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各界:不希望地區選舉結果導致兩岸關係動蕩與倒退

2020-12-17 澎湃新聞

臺灣各界:不希望地區選舉結果導致兩岸關係動蕩與倒退

傅雙琪 李寒芳/新華網

2016-01-14 14:32 來源:澎湃新聞

新華社臺北1月14日消息,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選舉將於本周六投票。島內各界人士最近紛紛表示,兩岸關係好壞與民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不希望選舉結果帶來兩岸關係「巨大的不確定」,甚至導致兩岸關係走回頭路。

厡臺灣地區行政機構負責人郝柏村

日前公開表示:「『九二共識』給兩岸人民帶來了和平和幸福。這次選舉,誰同意『九二共識』,我們都可以支持他;誰不接受『九二共識』,我們不能支持。」

國民黨退休同志聯誼會會員劉東隆

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非常擔憂民進黨對「九二共識」的模糊態度。否定「九二共識」,就是否定過去這麼長時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會給兩岸關係帶來巨大的不確定,讓人對臺灣未來的安全和發展感到非常不安。

臺灣政治大學教授湯紹成

表示,過去7年多來兩岸之間保持了相當程度的互信,最主要原因就是國民黨當局堅持「九二共識」。如果蔡英文當選,民進黨仍然維持對這個問題的含糊態度,將極大損耗兩岸之間的互信,這將是兩岸關係最大的不確定。

民間團體「兩岸和平發展論壇」

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大多數民眾的利益。未來臺灣社會的進步改革,只有繼續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和和平發展,才能提供改革的經濟基礎和時空條件,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臺灣工商界代表人士、經營建築與觀光業的賴正鎰

表示,希望領導人候選人可以把兩岸政策講得更清楚,因為大家都關心未來新當局能否維持兩岸關係、協議可否繼續洽籤、兩岸高層能否繼續交流。針對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維持現狀」說,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郭臺強表示,兩岸關係光維持現狀是不夠的,尤其是兩岸產業合作,必須要不斷前進。

當局經濟部門原負責人、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尹啟銘

日前投書臺灣《工商時報》警告,兩岸關係若倒退,無法完成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後續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協議的商談、生效,臺灣就要準備被國際邊緣化。他指出,大陸是創新最主要的市場,兩岸開放才能讓臺商及來臺外商運用大陸市場作全球布局,另外兩岸是全球價值鏈的一環,切斷兩岸等於自我邊緣化。

普通民眾也紛紛發聲。

在銀行上班的臺北市民連志清

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合作讓兩岸的企業都可以過得很好,對兩岸整體經濟發展都好,那麼我們職員就有就業和發展機會,這是我們所期待的。」他說,兩岸關係這幾年的發展已經不可能回到過去,就算是民進黨的候選人選上,也必須要誠實地面對這個現實。

家住臺北、在大陸做過生意的楊立德

表示,不管哪位候選人當選臺灣地區新領導人,希望兩岸關係不要走回頭路。高雄的計程車司機王誌慶表示,大陸觀光客來旅遊為他的生意帶來了不少幫助,希望選後兩岸關係能保持和平穩定,兩岸交流不要中斷,陸客能繼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臺灣選舉

相關推薦

評論(75)

