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美國經濟憑藉不斷向全球兜售美國國債,而轉嫁了其巨額赤字風險,而這背後則是依託於美元儲備貨幣的地位。然而,在美聯儲不斷炮製膨脹美元,有恃無恐地濫用美元地位背景下,美元實際的「含金量」變得越來越低,全球買家對美國國債這一美元核心資產的青睞變得越來越淡。
例如,截至上周,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已在36個工作日,向市場印鈔放水投放達14萬億美元的基礎貨幣流動性和經濟刺激方案來彌補系統的脆弱性。而在美聯儲任職時間最長的前主席格林斯潘更是表示:負利率在美國出現只是時間問題。BWC中文網百家號兩周前就獨家分析認為,這意味著,包括中國、日本、英國、法國、印度、沙特、德國等在內的全球美債債權人或將要為持有美債轉而向美國付款。顯然,全球央行買家在此之前,大幅拋售美債或成為趨勢。無獨有偶,事情又有了最新進展。
據跨境資本(CrossBorder Capital)研究組織總裁麥克·霍威爾7月9日在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中寫道,中國所持美債也開始大幅度下降至兩年以來最低。2020年4至6月其它國家減持5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其中三分之一都是中國所拋售的。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財政部的最新一期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美債數據延後兩個月慣例),截止4月,全球央行已在過去的24個月中連續23個月大幅淨拋售9263億美債,僅4月外國央行就淨賣出1773億美元美債。而按霍威爾的說法,可能根據美國財政部內部人士透露的數據顯示,5月和6月,全球央行共計減持了約3227億美債。
我們再對比TIC數據中,中國4月減持了88億美債,如果按跨境資本(CrossBorder Capital)研究組織總裁麥克·霍威爾的分析,4至6月5000億美債三分之一是中國減持,則意味著,中國4至6月或總拋售了約1650億美債。那麼,再減去4月的88億美債,則意味著,霍威爾認為,中國在5月和6月,有可能減持了約1562億美元的美債。而一旦霍威爾的這一分析得以最終證實,則將印證許多外媒和分析師預計的,不排除中國減持更大規模美債的可能。要知道,在截至4月的21個月內,中國已累計減持1344億美元的美債。
例如,億萬富翁雷.達裡奧數周前就分析預測,不排除中國接下去大幅度減持美債的可能性,緊接著,據俄衛星通訊社再次援引觀察人士估計,中國完全有可能還拋售規模高達7000億美元的美債。
那麼,對於債務總額已高達26.5萬億美元的美國經濟而言,一旦大規模美債被減持,意味著什麼呢?亦如BWC中文網百家號長期獨家提及的,當美債可能無人買單時,意味著,美國巨額赤字的底牌或被揭開,美國債務經濟模式僅在美聯儲的支撐下,是難以持續的。甚至美國債務經濟失去流動性。我們也將持續關注美國國債的動態。
美國媒體CNBC和俄媒RT等外媒也紛紛報導稱,當全球大買家大舉拋售美債時,美國經濟受到的衝擊可能會是「核」級別的。甚至,這或將加速美國債務危機的進程。雪上加霜的是,此時的美國經濟依然難以應對大流行,而彭博社日前分析報導稱,大流行可能導致美國債務危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