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去內科還是去外科?

2020-12-24 大河網

  身體的故事之(六)

  受訪專家:楊亞琴(河南省中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教授,河南中醫、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記者 劉永生

  

  癌症,既有外科治療,也有內科治療,無論是醫生還是病人,都應從這兩個角度來認識這種疾病。只有這樣,醫生才不會過於強調自身專業之長,而貶損他人專業之短;患者也會有足夠的知識來選擇治療模式和順序。也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外科醫生收了就開刀,內科醫生收了就化療,放療科醫生收了就放療,介入科醫生收了就介入治療」的怪圈。   

  

  ◆手術刀的作用

  外科手術治療腫瘤是最古老、臨床應用最普遍的治療方法之一,其治療效果已被公認。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外科手術所涉及的臟器可以說無所不至。從頭顱到足底,全身各個臟器的腫瘤均能通過手術達到治療目的。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外科專家認識到,惡性腫瘤實際上是一種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單靠手術刀難以徹底治癒腫瘤。有些腫瘤儘管在早期施行了根治術,但術後仍會復發或轉移。能否治癒,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腫瘤本身生物學特性、病人機體的免疫功能等。

  外科治療,主要解決局部問題,事實上,有60%~80%的腫瘤患者需外科處理:根治術、腫瘤急診、減輕症狀等。

  所謂「根治性手術」,就是力求達到根除疾病的手術,適用於腫瘤早期,尚未發現明確轉移的病灶。在不同年代,根治性手術的定義也有所不同。以肺癌為例。幾十年前,醫生們認為手術切除得愈多,療效越好。如全肺切除,便是所謂的「根治術」。但全肺切除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因而早期所謂的「根治術」患者仍有不少在手術後出現復發和遠處轉移,長期生存期並未獲得延長。 

  近年來,肺癌手術原則強調「最大限度地切除病灶,最大限度地保護肺功能」,認為只要「徹底」地切除了肺癌病灶,就屬於「根治性手術」,其要求是切緣在肉眼和顯微鏡下未見腫瘤。「腫瘤的外科治療就是患腫瘤器官切除術」、「以犧牲器官功能來保存生命」這顯然是個誤區。

  

  ◆手術刀的局限

  眾所周知,癌細胞可侵襲周圍組織,並可向全身各處轉移,這是惡性腫瘤的重要標誌。臨床統計有80%以上的腫瘤病人死於侵襲和轉移。

  若腫瘤沒有侵襲和轉移,如幾十斤重的卵巢囊腫、脂肪瘤,一經切除,病人就完全康復。但是,不足一個鴨蛋大的肺癌,往往置人於死地,這就是由於癌細胞侵襲和轉移所致。

  一般認為侵襲和轉移密切相關,是一個過程的兩個階段,侵襲為轉移的前奏,轉移是侵襲的延續和發展。所以手術時發現腫瘤已侵襲周圍,就意味著術後有遠處轉移的可能,不管手術擴大到何等程度,也難獲得滿意效果。這就是為什麼必須強調多學科的綜合治療。除了手術切除腫瘤之外,尚需要施加化療、放療、免疫治療等手段,使癌症不再復發和遠處轉移。

  無論選擇何種治療方案,都應當把握既能最大限度切除或抑制消滅腫瘤,又能最大限度保護機體生理功能,不能顧此失彼。

  

  ◆手術的原則

  腫瘤外科醫生在為病人手術時,他會對病人講清手術、放療、化療、生物治療和其他新的治療模式的原則和優缺點,並與其他科醫生共同設計具體的治療方案。什麼樣的病人適合手術?具體來說,有以下原則:

  (1)術前儘可能對腫瘤進行正確的分期,充分估計手術切除的可能性,判斷是根治性還是姑息性切除。

  (2)充分考慮功能與損傷之間的關係,在達到根治的前提下,應儘量使外形和功能達到或接近正常。

  (3)術後選擇最佳的綜合治療方案,提高生存率。

  (4)對晚期腫瘤患者,可考慮姑息手術,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為其他治療提供條件。