相關焦點

  • 劉相平:臺灣選舉對今後兩岸關係的影響
    中國臺灣網1月17日北京消息 (記者 李傑)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16日揭曉,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陳建仁獲勝,國民黨候選人敗選。這個選舉結果,在很多對臺研究的學者看來,是在意料之中的。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16日晚上接受了本網記者採訪,對國民黨的敗選原因及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道路進行了分析和解讀。
  • 國臺辦:大陸對臺大政方針不會因臺灣地區選舉結果而改變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記者李寒芳、劉歡、於嘉)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5日在例行發布會上應詢表示,臺灣地區選舉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無論臺灣地區選舉結果如何,我們對臺大政方針不會改變;無論臺灣地區政局如何變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仍是廣大臺灣同胞的呼聲和民意。
  • 朱立倫:兩岸領導人會面三周年,蔡英文執政 兩岸關係大倒退
    【環球網綜合報導】距離2015年「習馬會」已過去整整三年,7日,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關係非常重要的裡程碑,但非常遺憾的是,「習馬會」之後,蔡英文在臺當政,兩岸關係逆轉、停滯不前甚至大幅度的倒退。
  • "九合一"選舉: 2020年臺灣藍綠格局與兩岸關係前哨站
    ,還帶動國民黨全面報捷,譜寫「一人救全黨」的神曲,各界屏息以待。    不過,韓國瑜這種不因害怕影響選票而掩飾自己立場的行事風格,與他當初選擇單挑高雄的膽識可謂一以貫之。這份誠實最終會讓他加分還是減分,結果很快即能知曉,也為人們分析臺灣社會的統獨意識走向提供更多觀察資料。
  • 臺灣地區政黨體制與兩岸關係的內在聯繫
    民進黨作為臺灣地區的本土政黨,在2000年與2016年通過選舉獲得了執政地位,而國民黨在2008年在選舉中重奪執政權,直到2016年又被民進黨打敗,再次成為在野黨,蔡英文並於2020年取得連任。國民黨認為「臺灣」即是中華民國,與海峽對面的大陸本為一體,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民進黨認為「臺灣」就是臺灣,不是任何其它的政治實體,並且謀求切割與中國的聯繫,甚至不提「中華民國」,「逢中必反」,「去中國化」意識明顯。這種對臺灣這一政治實體的不同看法,導致了臺灣地區兩黨的嚴重對立。
  • 臺灣地區選舉結果揭曉 蔡英文勝出
    臺灣地區選舉結果揭曉 蔡英文勝出 短視頻 2016年01月17日 03:33 記者:徐和謙 編導:仇一
  • 陸專家:兩岸關係「脆弱平衡」 民意「敵意螺旋」上升
    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方面,由於蔡英文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無法通過協商作出務實安排,「5.20」以來,臺灣接連在參加國際民航組織、國際刑警組織上受挫。可以預見,倘若蔡英文當局不務實調整兩岸政策,今後臺灣想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將四處碰壁、困難重重。此外,只要兩岸關係停滯或倒退,或者蔡英文當局敢於往「法理臺獨」方面冒險,臺灣部分「邦交國」與其斷交轉而與大陸建交的可能性將升高。
  • 第四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研討會舉行 關注臺海新形態
    、上海市臺灣研究會、《臺海研究》編輯部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中國臺灣網 張潔 攝)   12月29日上午,由上海臺灣研究所、上海市臺灣研究會、《臺海研究》編輯部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來自海峽兩岸高校及研究機構的50名專家、學者和各界嘉賓應邀與會。
  • 早讀|臺灣「大選」怎麼看?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將走向何方?
    >※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結果11日晚揭曉,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得以連任。究竟當如何看待臺灣地區的這次選舉,又如何評估下步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新華社今晨發表港澳臺·時評《莫道浮雲終蔽日——臺灣「大選」結果當何以看待》。臺灣地區實行西式民主選舉,若憑執政表現的優勢贏得選戰,自無可厚非,但蔡英文和民進黨施政乏善可陳,政策荒腔走板,令社會撕裂、民生凋敝、民主倒退,引發爭議不斷、民怨不息。為轉移社會批判焦點,其恣意動用執政資源,全力開動黨政軍機器撈取選票。
  • 陸學者:兩岸關係處於「僵持對抗」 大陸給蔡英文的觀察期不會長
    至於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方面,由於蔡英文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無法通過協商作出務實安排,「5·20」以來,臺灣接連在參加國際民航組織、國際刑警組織上受挫。可以預見,倘若蔡英文當局不務實調整兩岸政策,今後臺灣想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將四處碰壁、困難重重。此外,只要兩岸關係停滯或倒退,或者蔡英文當局敢於往「法理臺獨」方面冒險,臺灣部分「邦交國」與其斷交轉而與大陸建交的可能性將升高。
