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應依照臺灣地區「憲法」定位兩岸關係

2021-01-10 華夏經緯網

    昨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指出「臺灣憲法增修條文」的最終目的就是「國家統一」為原則。吳主席這一番話非常清楚說明了「憲法增修條文」及「相關法令」的精髓,民進黨當局只要依照「憲法」定位兩岸關係,就可以立刻改善目前雙方的緊張態勢。

    根據臺灣「憲法」及七次「修憲」之增修條文內容定義,全世界只有「一個中國」。而在「國家統一前」之雙方定位,依照「憲法」增修條文所制定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範,自1949年兩岸分治迄今,目前分為「大陸地區」與「臺灣地區」。由此可見,民進黨當局只要依照「憲法」及相關法律規範來定位兩岸關係,也就是「一個中國」:兩岸分治為大陸地區與臺灣地區,就可以解決兩岸定位問題

    過去民進黨大佬謝長廷曾主張「憲法一中」,民進黨蔡英文在2016年5月20日就職時也曾說要「依照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但由於未說出「憲法」及增修條文內容中的「一個中國」與「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追求國家統一),被外界認為是「未完成的答卷」。

    特別是民進黨執政已超過二年,迄今仍然不承認「九二共識」,被認為是破壞兩岸政治協商基礎,導致目前兩岸關係走向緊張狀態,包括海協、海基兩會中斷交流協商、「兩岸事務首長會議」與電話熱線停止、四個「邦交國」「斷交」以及無法參與WHA等國際組織活動等。

    尤有甚者,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曾在「立法院」報告施政方針並備詢時表示「我是個主張臺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這根本與「憲法」增修條文背道而馳。賴清德身為臺當局的最高行政首長,一切應該依「法」行政才是,不應該在神聖的「立法院」殿堂提出違「憲」的「臺獨主張」。

    多年來大陸對兩岸的定位一直堅持「全世界只有一個中國,大陸與臺灣同屬中國的一部份,中國的主權與領土無法分割」,民進黨當局若真的想改善兩岸關係,可以從中找到兩岸政治上的最大公約數「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是當前兩岸對於現階段關係的最大公約數,也非常符合當前兩岸各自的法律規範,並且無損於雙方各自的尊嚴,更能促進兩岸的交流協商。

    在2008年至2016年國民黨執政期間,兩岸在「九二共識」的政治互信基礎上,恢復交流協商,開創兩岸和平穩定現狀,由這些年雙方關係發展的事實可以證明,和平穩定現狀是最符合當前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需要雙方共同珍惜並努力維持這些好不容易得來的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現狀。

