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遊記:漫遊上海科技館

2020-12-22 大海啊我的故鄉

我剛從夢中才醒,新的一天又開始了。上帝又給我們新的一天,我們要好好珍惜。

今天陽光明媚,我很興奮,也很珍惜這時光。按照計劃,我們今天要看上海科技館。

我們吃完早飯,走向地鐵站。地鐵站還像往常一樣擁擠。我們坐上擁擠的地鐵來到了科技館。

走進大門,遠遠看去,是一個大大的廣場。遠處有一個大圓盤一樣的場館,中間是大大的圓球,球上還有一個小球。場館上面有幾個大字——上海科技館。

我看到場館前面還有一面又長又寬的瀑布,譁譁流淌。買完票後,我們進入科技館

科技館一樓是兒童科技館,二樓是生活科技館、機械科技館,三樓是未來科技館。

到了一樓,在我眼前的不是科技館,哇,簡直來到了動物園。不,來到了大草原。非洲的、歐洲的、亞洲的,連北極動物都有。

我們在這裡看了很多,有大象、長頸鹿、袋鼠、北極熊、企鵝,還有非洲舵鳥等等一些。

我們分兩隊分別參觀,我和媽媽一隊,爺爺和爸爸另外一隊。

我們上完廁所,爬上二樓。二樓是機械科技館。進去後,看到了滿眼的機器人,是機器人的世界。剛進門,我們就被一個地方吸引了過去,這是機器人在玩魔方。

機器人會玩魔方?有個小朋友不相信,他將手上的魔方打亂後送到機器人面前。機器人拿過來說「我先看一下」。

一分鐘後,他又說「我看完了,準備好了,開始吧」!突然,電腦大屏幕上出現了機器人玩魔方的圖象,用了65秒就復原了,真厲害!

這個小男孩說我不服氣,再來!打亂後還給機器人,機器人只用了44秒就完成了。

輪到我時,我將魔方打了很亂,交給機器人,他用了78秒完成。

我們離開這裡去了下一個地方。這是跟機器人下棋,下的五子棋。

這個機器人長得很奇怪,有兩個像章魚吸盤一樣的手臂,上下左右移動。

輪到機器人跟我下棋時,他用吸盤吸起一枚棋子放下來,我一步步跟他下著。最終我贏了!機器人對我點點頭,估計是表示佩服我吧。

還有畫畫機器人能將人畫得比大師還要好。但因為人太多,我們不想排隊等就到下一地方了。

「嘭!嘭!」突然一陣箭聲傳來,我掉頭一看有支箭朝我飛來。不好!我向旁邊一轉身躲過去,這是誰射的?媽媽指了指旁邊的東西,就是它。

天啊,這是一個長得奇怪的機器人,原來是射箭機器人。好多人跟他比賽射箭,他都能射中靶心,真厲害。

我們又來到信息世界。好發達啊!在這裡我們先玩了一個發小球的遊戲,我們先佔據一個發射臺5號臺,在電腦裡輸入程序,選擇球的顏色,然後發射對面1號臺,球就順著軌道向1號臺滾去,很快1號臺就收到我們發射的球了。

我們不僅發給別的臺,還會收到其他發射臺發給我的球。我們玩的很開心。

我在虛擬世界裡和電腦裡的槍手玩了一會兒機關槍,看到暴龍朝我走來,我趕緊跑,可來不及了,正好旁邊有輛自行車,我騎上去蹬啊蹬,但不怎麼快。

旁邊有個按鈕,我一按車子居然飛快地跑起來了。就這樣,我衝出了虛擬世界。

我還跟機器人打了一會兒打桌球,沒打過他。有個機器人彈鋼琴,比鋼琴家彈得還好聽。

到了科技館的三樓,我們先去了智能時代。這裡都是2770年東西,真有這麼發達嗎?有個虛擬人在跟人打桌球,速度好快啊。還有虛擬打架,被打中也是疼的,但就是摸不著人。

地球家園也是很好玩的。看過之後我們就會覺得,地球需要我們愛護,更需要我們保護,更需要我們珍惜,因為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

