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也有一張漂亮的臉 --上海科技館「義大利神話與速度展」側記...

2020-12-22 搜狐網

高科技也有一張漂亮的臉 --上海科技館「義大利神話與速度展」側記(圖)


NEWS.SOHU.COM  2004年09月15日20:22  來源:新民晚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沿著玻璃和金屬鋪就的賽道,連續兩個急轉彎,令人怦然心動的法拉利紅色跑車駛進了上海科技館APEC宣言大廳。從昨天起至10月7日,一場名為「義大利神話與速度」的展覽在這裡舉辦。懷著期待的心情,記者踏入了光、電、聲、影交相輝映的展廳。

  名車與展館相得益彰

  走進展廳,記者的第一個疑問便是:車展緣何相中科技館?主辦方代表、義大利工具機製造商聯盟生產體系前主席斯特萊帕拉瓦的回答可以概括為四個字:門當戶對。「你們千萬不要誤會,這絕不是一場商業車展,甚至不是一次普通展覽,我們所要展示的是——從古羅馬到今天,義大利人美妙的設計與精湛的工藝。看過展覽的人就知道,這裡到處都見得到高科技,因為這一點,只有上海科技館才與它相得益彰。」

  上海是「義大利神話與速度展」的第一站。意方出資300萬元租用上海科技館3000平方米的APEC宣言大廳,加上1個多月的布展,本次展覽全部花費超過1000萬元,但不在科技館門票上額外加價收費。

  科技與藝術完美結合

  上海科技館副館長胡學增是科普技術方面的專家,正在為科技館二期展項而忙碌的他,看了「神話與速度展」後讚不絕口:「這個展覽棒極了,這才是真正的多媒體,把科技和藝術結合得那麼完美,2010年世博會的科技含量一定要達到這個水準!」

  富有創意和激情的義大利人,給我們上了一課:高科技也可以有一張漂亮的臉。整個展廳裡有油畫、戲服、雕塑甚至鎧甲,這些藝術品為參觀者梳理了義大利從古羅馬時代、文藝復興時期一直到近現代的發展脈絡;沒有美女車模,沒有解說員,一切由顯示屏裡不斷播放的多媒體作品代勞了。

  19世紀末的木車輪、卡拉維聖母瑪利亞的木料和帆布、哥倫布探險用的旗艦模型、馬可波羅遊記中的線路圖,看似與汽車製造工業不相干,但是多媒體短片解釋道:這是義大利人崇尚並不斷挑戰速度的緣起,有了這些才有了今天飛速的汽車。達·文西設計的滾珠軸承、飛行器、汽車坦克的模型在展臺上一字排開,光束在它們背後投影出達·文西繪製的一幅幅名畫,多媒體不厭其煩地告訴參觀者:文藝復興時期的機械技術已經發展到很高的水準。全場的注意力焦點——紅色法拉利跑車在展廳中央重複著穿越、直行、轉身的瀟灑動作。最神奇的是,每當車鑽入「隧道」,「隧道」的外牆就會為你「透視」車子的種種內部構造。

  商業與科普幸福聯姻

  雖然不直接推銷汽車,但義大利主辦方還是希望把各種高超的機械製造工藝展示給上海汽車工業的業內人士看。雖然出於商業目的,但它所採取的種種技術手段和形式卻起到了科普的作用。這一點值得滬上越建越多的科普教育基地好好借鑑。比如,發揮大型企業的高科技力量多辦一些臨展,可以令科普場館常辦常新;科學配備科普場館的講解力量,語音導覽系統、無線遙控講解擴音系統、多媒體觸控螢幕顯示系統,比起講解員的照本宣科,要生動、方便得多。

