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上課積極舉手,老師卻一次不點名回答問題,家長機智處理

2021-01-08 小島語文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新學期新氣象,不少小學生在開學後,表現很積極,老師上課積極舉手,想要回答問題。但是老師一次都沒點到過,孩子很沮喪,回去告訴家長,家長就更焦慮了。剛開學老師就不關注我們孩子了,看來在教師節要表示一下了。家長的疑問我可以理解,對於老師來說,課堂互動也是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考評,以語文課為主,老師不可能在一堂課中按照全班人數來提問,各位同學,雨露均沾,都能回答上問題,這樣也失去了積極舉手的意義。但是老師一次都不叫孩子回答問題,確實很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該怎麼辦呢?

家長的溝通方式很重要,我們現在的家長,受教育程度普遍很高,大部分家長還是可以理解老師的教學方式。不過不理解的家長,在老師溝通的時候,家校雙方都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語文課上,我的一名學生,不斷地開啟保溫杯進行喝水,咔咔咔的聲音,影響到了同桌。我提醒了兩次,該同學都沒有停止喝水的行為。很明顯,他不是真的渴 ,他只是想通過打開保溫杯的這個行為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炫耀一下他的新保溫杯。

我把孩子的保溫杯沒收,放在講臺上,放學後才還給他。還和學生講清楚了課堂紀律,孩子高高興興回家了。但是當天晚上,卻收到家長的私信,質問我為什麼不讓孩子喝水?那麼作為老師你會怎麼回答?通過什麼方式,打消家長對老師的誤解?理解老師的教育方式?這也是我們應該向家長說清楚,為什麼沒有點孩子回答問題的原因,溝通的方式很重要。家長朋友們也可以了解一下,當你的孩子回來跟你說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你該怎麼處理?

01家長和孩子先溝通

遇到孩子回家抱怨,自己舉手很積極,老師卻不點名,家長可以先和孩子再仔細溝通一下,聊聊孩子的感受。我們需要告訴孩子:舉手僅僅是課堂表現形式的一種,舉手就是回答問題的方式,它的目的就是告訴老師,我認真聽講,會回答剛才的問題。那麼至於老師點誰回到問題,那是老師的事。只要你肯積極舉手,就說明你離優秀的學生又進步了。如果我一直舉手,可能舉了幾十次,老師一次都沒點過我,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繼續堅持舉手,只要是會答的問題,還是要舉手。

即使老師點到你回答問題,也不用得意,點不到更不用沮喪。舉手不和學習成績、心情管理相結合,家長和學生都要平常心處理。正是因為,我們很多家長,都把舉手當作是表現好壞的唯一標準、老師是否關注喜歡的唯一標準、老師職業道德唯一考評標準,才讓舉手這件事背負了太多的沉重感。家長先和孩子溝通一下關於舉手的意義,幫助孩子梳理他的沮喪心情,告訴孩子你對進步的標準,孩子就能明確舉手這件事了。

02小事一樁,家長先放下焦慮

舉手作為課堂互動,在老師的教學過程中,是一件小事。家長可以先放下焦慮,作為老師,是不會故意用不點學生舉手回答問題這樣的教學方法來懲罰學生。因為我們對舉手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敢於舉手,鼓勵學生多舉手回答問題,老師不會以舉手的次數和回答問題的質量,來判斷學生的學習能力。舉手代表的就是一種課堂學習的態度,老師點到你,站起來大大方方回答問題。老師沒有點到,也不會覺得沒有被關注而沮喪。遇到下一個問題,還是會開開心心舉手,因為這個問題,你會回答。

有的老師很喜歡和家長以舉手回答問題的課堂次數來聊孩子的學習情況,其實也會讓家長誤會,老師是以課堂舉手的表現來定義學生的好壞,就拼命讓孩子去舉手,想以此得到老師的關注。其實你要像那位頻繁喝水的學生一樣,也能引起老師的注意,但這樣的結果就是,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我的語文課堂裡,不會有很多問題,我的學生也不會因為舉手沒有被點名而沮喪,這也是老師建立的課堂規則。

03找機會和老師溝通,而不是質疑

那麼家長該如何針對這個問題找老師溝通,如果家長實在想不通,該怎麼辦?當然,我們找老師溝通的前提一定不是質疑老師,而是解決問題。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課堂表現,聽聽老師的教學原則,再來發表自己的想法。如果您的孩子性格有些內向,那麼有很多方式來幫助孩子儘量想開一點,大膽表達一些。因為性格內容不是學習能力差,我們強制孩子去做不適合的課堂表現,舉手、回答問題,當眾表演,都只能加劇孩子的恐懼。

