嫖妓者的心理特徵

2021-01-09 搜狐網

  耿建剛

  到底有那些理由會促使一個人去嫖妓呢?在環境因素上,有一些文獻指出,移民風氣較盛的國家或地區,或由於其它理由。家人必須分地而居,若是太長的時間未能見面,基本的性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就可能以買春的方式來得到滿足。所以,那些所謂的「內在美「的人就要仔細考慮這方面的需求了!

  在社會文化因素上,有些民族對性的態度較為開放,例如,在巴西的嘉年華會中,性也是一種狂歡、助興的方式,對大和民族來說,買春之旅似乎也是習以為常的生活方或次文化現象之一;但是,性病卻是免不了的代價之一。想要組織所謂「炮兵團「的男士要小心了,因為在性病的防治工作中,不乏有一輩子規規矩矩,不知怎的,跟著人家去玩而「臨老入花叢「,竟然一舉「中大獎「的心酸實例。

  在個人因素方面,大概有下列的理由:

  

  一、生意上的需求;

  二、好奇;

  三、為了娛樂;

  四、找刺激;

  五、滿足性需求;

  六、補償不滿意的婚姻性生活。

  

  除此之外,由最近發展的一些精神性病學的研究可以看出,嫖妓雖然還不至於稱之為一種精神疾病,但的確是一種個人的行為問題,而且有一些個人的性格特點也早被學者注意到會影響這種行為的出現。從一些針對性病病人所做的研究顯示,這些性病病人常有在心理特徵方面,顯得既神經質又較外向,其理由則可能是:神經質的對性態度較為負向,例如,會有較多的敵意、罪惡感、與性壓抑,因此不易有滿意的性生活;由另一方面來說,外向性高的人傾向於濫交。於是,在這兩種性格特徵的交互作用之下,會使得有這些心理特徵的人傾向於嫖妓行為,當然也就可能因而罹患各類性病。最近有些關心婦女權益的人士高呼不要讓臺灣變成「亞太淫運中心「,主要是在批評臺灣的色情行業太過猖狂,這些人士所控訴的重點之一就是臺灣色情行業中、對未成年從業人員需求太高。即使事實如此,嫖妓的人並不一定都喜歡嫖雛妓,至少在表面上,大部份的這些男性並不能接受(64.8%),或不喜歡(71.7%)有未成年少女陪客人喝酒、聊天、玩樂、坐檯,甚至出場的「粉味性坐陪「。反過來說,也有一些人較偏好雛妓,根據分別於臺灣及香港完成的調查指出,偏好雛妓的理由包括:

  

  一、舊有的處女情結;

  二、維護健康的一些迷思,如「幼齒顧筋骨「、「幼齒顧目「等;

  三、怕染病;

  四、對新鮮的事物好奇;

  五、渴望有易於擺布你比伴侶;

  六、生意夥伴或朋友的壓力;

  七、其中有小部份更可能是戀童症病人。

  

  從這些理由看來,基本上而言,喜歡嫖雛妓的人,並不是心理健康的人。前面提到,偏好嫖雛妓者中有小部份是戀童症病人,那戀童症病人有那些特徵呢?根據一九九二年國外學者的估計,全世界的戀童症病人至少有五十萬名左右。有這種癖好的人,甚至成立了國際性的組織,透過種種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有戀童症的人其實遍在於社會的各個階層,至少懂得組成戀童症組織的應非泛泛之輩。(三九健康網)

