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孩子跳樓,家庭教育缺失,孩子更容易走上極端

2020-08-26 莔小婷育兒日記

今天看了寶雞高新區「6.23」事件發出的通報:對成績不滿意從自家相鄰單元樓頂墜亡。還是祖國的花朵說沒就沒了,既心痛又失望。

心痛的是她還是個孩子,沒有得到一個美好的童年,還沒好好認識這個美好世界,就離開了。更多的是失望,對家庭教育的失望!

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普遍較重,這是大環境影像的,不是老師單方面施加的,這樣的高壓下,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家長應該是對孩子性格心理狀況最了解的人,應該在孩子出現一些心理障礙和苗頭時,及時減壓,幫助孩子走出心裡障礙,必要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父母是孩子最親的人,孩子家放學後,家都沒回,走向了一去不返的路,可想而已孩子對家庭有多失望。孩子多次在同學面前提到:父親長年在西安,母親對學習要求很高,平時下班晚,自己感到孤獨。4月份就對母親和同學表露過輕生的念頭,班主任配合家長對孩子進行了心理疏導,並在之後的教育教學中給予了關注關心,那麼這時候家長重視這個事情了嗎?有真正關心、教育、引導孩子嗎?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成長需要多方面的守護,特別是現在的孩子受不了一點委屈和挫折,這更要去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和正確應對方法。生長在溫室裡的花朵出去了又有什麼成就呢?刀不磨不快,人不教不知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老師能逐人分析點評試卷,也是個負責任的好老師,對學習進步較大的學生進行表揚,對出現退步的學生進行了批評教育,在此過程中老師對這名孩子有拍肩膀動作,行為失當。整個過程到底怎樣,旁人誰也不知,誰之過也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我認為負責任的老師才會學生挨個點評成績,考不好,老師適當的批評、指正、責罰是應該的,這也是老師對學生更好的一個期盼。不負責的老師連說都不說,課程教完了至於能不能吸收那就看自己的了。如果老師對學生犯錯不予理睬,孩子的教育只會是失敗的。

現在的學生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動輒離家出走,或者輕生,只知道做題,創造力差,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差;太自私,團隊協作能力不足等等,這些歸根結底就是做人的問題。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首先取決於父母。也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了。

遺憾的是,很多家長一談到家教,就變成了花錢請老師教文化課,而不是家長的身體力行,捨得花錢,卻忘記了自己的責任與付出。一旦孩子出現問題就經常指責學校、老師、社會,而不是自我反思。

家庭教育不僅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更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儘管學校是專門教書育人的,對青少年的成長及全面發展起著主導作用。但是,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是萬能的,學校教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學校教育是群體教育,家庭教育是個體教育,則可以彌補學校教育中的這一不足。

在父母面前孩子一般都是無拘無束的,也更了解孩子,對孩子進行有針對的個性教育更有利,特別是心理健康、思想品德、良好習慣等這方面的教育。

家長一定要增強家庭教育的主動意識,決不能只生不教或只生不養。主動配合學校和老師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教育,更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會做人、學會讀書、使孩子身、心、德、智、體、美全面健康的成長。

