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嗎?「媽媽沒有很不了解我」這份試卷引人淚崩

2020-09-04 耕讀東方

回想學生時期,你最討厭哪些事?

這份世界上唯一一份的試卷找來了已經為人父母的大人來進行測試。

一位母親看到這份試卷直言:「我覺得我應該就是直接勾沒有的比較快」

一位父親也直說:「幾乎每一項都要打勾耶」


談談 不被信任的經驗

你會覺得自己當孩子的時候,爸爸媽媽的信任對你重不重要

「信任帶來的就是自由,這種東西就建立在父母能多信任你,那時候確實都是沒有的。」

「如果說父母願意給當時的我們,如果說有多一點的空間,或許我今天可能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吧」


你也對孩子這樣做過嗎?孩子為什麼不願溝通呢?

你覺得媽媽了解你嗎?

「覺得媽媽……沒有很了解我」

「她完全不信任我 ,不信任我能夠自己自主管理。」

「不要每次都把我跟別人比較,就覺得一直被羞辱,明明沒有做錯事,但就感覺好像做錯事的樣子,希望我媽可以信任我一點,然後給我多一點點自由世界」


孩子為什麼會常常講「常常講」「還好」「沒事」這些很簡短很空乏的話語,事實上他就是在敷衍你啊,因為他不想跟你講話。

「怕講了被否定」

「怕講了被批評責怪」

然後發生事情的時候你又怪我沒講,那我講也不是,不講也不是。

其實,我覺得大人有個心態很重要,就是你要尊重你的孩子,要把孩子當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就是一個人,去尊重他,一旦你尊重他,你才會願意聽他說話,而不是他說什麼你就否定他。

每道題目 都來自孩子的心聲

父母解釋「就是我們不好才希望他好,因為我覺得有眼前虧」

「這是一種傳承吧,上面的父母親要求我,我可能也會現在要求我的孩子這樣子」

「或許不自覺就會有希望他比我們更優秀這樣的心態出現」

「我覺得可能我對他的信任度不夠,如果我不想跟孩子之間有那麼大的鴻溝,我會改變自己」

「不要當完美的父母,當夠好的父母就好」

夠好的父母就是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那就夠好了。明天再比今天更進步一點,那就夠好了。而很多父母事實上很希望可以當一個一百分的父母,所以他的挫折是來自於今天孩子呢出狀況了,代表我不好,孩子有問題代表我有問題,孩子做得不夠好,代表我不是夠優秀的家長。他把自己的表現跟孩子的表現綁在一起了。

希望家長們給自己和孩子一個空間,有一個平等交流的機會,那麼雖然沒有辦法解決孩子的問題或滿足你。但是你會讓孩子知道我並不是一昧地想要壓著你,而是我們站在一個很平等的基礎,和平地對話,那這個就是在幫助孩子邁向一個情緒獨立成熟的人的過程了。