  本報記者董純蕾

  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讓車展現場充滿了夢幻色彩

  本報記者張龍攝







相關焦點

  • 上海科技館多個臨展延期,還能「雲」看展!
    上海科技館重新開放已達半月了。期間,館方一直想方設法為闊別已久的遊客提供更豐富的參觀內容。前不久,上海科技館宣布將延長館內重點臨時展覽的展出期限。加之此前實施的疫情期間限流舉措,現在去上海科技館看展的遊客基本可實現「承包式」觀展。
  • 《十二生肖》特展在上海科技館開幕
    12月18日,《十二生肖》特展在上海科技館開幕,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3月28日。此次《十二生肖》特展在以往生肖展策展經驗上,從全新角度對十二生肖進行整體解讀,為觀眾打造了一個科學、文化、藝術相融合的科普大餐。
  • 買一張票從10分鐘到1分鐘 上海科技館列出百餘項整改措施
    今年暑假,上海科技館依然比天氣還要「熱」,截至8月21日,已迎來193萬人次客流,其中科技館同比上升12.02%;自然博物館(科技館分館)同比上升6.7%。  買一張票從10分鐘到1分鐘  8月21日9時40分,記者在上海科技館6號門入口看到了醒目的購票提示牌,一旁還站著幾位志願者正在指導遊客如何用手機買票。6月18日起,遊客通過科技館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以及第三方合作平臺,可提前7天購買門票和電影票,參觀時可刷身份證直接入館,大大縮短了非客流高峰時期的入館時間。
  • 上海科技館展品展項基本開放!六一逢周一,上海科技館、自然博物館...
    目前,上海科技館展品展項已基本開放(講解、教育活動、劇場、科學影城除外),茶餐廳和遊客餐廳已恢復營業,展區和餐廳均採取嚴格的消毒和限流措施,全力保障遊客健康和安全。另外,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 上海科技館今日開館
    因為她,上海填補了綜合性現代科技館空白,國際性大都市的形象和底蘊更加飽滿敦實。因為她,上海有了一片更廣袤的提高公眾科學素養的熱土,新世紀邁步更加鏗鏘有力。1997年,上海市政府向全世界公開徵集方案,歐美、日本和我國著名設計機構踴躍應徵,上海科技館投標方案達20多個。美國RTKL設計事務所以東西方文化神韻交融的「巨翼起飛」造型最終勝出。  上海科技館,是上海人民20世紀末要獻給新世紀的厚禮。  奇蹟:在建設者手中誕生  今年十月,舉世矚目的APEC會議在新建成的上海科技館舉行。
  • 上海科技館「雞密檔案」展報曉新春
    上海科技館「雞密檔案」展報曉新春 2017-01-19 19:58   中新網上海1月19日電 (鄭瑩瑩)上海科技館19日稱,該館將在一樓球廳推出傳統特色原創展覽——「雞密檔案」丁酉年生肖特展,展覽將圍繞17個有趣的問題,逐一解讀雞形目的小秘密
  • 上海遊記:漫遊上海科技館
    按照計劃,我們今天要看上海科技館。我們吃完早飯,走向地鐵站。地鐵站還像往常一樣擁擠。我們坐上擁擠的地鐵來到了科技館。走進大門,遠遠看去,是一個大大的廣場。遠處有一個大圓盤一樣的場館,中間是大大的圓球,球上還有一個小球。場館上面有幾個大字——上海科技館。
  • 材料科學有故事 "奇異的材料"展在上海科技館開幕
    「奇異的材料」展現場吸引大量少年兒童參與  「奇異的材料」展中展出的裝置    東方網記者解敏7月26日報導:上海科技館「奇異的材料」展今日開展。此次特展從加拿大安大略科學中心引進,是去年該中心與上海科技館籤訂合作諒解備忘錄以來第一次實質性合作。
  • 納米盒:聯手上海科技館開啟十二生肖展科普文化活動
    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十二生肖展覽正式展出,今年作為上海科技館品牌「生肖展」的收官之作,聯合專注中小學在線教育的納米盒開啟了線上文化科普活動,線上線下聯動,從全新角度對十二生肖進行整體解讀,打造一個科學、文化、藝術相融合的展覽科普大餐。
  • 上海科技館舉辦日食特展—新聞—科學網
    為激發觀眾對天文的好奇心,上海科技館原創策劃的「日月魅影
  • 2019年第四屆義大利品牌設計展 (IDI)在上海舉辦
    11月18日電 (繆璐)在義大利駐滬總領事館、義大利文化遺產和活動部及米蘭市政府的共同支持下,第一屆「創義大利 米蘭  上海-全方位」將在上海舉辦,包含一系列與設計和創造力有關的活動。秉持同樣的精神,2019年第四屆義大利品牌設計展(IDI),如期於11月15日至17日,在外灘ideaPod創意家俱樂部舉辦。義大利品牌設計展不僅吸引了大批義大利頂尖設計品牌和創新科技企業參展,同時也倍受社會人士和藝術、設計愛好者的廣泛關注。  義大利品牌設計展源自DP集團(DP Group)的創意,由亦適達市場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負責策展及組織。
  • 上海科技館舉辦日食特展 為天文館開放提前預熱
