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也要愛自己。更好的自己,才能成就更好的夫妻、親子關係

2020-08-28 當什麼媽

「當媽,也要愛自己」這個議題,其實有好幾次都想寫,又不知道從何入手。

直到讀完《生活課》。

雖然作者李筱懿在這本書裡,寫的更多的是自己20歲時掉過的坑和摔過的跤、做錯的事和走錯的路,但其實裡面分享的很多故事,特別是關於婚姻和家庭的個人成長,對於媽媽群體,也很有啟迪。

一、好的婚姻和家庭,不會讓你變醜

愛情是動心,婚姻是動心之後的安心,而孩子,是動心和安心的結晶。但有多少媽媽,有了這個結晶之後,愈發疲憊不堪,甚至變老、變醜呢?

  • 全職媽媽,一睜眼,就是孩子,即使睡覺,也可能要操心孩子的屎屁尿;
  • 職場媽媽,白天是堆積的工作和領導的咆哮,回家是堆積的家務和孩子的嚎叫。

這樣的媽媽,太多太多了。就像筱懿說的,「大多數中國女人都在辛苦地打著兩份工,一份叫事業,一份叫家庭。」打了兩份工,就收穫了一個完美的家庭了嗎?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因為對方未必會接受並感動於你的付出,甚至會在你的狀態越來越差時,尋找新的刺激。

(日本女星,杏)

東亞三國手牽手,在「婚姻、家庭、孩子」這個議題上,鄰國的日本也不遑多讓。

就在年初,日媒爆料當紅男神東出昌大被曝婚內出軌,這也不是他第一次被妻子渡邊杏發現了。東出昌大多次出軌,曾把妻子氣住院,又在妻子懷三胎的時候出軌。杏在事業上升期放棄演藝圈,相夫教子,三個孩子出生以後也是她負責育兒。直到這次被媒體曝出,她才真正考慮離婚事宜。有粉絲評價,「昔日日娛圈的女神,如今變得人老珠黃。」

我們相愛,步入婚姻,是為了以舒適的姿態,過上1+1大於2的生活。但很多婚姻,在1+1<或=3時,就止步不前。愛情和婚姻應該是加速器,讓雙方都有動力大步往前;而不應該是黏合劑,把我們死死地釘在一個不好的地方動彈不得。好的婚姻和家庭,不會讓你變醜;而是即使經過歲月的沉澱,也能煥發新的光彩。所以——

二、當媽,也要愛自己

這種愛,不僅是護膚品、化妝品的呵護,或者買包包、吃大餐的滿足,更多的是經濟和精神層面的自立和滿足

  • 1.經濟層面

我很心疼全職媽媽,沒有一份經濟來源,很可能在家裡就沒有話語權,甚至還會被責怪「連個孩子都帶不好你還會做啥」。並且,全職媽媽的生活完全圍繞著家庭和孩子,開心的、不開心的,都只能被動接受,沒有其他出口。

就像李筱懿在書裡提到的,嫁得特別好的Y,在外人看來,是「命運贈送了禮物」,但其實生活並沒有外人看來的光鮮亮麗:霸道的老公、強勢的婆婆,甚至還有「生出兒子」的壓力,都是她要為「命運的禮物」所付的費

相對來說,一份工作,不僅可以讓媽媽們有一份自己的經濟底氣,也可以在家庭的雞毛蒜皮中多一個宣洩情緒的出口

  • 2.精神層面

不管是不是工作,都不要放棄對自己的投資,這種投資,可以是:

  • 身材、體態的管理。看著鏡子裡還沒恢復身材、面黃泛油的自己,是不是也有一點不喜?即使未必有專門的時間鍛鍊,也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碎片時間,讓自己變得更好一些
  • 學習、自我的提升。即使沒有條件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至少能夠從學習中獲得一些心靈的滿足。比如每天在睡前半小時,聽聽音樂、看看書、充充電,享受一下難得的寧靜,瞬間就感覺生活又充滿了能量。

愛情、婚姻、孩子,可能會讓我們變醜,但只有我們自己去愛自己,多多經營自己的「才氣」,才能讓自己過得更加充實和美好,也能讓我們在不美好的婚姻和家庭中,有自如的勇氣、和拔出泥潭的底氣

在《我家那閨女》中,papi醬列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排序:自己、伴侶、孩子、父母。其實把自己經營好了,自然能以更好的狀態去經營夫妻、親子、父女母女關係;但是把其他人排在自己的前面,其實結果往往是成全了別人,委屈了自己