    綜上所述,如果民進黨真心要維持兩岸和平發展,除了要凍結「臺獨黨綱」外,拋棄「臺獨意識型態」外,還需要如吳主席所言,依照「憲法」增修條文定位兩岸關係,並且承認兩岸目前的最大公約數「九二共識」,如此兩岸和平穩定才能得以維繫,雙方人民才能有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來源:中央網絡報 www.cdnews.com.tw (www.cdnews.biz)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民進黨需牢記教訓:對待兩岸關係必須如履薄冰
    加上其後民進黨政府「臺獨」活動升級,美國持續和大陸聯手管制臺灣,美國國務卿鮑爾於2004年10月明言「臺灣不是主權國家」,大陸則於2005年3月制訂《反分裂國家法》來針對民進黨政府。該評論說,蔡英文所操弄的兩岸情勢,多年給臺灣帶來危險。直到不久前的大選期間,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始終未曾提出足以讓選民安心、信任的兩岸政見。
  • 臺灣地區政黨體制與兩岸關係的內在聯繫
    臺灣地區合法登記的政黨有一百多個,從對於國家與民族認同、兩岸關系統獨的主張做分類,一般可蓋括為藍綠兩大陣營,故以西方政治學中對於政黨體制的區分來看,應為「溫和的多黨制」;但從歷史的觀察來看,21世紀以來臺灣地區一直處於國民黨與民進黨的輪流執政當中,臺灣地區在形式上也具有某種程度的「兩黨制」(或可謂之為「藍綠兩黨制」),常常會陷入國民黨與民進黨的藍綠政治鬥爭之中,而忽略了人民的真正需求。
  • 蔡英文:民進黨應變成處理兩岸關係的執行者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李柏濤】臺灣《聯合報》報導,針對民進黨正在檢討「對中政策」,蔡英文表示,兩岸政策不要變成政黨競爭性的議題,「耗盡籌碼了,如何面對中國?」大家應坐下來,好好凝聚兩岸政策的思考。對民進黨兩岸政策,蔡英文認為,須調整兩個方向:第一是強化互動,「讓中國大陸更了解臺灣,也讓民進黨更了解中國」;第二是要從臺灣執政者的角度來看兩岸關係,從「一元的兩岸政策思考」,變成「雙元的兩岸政策思考」。
  • 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轉折點|民進黨|大陸|蔡英文|兩岸關係|臺灣
    [新聞頁-臺海網]據大華網報導 臺灣《聯合報》近日就兩岸關係對臺灣民意做了一次調查,反映了當前兩岸關係的複雜,以及臺灣民意的矛盾。尤其,從該報十年來所做的兩岸關係民調來觀察,此次民調的確是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一個轉折點,更要審慎分析,妥善面對。
  • 臺灣要好 兩岸比美臺關係重要
    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在臺灣中國時報撰文說,蔡當局在12月12日不顧「憲法」保障言論自由的精神,硬是把中天新聞臺關了。在中天最後一夜的節目中,旺中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提到中天被關的真正原因是犯了忌諱,是因為他一貫強調「兩岸好,臺灣才會好」,有人聽了不高興。然而,兩岸關係能夠迴避嗎?
  • 蔡英文上臺三年惡化兩岸關係,民進黨當局損害臺灣同胞利益福祉
    蔡英文上臺三年,兩岸關係如何?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9日應詢指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支持和縱容各種「臺獨」活動,阻撓限制兩岸交流合作,挾洋自重,不斷拋出各種充斥「兩國論」的分裂言論,肆意攻擊大陸,煽動兩岸敵意,升高兩岸對抗,不僅惡化了兩岸關係,導致臺海形勢更趨複雜嚴峻,而且嚴重損害臺灣同胞利益福祉。
  • 臺灣問題︱蔡英文上臺以後的兩岸關係
    如何處理兩岸關係一直都是民進黨的最大挑戰之一。1996年,代表民進黨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彭明敏,公開鼓吹「臺獨」,結果大敗而歸。為了2000年的選舉,民進黨通過了「《臺灣前途決議文》」,對其「臺獨」立場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同時因為國民黨自身的分裂,陳水扁得以僥倖當選。
  • 臺灣人在大陸就業可能涉嫌「違法」 這一條例成了民進黨阻礙兩岸...
    臺當局強勢作風與雙重標準的背後,離不開《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下稱「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撐腰」。這一公布於1992年的條例,是臺灣地區為規範兩岸經濟、貿易與文化等往來並處理所衍生的法律事務問題而制定的法令。
  • 洪秀柱談兩岸關係:臺灣地區本是和平鴿為何要成刺蝟?
    華夏經緯網10月12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13日將出席在杭州舉行的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她近日接受《環球時報》專訪,談及兩岸,她形容,「臺灣地區本來是一隻受大家歡迎的和平鴿,為何要成為刺蝟?」,兵兇戰危,臺灣地區不能當「刺蝟」。
  • 雜談:卓榮泰當選民進黨主席,對臺灣和兩岸關係的影響
    卓榮泰當選民進黨主席此次民進党進行主席補選投票,時間為1月6日上午8時至當天下午5時。開票結果6時30分許公布,民進黨代理黨主席林右昌宣布,總票數34230票,投票率16.9%。卓榮泰獲得24699票,佔72.6%。另一候選人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只獲得9000餘票。