所以,家長一定是不能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不要否定孩子的努力。很多孩子表示不滿,其實是因為老師點了他不喜歡的同學回答問題,他表示妒忌,但又不知道如何消化這樣的負面情緒,選擇誇大其詞。關於上課多次舉手回答問題,卻沒有被老師點名的問題,你有什麼好的經驗分享?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學生上課積極舉手,老師卻一次不點名回答問題,家長機智處理
    新學期新氣象,不少小學生在開學後,表現很積極,老師上課積極舉手,想要回答問題。但是老師一次都沒點到過,孩子很沮喪,回去告訴家長,家長就更焦慮了。剛開學老師就不關注我們孩子了,看來在教師節要表示一下了。家長的疑問我可以理解,對於老師來說,課堂互動也是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考評,以語文課為主,老師不可能在一堂課中按照全班人數來提問,各位同學,雨露均沾,都能回答上問題,這樣也失去了積極舉手的意義。但是老師一次都不叫孩子回答問題,確實很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該怎麼辦呢?
  • 不做課堂「小啞巴」,讓孩子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不是完成學習任務
    以前上課的時候,尤其是接手一二年級的班主任,總有家長會偷偷私信你,關照他們的小孩。多點孩子起來回答問題,是家長認為老師關心孩子的標準。也有剛入學的孩子,家長最喜歡問:今天老師上課點你回答問題了嗎?如果孩子回答沒有舉手,老師沒點我,家長就會著急了。甚至每天上學出門前都要囑咐一句:今天上課要多舉手回答問題。
  • 一位資深班主任的掏心話:我為什麼不喜歡上課積極舉手的孩子?
    對於課堂上總是積極舉手問問題、回答問題的學生,老師們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呢?今天,要跟老師們探討的就是課堂舉手的問題。因為一位老師坦言:他不喜歡總舉手的學生。到底是為什麼呢?茜茜上一年級,媽媽每次送她到校門口,都不忘說:「上課積極點,多舉手,要不然老師不喜歡你!」茜茜倒是很聽話,每次老師一提問,她第一個就把手舉起來了。但老師讓茜茜起來回答的時候,卻發現茜茜回答得磕磕絆絆,有時乾脆回答不上來,一聽就是沒考慮好。
  • 舉手回答問題太俗氣?老師上課新創意,學生全體舉腳贊同
    為什麼老師在課堂上的提問都需要學生舉手來回答呢?因為能夠提高學生們上課的專注程度,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也能保持教室紀律不會亂糟糟的,還會提高老師的積極性,讓他也能夠講課更加投入認真,然而衰衰的老師卻想到了一個新創意。衰漫畫。舉手回答問題太俗氣?老師上課新創意,學生全體舉腳贊同如果上課時老師不允許同學們舉手回答問題了,你該如何應對呢?
  • 高年級學生上課回答不積極,老師別急,用這些辦法調動學生積極性
    「有些高年級的學生,他們上課的時候,就算是自己會回答的問題,也懶得舉手發言。」……在與其他老師交流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很多老師吐槽上述的內容。前幾天,我去縣區的一所學校聽課,開課的是幾個青年教師,第二個老師上的是二年級的課,第二個老師上課的時候,儘管老師的語音不標準,而且教學設計也比較一般化,但這個老師那節課的課堂氣氛非常好;而第一個老師上的是五年級的課,但課堂上學生的發言非常「遲鈍」——授課老師讓學生舉手發言,結果並沒有出現「小手如林」的畫面,整個班級只有一個班長在「支撐門面」,這讓開課的老師鬱悶不已……我們知道,上課能夠積極發言,相當於學生上課效率的
  • 讓孩子上課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怎樣讓孩子上課能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提高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如果孩子上課能主動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就能養成業課專心聽講、勤於思考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培養孩子自信、敢於交流、樂於展示自己的好習慣。提前預習法。
  • 班主任說:我為什麼不喜歡上課總愛舉手的孩子 ▏教育
    三年級(2)班有個很聰明的小男孩,超級愛說話,一下課簡直就是個"段子手",聊個不停;上課回答問題呢,也是倍兒積極,常常沒等老師說完問題就搶著說自己的想法。阿康成績一般,坐在小男孩後面。阿康思考問題稍微有點慢,於是經常受到前桌的幹擾。每次剛有點想法,前桌就開始搶著回答了,於是阿康的思路也被別人"拐跑了"。
  • 您家的孩子上課愛舉手回答問題嗎?
    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教學相長,其樂融融。這是許多人心目中理想的課堂狀態。 可您知道,您的孩子課堂上愛舉手發言嗎? 網絡照片,侵權則刪如果家長有機會多觀摩孩子課堂學習的話,逐漸會發現,課堂上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
  • 你家的孩子上課愛舉手回答問題嗎?