只有自己,才會無條件地愛自己

三、婚姻和家庭,都需要兩個人的共同經營

李筱懿從慕尼黑轉機往那不勒斯,發現一對有意思的外國夫妻。在兩個多小時的飛行過程中,都是「史萊克」般高大敦厚的父親在哄兩個孩子,並且還讓孩子不要吵醒媽媽。

從法蘭克福轉機回上海時,發現一對中國夫妻,正好是鏡子的反面——媽媽全程使出渾身解數來哄孩子,而爸爸只是象徵性地說了兩句「寶寶不要調皮」的話,沒有其他實際行動,很快就睡著了。

就在前天和同學吃飯,還在聊「外國的小孩比我們的好帶」、「外國的媽媽比我們剽悍和輕鬆」等話題,但其實,真的是除了育兒理念的差別之外,父母的分工協作也不同。在很多外國家庭中,「爸爸的參與感更強,他們分擔了更多在中國式親子關係中理所當然丟給媽媽的勞動,讓媽媽們擁有更多時間和空間料理自我與孩子的休息和成長。

雖然在目前,中國媽媽還是承擔了更多的育兒任務,但在「父母的分工協作」上,我覺得已經好了很多了,特別是比起上一輩、我們小時候。

同樣在交通工具上,小臭1周9的時候,我們坐了4個多小時動車,當時就是兩個大人輪流睡覺、輪流帶小朋友。

比如上周末,隊友獨自帶不到3歲的小臭去爬山,8點出門,中午回來的時候,我已經在跟同學聚餐。等我到家的時候,隊友已經帶著小朋友入睡了。

沒有老人幫忙的我們,在育兒路上,基本都是這樣的分工或協作。身邊的朋友即使有老人幫忙的,爸爸也不會完成成為甩手掌柜,特別是帶小朋友出去玩的時候。

社會的進步,帶來了男女分工和育兒方式的變化。李筱懿在書中說,「中國式『拼媽』大多拼的是時間和體力,而『拼爹』往往拼的是財富和地位」。至少在我身邊,已經不是這麼固化:媽媽也可以創造財富,爸爸也可以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在家庭和孩子上面。這樣的媽媽不是強勢的只愛自己、不要家庭,這樣的爸爸也可以從孩子的孺慕之情中、少一點「中年男人」的壓力。夫妻雙方的互相理解,分工協作,成就的是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對方,和更好的孩子

剛剛過去一個母親節,馬上又來一個520,緊接著還有父親節。其實不管對爸爸還是媽媽來說,比起「父親節快」、「母親節快樂」或「我愛你」,夫妻雙方的理解與體諒、參與和行動,一起分擔家庭和親子的點滴,才是給對方最好的禮物

這是《生活課》教我的,也是生活教我的。

關於愛情、婚姻、家庭、親子的生活點滴,你是否也有經驗分享?歡迎留言!

