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筆者坐公交車從城裡回來,車上人很多很擁擠,別說是坐,就是站,也站不牢穩。
但是,就這樣一種情況,在我旁邊卻有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硬硬地佔了一個大人的位置,穩穩地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眼看著面前的老人東倒西歪。售票員讓孩子的媽媽攬一下把座位讓給旁邊的老人,孩子的媽媽一邊喊一邊拽,可這個孩子就是不動,回頭看看他媽媽,還是賴在那座位上不想讓位。售票員和孩子的媽媽又一遍遍的說,這個孩子才很不情願地抬起了屁股,悶悶地坐在了他媽媽的膝蓋上。
這個孩子的行為實在是讓人心中難以平靜,我們這個時代是不斷向前不斷進步不斷走向文明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個人知識水平的提升,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強,可是還有這樣孩子出現,我們也相信這個孩子並不是個例,那麼這樣的孩子問題出現在哪裡?首先說有學校教育上有脫不了的責任,原因在哪,當我們的學校還在學習成績上排名次我們的老師還有職稱聘任首要的是分數第一的時候,德育工作有時候一定會靠邊站,一俊遮百醜,有成績就夠了,學校如此,老師更是如此。
除了學校教育方面的缺失,但對於上述這個孩子出現的情況,更多的原因應該歸功於家長,是家長對孩子缺失了應有的品行教育,儘管我們說孩子這樣有學校的責任,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孩子在學校裡絕對不會這樣的,他不好意思也不敢做這樣的「無賴」,他在人多的地方特別是他熟悉的同學們中間,也會夾起尾巴來做人的,因為學校的環境決定了在學校裡基本的行為規範。可是,當環境變了,特別是回到家裡,回到成就他「霸王」脾氣的地方,他立馬還原他「小皇帝」的本色,這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因為在家裡有家長的庇護,他在家裡是這樣,走到外面,就是到公共場合只要有家長跟著,只要有給他撐保護傘的,他一樣的本色不改。家長的驕縱和慣養正使我們的學校教育降低效度——在學校裡不能那樣,但在家裡在外面可以。
孩子「無賴」的形象多數是在家裡自然生成,看看我們現代家庭裡有多少家長對孩子實施了有利於孩子成長尤其是道德成長的教育呢?大多數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只關注了孩子的學習,關注了孩子在班級裡分數的位次,有幾個家長問過孩子「你和同學的關係團結嗎」「你今天做過什麼好事嗎你幫助過其他同學嗎」?不僅如此,我們有些家長看到孩子不禮貌不文明的舉動不僅不教育趕緊讓其改正,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當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罵人對人口出汙言穢語時,我們大人不覺著臉紅,反而哈哈大笑,就認為這是孩子的聰明,還口口聲聲地說「現在這個社會就得學的這樣,要不然將來吃不開」,還自以為自己的理論多麼的高深,多麼的經典,宣傳一番。
更有一次,我見過一位做老師的家長領著孩子來到學校,她的孩子手持一根木棒,見誰打誰,追得別的孩子驚慌失措,滿學校裡跑。可憐這位做家長的老師,不但不制止,反而笑得前仰後合,嗚呼,真是悲哀!想一想,孩子在這種不明是非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將來能成長為什麼樣的人?孩子能走正道嗎?當今天,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還在作崇的時候,更加劇了對男孩子的嬌慣,孩子是有恃無恐肆無忌憚,胡作非為,看看我們很多的十六七歲的初中畢業生,流浪街頭,聚眾鬥毆,而什么正事也不想幹,我們就明白我們的家長到底培養了一個怎樣的孩子,不僅給家庭帶來難言的苦澀,更是為社會埋下了不良的隱患。
真該醒醒了,家長朋友,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並且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因為家長與孩子的關係最為密切,每天都與孩子朝夕相處,所以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和教育是最大的,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社會的安康,請每一個家長都負起做家長的責任,給孩子一個優良的家庭教育環境,讓孩子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