在太空旅行世界裡,我知道了太空人在太空是怎麼生活的了。我還認識了長徵2號、F號、FW等類型火箭,還認識了衛星。我們還體驗了一次太空人在空中吃東西,既刺激又困難。

我們在三樓看完後,又轉到二樓的蜘蛛展室。這個地方太嚇人了,居然有個大蜘蛛,長約3米,跟真的一模一樣。媽媽沒敢看,太嚇人了。

一樓還有一個很大的地震火山探險場所。門口放著一個超大的地球儀。裡面展覽了很多金剛石、藍寶石等。我們還學習了地震是如何發生的,如何採礦石、煤炭。

我們最後參觀了自然探索場所。這不是在室內,而是在一座山上展覽。我們爬上山看到很多罕見的植物,向前走還要經過一座小橋,居然是繩索編造的,搖搖晃晃。

媽媽又害怕了,她一小步一小步向前挪,而我不害怕,我走在前面邁開步子跑了過去。

這裡還有蝴蝶展,還有一個蝙蝠洞穴、細菌培植地方。

我們還在彩虹樂園、設計之家等地方進行遊玩參觀。每一個展廳都不落下,最後戀戀不捨地離開了上海科技館。

今天我看了滿眼的高科技,我覺得淮安更比不上上海了。今天實在是太高興了!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我發明的東西,存進上海科技館!