今日話題:你是如何開展家庭教育的呢?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育兒經驗吧~


我是 定期分享育兒知識 ,記得關注哦~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從男孩手機被砸墜亡一事,看家庭教育方法的缺失
    在這些令人悲傷的現象背後,我們看到了家長在壓力下的焦躁情緒,看到了家長將這種焦躁情緒轉移到了孩子身上後孩子的無奈與迷茫,看到了家庭教育方法的缺失。單從11歲男孩跳樓這件事看,孩子要開學了,作業沒有完成,家長心裡著急,但孩子就是不肯做作業,孩子為什麼不肯作業?家長一怒之下砸了孩子的手機,估計是孩子天天用手機上網或打遊戲。
  • 惡補家庭教育的知識缺失
    思維導圖文章框架今年通過在線學習,在線寫作,通過微信社群,連結了很多生活圈子之外,各個城市,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的朋友,因為自己育有一男孩,發現作為寶媽奶爸的群體,都在惡補家庭教育這一塊知識。以下是對一些信息點和知識點的收集,作為自己的學習收穫。
  • 呼市實驗中學"火箭班"初中生跳樓身亡 是什麼讓孩子走上不歸路...
    難怪,認為最快樂的事情是能夠想玩就玩的孩子佔了壓倒多數(78%)。事實上,父母也都知道孩子的心願,但現實是,他們基本不可能滿足孩子的這一願望。孩子辛苦的生活,日復一日。詳細>>>     據了解,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設有名師領銜的「火箭班」「重點班」。
  • 孩子的問題,更多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可是還有這樣孩子出現,我們也相信這個孩子並不是個例,那麼這樣的孩子問題出現在哪裡?首先說有學校教育上有脫不了的責任,原因在哪,當我們的學校還在學習成績上排名次我們的老師還有職稱聘任首要的是分數第一的時候,德育工作有時候一定會靠邊站,一俊遮百醜,有成績就夠了,學校如此,老師更是如此。
  • 生命之花隕落的背後,當代青少年教育到底缺失了什麼?
    9月17日,武漢一名14歲初三男生,在學校走廊被母親扇耳光後趁人不備,跳樓身亡。青少年自殺 事件屢屢發生,生命之花隕落的背後,不禁讓我們反思——當代青少年教育到底缺失了什麼? 面對網上一大片指責男孩母親的罵聲,家庭教育問題再次被網友推上風口浪尖。母親的教育方式固然有錯,公眾場合之下不顧孩子自尊心當中扇孩子耳光,的確成為了孩子跳樓的直接原因。
  • 初三男生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如何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設?
    近日,武漢三名初三學生在學校玩撲克被請家長,其中一名初三男生的母親到校後當場扇了他耳光,一會兒之後該男生翻上走廊圍欄,跳樓不治。類似「心理脆弱」的事情以前也有報導,人們不禁要問,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如何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設?
  • 開學季變跳樓季?孩子的走投無路家長往往看不見
    當前,中國疫情接近尾聲,全國各地密集開學的時候,卻聽到不少關於青少年負面報導消息,如因與父母產生衝突一言不合就吵架或離家出走,還有更極端的如跳樓自殺事例在全國屢有發生。這些令人心痛的慘劇在網絡公布時,我感到很痛心,生命不可重來,這對一個家庭是多大的不幸!同時值得我們重視和反思的是:同樣是開學,為何有的孩子心態陽光,開心快樂,而有的孩子卻在花季般的年華上演不可挽回的悲劇?
  • 作弊被抓跳樓|作業沒完跳樓|母親偏心跳樓…你看懂孩子的求助了嗎
    「從監控中可以看到老師嘴裡的碎碎念,到底是怎樣的語言可以將一個孩子逼到跳樓?孩子只想考好一個試,取得一個及格的成績。跳樓的確是衝動的,但作為一個老師,是否應該在看到一個學生情緒不對時停止對他的攻擊?」時某表姐稱。
  • 富人與窮人的孩子比較,富人家的孩子更容易變壞,為何?教育不同
    而有些富裕的孩子,問題越來越多,有的不是小毛病,像吸毒且感染愛滋,是嚴重的。然而,還有嚴重的,有的亡故他人的生命,有的強姦,走上犯罪的道路。硬是在他們的助推下,坑爹變成了流行詞。這一系列事件,反應了家境優渥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進而導致子女的問題。
  • 14歲男孩跳樓身亡,家長的「耐心」,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家長們比較頭疼的,尤其是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往往缺乏耐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把暴躁的一面展示在孩子的面前,時間久了,很容易使孩子在內心壓抑的情況下做出一些極端行為。這起跳樓事件在網上被曝光之後,也是造成了不小的輿論,一方面有網友指責現在的孩子承受能力太差,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動不動就跳樓,太玻璃心。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家長怎麼也想不明白:「我只是罵了他幾句,打了他幾下而已,為什麼要想不開去跳樓自殺呢?」