    上海科技館舉辦日食特展 為天文館開放提前預熱央廣網上海7月21日消息(記者周洪)上海科技館21日起推出原創策劃的「日月魅影——日食特展」,線上線下展同步推出。與此同時,21日起上海科技館、自博館兩館恢復團體接待和影院開放。
  • 上海科技館19歲了,天文館預計明年開放生肖展也已免費展出
    科技館供圖2020年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迎來19歲生日,當天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成立天文研究中心、舉辦十二生肖展覽、推出三館吉祥物等。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正式宣布成立天文研究中心,葉叔華院士擔任特聘顧問,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學院、上海交大天文系等單位專家組成高層次專家委員會。
  • 上海科技館19歲生日推出十二生肖展 天文研究中心同時成立
    天文研究中心成立,依託館藏開展特色科研早在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規劃和建設期間,上海科技館就已經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設天文研究中心的構想。今天上海科技館正式宣布成立天文研究中心,葉叔華院士擔任特聘顧問,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學院、上海交大天文系等單位專家組成高層次專家委員會。
  • 東方明珠,野生動物園,科技館,帶你體驗上海的美
    上海,作為我國的一線城市,科技的力量也讓它變得美輪美奐。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上海,體驗它的魅力。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上海的著名地標建築——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東方明珠坐落於上海繁華的金融區陸家嘴嘴尖。上海不僅是一座科技大城,同樣也是一座擁有歷史的城。在老上海陳列館,回眸城市變遷的斑駁掠影,看看這座大城的崛起過程,一定會令你有所感慨。再來太空艙 體驗漫步星際,擁抱浩瀚宇宙的感覺,或者來娛樂球,穿梭時空,觀賞未來的世界。
  • 參觀 上海科技館!
    上海科技館由天地館、生物館、智慧館、創造館和未來館組成,幾乎可以容納現代科技的任何展示,體現了上海國際大都市21世紀的科技-流水平,是具有國際-流水準的科技館。上海科技館外形獨特, 由碩大球體和4層的框架結構組成,整展館以轉臺的弧形平面,螺旋上升立體,將立體覆蓋在一片由西向東緩緩升起的1萬平方米的巨型翼狀屋頂下, 正好與科技館的展示功能渾然一-體, 相映生輝。
  • 上海科技館最近更新維修了部分展品展項
    據《勞動報》報導,經過18年運行開放,為了進一步提升參觀體驗,上海科技館最近更新維修了部分展品展項,展示內容、技術上全面升級,其中「垃圾分類」和「機器人表演」以全新面貌提升了展項的科技感和互動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於今年7月1日起施行。
  • 上海科技館——能讓孩子們玩上一天的博物館
    上海科技館 地址:世紀大道2000號 第一層:主要有動物世界、生物萬象、彩虹兒童樂園等區域 這個展項是要在微信公眾號上預約的,後面會詳細說到。 門票及交通: 科技館固定每周一是閉館的。 成人票45元,學生票22元,1米3以下兒童免票,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 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明起恢復對外開放
    人民網上海3月12日電(葛俊俊)記者今日從上海市科委獲悉,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自2020年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2、兩館客流將實行嚴格的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和單日最大承載量均調整為原定的30%,即:上海科技館瞬時承載量為4050人,單日最大承載量9000人;上海自然博物館瞬時承載量為1770人,單日最大承載量4779人。
  • 上海科技館與浦東的不解之緣
    市委市政府決定把籌建中的上海科技館、天文館和需綜合改造的自然博物館三館合一,建成一座現代化綜合性科技館,成為上海市最主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設基地。  1998年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打下第一根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