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的心理發展和特徵

2020-12-14 網易親子

2歲前的寶寶,還不能很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如果父母可以了解寶寶的心理發展和特徵,那就會幫助父母更好的和寶寶溝通。

寶寶的心理發展已經得到父母很高的重視,特別是2歲前的寶寶,還不能很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如果這個階段,父母可以了解寶寶的心理發展和特徵,那就會幫助父母更好的和寶寶溝通,給寶寶一個及時的回饋。那麼,2歲前寶寶的心理發展和特徵有哪些?

寶寶的心理發展和特徵一:執拗期

兩歲左右的孩子正處在第一執拗反抗期,很多家長發現本來很聽話的孩子在這個階段突然開始逆反了,甚至跟家長對著幹,你越讓他做很麼他越不做什麼,特別在兩歲到三歲這種情況達到高峰,家長非常不理解,認為是孩子不聽話了、不好管,甚至為了讓孩子聽從說教而採用極端的方法,輕則指責重則打罵。

而這種現象並沒有隨著家長的意識而改變,甚至有更為嚴重的傾向出現,而這種階段會出現在第二執拗反抗期,就是我們說的青春期而出現爆發。兒童心理學研究認為,所有在幼年沒有解決的問題,在青春期都會出現爆發的狀況。所以家長在這個階段,對於兒童的逆反要有科學理性的認識和分析。

寶寶的心理發展和特徵二:自我意識萌發

兩歲左右的孩子形成自我意識非常關鍵的時間點。當孩子在一歲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動作出現,就是直立行走。這被稱之為真正脫離母體。正是因為獨立行走的出現,兒童的心理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發現從此開始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行動,自己的思想可以控制自己的身體,他們開始對於「我」出現了認識的萌芽。

在兩歲左右這種自我認識進入到一個更強烈的階段。他們開始覺得自己就是家中的主人,是主宰者。只要是他們想的都可以做到,這是從最初的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得到的一種初步認證。而家長還停留在對嬰兒階段的照顧方式,對孩子的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法而為之。而孩子雖然不具有強大的生活經驗,但是他們的心理發展進入到非常關鍵的分水嶺。孩子的想法就是:我是誰?我可以做什麼?我可以嘗試嗎?我可以體驗嗎?我可以參與嗎?我可以感受嗎?......孩子要做的就是通過自己來認知世界,並獲得最自然的成長力量。所以這種強大的自然的力量和家長的強烈的呵護關愛產生了強烈的矛盾,一個是我要做,一個是我替你做。所以孩子會不斷的和家長產生逆反,背道而馳,來不斷的獲得「我」是真實存在的。