    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教學相長,其樂融融。這是許多人心目中理想的課堂狀態。可您知道,您的孩子課堂上愛舉手發言嗎?網絡照片,侵權則刪如果家長有機會多觀摩孩子課堂學習的話,逐漸會發現,課堂上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永遠是那麼幾個學生
  • 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老師在家長群點名批評,家長怒罵:不配為師
    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老師在家長群點名批評,家長怒罵:不配為師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家長群」儼然已經成為了大家生活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孩子每天的作業,上課的狀態,學校近期安排的任務等重要內容都會在家長群中公布,家長們如果稍不留神錯過了家長群中的重要消息
  • 《培養孩子積極回答問題的好習慣》
    學前班邊學邊玩的授課方式,給了她一個寬鬆的環境,讓她覺得上課不舉手也沒什麼關係。這就使她在學校上課的時候,覺得沒有必集回答老師的問題。現在她已經上二年級了。平時的她,是一個乖乖女。在班裡如果不特意找她,來沒來上學任科老師都不會發現。她學習比較努力,但是成績卻是一般。上課的時候,她很少舉收回答老師的問題。
  • 孩子上課不舉手發言,怎麼辦?不用擔心這裡有妙計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性格開朗,敢於表現。受老師同學的喜愛。但孩子存在個體差異。孩子性格不同,上課不愛舉手發言的原因也自然不同。家長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再想辦法解決。有的孩子性格外向,不在乎別人看法,不害怕批評。上課也總是爭先恐後的回答問題。也不管回答的對還是錯。
  • 20年教齡班主任坦言:不喜歡上課總舉手的學生,這3個原因太現實
    孩子成才是每個家長最大的心願,所以在學習上家長對孩子抱有很大的期許,希望他們能提高學習效率,取得好成績。但有時候家長的意見不僅不能幫孩子,反而會起到反作用,甚至會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小麗是一個教齡20年的資深班主任直言,不喜歡上課總舉手的學生。
  • 學生不願回答問題 美女老師大屏幕「點」誰是誰
    還記得那個要求大學生上課必須背書包的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嗎?最近,該學院又出現「雷人」教學方式,一位美女老師為了給課堂找點「刺激」,借用幸運轉盤的方式來挑選答題學生。一位學生在微博上訴苦說:我現在看到大屏幕滾動就忐忑了……  這位麻辣女老師名叫李聰聰,在學院裡教影視劇作課。
  • 孩子上課不敢舉手發言,膽小自卑,家長需要做些什麼?
    上課積極發言是很多成績好的孩子學習的秘訣。這不僅有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配合老師的教學,還能讓孩子積極動腦,加深和加快知識的掌握和記憶。不過,孩子們很少知道積極發言的意義,很多家長也很少和老師溝通,不知不覺錯過了很好的學習機會。
  • 網課積極舉手,老師總是點不到怎麼辦?
    朋友菲菲問我:「四月媽,我家兒子網課兩個月了,早上晨會老師會提問同學們,我兒子總是積極舉手,但是很少被老師點到。今早娃依然舉手,但是老師還是沒提問他,他很失落最後都轉為憤怒了。他說老師都看不到他,老師就是不提問他,他以後再也不舉手了。哎呀,我該怎麼辦呢?」
  • 課堂回答問題好處多,孩子不敢舉手,家長這樣鼓勵很有效
    上課發言好處多上了一年級,課堂上老師會經常會請同學們舉手來回答問題,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敏捷性、注意力專注性,同時對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也很有好處,還是孩子融入課堂的一種好方式,因此一定要鼓勵孩子在課堂上多發言。
  • 孩子姓「房」,上課從未被老師點名,老師:這名上課哪敢叫?
    孩子姓「房」,上課從未被老師點名林女士(化名一天女兒放學回來,愁眉苦臉,一臉地不開心,林女士關切地詢問女兒原因,女兒答道:「開學以來,上課從未被老師點名,當老師提問的時候,自己舉手,老師都視而不見,甚至就她一個人舉手的時候,老師也不會點名讓她回答問題。」
  • 上課不舉手的學生就不是好學生?如果這樣想,那你就錯啦
    他們沒有外向型的孩子反應快,但是不代表他們沒有在思考,只是他們需要一點時間。看起來波瀾不驚,也許內心正在做著複雜的分析。相信最後他們會給你滿意的回答。這點我深有感觸,每次提出一個問題後,外向型的孩子不管對錯都急著舉手,而內向型的孩子會選擇思考一下,等確認了自己的答案,他們才會慢慢地舉起手來。
  • 老師帶學生KTV上課 不太積極的同學點名兩次後罰唱歌(圖)
    【老師帶學生KTV上課 不太積極的同學點名兩次後罰唱歌】「水果、飲料端上桌後,我們的授課就開始了。」王玉敏向記者回憶說,她帶著學生總結了促銷活動的計劃、方案、以及在具體營銷過程中的好的做法和需要改正的地方。「孩子們熱情非常高,對於一些需要討論的問題大多都能積極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