  • 臺灣各界:不希望地區選舉結果導致兩岸關係動蕩與倒退
    島內各界人士最近紛紛表示,兩岸關係好壞與民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不希望選舉結果帶來兩岸關係「巨大的不確定」,甚至導致兩岸關係走回頭路。厡臺灣地區行政機構負責人郝柏村日前公開表示:「『九二共識』給兩岸人民帶來了和平和幸福。這次選舉,誰同意『九二共識』,我們都可以支持他;誰不接受『九二共識』,我們不能支持。」
  • 臺灣學者:迴避兩岸同屬一中,兩岸關係前景堪憂
    新華社臺北5月20日電(記者 陳鍵興 章利新 李來房)針對臺灣地區新任領導人20日就職演說中涉及兩岸關係的表態,臺灣學者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一表態仍缺乏真正的善意,仍在玩文字遊戲,對兩岸關係的性質仍採取迴避、模糊策略,兩岸關係的前景堪憂。
  • 專訪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疫情衝擊下,兩岸關係變了多少
    王在希:與4年前相比,蔡英文這次演說中涉及兩岸關係的部分著墨不多,且避實就虛,但有些地方還是值得我們高度警惕。第一,她在表示將依循臺灣現行「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關係的同時,宣布將在「立法院」成立「修憲委員會」,這樣她承諾的所謂「將依循憲法」就沒有意義,因為這個「憲法」是隨時可以修改的。
  • 2024年以前兩岸不會「攤牌」?民進黨急了?!
    從蔡英文年初以817萬高票勝選,到後來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兩岸間緊張局勢不斷加深。未來兩岸關係發展走向如何?在民進黨的下一個任期內,兩岸到底會不會「攤牌」呢?臺灣政治大學教授王信賢指出,2024年以前兩岸不會「攤牌」。
  • 蔡英文、賴清德無論誰出線 兩岸問題都難解
    臺灣前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出席「臺灣關係法40周年」論壇,宣稱「臺灣關係法」才是兩岸定海神針。然而賴清德也好,蔡英文也罷,兩人不是傾向實質「一邊一國式」的「維持現狀」,就是持續對外高舉「務實臺獨論」,未來不管將由誰代表民進黨角逐下屆臺灣地區領導人,兩岸問題在明年520前都將難解。
  • 阻止兩岸交流?民進黨開始「威脅」臺灣民眾
    即便受到疫情的衝擊,此次峰會仍然受到了兩岸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民進黨當局百般阻撓兩岸民間交流據相關報導,此次峰會舉辦可謂受到了各界廣泛關注。但是民進黨當局仍然死心不改,百般阻撓。據臺灣地區「陸委會」表示,民進黨當局對於合乎規範的兩岸之間的經濟和貿易交流方式是比較支持的,同時還對參加峰會的臺灣民眾進行了提醒,認為他們應該注意相關規範。民進黨當局向來熱衷於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用這番話對民眾進行威脅,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民進黨當局這番話的意思。
  • 臺媒:兩岸關係不是名詞之爭
    在民進黨當局繼續否定「九二共識」的情形下,便可斷言兩岸關係沒有改善的機會,如此勢必危害臺海的和平穩定與打擊臺灣的經濟發展。新任的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說,「九二共識」是個爭議詞,「我們不需要再為一個有爭議的名詞爭辯」。那麼除了「九二共識」之外,各方都至為關切也是臺灣核心問題之一的兩岸關係,就無解決之道了嗎?
  • 今夕何夕兩岸關係卻仍僵化如昔
    民進黨醞釀多時,上周終於通過「對中政策檢討紀要」,此一紀要由「對中政策總結報告」至「對中政策檢討報告」可說已三易其名。從名稱定位的模糊,可知已不具任何新意與重要性。果然公布後黨內反彈強烈,包括蔡英文、謝長廷均各有表述。大陸國臺辦更直指「民進黨依然頑固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
  • 王英津《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研究》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中國臺灣網 張潔 攝)中國臺灣網1月12日北京訊 (記者 張潔 張麗媛)1月12日下午,由九州出版社主辦的王英津教授《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研究》發布暨讀者見面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教授在發布會上做了「探索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方案與路徑」的主題演講。演講完畢後,王英津教授與聽眾讀者進行了互動,並回答記者提問。
  • 前民進黨主席喊話民進黨當局:應停止使用「武漢肺炎」,兩岸互助合作
    【環球網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據臺灣「中央社」30日報導,島內兩岸政策協會30日上午舉辦「新冠疫情下的兩岸關係」座談會。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兩岸政策協會秘書長張百達等與會者表示,民進黨當局應停止使用「武漢肺炎」4個字,對大陸釋出善意,現在談兩岸互助合作更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