感謝閱讀!我是多平臺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當什麼媽 ,同時也是公務員媽媽、文學碩士、健康管理師。關注我,育兒路上,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在親子閱讀的道路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自認還是很喜愛讀書的,但卻從沒想過帶著小小孩一起讀書,大概在我的觀念裡寶寶還太小,要等懂事了才能開始讀書。而且在我的印象裡,兒童書就只是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之類的,沒想到現在的兒童繪本已經是那麼的多種多樣,有些甚至連大人都可以看的津津有味,深受啟發。親子閱讀越早越好,即使寶寶還聽不懂。
  • 親子關係裡最重要的不是付出不是寬容,而是活出更好的自己
    網絡上也有各種調侃疫情期間親子關係的段子,把孩子比作&34;。還有下面這幅圖,媽媽們看完真是又好笑又好氣。《你是孩子的光》是親子教育類書籍,也是女性成長類書籍。本書旨在破解媽媽工作和生活的難題,幫助媽媽在覺察自我、快樂發展自我、成就自我的同時,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照亮孩子成長之路。1、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媽媽不知道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曾想過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媽媽?
  • 放下愛的羈絆,成就更好的自己
    ,站在家長和孩子的角度,看他們一家是如何放下愛的羈絆,成就更好的自己?本文整理於2019年11月16日江蘇常州第七屆新教育分享會——新教育進階「秘笈」之RAY一家的親子分享【放下愛的羈絆,成就更好的自己】大家好,我叫高一瑞,今年9歲,我是一個積極向上、陽光的孩子。 可是你們知道嗎?我以前可不積極,也不陽光,在學校我是一個夥伴價值很低的孩子。
  •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成就孩子的同時,也成就自己
    董卿在央視《面對面》的採訪節目裡,說起了自己初為人母時的感受。和大部分媽媽一樣,看著眼前的小生命,她的內心是焦躁和迷茫的:「怎麼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成長?怎麼規劃自己的未來?」對著鏡頭,傑米希望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身為一個媽媽,並不意味著必須為了孩子而放棄自己。中國一個母嬰公司在調查中發現:99%的女人,不滿意自己當媽之後的生活。也是,除了需要忙著收拾孩子的屎尿屁髒亂差,還要忍受家人對自己的批評。
  • 愛是讓ta成為更好的自己
    家庭教育、親子教育本質上是情感教育、人格與習慣的養成。好的親子關係是好的親子教育的前提,好的親子關係的前提是理解、尊重與愛。1.家庭教育指導師劉稱蓮老師曾遇到過一位不敢回家的小男孩。當時正值期末考試,某小學五年級上午考的是語文。一個小男孩的爸爸媽媽早早就把飯做好了,等著兒子回家。
  • 成就更好的我們,才能遇見更好的你
    成就更好的自己,才能遇見更好的你。我願意我自己遇見你的時候是最優秀的,成就更好的我,才有可能遇見更好的你,在我們人生風華正茂的時候。為此,我將不斷的努力,為了那個始終如一的目標孜孜以求,永不放棄。我要做最好的自己,我要為自己抗爭。
  • 為什麼比起孩子是全部,夫妻關係優於親子關係,孩子更能健康成長
    實際上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寶爸寶媽們就需要反省了,因為在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的處理上出現了問題。當然這並不是說不注重親子關係,不在乎小孩子,而是說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不能忽略另外一半,甚至需要要更好的經營好夫妻關係,為什麼這樣說呢?
  • 都說成功的家庭裡,夫妻關係要大於親子關係,當媽的說:我太難了
    這時,問題就出現了,當父母把重心都放在滿足孩子的需求上時,往往忽略了夫妻彼此,夫妻變得溝通困難、冷言少語、激情減退、矛盾升級甚至不歡而散。如何做到將夫妻關係擺在第一,親子關係擺在第二,這對於當媽的來說無疑是個大難題,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做到這三點。
  • 當媽後,你有沒有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清華,你有沒有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是畢業七問中的最後一問。當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心中為之一震,不得不聯想到自己,當媽後,我有沒有成為更好的自己?要不要上早教班?別人家孩子3歲就開始學英語了,我家孩子要不要也送過去......當媽前,我們可以隨心所欲,愛吃吃,愛睡睡,逛街逛到腳軟都沒事;當媽後,別說逛街,睡個整覺都成了奢侈。要讓女人們說說當媽後的辛酸,幾天幾夜估計都說不完。但是,當看到那肉嘟嘟的小臉朝著我笑,那胖乎乎的小手划過我的臉,所有的煩惱都瞬間消失了。
  • 張德芬空間獻禮父親節,助力成就更好的自己,突破「中國式父子關係」