相關焦點

  • 上海科技館與浦東的不解之緣
    蘊含宇宙、生命、智慧、創造的上海科技館,在蒸蒸日上的浦東熱土上拔地而起,自此也與浦東這片熱土結下良緣。  因浦東而生  上海科技館的誕生,得益於浦東開發開放。  1995年,上海科技館建設項目首次寫進市政府工作報告,並被列為「九五」期間重大標誌性工程。
  • 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明起恢復對外開放
    人民網上海3月12日電(葛俊俊)記者今日從上海市科委獲悉,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自2020年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2、兩館客流將實行嚴格的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和單日最大承載量均調整為原定的30%,即:上海科技館瞬時承載量為4050人,單日最大承載量9000人;上海自然博物館瞬時承載量為1770人,單日最大承載量4779人。
  • 上海科技館今日開館
    拔地而起於蒸蒸日上的浦東,蘊含宇宙、生命、智慧、創造的上海科技館,今天向渴望科學真知的公眾敞開胸懷。  上海科技館建築面積達9.8萬平方米,建築外形西低東高、螺旋上攀,如巨翼翔升,騰飛,其昂揚特立的身姿風採,在全世界科技館家族中獨一無二。每個展區,每項展品,追求的都是中外一流。  巨翼起飛任翱翔!
  • 參觀 上海科技館!
    上海科技館由天地館、生物館、智慧館、創造館和未來館組成,幾乎可以容納現代科技的任何展示,體現了上海國際大都市21世紀的科技-流水平,是具有國際-流水準的科技館。上海科技館外形獨特, 由碩大球體和4層的框架結構組成,整展館以轉臺的弧形平面,螺旋上升立體,將立體覆蓋在一片由西向東緩緩升起的1萬平方米的巨型翼狀屋頂下, 正好與科技館的展示功能渾然一-體, 相映生輝。
  • 足不出滬,漫遊銀河系!即將落成的上海天文館不得了
    隨著疫情的積極向好,作為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的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工地也於近期正式復工。去年專門去了一趟滴水湖畔,近距離觀摩了這座奇幻建築,希望2021年能走進這裡,與大家一塊發現星空,漫遊銀河,徜徉宇宙~耗資6億的上海天文館新館,全球最大!
  • 高科技也有一張漂亮的臉 --上海科技館「義大利神話與速度展」側記...
    高科技也有一張漂亮的臉 --上海科技館「義大利神話與速度展」側記(圖) > 點擊進入>>>   沿著玻璃和金屬鋪就的賽道,連續兩個急轉彎,令人怦然心動的法拉利紅色跑車駛進了上海科技館
  • 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明天恢復開放
    圖說:今天下午,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發布恢復開館公告 科技館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明天上午,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恢復對外開放。今天下午,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發布恢復開館公告。公告指出,已對場館進行全面清洗消毒,並將全力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對外開放的安全、有序。主要措施包括:參觀當日,觀眾須全程佩戴口罩,攜帶有效身份證原件,自覺出示隨申碼「綠碼」,現場排隊請保持一米間隔,請配合工作人員好測量體溫、查驗隨申碼、安檢後入館。
  • 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今推「奇妙夜」
    在首屆「上海夜生活節」期間,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將延長開放時間,推出「博物館奇妙夜」活動。觀眾不僅能觀看最新的臨展,體驗兩館推出的各類精彩科普教育活動,還能享受夜場門票、紀念品、餐廳部分商品等六六折優惠。    今天全天,上海科技館準備了豐富的科普活動。
  • 背景資料:探訪上海科技館
    新華網上海10月21日電(記者吳宇)作為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主會場的上海科技館,今天迎來了APEC成員經濟體的貴賓們。  這一上海新的標誌性建築矗立於浦東腹地的世紀廣場。來到科技館最高處的主餐廳,憑欄遠眺,世紀公園的林海和河流、花團錦簇的世紀廣場以及遠處世紀大道兩旁高聳的摩天大樓一覽無餘。  據介紹,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主會場之所以選在這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科技館是一處以自然、人、科技為主題,融展示與教育、科研與交流、休閒與旅遊於一體的科學文化教育基地。
  • 上海科技館(含上海自然博物館)今日起閉館
    中新網上海新聞
  • 上海解放紀念館、上海陳化成紀念館、上海長江河口科技館恢復開館...
    上海解放紀念館、上海陳化成紀念館、上海長江河口科技館恢復開館啦!進去參觀要滿足什麼條件呢?快看詳情 上海陳化成紀念館 上海解放紀念館 2020年3月16日 上海長江河口科技館恢復開館公告 尊敬的各位遊客: 上海長江河口科技館將於2020年3月18日恢復開放
  • 小學語文:參觀上海科技館
    參觀上海科技館  暑假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參觀上海科技館。  科技館座落於上海浦東,地鐵載著我一顆興致勃勃的心一路把我送往上海科技館站。剛一出地鐵站口,一座宏偉壯觀的扇形大樓就把我的視線吸引了過去,這座大樓的中心是一個玻璃大球體,球的兩旁向外伸展著兩座扇形樓房,像是球上長出了兩隻大翅膀,大樓的正面都是用玻璃製成的,在陽光的照耀下散放出燦爛的光彩,這就是上海科技館。  今天參觀的人可真多呀!我隨著人流來到科技館生物萬象區,剛跨進區內,哇!
  • 上海科技館讓「冷科學」成為著名旅遊勝地
    市委市政府決定把籌建中的上海科技館、天文館和需綜合改造的自然博物館三館合一,建成一座現代化綜合性科技館,成為上海市最主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設基地。1998年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打下第一根樁的地方是一片農田。
  • 上海最後的處女地!「我們的九段沙」亮相上海科技館
    九段沙溼地蘆葦金黃一片,食物充沛,成為許多候鳥理想的中轉地。從即日起到本月19日,「我們的九段沙」溼地保護科普展在上海科技館展出,這也是這塊「上海最後的處女地」風光首次「走出」長江口,原汁原味地呈現在市民眼前。
  • 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上海科技館正是在世紀大道的盡頭
    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上海科技館站的主要客流其實就是世紀公園,但這個站點卻用了的上海科技館作為站名。在上海科技館站這個地方,世紀大道在此處是斷頭路。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上海科技館正是在世紀大道的盡頭。從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站點命名的原則來看,上海科技館站的上一站叫世紀大道,下一站叫世紀公園,但上海科技館站這個地方,其實叫世紀大道和世紀公園都更加合適,卻不能叫這兩個名稱。上海科技館其實位於世紀廣場的南側,與浦東新區的區政府相對應。
  • 上海Mankati中標上海科技館「3D列印創客空間」展區
    據悉,上海科技館即將建成「3D列印創客空間」新展區,將展現出當前國內最完善的3D列印創客教育方案。
  • 上海科技館、自然博物館今起開放
    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今天前往參觀的遊客在出示「隨申碼」、填寫《兒童健康信息承諾書》、測量體溫後,進入場館參觀。上海科技館副館長顧慶生介紹,從今天起,科技館、自然博物館的開放時間為9:00—17:00(16:00停止入館),每周一閉館(除國定假日外)。兩館實行嚴格的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和單日最大承載量均調整為原定的30%,即上海科技館瞬時承載量為4050人,單日最大承載量9000人;上海自然博物館瞬時承載量為1770人,單日最大承載量4779人。
  • APEC會議使上海科技館成了旅遊景點
    東方網11月10日消息:APEC會議使主場館上海科技館聲名大噪,本月初,當上海科技館試運營時,操著南腔北調的遊客就在這裡體驗到了都市旅遊的「風光」,上海科技館也適時推出了APEC遊覽專線,熱情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
  • 上海科技館展品展項基本開放!六一逢周一,上海科技館、自然博物館...
    目前,上海科技館展品展項已基本開放(講解、教育活動、劇場、科學影城除外),茶餐廳和遊客餐廳已恢復營業,展區和餐廳均採取嚴格的消毒和限流措施,全力保障遊客健康和安全。另外,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 我們全家來到了上海科技館參觀
    星期天,我們全家來到了上海科技館參觀。上海科技館坐落於浦東世紀公園之側, 西低東高,翔升的造型恰似上海科技的騰飛,又寓含科技發展的曲折進程。科技館佔地6。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8萬平方米,總投資達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