用水果參加食糧經發酵釀製的酒。眾所周知,茅臺酒的產地就在貴州仁懷的赤水河畔。於是枸醬酒被追溯為茅臺酒的「前身」,而枸醬酒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產於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據說汾酒至今有4000多年的歷史,至於名字究竟起源於何時,還需要進一步考證,但早在1400多年前,便有了"汾清"這個酒名。《北齊書》中記載,北齊武成帝高湛從晉陽寫給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植中說:"吾飲汾清二杯。勸汝於鄴酌兩杯";宋《北山酒經》記載:"唐時汾州產幹釀酒";《酒名記》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說的都是汾酒。汾酒作為宮廷御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力推崇,被載入廿四史,使汾酒一舉成名;晚唐時期,大詩人杜牧一首《清明》詩吟出千古絕唱:「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然1400多年前我國尚沒有蒸餾酒,史料所載的"汾清"、"幹釀"等均系黃酒類。瀘州老窖是濃香型白酒,產於四川省瀘州市。據瀘州出土文物考察,瀘州酒史可追溯到秦漢時期,這可從瀘州出土的漢代陶角酒杯、漢代飲酒陶傭以及漢代畫像石棺上的巫術祈禱圖上得到證明。也就是說瀘州老窖至今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更確切的記載始於宋代,那時釀酒原料十分豐富,據《宋史食貨志》記載,宋代也出現了"大酒"、"小酒"之分。所謂"大酒",就是一種蒸餾酒,從《酒史》的記載可以知道,大酒是經過臘月下料,採取蒸餾工藝,從糊化後的高粱酒糟中烤制出來的酒。而且,經過"釀"、"蒸"出來的白酒,還要儲存半年,待其自然醇化老熟,方可出售,即史稱"侯夏而出",這種施曲蒸釀、儲存醇化的"大酒"在原料的選用、工藝的操作、發酵方式以及酒的品質方面都已經與瀘州濃香型麯酒非常接近,可以說是今日瀘州老窖大麯酒的前身。宋代的瀘州設了六個收稅的"商務"機關,其中一個即是徵收酒稅的"酒務"。元、明時期瀘州大麯酒已正式成型,據清《閱微堂雜記》記載,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瀘州也釀製出了第一代瀘州老窖大麯酒。明代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的施進章研究了窖藏釀酒。現在唯有可考究的是明代萬曆年間的舒聚源作坊窖池,距今也有400多年的歷史,它就是利用前期以酒培植窖泥,後期以窖泥養酒的相輔相成的關係,使微生物通過酒糟層層竄入酒體中而釀造出淨爽、甘甜、醇厚、豐滿的瀘州老窖酒。該糟房留傳下來的窖池即是現在尚在使用的瀘州老窖明代老窖池。而用老窖池生產出來的酒就是瀘州老窖的一款高端酒——國窖1573.
西鳳酒是鳳香型白酒,產於陝西省鳳翔縣。據說西鳳酒始於殷商,盛於唐宋,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遠在唐代就以「甘泉佳釀,清冽醇馥」被列入珍品而聞名於世。鳳翔是民間傳說中產鳳凰的地方,有鳳鳴岐山、吹簫引鳳等故事。唐朝以後,又是西府臺的所在地,人稱西府鳳翔。酒遂因此而得名。蘇軾任職鳳翔時,也酷愛此酒,曾用"花開酒美曷不醉,來看南山冷翠微"的佳句來盛讚西鳳美酒。中國酒文化博大精深,不論是茅臺,還是瀘州老窖,隨著朝代更迭、歷史變遷、釀酒技藝的不斷完善,它們一步一步形成今天的樣子,呈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品味到橫貫古今享譽盛名的中國味道,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