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段欣賞:晉劇《範進中舉·我三歲讀詩經》選段

2020-12-13 騰訊網

音樂總監:劉和仁

作詞:徐芬

作曲:劉和仁

編配:劉和躍

司 鼓:閆 耀

操 琴:鄭海珍

伴奏:山西愛樂樂團

演 唱:李國萍

晉劇《範進中舉》改編自吳敬梓的文學名著《儒林外史》。科舉時代,範進和所有的讀書人一樣,以求取功名為終生理想,幾乎把畢生精力耗費在應試與考場上,沉溺於不斷追逐和一次次落第的慘痛之中。畸形的封建制度在異化社會的同時,也殘酷地扭曲著人的品性和靈魂。中舉前的範進,在「學而優則仕」的精神支撐下,不顧家徒四壁,執迷要通過考舉改變自己的卑微命運,光耀門庭。這種近乎瘋狂的執迷,既可敬、可憐、又可惜、可悲;中舉的範進,脆弱的神經竟承受不了遲來的歡喜而喜極致瘋。他瘋得醜陋,瘋得可憐,瘋出了封建時代小知識分子對天命的悲怨與無奈;瘋了的範進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清醒以後的範進。他時來運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在眾人攀附和名流認可的同時,也獲得了精神與物質的莫大滿足。社會地位與身份的變化,膨脹了他早已根深蒂固的人生欲望……透過範進春風得意、趾高氣揚的心跡,我們似乎看到了又一個讀書做官的舉子,正在他們夢寐以求的仕途上越走越遠……

《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諷刺文學的高峰。今天,我們用戲曲的形式詮釋範進,是想讓更多的人在走進名著,加深對名著理解的同時,也對我國綿延幾千年的封建文化有一種理性的體悟。在甄別和批評中,激濁揚清,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更願意把它當成是一部青少年觀看的文學課本劇——這是我們的初衷。