只有這種自我意識建立健康的、正常的引導和培養,才會讓孩子的未來人格特質擁有良好的基礎。一個在幼年迷失自我的孩子,缺少自我存在感的孩子,都會產生消極的、不良的、喪失安全感的表現。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和年齡關係
    > 另一方面,兒童心理發展和他的知識經驗有關,而知識經驗積累需要時間,時間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必要條件,年齡對兒童心理發展有規律性的制約。年齡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而不能決定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制約兒童心理發展的社會和教育條件的不斷變化,構成兒童心理發展年齡特徵的可變性。穩定性和可變性是辯證統一的,兒童心理發展年齡特徵既有穩定性,又有可變性,它們的關係是相對的。 每一階段都有其獨特的心理表現,即有不同的特徵。
  • 1-2歲寶寶注意力的發展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它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之一,是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思維力的準備狀態。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過:「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寶寶身心發展還不完善,年齡越小的寶寶,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就越短。一般2歲的寶寶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度大約為7分鐘,3歲為9分鐘,4歲為12分鐘,5歲為14分鐘。對於3歲以前的寶寶,不要過分苛求他保持很長時間的注意力,而應以平和的心態,科學地、循序漸進地培養寶寶的注意力,不要過於急躁。
  • 一歲以內寶寶的心理需求和對應的早教方法,用對方法寶寶更聰明
    一歲以內的寶寶隨著自身的生長發育,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行為特徵,根據寶寶的內在的心理進行相應的早期教育,可以更好地促進寶寶相關能力的發展。0一3個月的寶寶的心理需求特徵:寶寶出生後就開始熟悉父母特別是母親的聲音,氣息,並且渴望聽到父母的聲音,聞到父母身上的氣息。早教方式:多和寶寶說話,不管寶寶聽不聽得懂,父母都應充滿感情與寶寶進行語言交流,多愛撫寶寶,進行全面的身體觸摸,除此之外,還可以用發聲和多彩的玩具,對寶寶進行視覺,聽覺刺激,促進寶寶視覺聽覺功能的發展。
  • 4—5歲幼兒的記憶力發展特徵
    4—5歲幼兒的記憶力發展特徵2009-11-16 11:04作者:佚名來源:出處:搖籃網錄入:xuminhua   收藏本文導讀:有的兒童對語詞方面的東西(比如故事、兒歌、謎語等),學習得很快,記得也牢
  • 3歲幼兒的心理和行為有什麼特徵
    3歲幼兒的語言和遊戲能力發展極為迅速。他們變得特別愛說話,即使一個人玩的時候也會自言自語地邊說邊玩,跟小朋友或大人在一起時,話就更多。對這個時期的幼兒來講,他們接觸到的任何對象都是有生命的,天上的太陽、月亮,地上的樹木、小河或公園裡的動物、鞦韆等,都可以成為他們交談的對象。例如,他們會對飄走的雲彩招手說: 「請再來玩!」 會對被雨淋溼的童車同情地說:「你在哭嗎?我來幫你打傘好嗎?」
  • 父母必知的,0-1歲寶寶心理發展特點
    今天首先要講到的就是:0~1歲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我想,父母期望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在早期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並且自己和孩子能夠享受純真的快樂。那我們把目標確定為,把寶寶培養成一個發展良好而又快樂的孩子之後,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 大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徵
    大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徵青年時期是個體生理和心理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個體心理快速成熟的過渡時期。大學生正處於個體生命的黃金時代,其心理發展具有以下基本特徵。(1) 智力的頂峰個體智力發展一般在18-25歲達到高峰,而大學生正處於這一年齡階段,其智力發展逐漸達到最佳狀態,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邏輯思維能力大大提高。
  • 3~4歲幼兒心理的發展特徵
    3~4歲幼兒心理的發展特徵  一、生活範圍擴大  3-4歲的孩子已經到了可以入園的年紀了,上了幼兒園,也就意味著開始接觸社會了。處在3-4歲孩子的大腦就像一張白紙,他們還不懂判斷,只是在看見有興趣的就會模仿,所以作為老師和家長,必須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已,不要讓自已的不良習慣傳給那些天真的孩子們。