    其作者觀點:不健康的家庭關係更多的是情緒的流通,而不是情感的流動。這種不健康的家庭關係在特殊情況影響下越發顯現,家庭關係緊張,親子關係矛盾加深...其網絡上還出現了各種版本的吐槽短視頻,其中尤為凸顯的是親子關係吐槽的視頻,引起了廣大子女的點讚與效仿。其實,親子矛盾的根源更多的是因為家庭中缺失了父母對於孩子的「感恩教育」。
  • 好的家長,善於藉由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麼要生孩子?乍一聽這個問題,是不是都覺得這個還要問嗎?但事實上,肯定有大部分人沒有想過為什麼。 是為了傳宗接代,為了讓丈夫(妻子)成熟起來,對家有責任,為了讓夫妻感情更好,怕年紀大了以後不好生,想生個孩子一起玩?
  • 家庭教育​中如何理解先有夫妻關係後有親子關係?
    在一個家裡,人們普遍會陷入一個誤區,注重親子關係超越了夫妻關係。殊不知,親子關係是一個偽命題,夫妻關係才是影響親子關係的重要關係。中國的夫妻,很多在結婚三五年後,剩下的基本就是親情了。爸爸對孩子的媽媽,有時候漠不關心,有時候發洩情緒毫不留情。也有一部分媽媽,孩子才是一切,在家庭排名上,往往把孩子放在首位,丈夫放在了其次。
  • 養成良好的習慣,成就更好的自己
    養成良好的習慣 成就更好的自己——從「為什麼」開始引言:大家好!很高興能在這裡與大家共同探討關於「幼小銜接」的話題。我的題目是《養成良好的習慣,成就更好的自己——從「為什麼」開始》。孩子上小學,家長們心情也是特別激動興奮的,我們一般會思考,準備要做什麼,或者該怎麼去做,而在這裡卻提出從為什麼開始。
  • 見證更好的十九,成就更好的自己
    邵成文校長在對全體師生的講話中進一步註解了「生命幸福、青春洋溢、自由澎湃、美美與共」的新樣態學校文化精神內涵,提出了「在這所美麗的學校裡,努力做更好自己」的殷切期盼,並發出了「有一顆同祖國人民共進退的中國心,有一種敢於同命運抗爭的精氣神,做一名不斷追求卓越的真正十九人」的號召,鼓勵大家弘揚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不斷在十九中學這方天地中儲備知識、積蓄力量、追尋夢想
  • 緩和夫妻關係的方法,用更好的方式增進感情!
    怎麼樣能夠讓彼此的感情不褪色,繼續保持愛情的甜蜜呢,你應該知道一些緩和夫妻關係的方法,當夫妻間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的去解決,而不是放任不管,一起來看看怎樣才能增進夫妻關係吧。緩和夫妻關係的方法:自我反省 放下自己的面子當夫妻兩人出現問題,不要只顧著去指責對方的過錯,彼此都應該冷靜下來,對自己進行一個反思,先想一想自己有哪裡做得不對的地方。有沒有考慮到對方的感受,從自身找缺點,會降低一些不良情緒,還有就是要學會放下自己的面子,主動向對方認錯示好,在自己愛的人面前不要太在意自己的面子問題了。
  • 把良好的親子關係傳承下去,幫助孩子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親子教養的核心,在於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和諧關係的關鍵,在於積極回應及表示興趣。但我開始擔心他永遠無法培養挫折耐受力和適應能力,也覺得自己對他太溫和了。也許我應該告訴他,他是在小題大做。但我還是努力克制自己沒有那樣做,因為我想起我小時候,父母經常罵我「胡鬧」,讓我走開,或斥責我「別那麼幼稚,要懂事」。現在皮埃爾六歲了,我發現他已經能連續好幾天不哭了。以前那些讓他哭得稀裡譁啦的問題,現在他都懂得自己處理。他會說:「媽咪,沒關係,我自己能想辦法解決。」
  • 孕期每天這樣胎教半小時,寶寶喜歡,孕媽快樂,夫妻感情更好
    孕期每天花半個小時做胎教,寶寶喜歡,孕媽快樂,心情會很好,能更好的度過孕期,給寶寶更好的生存環境,促進寶寶成長,夫妻感情也會變得更好,家庭更溫馨哦孕期每天半小時胎教2、上下班時,孕媽和寶寶一起和老公打招呼這個和幼兒園接送孩子時和老師,接送家長打招呼一樣,可以增加親子互動和加強親子感情哦3、每天三餐和點心前後,孕媽可以和寶寶聊聊都吃了什麼。
  • 家庭生活中夫妻關係永遠大於親子關係
    想要一個家庭的和睦,一定讓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夫妻關係的和諧,才能讓家庭氛圍變得更融洽。媽媽心疼爸爸的工作辛苦,爸爸理解關心媽媽的操勞,孩子耳濡目染,在有愛家庭環境中長大,對孩子的性格三觀有著積極正面的影響。要想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必須將夫妻關係置於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 家庭教育要把夫妻關係排在親子關係之前
    雖然只是一個網上的搞笑視頻,但也反映出現在的家庭中很多夫妻不知道該如何權衡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很顯然在這個家庭中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的位置放錯了!一個家庭的核心關係應該是夫妻關係,而不是親子關係。一對夫妻有了孩子之後就把孩子永遠的放在了C位,親子關係排在了夫妻關係之前,總覺得孩子是小兩口愛情的結晶,是小兩口的未來,從而忽略了夫妻關係。
  • 新華網評:心有所愛,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雖然這種質疑是出於對考生的未來著想,本身並無惡意,但考生更應聽從內心的召喚,選擇心中所愛,為實現人生夢想堅持到底。心有所愛,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專業本無冷熱之分,符合個人興趣、適合自身特點的專業就是好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