相關焦點

  • 腹痛,該看內科還是外科?
    醫生提醒:引發腹痛的原因多,出現劇痛最好及時去醫院診治顧先生昨天中午在外面餐館吃了午飯後感覺上腹疼痛,還噁心嘔吐,以為是涼菜不乾淨引起胃痛,就自行吃了點胃藥,可疼痛沒見減輕,下午疼痛還明顯加重,感覺右下腹疼痛尤其明顯,才趕緊到紅旗河溝醫院消化內科找袁主任診治。令他沒想到的是,經過相關檢查,袁主任告訴他,他患的是闌尾炎而不是胃病。
  • 外科把皮球踢給內科,內科又踢給誰?
    癌症,某一科的單打獨鬥已經不能滿足它的治療需要了,一種癌症也可能以外科治療為主,也可能以內科治療為主,還可能以放療科治療為主,需要大家去討論、去協作。昨天,微信群裡胸外科醫生、腫瘤內科醫生就肺癌ⅠB期術後要不要化療的問題又討論起來,一個常見問題,也是一個爭論較多的問題。肺癌以生物學特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小細胞肺癌以化療、放療為主,能手術的機會很少。
  • 下肢水腫,該看內科還是外科?
    下肢水腫是臨床常見症狀,但患者往往會困惑:下肢水腫到底該看內科還是外科?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外四科醫生張凡帆根據臨床常見情況,提出一些就醫建議。  看內科的下肢水腫由內科疾病導致的下肢水腫,雙側腫脹程度基本一致,而且休息以後沒有明顯緩解。
  • 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的區別有哪些
    說起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對於患者來說,都是穿白大褂的,沒啥區別。但是從細微的一些細節還是能夠看出區別的,而且還非常有趣,比如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吸收的姿勢、吃飯的速度、走路的樣子等等都有很大的區別,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出國看病 治療心臟病、心臟外科美國最好的醫院
    在國內治療心臟病除了手術外,需要終生服藥,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所以國內很多患者轉診美國治療。美國治療心臟病去哪個醫院好呢?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根據多年的行業經驗和服務患者的口碑,給大家推薦幾個心臟病治療不錯的醫院,大家可作為參考。  1.
  • 去英國看病,英國最好癌症醫院是哪家?
    英國作為世界上醫療傳統強國,其中癌症、心血管病、骨科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優勢,近兩年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患者前往就醫,我國跨欄名將劉翔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後,就選擇了去英國接受治療。英國最好的癌症醫院——皇家馬斯登癌症中心
  • 神經科還是骨科?內科還是外科?
    老張擔心自己得了什麼病,想去醫院做個檢查,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老張女兒小張是醫院的護士,老張就把自己的情況跟女兒說了一下,詢問女兒應該去哪個科掛號。小張也不懂呀,就去問各個科室的大夫。神經內科的大夫說:你爸這個歲數有可能是腦部病變或神經炎引起的,掛神經內科吧;神經外科的大夫說:可能是局部神經卡壓引起的,掛外科的吧;骨科的大夫說:可能是頸椎間盤突出壓迫導致的,掛骨科吧。問完小張徹底蒙了,這到底該掛哪個科?
  • 腫瘤綜合治療的價值和意義|專訪中國醫大一院腫瘤內科劉雲鵬教授
    在第六屆中國·瀋陽惡性腫瘤綜合治療高峰論壇上,大會主席、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內科的劉雲鵬教授認為,腫瘤綜合治療的價值和意義重大。 過去,針對惡性腫瘤的治療多數以外科治療為主。最近二三十年內科治療才逐步發展起來。
  • 外科護士和內科護士有什麼區別?太精闢了
    外科護士和內科護士到底有什麼區別? 比如,外科護士像漢子,內科護士是妹子。對這一結論,不少外科護士可能不太服氣,別不服,連教科書上也是這樣的... 4.白大褂胸前部位有褪色血點或者疑似體液痕跡的是外科,胸前口袋底部都是紅黑色筆痕的是內科。 5.和男同事「打情罵俏」的是外科,一本正經的是內科。 6.護士對醫生說:查房完了沒?是內科;護士對醫生說,有話快說,有屁快放,是外科。 7.屁放了嗎?是外科;藥吃了嗎?是內科。 8.外科護士就是身體累;比起身體上的累,心更累的內科。
  • 登記的是內科診所 看病的是外科醫生
    診所及醫生均涉嫌違規    50多歲的劉先生在深圳福田一家名為「蔣世平西醫內科診所」內進行靜脈滴注(即打點滴),僅僅一個小時後,在診所內突然昏厥,經搶救無效死亡。此事引來男子家屬的質疑。家屬稱劉先生系退伍軍人,此前無任何健康方面的問題,認為涉事診所及當值醫生或存在違規操作,導致劉先生突然死亡。
