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中國再拋售124億美元,美債已遭海外買家連續15月減持
據新浪財經1月17日消息,美國有關部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1月,包括各國央行在內的海外投資者總共減持了239.91億美元美債。據此,美債已經連續15個月遭到海外買家的減持。此外,作為美國國債的兩大海外買家,中國和日本也在2019年11月分別減持了124億美元(折合約852億元人民幣)和72億美元的規模。然而,即便在全球投資者對美債好感降低的情況下,1月17日當天,而美國有關部門卻還宣布,計劃在2020年上半年發行20年期債券。
印度製造產品被檢測出不合格,宜家中國宣布將產品全部召回
據中新經緯1月16日報導,瑞典家居巨頭——宜家近日在其官網中宣布,其目此前出售的「特魯利維斯旅行杯」(TROLIGTVIS)檢出超標緻癌物質,因此在全球召回該產品。根據宜家公開的召回信息內容,這款在印度生產的旅行杯在檢測報告顯示,相關化學品的添加超過限定標準。不止是在中國,在發現上述情況之後,宜家已經發布公告,提醒擁有該旅行杯的顧客將產品退回全球任意宜家商場,並獲得全額退款。據了解,在看好中國消費市場之下,2019年8月,宜家宣布了未來三年在華的發展戰略,包括將在2020財年對華投資100億元人民幣。
中國成泰最大外商投資國,泰國卻決定對中國部分商品加費
據觀察者網1月16日報導稱,近日有官方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首次超過日本,以2600億泰銖(約合人民幣586.86億元)的投資數額成為泰國最大的外商投資國。據了解,雖然去年泰國共受到的投資額相比上一年有所下降,但依舊實現了該國7500億泰銖的預定目標。在過去一年時間裡,中國參與了泰國多項重大基建設施,比如泰國總價值達524億元的首個高鐵項目,這大大促進了中泰兩國的投資合作。但需要注意的是,最近泰國突然宣布對原產於中國的鋼鐵產品收費,這或給兩國合作關係帶來一些影響。
2019年中國GDP達99萬億,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脫穎而出」
據新京報網1月17日消息,中國公布了最新的經濟數據,結果顯示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1%,符合市場此前的預期目標,也高於全球經濟增速。此外,中國人均GDP也首次突破了1萬美元。在去年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中國能「脫穎而出」實屬不易。而反觀其他世界主要經濟體,預計2019年美國經濟增長大約在2.3%左右,日本和歐元區的經濟增速將略高於1%。也就是說,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冠軍。
中企和空客達成356億訂單,此前曾叫停100架波音飛機採購計劃
1月17日,據今日信報消息稱,中國飛機租賃集團(即中飛租賃)宣布向歐洲飛機製造商空客購買40架A321neo系列飛機。經預計,該筆飛機訂單將分階段交付,直至2026年。按照空客2018年公布的飛機價目表來計算的話,這筆訂單的價格至少達到了51.8億美元(約356億元人民幣)。而在中企將這筆巨額訂單交給空客之前,該公司還叫停了對於100架波音737MAX客機的採購計劃。去年,波音全年的飛機訂單總量不過才246架,同比大跌了77%。與此同時,全球頭號航空製造商的頭銜也已易主。如今,波音再痛失來自中國的訂單,恐怕其信心將再度受到打擊。
2019年中國豬肉產量下降21.3%,中央已投放8萬噸儲備肉
1月17日,我國統計局公布了2019全年的相關農業數據。在備受關注的豬肉產量上,2019年全年中國豬肉產量達4255萬噸,同比下降21.3%。為了應對激增的豬肉需求,我國華儲網於1月15日發布消息,今日將會再對市場投放3萬噸儲備凍豬肉。按全網公布的數據測算,2020開年以來,中央向市場投放的儲備肉規模已達8萬噸。預計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市場的豬肉供應情況將得到有力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