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寶雞高新區「6.23」事件發出的通報:對成績不滿意從自家相鄰單元樓頂墜亡。還是祖國的花朵說沒就沒了,既心痛又失望。
心痛的是她還是個孩子,沒有得到一個美好的童年,還沒好好認識這個美好世界,就離開了。更多的是失望,對家庭教育的失望!
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普遍較重,這是大環境影像的,不是老師單方面施加的,這樣的高壓下,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家長應該是對孩子性格心理狀況最了解的人,應該在孩子出現一些心理障礙和苗頭時,及時減壓,幫助孩子走出心裡障礙,必要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父母是孩子最親的人,孩子家放學後,家都沒回,走向了一去不返的路,可想而已孩子對家庭有多失望。孩子多次在同學面前提到:父親長年在西安,母親對學習要求很高,平時下班晚,自己感到孤獨。4月份就對母親和同學表露過輕生的念頭,班主任配合家長對孩子進行了心理疏導,並在之後的教育教學中給予了關注關心,那麼這時候家長重視這個事情了嗎?有真正關心、教育、引導孩子嗎?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成長需要多方面的守護,特別是現在的孩子受不了一點委屈和挫折,這更要去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和正確應對方法。生長在溫室裡的花朵出去了又有什麼成就呢?刀不磨不快,人不教不知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老師能逐人分析點評試卷,也是個負責任的好老師,對學習進步較大的學生進行表揚,對出現退步的學生進行了批評教育,在此過程中老師對這名孩子有拍肩膀動作,行為失當。整個過程到底怎樣,旁人誰也不知,誰之過也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我認為負責任的老師才會學生挨個點評成績,考不好,老師適當的批評、指正、責罰是應該的,這也是老師對學生更好的一個期盼。不負責的老師連說都不說,課程教完了至於能不能吸收那就看自己的了。如果老師對學生犯錯不予理睬,孩子的教育只會是失敗的。
現在的學生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動輒離家出走,或者輕生,只知道做題,創造力差,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差;太自私,團隊協作能力不足等等,這些歸根結底就是做人的問題。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首先取決於父母。也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了。
遺憾的是,很多家長一談到家教,就變成了花錢請老師教文化課,而不是家長的身體力行,捨得花錢,卻忘記了自己的責任與付出。一旦孩子出現問題就經常指責學校、老師、社會,而不是自我反思。
家庭教育不僅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更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儘管學校是專門教書育人的,對青少年的成長及全面發展起著主導作用。但是,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是萬能的,學校教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學校教育是群體教育,家庭教育是個體教育,則可以彌補學校教育中的這一不足。
在父母面前孩子一般都是無拘無束的,也更了解孩子,對孩子進行有針對的個性教育更有利,特別是心理健康、思想品德、良好習慣等這方面的教育。
今日話題:你是如何開展家庭教育的呢?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育兒經驗吧~
我是 定期分享育兒知識 ,記得關注哦~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