  • 東京醫科大學醫院腦神經內科主任教授相澤仁志
    日本腦中風協會 日本內科學會 日本神經病理學會 日本頭痛協會 日本痴呆症協會 日本神經治療協會 日本老年精神病學會 日本康復醫學會
  • 關於日本癌症治療方法介紹
    提到癌症的治療方法,大致分為「局部療法」和「全身療法」。局部療法:針對癌症本身的治療。僅限病灶使用。・切除病灶的手術療法・照射放射線攻擊癌症的放射線療法・雷射治療,一種光線力學療法全身療法:在確認多個病灶,或者全身被癌細胞侵蝕的情況下使用。
  • 原來內科外科差別那麼大
    外科醫生動手能力要好!你覺得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有什麼樣的差距呢?來看看我們的小夥伴都怎麼說~—— 外科:我管飯 ——@dxy_rcz3yn6q內科: 同學,快去吃飯吧外科: 同學,快來吃飯吧@dxy_rhy3ep0r有的內科值夜班也不管晚飯
  • 日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癌症診療中心大學院教授久保田馨
    1997年 國立癌症中心中央醫院內科醫生 2000年 國立癌症中心東醫院住院部醫長 2009年 國立癌症中心中央醫院綜合住院部14A住院大樓醫長 2010年 國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醫院呼吸器官腫瘤科門診醫長 2011年 日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化學療法科部長
  • 調查顯示外科醫生魅力勝內科-
    本周末出版的《英國醫學雜誌》登載調查報告顯示,現實生活中,外科醫生比內科醫生更高大英俊、更富有魅力。  這次調查由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4名校醫院醫生負責執行。魅力評價小組由女士組成,用數字1至7打分,表示醜陋或英俊的程度。評價結果表明,外科醫生比內科醫生更有魅力。外科醫生平均得分為4.39,內科醫生為3.65。
  • 冷凍治療癌症有點「冷」
    ,但還是有點「冷」。  307醫院腫瘤微創治療科主任楊武威今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目前北京市已經有20多家醫院可以開展冷凍療法,但即使是在開展得比較好的307醫院,每年接受冷凍療法的癌症患者也就200多人,「適合冷凍治療的手術量每年應在500臺以上。」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冷凍療法已經成為腎癌、前列腺癌治療的主流方式之一。
  • 內科醫生去武漢 外科醫生去獻血 成都醫生太剛了!
    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醫生蔣靖和同學來獻血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產科主任李文霞和兒子獻血川大華西醫院血管外科醫生楊軼獻血基於此,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龍泉驛區第一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龍泉醫院)等多家醫院的外科醫生、行政人員積極無償獻血,用實際行動為抗疫貢獻力量!
  • 東京醫科大學醫院耳鼻咽喉科頭頸部外科臨床教授清水顯
    專業領域 頭頸部癌症治療 認定資格 日本耳鼻喉科學會認定專門醫 日本癌症治療認定醫機構癌症認定醫 日本頸部外科學會頭頸部癌症專門醫
  • 癌症治療遇瓶頸 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提供新方案
    檢查結果出來後,曾醫生立即為我安排了多學科聯合會診,和外科專家一起針對我的病情進行研究。這陣仗讓我覺得有點驚訝,但聽病友說這種會診在香港其實比較普遍。針對我的病情,專家們進行了深入討論,專門為我制定了最終治療方案。曾醫生為我詳細地解釋了治療方案,採用逐個擊破、循序漸進的治療方法。
  • 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骨科、外科、內科專業基地 2020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學員招收簡章
    基地內設胃腸外科、小兒外科、頜面頭頸及乳腺肝膽外科、泌尿燒傷外科、心胸外科、神經外科等專業科室,各專業科室學科優勢與特色如下:(1)胃腸外科、小兒外科:可開展業務有胃癌腹腔鏡全胃切除根治術、賁門癌根治、超低位直腸癌骶前保肛根治性切除、腹腔鏡應用腹內普通外科各種疾病的診治、應用PPH切割吻合器痔瘡切除術、腹腔鏡下無張力疝修補術、帶蒂包皮內板加蓋一期尿道成形術治療先天性尿道下裂及帶蒂睪丸鞘膜治療尿道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