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有廣度,活動有深度,普法有溫度」。今年以來,梅江區通過一系列「接地氣、聚人氣、有生氣」的宣傳活動,從關鍵少數到關鍵時期到普羅大眾,形成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濃厚氛圍。
●本報記者 葉惠玲
「這些商品是真的」「這些都是毒品」……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這天上午,文化公園廣場熱鬧非凡,人頭攢動,梅江區近30個單位在此舉辦「12·4」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主題活動,目的是推動全社會遵從憲法,忠於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良好氛圍。
將集中宣傳與精準普法有機結合,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推動憲法全面實施,這是梅江區近年來依法治區的重要內容。
發揮關鍵少數的頭雁效應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梅江區各級各部門緊緊抓住領導幹部「關鍵少數」,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學習,推動各級領導幹部先學一步、深學一層,激發內生法治動力,力求形成尊憲尚法「頭雁效應」,自上而下形成深厚的學習氛圍。
12月4日下午,梅江區在區政府禮堂舉行「12·4」國家憲法日憲法宣誓活動暨「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民法典專題講座,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區領導朱國城、鍾秀堂、賴經烈、曾小喜等參加活動。憲法宣誓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現場全體幹部面向國旗,高舉右手,在區委書記朱國城的領誓下莊嚴宣誓。憲法宣誓儀式結束後,嘉應學院政法學院法律系主任、副教授謝明作「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民法典專題講座。講座圍繞「民之所安,法之所系」這一主題,就《民法典》的發展歷程、重要意義和重點內容等進行全面解讀。講座內容融學術性、實用性、指導性於一體,對黨員領導幹部如何理解和把握《民法典》,怎樣在工作實踐中抓好《民法典》的貫徹實施,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此次活動旨在讓全區各級黨員幹部充分認識《民法典》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以法為教、以法為鑑、以法為綱,更好地推動《民法典》實施,充分發揮「關鍵少數」作用,爭當學習、遵守、維護《民法典》的好表率,推動法治梅江建設取得新成效。
抓好關鍵時期的法治教育
聚焦關鍵時期,梅江區突出抓好青少年成長「關鍵時期」的法治學習教育,積極推進送法進校園等活動,聘請專業人員為法治副校長,將法治宣傳教育融入學校升旗儀式、主題班會等,推動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如梅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為進一步提升中小學生食品安全意識,鼓勵中小學生積極參與食品安全共治,鞏固校園食品安全良好態勢,積極開展「大手拉小手」食品安全進校園活動,充分發揮學校作為科普和宣傳主戰場的作用。
而在「12·4」國家憲法日來臨之際,梅江區人民檢察院通過送法進校園等形式,開展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新時代法律監督」為主題的檢察開放日活動。法治副校長們分別來到各自受聘學校開展法治課堂講座,進行法治宣傳教育。
檢察官以專業角度,結合課件和小視頻,用通俗易懂、風趣幽默的語言為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精彩的法治教育課。針對中小學生好奇心強、辨別是非能力弱等特點,穿插情景模擬、現場互動環節,結合專門改編的具體案例,在歡笑聲中為同學們揭開法律知識神秘的面紗,課堂上互動頻頻,同學們積極參與其中,將嚴肅的法律知識潛移默化地傳授給活潑可愛的學生們,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是非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同學們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
據了解,下一步,梅江區檢察院將以法治副校長為紐帶,深化檢校合作常態化,促進學校各項法治工作順利開展,構建平安校園、和諧校園、法治校園,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法治新藍天。
活化線上線下的法律宣傳
如何讓枯燥的法律文本靈動地走入群眾心中?梅江區立足群眾的法律需求,在法治文藝演出、法治文化陣地、新媒體傳播上下功夫,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將法治精神點滴浸潤到群眾生活的日常。
梅江區圖書館、文化館定期舉辦群眾性法治講座、法治文藝演出,通過豐富精彩的講座、文藝表演,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深入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營造廣大群眾學法、用法、守法的濃厚氛圍。
秋冬季節,新冠病毒又有了抬頭趨勢。在梅江區舉辦的「12·4」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主題活動現場,記者看到,梅江區衛健局的工作人員正積極向群眾派發新冠防治折頁手冊,居民健康素養知識手冊及其他傳染病防治宣傳資料,並不斷向前來諮詢的群眾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不僅如此,工作人員還向群眾普及國家免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等利民惠民的國家政策,讓群眾能切實享受到公民權益。
此外,有的執法部門還向市民現場展示真假商品,以及毒品樣品等,進一步提高市民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
強化實體法治文化陣地建設。位於金燕大道的馬鞍山公園是一個集公民休閒觀光、薰陶憲法法治文化、參與法治文化活動於一體的憲法主題公園。沿著公園階梯步道漫步,不時能看到憲法標語、法治漫畫、法治警句和法治宣傳小遊戲等法治景觀點。這些法治景觀點不僅賦予了公園新的生命,成為梅江法治宣傳教育的地標。
馬鞍山憲法主題公園內的法治宣傳圖文並茂。(葉惠玲 攝)
①凡本網註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繫mzrbw@meizho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