  • 孩子沉迷不良嗜好,是教育的缺失還是家長的缺位,到底缺失了什麼
    孩子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麼?孩子教育缺失緣何屢屢高發且一再反覆如何糾治(連載探討話題)連載一 當前,隨著疫情慢慢在國內漸漸淡化,不論孩子是在家學習還是即將面臨學校開學的情況,孩子的表現卻往往讓家長們頭痛不已,更是覺得難以管理
  • 青少年被搶手機就跳樓,這些預防措施做好孩子不會有極端
    因為他不願寫作業,家長批評怒砸手機,小小年紀的他,竟一氣之下從12樓跳下,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2017年,威海榮成,16歲的初三男孩因父親不讓其玩手機,將手機從6樓扔下,他一怒之下跳樓身亡。很多網友說,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長,我寧願孩子一輩子玩手機,也不願看到孩子失去生命,可是只會玩手機的人還有用嗎?
  • 給予孩子充足的物質而缺失應有的家庭教育,這樣的忙碌有意義嗎?
    可還有來自內部的壓力,那就是孩子。自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父母便成了機器,可以印鈔的機器。養孩子的開銷真的很大,兒時的尿不溼、大了後的補習班,需要花錢的地方多如蜂洞。於是父母們起早貪黑連軸轉,為的就是能給孩子創造一個優越的成長環境。
  • 任性的孩子,背後是缺失的家庭教育
    因為孩子的事若與教育有關,學校、老師就必然成為眾矢之的,這樣的事兒多了去了,見慣不怪。殊不知,孩子的品行出現了問題,就算教育是原罪,可教育也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有社會環境的影響呀。現在的家長,好像都喜歡把所有的教育責任往學校、往老師身上推,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家庭教育。
  • 孩子跳樓不能只讓學校和老師負責,我們家長該做些什麼?
    6月4號,江蘇常州一位小學生上完作文課後因不滿老師的評語而跳樓自殺,6月6號中北大學一名大學生因補考作弊被抓後跳樓自殺。一小一大,花樣的年華,就這樣隨意的畫上了人生的句號,令人嘆息、惋惜。然而事情發生後,網絡上清一色的對學校教育口誅筆伐,對老師們的不負責任破口大罵。卻選擇性的忽視了作為孩子貼心的陪伴者-父母,在孩子遇到問題時的角色缺失。
  • 不想養出性格極端的孩子,父母就別對他講這兩句話
    最近頻發多起孩子跳樓事件,部分人都在批評孩子脆弱、經受不了打擊,但更多的人是表示感同身受。孩子跳樓並不是因為一次責罵,而是長久以來積壓的痛苦終於因為這次責罵爆發了,就像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份稻草。孩子性格極端、有缺陷,其實大部分和家庭教育都有關係。
  • 讀懂「少年要跳樓」背後的家庭教育「警情」
    5月12日,湖北十堰,14歲少年報警稱與媽媽因上網課起爭執,被媽媽「家暴」逼得要跳樓。(5月17日 澎湃新聞)據報導,湖北十堰的這位14歲少年之所以報警要跳樓,原因有二,一是他考試取得年級前100名的好成績,告訴媽媽想得到媽媽的肯定,結果他媽媽卻說了一句:「不考零蛋就行」;二是學校要求家長在孩子作業上寄語,可是他的媽媽只顧在一邊看電視玩手機,讓孩子自己發揮。少年一生氣,就報警稱被媽媽「家暴」逼得要跳樓。少年報警要跳樓,暴露的是家庭教育「警情」。
  • 家庭教育真正的缺失在哪裡?
    至使在家庭教育的方法上、力量上、收效上有很大的局限。那麼,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真正欠缺的是什麼呢?其實是真正欠缺的是狀態,是父母的教育狀態。現在有很多母親的「理性」,讓我覺得比較可怕,在談及孩子的時候,缺乏情感的基礎,一味地跟風追求孩子的智力技能的發展,缺乏情感的支撐。
  • 「最心酸作文」折射家庭教育的缺失
    這兩篇令無數人淚奔、心酸的作文之所以被刷爆,暴露了當下許多家庭親子教育的缺失,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須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常言說,童言無忌。「最催淚作文」說的是,小作者三年來一個人燒飯、一個人吃,爸媽總在單位吃,每天很晚才回家,孩子唯一的心願是希望能跟爸媽一起吃頓飯。「最心酸作文」說的是,小作者的爸爸每次有空他都會拿出手機來看。
  • 初中生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如何減少教育的悲劇
    在孩子的眼裡,不過是貪玩的小事,在老師眼裡可能就是影響極度惡劣吧!學生犯錯,老師應該教育,也必須擔負起教育的責任,可在教育的方法上一定要慎重又慎重!可能有人要說,老師也沒做什麼,老師還制止了家長的行為,這完全是家長一點也不尊重孩子造成的。是的,家長有責是顯而易見的,我也一向認為孩子的一切問題都可以從家庭教育、家庭環境中找到答案!是的,孩子的跳樓是母親當眾扇耳光直接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