文章摘自新浪-海豆的博客

《範進中舉·我三歲讀詩經》

我三歲

讀詩經

七歲背論語

眾人稱奇

秀才考了七八回

四十大幾才試舉

都說

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

我趕考

沒有半兩銀

家中常陪半老妻

我知書達理循規蹈矩

本本分分克己復禮

就想

布坊換得門庭移

移窮命 移家譽

移一個書香門第

移一個今非昔比

倘若此番不應試

愧對老娘與賢妻

老娘留下口邊食

賢妻為我縫破衣

含辛茹苦多少年

就為範進上丹墀

考考考 第第第

遭敗運 走殘棋

此番應試心已決

無錢哪怕沿門乞

考不中舉就去死

陰曹有學還科舉

人不中舉鬼中舉

權把幡旗當錦旗

範進不是窩囊廢

考舉要讓鬼神泣

一拜孔聖人

二拜母和妻

範進這就趕考去

留下這隻老母雞

賣它換錢度日月

莫念範進寒與飢

老母多保重

媳婦多自惜

保重 保重

自惜 自惜

—END—

公眾號ID:goldcorn170629

名家採訪 口述訪談 文藝演出

戲曲欣賞 非遺傳承 民歌採風

相關焦點

  • 【名篇欣賞】介紹《儒林外史》片斷《範進中舉》
    反覆閱讀一些名家名篇,有助於真正領會書中要義。欣賞名篇,是一種精神享受,還可從中汲取豐富營養,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我們精選一系列短文名篇,陸續推出,方便大家閒暇時,利用手機來閱讀。 部編教材《語文》九年級上冊的《範進中舉》,節選自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作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範進原先是一個窮書生,時常遭到街坊四鄰以及自己老丈人胡屠戶的譏笑嘲諷。
  • 《範進中舉》是《儒林外史》中極為精彩的故事之一,最為讀者熟悉
    這童生便是範進。交卷時,周學道問了他的情況,知道了他從二十歲應考,考過二十多次,童生冊子上寫的是三十歲,實際上已經五十四歲了。周進也是暮年登科,便動了情,將範進的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中不喜,丟過一邊。
  • 範進中舉也許並不可笑
    考範進的這位學道大人,便是《儒林外史》中另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周進。他到京會試,又中了中進士,殿在三甲,授了部屬。荏苒三年,升了御史,欽點廣東學道。可知這位周學道,是一位六十多歲發跡、考過殿試、中過進士的老學士,如今很有可能是朝廷的二品、三品、四品大員。這樣的一位考官,讀範進的文章竟然到第三遍才能讀懂。
  • 範進是怎樣中舉的?
    中學時學過課文《範進中舉》,該文章節選自《儒林外史》,講了範進中舉的事,那麼範進究竟是怎麼中舉的呢,我們中學課本裡並沒有給答案
  • 《範進中舉》課後練習題與答案
    《範進中舉》同步檢測練習  一.語言積累  1.填空  《範進中舉》節選自          ,它是我國    代一部長篇    ......  胡屠戶 行為 語言 對範進的態度  範  進  中  舉  前  範  進  中  舉  後  胡屠戶的性格特徵:  (二)通過填寫下面的文段完成對範進人物性格的分析及文章中心的概括  本文通過範進中舉
  • 別看不起範進中舉,如果知道他的人生結局,是你也會樂瘋!
    範進中舉後差點瘋掉,他後來做了多大的官?別看不起範進中舉,範進的結局你絕對想不到,難怪他會樂瘋!其中,入選過中學課本的選段《範進中舉》,更是將一個為了科舉而委曲求全大半生的讀書人範進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在那個「十年寒窗苦,一朝聞名天下知」的勢利時代,無地位、無背景的範進,「學而優則仕」就成了範進「翻身求幸福」的唯一出路。
  • 範進中舉教案教學設計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範進中舉》這一課,讓我們一起看看範進的命運究竟如何,他又是怎樣的一個形象。(1)聽錄音讀課文,注意正音。(2)輕聲快速瀏覽課文,感知課文內容。2.熟讀課文,歸納文章層次結構。明確:全文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寫範進進學回家到中舉前的情況。
  • 範偉新片《範進中舉》演本家範進
    時光網訊 範偉即將在電影中出演範進了,光聽名字,這個角色就和他很有緣分。      正值第25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進行中,9月22日,喜劇電影《範進中舉》在唐山舉行發布會。《範進中舉》主演範偉、編劇李汀汀、電影出品方龍騰藝都(北京)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股東英達等出席了活動。
  • 範進中舉後傻了,後人都嘲笑他,範進:你知道我的官有多大嗎?