  • 7-9歲兒童的心理特徵
    7-9歲兒童的生理特徵7-9歲一般為二三年級學生,骨骼、肌肉、心腦系統和神經系統都較一年級學生有了進一步成長。 正處於快速生長發育階段,特別是下肢骨骼的增長。骨骼富有彈性,硬度小,韌性大,不易發 生骨折,但易於彎曲變形、脫臼和關節損傷。
  • 根據6歲前心理特徵父母必做幾點準備
    朋友說其實不難帶,一個小班裡,找兩個情商高的孩子,所以抓住心理特徵,很容易的。1、重點培養,規範行為。2、好的典型經常鼓勵和誇獎。3、分批分組帶動其他孩子。4、巧妙利用行為習慣和從眾心理。對兒童來說,同理心的培養越早越好,它是社交的親和劑,是獲得好感和信任的基石,是建立人際關係的敲門磚。從心理理論的發展情況看,幼兒的發展水平一般為3歲左右是幼兒心理理論的萌芽時期,4-5歲是快速發展期,6歲是穩定期。
  • 關注嬰幼兒情緒和情感發展,杜絕暴脾氣寶寶
    在嬰幼兒的心理成長過程中,情緒和情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基本上是在0-3歲階段形成的。孩子對自我情緒的體會與表現,對他人情緒的理解與判斷,會影響孩子的同理心以及面對人、事、物時的共情能力,這些能力關乎到孩子一生的幸福感!
  • 3至6歲幼兒各階段的心理發展特徵
    這個時候,老師和家長必須要以身作則,審視自己的行為,避免讓一些不良習慣被天真的孩子模仿。4至5歲:精力充沛,身體逐漸結實,小肌肉不斷發展。他們掌握多種動作技能,精細的活動或者比較難的運動,比如說攀登,比3歲時期更加靈活有條理。
  • 覺察式養育:0-2歲兒童的情緒及社會性發展
    今天周圓月醫生會介紹0-2歲兒童的情緒及社會性發展。 氣質是早期表現出來的,個體的反應性與自我調節特徵。在紐約縱向研究中發現了三種類型的氣質,易養型兒童,難養型兒童和啟動緩慢型兒童。難養型兒童表現出較多的適應問題。氣質具有遺傳基礎,一般來說,氣質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 寶寶2歲半和3歲上學的區別,真的很現實了!
    隨著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媽媽喜歡送自己的孩子去上早教班。甚至有一些媽媽覺得,上了 早教班的寶寶,會比沒上早教班的寶寶更聰明些。所以,一些寶寶在2歲半就被送去早教班上學。那麼,2歲半上學的寶寶,和3歲上學的寶寶,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幼教科目二 | 嬰幼兒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與發展趨勢
    重點梳理嬰幼兒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與發展趨勢選擇/辨析A.3—6 個月 B.6—12 個月 C.1—2歲 D.2—3歲例題2:2歲半的豆豆不會自己吃飯,可偏要自己吃飯;不會穿衣,可是偏要自己穿衣。這反映了( )。
  • 寶寶一歲啦!這些發育特徵你知道了嗎
    很早之前,一周歲在我國民間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年齡段,甚至還會為周歲小孩舉行「抓周」儀式,用來預測其前途和性情,當然,這也是慶祝寶寶第一個生日紀念日,屬於一種傳統的誕生禮儀。那麼,你知道寶寶滿一周歲時,都有哪些生長發育特徵嗎?一、身體發育。
  • 你家孩子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及教育對策你真的都懂嗎?
    (一)嬰幼兒期心理發展的特徵與教育嬰幼兒期相當於0至6歲,如果細分的話還可以分為幼兒期(0至3歲)和學前期(4至6歲)。在這個階段,兒童的身體發展的非常快,但是他們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過程還不太能夠平衡。興奮和抑制是屬於高級神經活動的兩個基本過程。
  • 懂得發展心理學這14條,更好的陪1-2歲寶寶成長
    ,取材於生活其實更有意義和樂趣,對照檢查,和寶寶操練起來。」在之前的找東西遊戲、假裝遊戲中,都有寶寶記憶、回憶能力發展的功勞。同時,1~2歲這個年齡段,撕書扔書的情況逐漸減少,繪本已經基本能接受了,通過繪本孩子們會認識並記住很多關注這個世界的知識經驗。
  • 1-2歲寶寶認知能力的發展
    這句短短的問候,讓娜娜媽媽忽然間感覺到女兒長大了,她已經開始溶入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建立起越來越多的聯繫。  寶寶進入1~2歲這個年齡段時,與外界進行溝通和理解外面世界的能力以飛速在發展。她那一刻不閒的大腦正在逐步熟悉一系列的技能——認知、社會交往、運動等。那麼1~2歲寶寶在認知能力上究竟出現的哪些飛躍呢?
  • 寶寶2--3歲的語言發展
    2-3歲語言的發展——從簡單的詞語到複合的句子    過了兩歲寶寶的語言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小嘴巴越來越靈活了,他不僅會「蹦」詞,還會說句子了,「這是什麼呀?」    讓寶寶看著圖片,和寶寶一起讀一個熟悉的故事,媽媽主要以幫、帶為主;    讀完後把書從面前拿開,復說主要故事情節並鼓勵寶寶參與其中。寶寶開始說複合句    多數寶寶2歲以後詞彙量能超過1000個,能說四個詞組成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