相關焦點

  • 看客心理特徵辨析
    原標題:看客心理特徵辨析 依據當前中國看客心理反應,可以分為如下三種典型的看客心理特徵:邪惡快感,社會恐懼,道德恐慌。看客心理的產生原因涉及社會、道德與個體心理等三個層面的因素。   【關鍵詞】看客心理 旁觀者 道德恐慌    最先揭示看客心理的是文學家魯迅,他用痛恨、犀利、無奈的語言穿透看客,直射中國人的劣根性。今日重提看客,源於中國百姓的感受與疑問:當今中國社會的看客現象是否又在回歸?
  • 許燕:看客心理特徵辨析
    原標題:看客心理特徵辨析 依據當前中國看客心理反應,可以分為如下三種典型的看客心理特徵:邪惡快感,社會恐懼,道德恐慌。看客心理的產生原因涉及社會、道德與個體心理等三個層面的因素。   【關鍵詞】看客心理 旁觀者 道德恐慌    最先揭示看客心理的是文學家魯迅,他用痛恨、犀利、無奈的語言穿透看客,直射中國人的劣根性。今日重提看客,源於中國百姓的感受與疑問:當今中國社會的看客現象是否又在回歸?
  • 人格心理特徵之「需要」
    近幾年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由以前的生物醫學模式逐漸轉變為現代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後,醫學心理學逐漸成為醫療事業單位考試的新寵。為了同學們能在複習時目標明確,今天小編就在這裡給大家講解一下心理學基礎中的高頻考點人格與行為中的需要。首先,我們說人格心理特徵是指個體在心理上經常而穩定地表現出來的特徵,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這三者構成了個體心理面貌的獨特性。
  • 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和年齡關係
    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往往和年齡相聯繫。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表現是各不相同的。年齡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而不能決定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制約兒童心理發展的社會和教育條件的不斷變化,構成兒童心理發展年齡特徵的可變性。穩定性和可變性是辯證統一的,兒童心理發展年齡特徵既有穩定性,又有可變性,它們的關係是相對的。 每一階段都有其獨特的心理表現,即有不同的特徵。
  • 大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徵
    大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徵青年時期是個體生理和心理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個體心理快速成熟的過渡時期。大學生正處於個體生命的黃金時代,其心理發展具有以下基本特徵。影響大學生心理發展的因素心理健康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動態過程。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和重大生活事件。(1) 生理因素影響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包括遺傳、腦損傷或身體疾病、生理功能障礙等。遺傳是個體心理狀態發展的生物學前提。
  • 2歲寶寶的心理發展和特徵
    2歲前的寶寶,還不能很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如果父母可以了解寶寶的心理發展和特徵,那就會幫助父母更好的和寶寶溝通。 寶寶的心理發展已經得到父母很高的重視,特別是2歲前的寶寶,還不能很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如果這個階段,父母可以了解寶寶的心理發展和特徵,那就會幫助父母更好的和寶寶溝通,給寶寶一個及時的回饋。
  • 心理學自學札記4:公眾的心理特徵
    勒龐寫作的《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就是一本解析群體心理的經典名作。勒龐為什麼要將群體稱之為烏合之眾呢?勒龐認為組成一個群體的人,不管有什麼職業,智商如何,生活環境和方式有多大的差別,只要他們組成了一個群體,他們就會擁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即集體心理。
  • 自卑的特徵,如何改變自卑心理?
    通常,自卑者會有以下特徵: 心理疾病篩查人格障礙篩查測試 PDQ-4+ https://www.zxgj.cn/g/pdq4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mmpi https://www.zxgj.cn/g/mmpi
  • 教師的心理有什麼特徵呢?
    「學得小課堂」教師的心理有什麼特徵呢? 1、教師職業心理特徵 (1) 教師的知識結構:包括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一般文化知識。
  • 【心理健康】如何根據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特徵與其溝通?