    範進中舉後傻了,後人都嘲笑他,範進:你知道我的官有多大嗎? 提到「範進中舉」,大家是不陌生的,因為關於範進我們在初中就學過,範進中舉是《儒林外史》類的文章,將範進中舉前的生活,以及中舉後的生活狀態表現的玲離盡致,我們都知道,範進中了舉人之後,因為太過高興就瘋了,後來被他老丈人一巴掌給打醒了。
  • 想起了中舉的範進
    > 又到一年高考季,無端想起了終於中舉的範進。《儒林外史》是一部傑出的諷刺小說,其中《範進中舉》是《儒林外史》中寫得最精彩的片斷,通過範進中舉的前前後後,寫了各類人物的表演,真實生動地顯現其真偽、善惡和美醜的本來面目,而且發掘到人物的靈魂深處。《範進中舉》的故事見於小說的第三回,是《儒林外史》中寫得最精彩的片斷。範進的主考官周進,幾十年屢試不第,已經六十多歲了,仍未功遂名就。
  • 《範進中舉》教學評一致性教學設計
    範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後一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2)範進反覆說的「好」,到底好在哪裡呢?該片段中,範進反覆說「噫!好了!我中了!」結合課文內容,看範進反覆說的「好」,到底好在哪裡。
  • 範進不再中舉
    範進不再中舉     ——讀坐忘齋主的博文《詩人魯小鷹》有感
  • 範進中舉後為何瘋了?
    大家都學過一篇課文,這篇名字的課文叫做範進中舉。在這篇課文中。原落魄秀才,還是提學看他可憐才給了他一個秀才身份。他考上秀才的時候已經五十多歲了。但是為何好不容易中舉之後,卻直接樂到瘋狂樂呢?這是古代文學史上一個很少有的形象,為什麼中個舉人就可以高興到發瘋呢?有一些可能不了解古代科舉制度的人也不太明白。實際上範進中舉後瘋了,並不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就他這個情況而言,換我我也瘋,要知道中了個舉人對古代讀書人究竟意味著什麼。在古代科舉大概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就是童生,其中就包括秀才。
  • 龍騰影視2億打造全新喜劇大IP《範進中舉》
    龍騰影視明星股東、黃金班底聯手打造龍騰影視2015年掛牌新三板,2016年即進入創新層,在新三板影視公司中業績排名位列前三,成為影視行業中最具實力性和權威性的領軍者之一。此次發布會以發布龍騰影視的最新電影項目《範進中舉》為主題,公司明星股東範偉在會上對龍騰影視未來戰略發展規劃及大熱IP《範進中舉》向與會者及新聞媒體給予介紹。
  • 電影《範進中舉》發布 打造全新喜劇大IP
    電影《範進中舉》由著名編劇李唯之女李汀汀及其父親擔任編劇,編劇表示此次文學作品《範進中舉》被搬上大銀幕不僅是對經典致敬,更是在電影中融入當下敏感話題,例如範進上補習班、考試打小抄等內容,不僅增添了電影的喜劇元素,同時更緊扣時下觀眾關注的社會現象,針砭時弊。作為電影《範進中舉》主演,範偉表示,範進這個角色,除了還沒有瘋掉,有很多相似之處。
  • 《範進中舉》課文詳細解析
    到出榜那日,家裡沒有早飯米,母親吩咐範進道:「我有一隻生蛋的母雞,你快拿集上去賣了,買幾升米來煮餐粥吃,我已是餓的兩眼都看不見了。」範進慌忙抱了雞,走出門去才去不到兩個時候,只聽得一片聲的鑼響,三匹馬闖將來。那三個人下了馬,把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聲叫道:「快請範老爺出來,恭喜高中了!」母親不知是甚事,嚇得躲在屋裡;聽見中了,方敢伸出頭來,說道:「諸位請坐,小兒方才出去了。」
  • 年少讀《範進中舉》,嘲笑與鄙視,中年再讀,越發感同身受
    《範進中舉》這篇文章是我們上學時學習的一篇課文。第一次學這篇文章時,單純地以為這是一篇對不良社會風氣的諷刺類文章,而對於範進這個虛擬刻畫的人物心中更多是嘲笑和鄙視。
  • 解密《範進中舉》
    《範進中舉》是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該作品通過描寫範進參加鄉試中了舉人一事,運用誇張的修辭手法刻畫了他為科舉考試喜極而瘋的形象,用嶽丈在範進中舉前後的極其鮮明的肢體動作和言語表情,以及中舉後鄰居對他的前呼後擁和鄉紳贈屋的等事例重點刻畫出了一個趨炎附勢熱衷仕途,好官名利祿且世態炎涼的可恥的社會風氣
  • 範進中舉後為何發瘋?將中舉的範進換作是你,恐怕你比他還瘋
    在當年的初中課本上初識範進的時候,我覺得此人在封建時期還是比較幸運的,至少他能在有生之年等到中舉的消息,也就沒有枉費他這大半輩子都兢兢業業地活在埋頭苦學、拮据度日的生活中了。但讓課本前的所有學生都始料不及的事情發生了,中舉之後的範進竟然出乎意料的發瘋了,這讓範進的家人以及同鄉鄰居也很驚詫。
  • 《範進中舉》中,最成功的人物不是範進,而是那個賣豬肉的胡屠戶
    在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中,有個被選入語文教科書的故事就是《範進中舉》。在這篇文章中,除範進外,我覺得配角胡屠戶,才是吳敬梓筆下最精彩的人物。我們可以先看範進進學(中秀才)後回家,也就是中舉之前胡屠戶的表現。書中說他手裡拿著一幅豬大腸和一瓶酒走了進來,說是來道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