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副行長維多利亞•克瓦:中國的減貧進展具有全球意義

2020-12-25 中國扶貧在線

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標誌,中國扶貧開發進入脫貧攻堅的新階段。中國政府致力於自力更生解決貧困問題,積極參與國際減貧事業,構建國際減貧交流合作平臺,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共享減貧經驗,共同發展進步。國際機構、國外媒體、國際專家對中國減貧給予高度評價。

2019年10月16日,世界銀行亞太區副行長維多利亞·克瓦在2019中國扶貧國際論壇開幕式視頻致辭中表示,中國的減貧進展具有全球意義。她指出,中國經歷了40年持續高速增長,使8.5億人擺脫貧困,減貧成就從速度和規模而言都是史無前例的。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的減貧人數佔全球減貧人數的四分之三。世界銀行集團要與中國這樣的減貧成功國家合作,可以加強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向全球其他國家傳授成功的減貧經驗。

(編譯:葉開)

相關焦點

  • 和音:中國減貧成就具有世界意義
    中國實踐加快了全球減貧進程,增強了全世界消除絕對貧困、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信心 從全球視野觀察,中國減貧成就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特別是隨著中國技術、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走向世界,中國幫助不少國家和地區的人民走上了脫貧之路。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卓有遠見的政策舉措,採取了務實行動,匈牙利各方對此高度讚賞。中國減貧成就令人鼓舞。中國持續快速發展,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讓世界更加關注貧困問題。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正是那些最貧困的國家。全球減貧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卓有遠見的政策舉措,採取了務實行動,匈牙利各方對此高度讚賞。中國減貧成就令人鼓舞。中國持續快速發展,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讓世界更加關注貧困問題。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正是那些最貧困的國家。全球減貧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卓有遠見的政策舉措,採取了務實行動,匈牙利各方對此高度讚賞。中國減貧成就令人鼓舞。中國持續快速發展,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讓世界更加關注貧困問題。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正是那些最貧困的國家。全球減貧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 中國農大校長:中國減貧經驗具有國際意義,可供許多國家參考
    報告由中國農業大學團隊與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合作推出。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表示,中國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中國的減貧實踐是亞洲國家的典型代表,為許多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經驗,具有國際意義。
  • 中國減貧為世界樹立典範
    「中國在經濟快速增長和減少貧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預計2018年中國的極端貧困率將降至1%以下。」日前,世界銀行發布最新《推進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的發展》系統性國別分析報告,稱讚中國在減貧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 三大國際組織負責人警告全球貿易放緩阻礙減貧工作
    新華社華盛頓4月10日電(記者許緣 楊承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負責人1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警告說,全球貿易放緩將影響貧困人群生活質量,阻礙減貧工作進程。IMF總裁拉加德當天在IMF和世行春季會議的一場活動中表示,貿易對減貧工作至關重要。在全球貿易帶動下,家庭生活成本下降,其中低收入家庭生活成本降幅更明顯,「只有不希望經濟增長的人才不想要貿易」。
  • 《亞洲減貧報告2020》:亞洲仍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地區
    12月15日,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在北京舉行發布會,報告以「全球化變動與公共危機影響下的亞洲貧困」為主題,梳理了亞洲減貧的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總結了亞洲減貧的成就和經驗。報告總結稱,亞洲國家主要四種模式減貧,主要為國家主導型減貧模式、全部門益貧增長減貧模式、外部投資帶動減貧模式、福利轉移型減貧模式。報告還指出,亞洲仍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的地區。伴隨著巨大經濟增長,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社會轉型從根本上改變了全球經濟和貧困治理的格局。
  • 綜合消息: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豐富的減貧經驗值得借鑑...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4日在北京開幕,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個國際組織的200餘位代表通過視頻參會。海外人士表示,中國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豐富的減貧經驗值得許多國家學習和借鑑。
  • 「中國減貧經驗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鑑」
    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習近平主席作出「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創造了我國減貧史上最好成績,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的評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我國2018年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年末農村貧困人口1660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386萬人;貧困發生率1.7%,比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    「消除貧困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全球性挑戰。」
  • 「中國那些事兒」多國學者點讚中國減貧成就 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中國日報網9月18日電 中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徹底消除絕對貧困。多國專家學者表示,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打贏脫貧攻堅戰因而具有更廣泛的世界意義。馬凱碩表示,世界上沒有比減貧事業更崇高的使命了,如果其他國家能借鑑中國的減貧經驗,那麼我們就能實現有史以來人類生活條件的最大改善。到今年年底,中國的目標是消除農村地區的絕對貧困。40多年來,中國累計減貧7億多人,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
  •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在當今...
    作為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中國將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他表示,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給世界各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成為全球減貧事業最現實、最緊迫的挑戰,一定程度阻礙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順利推進,由此需要國際社會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化減貧領域的國際合作。國際社會也因此對中國參與全球減貧合作充滿新期待。
  • 國開行:加強國際減貧合作 為人類減貧事業貢獻力量
    12月14日,由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扶貧辦主辦的人類 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作為本次論壇的承辦方之一,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歐陽衛民在主論壇上以視頻方式作了國開行支持中國和國際減貧發展的成果展示並發言。
  • 團結合作,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
    「要打造包容性、可持續、有韌性的未來,不斷推進全球減貧事業至關重要。」「我們要直面疫情挑戰,推動國際社會將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置於國際發展合作核心,將消除貧困作為首要目標,讓資源更多向減貧、教育、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傾斜。」
  • 非洲減貧組織東非負責人認為中國減貧經驗為非洲提供有益借鑑
    非洲相關減貧組織東非地區負責人表示,中國脫貧經驗為非洲提供有益借鑑。中國的成功給全球脫貧事業帶來信心。多琳·尼尼納哈茲維是減貧組織「統一行動」的非盟及東非區域負責人。她參與減貧工作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多琳稱,她一直關注著中國脫貧工作的最新進展,「在非洲,我們可以了解到很多關於中國已經實施的脫貧計劃和其他目前正在顯示成效的計劃。
  • 每日一詞∣全球減貧進程 global poverty relief process
    習近平強調,全球減貧事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仍然很嚴峻,需要各國政黨在內的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知識點】今年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通過5周年,全球減貧事業取得積極進展,但如期實現減貧目標仍任重道遠。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國際減貧事業面臨嚴峻挑戰。
  • 博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亞洲仍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地區
    報告以「全球化變動與公共危機影響下的亞洲貧困」為主題,梳理了亞洲減貧的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總結了亞洲減貧的成就和經驗。報告指出,儘管面臨重重挑戰,亞洲仍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的地區。報告指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了影響亞洲各國貧困變化的最直接因素。
  • ...貢獻智慧和力量——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式及主論壇發言摘編
    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卓有遠見的政策舉措,採取了務實行動,匈牙利各方對此高度讚賞。中國減貧成就令人鼓舞。中國持續快速發展,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讓世界更加關注貧困問題。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正是那些最貧困的國家。全球減貧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 中國減貧的奧秘是什麼
    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一位國際人士讚嘆:「因為經歷過貧困,我深深感到,貧困不僅會在物質上,也會在精神上削弱人們的能力,讓人失去自我價值認同。正因如此,消除貧困才顯得如此重要,中國成功的減貧故事才如此動人。」中國脫貧攻堅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不僅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也為人類社會治理貧困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 博鰲亞洲論壇發布報告:亞洲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地區
    原標題:博鰲亞洲論壇發布報告:亞洲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