    孩子的心理特徵會隨著成長而變化,各個時期會呈現出不同的心理特點,掌握孩子心理,會讓親子間的溝通更順暢,更有效。下文列出了從一年級到高三的孩子們的特徵,還推薦了家長針對孩子各個時期可以使用的溝通技巧。-01-小學一年級心理特徵
  • 心理健康有四個特徵
    心理健康的人,在言行、思想上都有一定的共性。最近,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一項研究發現,心理健康的人最為明顯的特質是:包容、熱情、積極、坦誠。在對100多名大學生的信息和心理測量進行研究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健康的人格可以用
  • 獨身老人性心理特徵大揭秘
    獨身老人的性心理表現主要有以下特點他們與配偶在幾十年生活中建立的性愛和情愛關係已深深佔據他們的心理。他們常常回憶與配偶共同生活的時光,在回憶中得到性的滿足。4.性情感複雜由於傳統的觀念影響,家庭、子女和社會對獨身老年人性要求不予理解,故他們常常感到煩惱和壓抑。既想得到新的伴戀對象,又怕因此造成家庭不和。因而,性情複雜,在生活中也常表現為無緣無故發脾氣等。
  • 青少年心理特徵和溝通技巧
    如今的親子教育不僅僅是穿暖吃飽就可以,我們需要在孩子們滿足自己最基本需求的同時,更加深入的滿足心理需求。那麼親子關係的和諧與否自然在這個需求滿足的過程中出現偏差,尤其是如何探索青少年的心理特徵以及如何去跟他們溝通,更加成為了大眾父母頭疼的一項內容。無疑的,青少年是一群令許多成人覺得惶恐與困惑的孩子。——想放手卻放不下心,想參與卻不得其門而入。
  • 從孩子的站姿,年輕父母可以掌握自己孩子的心理特徵
    我們做父母的,整天和孩子在一起生活,我們很關心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特徵,希望根據他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從而培養出與眾不同的人才。在我的前面文章中,介紹過孩子的五官,孩子的體型,孩子的坐姿等都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心理特徵,今天我來介紹另外一種能反映孩子性格特點的方法,我們仔細觀察孩子的站姿,就能了解孩子性格特徵。
  • 教師資格證幼兒筆試:理解個性傾向性和心理特徵
    【多選】個性作為一個心理特徵系統,包含的子系統有( )。A.個性傾向性系統 B.自我意識系統 C.個性心理特徵 D.性格系統1.【答案】ABC。解析:個性由個性傾向性、個性心理特徵和自我意識三個密切聯繫、不可分割的子系統組成。性格是個性心理特徵的其中內容。
  • 教師資格幼兒筆試:理解個性傾向性和心理特徵
    【多選】個性作為一個心理特徵系統,包含的子系統有( )。A.個性傾向性系統 B.自我意識系統 C.個性心理特徵 D.性格系統1.【答案】ABC。解析:個性由個性傾向性、個性心理特徵和自我意識三個密切聯繫、不可分割的子系統組成。性格是個性心理特徵的其中內容。
  • 心理素質:指個體在心理過程、個性心理所具有的基本特徵和品質
    什麼是心理素質呢?心理素質是指個體在心理過程、個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徵和品質。它是人類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動在個體身上的積澱,是一個人在思想和行為上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特徵和能動性。心理素質包括非智力因素、智力與能力因素、心理現狀因素和社會適應因素。
  • 仔細觀察孩子的走姿,我們可以知道孩子的心理特徵
    從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家長從孩子的站姿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徵。同樣的,我們仔細觀察孩子的走姿,也可以了解孩子部分的心理特徵。便於年輕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徵,因材施教,培養與眾不同的孩子。接下來我們為家長來分析一下動態的走路姿勢與孩子心理特徵:第1類:這類孩子走路的姿勢是大踏步向前走【性格特徵】這樣的孩子身體非常健康,心地善良,十分好勝,很有自信。
  • 家長如何根據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特徵與其溝通?
    孩子的心理特徵會隨著成長而變化,各個時期會呈現出不同的心理特點,掌握孩子心理,會讓親子間的溝通更順暢,更有效。 下文列出了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孩子們的特徵,還推薦了家長針對孩子各個時期可以使用的溝通技巧。當然,以上各個階段的分析只是相對而言,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心理發展特點。
  • 心理學:心理健康的5大特徵,你符合幾個?
    在心理學上,定義心理健康比定義心理疾病更困難。心理健康不僅僅是沒有心理疾病,同時還要包括很多美好的事物。以下是一些被認為是心理健康的特徵,你符合幾個?但我們忙時,我們感到辛苦,當我們閒時,我們感到無聊,這都是沒辦法享受生活的特徵(2)心理韌性強從逆境中恢復過來的能力被稱為「韌性」,韌性代表了一個人的心理承壓能力和恢復能力,韌性強的人能在壓力中保持內心的寧靜,即使受到了影響,也會很快的恢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