  • 「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廈大專家解讀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馬英九表示,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遭遇極大挫敗。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應詢表示:我們注意到這次選舉的結果。希望兩岸同胞珍惜兩岸關係來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維護並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華社電)文/ 張文生(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所長、教授)  2014年11月29日,臺灣舉辦了歷史上規模最大、應選人數最多的「九合一」選舉,開票結果顯示國民黨慘敗,而民進黨大勝。這樣的結果是臺灣社會大多數民眾的選擇,我們應當尊重這樣的結果。  「九合一」選舉是「地方性」的選舉,兩岸議題不是這次選舉主要的選舉議題,選民更加關注的是經濟民生、「地方」建設及候選人形象。
  •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 臺商:民眾在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行政院長」賴清德、「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分別宣布請辭職務,臺灣地區領導人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當晚表示,身為執政黨主席,對於選舉結果負起完全責任,辭去黨主席一職,但行政團隊必須保持穩定,分別慰留賴清德和陳菊。臺企聯發言人葉惠德指出,選舉結果反映了多數臺灣民眾在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據聯合報、中通社報導:在今次「九合一」選舉當中,民進黨從13縣市執政只剩6縣市。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黨主席職務
    新華社臺北11月25日電,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於24日進行投票,選舉產生22個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村裡長等。另據新華社臺北11月24日消息,蔡英文24日晚間宣布辭去民進黨黨主席職務,以示對該黨在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中的表現負責。
  • 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還有希望嗎?臺媒這樣說
    「大華網絡報」28日發表評論指出,兩岸政策的失敗,絕對是蔡英文與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嚴重敗北的主要因素之一。那麼仍然掌握行政大權的蔡英文,是否願意調整兩岸政策?或者她的調整能不能產生效用?便成為未來她僅剩的一年半任期內,兩岸各界與區域各方的關注重點。
  • 聚焦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國民黨為何大敗?
    2016年1月17日新聞:  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是一貫的、明確的,不因臺灣地區的選舉結果而改變。  解說:  《新聞1+1》今日關注:臺灣選舉,國民黨為何大敗?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公布 蔡英文獲勝
    競選主軸:「點亮臺灣 Light up Taiwan」  兩岸政見:聲言將「維持現狀」,「維持公平正義、全民共享、確保臺灣人民的選擇權」。外界輿論一般認為,她未明確承認「九二共識」。  1999年,宋楚瑜曾以獨立參選人身份參加200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失利。2004年,宋楚瑜作為副手與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搭檔,再度參選,未勝出。2012年宋楚瑜與林瑞雄搭檔第三次參選,最終落選。  競選主軸:「一起找出路」  兩岸政見:主張「兩岸一家親」。
  • 2018是臺灣選舉年 謹防「反中」戲碼衝撞兩岸關係
    臺灣《旺報》27日社評指出,2018年臺灣縣市選舉熱戰提前開打,島內「反中」勢力又告抬頭,意圖重演2014年「太陽花」老戲碼,扭曲兩岸關係,獲取選舉利益。對此,評論指出,民粹會導引另一方民粹反彈,若迫使中國大陸官方反制,相對管制對臺投資、貿易,將是臺灣不可承受的損失。
  • 親綠民調:三分之二臺灣民眾不滿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表現
    親綠民調:三分之二臺灣民眾不滿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表現 2018年12月24日 13:5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24日訊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親綠智庫「臺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民調顯示,臺灣成年人當中,只有2成5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基本上滿意,但有6成6不滿意;不滿意的人數創下歷史新高。
  • 董一楠:《2020年臺灣選舉中的兩岸因素及其影響》
    2020臺灣選舉 兩岸因素 「抗中保臺」 「綠化」2020年1月11日,臺灣「二合一」選舉結果揭曉,蔡英文高票當選,民進黨取得「立法院」過半席次。影響臺灣地區選舉的因素非常多,如候選人及政黨形象、競選策略、政策主張、兩岸關係、涉外關係等等,且不同因素在不同選舉中所佔的比重也不盡相同。本文擬對此次臺灣「二合一」選舉的兩岸關係因素展開研究,並預測選舉結果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 臺灣輿論熱議「九合一」選舉結果
    臺灣輿論熱議「九合一」選舉結果 2018-11-26 21:17:輿論普遍認為,這個結果表明民進黨當局2年多來的執政不得臺灣民心。11月24日晚,蔡英文在臺北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以示對該黨在臺灣「九合一」選舉中的表現負責。圖中為蔡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