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劉天華老師指出,如何確保以精煉的教學內容推進沉穩有力的課堂,需要教師真正建立起單元設計的能力。為此,我們需要以教材統整為著眼點,重新審視我們的教學設計,為了「學」設計「教」,從單元的視角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思考與設計。她從單元規劃建議、單元教材教法分析、單元教學目標設計、學生的認知困境及解決措施、單元評價設計、單元資源設計等給大家做了分享。
隨後各備課組對三篇關於單元設計的文章進行了學習:《馬增彩:英語教學中的單元設計策略與實施》、《葉建軍:單元整體設計背景下故事教學的有效實施》、《佘瑛:小學數學單元規劃的實踐與探索》。之後,大家就學習體會進行了頭腦風暴。激烈的研討後,六名備課組代表分別表達了自己備課組對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的觀點。一年教師代表葉菊老師分享了三點::1.What 什麼是單元整體設計。發展區域之間築建腳手架。最近發展區域則為單元目標,這其中的腳手架則為課時目標。教學的過程就是為學生搭梯子,協助他們實現學習目標。2.Why-為什麼要進行單元整體設計。以單元話題為主線,將單元中各個版塊起來,從而優化版組合,使核心版塊重複地得到練習,核心版塊輔助性地對單元重點進行鞏固。 3.How如何進行單元整體設計。整個大單元構建在同一個情境下,找到每課時間的關係,將其聯繫起來,形成一個閉合,相互補充的課程,如Period1- Sleep,Froggy. Period2-Let's go Froggy. Period3 Thank you,Froggy. 二年馬淑芳老師表示單元整體設計有助於老師更清晰地明確目前學生應該達到的學習目標,甚至還要樹立有助於學生後續的學習的理念。單元整體設計理念,讓老師對於某些知識點不只是孤立在一個知識點上進行教學,而更要考慮到知識與知識之間的交集與融合。三年級杜靜老師強調,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要基於對教材的整體解讀,在確立單元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確立單課時教學目標,使單課時教學目標服務並支撐單元教學目標,且具有邏輯地進行。可以這麼說,單元教學目標是教師在學生現有水平的基礎上為學生設置的最近發展區,而課時目標是在該區域內搭建的「腳手架」。這也正好符合了學生們的認知,以舊知帶動新知,形成一種知識結構上的正向遷移,同時也很好地給孩子們在知識體系上鋪一層知識網。
四年教師代表常嘉容老師指出教學中以學生為出發點,一切為了學生。因此學情分析對於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非常重要。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已獲得的知識與即將獲得的知識常常是前後密切相關的,所以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分析學情,能夠更好的對教學設計做出調整。分析學情,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2.學生現有的認知能力。3.學生現有的心理能力。4.學生原有的生活能力。5.學生現有的情感。五年黃芳老師分享了故事教學的單元設計。採用基於單元整體設計的故事教學是由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的特點決定的。採用的方法是由某一話題引領某一單元,通過一個關鍵詞成為故事的主線,引發學生更多的思考。根據主線,以此為基礎,教師幫助學生逐漸架構語言框架,輔助學生進行語言表達。為輸出做準備。
六年組陳瑋一老師指出:掌握知識與經驗與要完成的學習應該結合起來,新舊知識網狀記憶。教師甚至需要掌握整本教材的內容,把握要完成的知識與即將學習的單元進行連接。比如結合六年級所學知識現在完成時,教師可在這部分教學先讓學生感知現在完成時的語境後再與其他時態如過去時進行對比和分析。不可僅局限於現在完成時的學習。
總之,本次培訓學習使每位老師意識到單元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會在今後的教學中讓學生學習的不止是一個「點」,而是更多地站在「面」上去學習!
文字:陳瑋一
圖片:小學部英語組
編輯:孟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