相關焦點

  • 你真的了解語言障礙嗎?
    7)代名詞反轉:「你」、「我」、「他」等代名詞有混淆的現象。8)不清楚肯定與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較少使用甚至不會使用「是」或「好」。9)文法結構不成熟:會使用自己的語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觸的人才了解其語言所隱藏的涵義。
  • 你真的「了解」這些單詞嗎?3
    不管你是大學生、上班黨還是自由身份,如果你想通過外刊了解真實的世界但又苦於英文差,如果你想提高英語能力以搞定某個棘手的考試,如果你想像我一樣做一個終身學習者,那就來和一群自驅力極強的同學一起,學習「英文外刊研讀課程」吧 ^_^ 如果你想了解課程的詳細情況,請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
  • 「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這樣回答,讓孩子受益終生
    剛接上女兒,就看到同班的佳佳歡呼著撲向媽媽,一邊抱住一邊問:媽媽為什麼你總是要去上班,元媽媽就不用呀?我也想你每天早點來接我。想起上次幼兒園門口,也有個孩子問媽媽同樣的問題,那位媽媽煩躁地對哭鬧的孩子說:媽媽不去上班,你爸賺得那麼少,哪有錢給你買這買那?!
  • 「媽媽來信」當我拍了孩子練琴的視頻後,選擇了信任她
    作為一個老母親不就是把心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她把每一件事都做好,練琴就要好好練,每一分鐘都要投入認真的練。我這麼在意時間,就是覺著她一旦有點別的動作,就沒有好好練。我總是跟她說只要他好好練,如果認真的練了,我就不在意時間的。我也只有通過看她是不是一直練,沒有其他小動作,才能判斷她是不是達到了練習的效果。
  • 媽媽,你不是說不讓我撒謊嗎?
    比如他雖然嘴上說「我真的很笨」其實是想聽「你不是笨只是太善良」之類的恭維話。這時候你就不能安慰他你就說:「誒草巧了,我老早就覺得你智商有點兒低了。那就趕緊治唄,還在這兒嗷嗷嗷的瞎、逼、逼啥!」教授:會影響我。10、通常誇一個女人漂亮,如果不漂亮,可以誇她很有氣質;如果既不漂亮,又沒有氣質,可以誇她善良;如果都沒有,就誇她健康。
  • 「棉花糖 家庭教育」「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
    時至今日,依然有一些父母,打著「為了孩子好」的幌子,以「孩子還小,不要緊」為由,無所顧忌地打壓著孩子的自尊,讓孩子抬不起頭來。而我就算是對的,也沒有勇氣堅持下去,因為我總是怕我真的錯了。,其中之一就是「讓孩子當眾出醜」。
  • 了解你「最熟悉的陌生人」-海綿
    海綿,是我們接觸得最多的材料,洗浴用品,辦公用品、洗滌用品都會用到,但是你真的了解這個「最熟悉的陌生人」嗎?1.海綿是古老的動物海綿是最原始的多細胞動物,人類的歷史在他面前不值一提,因為海綿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6億年,至今已發展到1萬多種,佔海洋動物種類的十五分之一,是一個龐大的「家族」。
  • 你想過嗎?為什麼「羊水」不叫「牛水」「人水」?
    「羊水」這個詞我們聽得多了,但真要寫出來時,可有不少準媽媽會寫錯別字——「氧水」。胎寶寶是被包裹在羊水中長大的,這麼一想,「氧水」似乎更「名正言順」一些,但為何偏偏要叫「羊水」?不管哪種說法靠譜,對我們來說,了解「羊水」的作用和重要性,比知道名字來歷更有必要。
  • 補上DHA就能讓孩子聰明嗎?你了解多少呢?
    補上DHA就能讓孩子聰明嗎?你了解多少呢?DHA 全名「二十二碳六烯酸」,屬於ω-3 不飽和脂肪酸,它碳鏈長、雙鍵多,與大腦神經、視力發育有著密切的關係。補上DHA就能讓孩子聰明嗎?你了解多少呢?補上DHA就能讓孩子聰明嗎?你了解多少呢?
  • 「我不捨得讓媽媽痛」,哪一個瞬間,孩子讓你淚流滿面?
    不是為那桌菜,而是恍然發現,我成天將「不懂事、不省心」掛在嘴邊的這個小男孩,似乎從來沒有說過我的不好。我愛我的兒子,可是我不如他愛我。我在愛孩子的時候,都是寄予厚望的,這份愛需要孩子用乖巧、聽話、學習成績優異等結果來回報。雖然我沒有刻意索取,但如果期待落空,我必定難掩失望。
  • 你真的了解孩子嗎?這些你做到了嗎?
    你有多了解孩子?這個問題,如果換成以前的我來回答,我一定會自信滿滿地回答道「我兒子,我不了解誰了解?」其實孩子想要的並不多,想要真的了解兒子也並不難,只要多給他一點陪伴。周末我帶孩子去放風箏,他很開心,問他為什麼,他說:「我長這麼大,這是媽媽第一次陪我放風箏。」
  • 你真的了解灰色嗎,灰色沒有色彩?「知更常青藤」
    在英語中的grey和gray我想你曾經和我有過同樣的疑惑,在英語中灰色的單詞似乎grey和gray都存在,但是又不確定是哪個。現在我可以鄭重地告訴你,兩個都對。grey是英國英語的表示,而gray是美國英語的表示。
  • 測評 |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質和潛在優勢嗎?
    【測評內容】《職業性格測評》在大五理論的基礎上,剖析你的職業類型,幫助你釐清你的職業方向,提供合適的職業發展建議,讓你的職業選擇不再迷茫,讓你在轉型期更加堅定,做出更精準的職業抉擇。當你處在職業迷茫期的緊要時刻,當你糾結於如何選職業、要不要換職業時,這份測評能幫你撥開迷霧,重新認識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
  • 日語單詞「所見」的3個含義,你都了解嗎?
    所見」是我們經常能夠聽到的日語詞彙,但是你對於他的含義了解嗎?今天就讓光醬帶著你們一起去了解「所見」吧,通過對「所見」的學習,希望讓你對它的了解更進一步。那麼讓我們開始學習吧。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所見」的讀音和含義「所見」的讀音為「しょけん」,「所」的含義是"場所、地點",「見」的含義是看到的含義,所以它倆組合而成的「所見」,在句子中大概有以下3種不同的含義,讓我一起去看看吧。
  •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學了」,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前兩天,送孩子去書法班的時候,在小區門口看到一位媽媽,她正拽著孩子往車裡進,孩子哭著掙扎:「我不想學舞蹈了,我不去,太累了……」媽媽怒吼著:「你今天去也得去,不去也得給我去!」劉星:「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你也不懂事嗎?
  • 你真的了解Handler嗎
    今天發一個以前的文章,關於Handler的全面解析,大家看看吧~「周末愉快」!❝提到handler,大家都想到些什麼呢,切換線程?延時操作?那麼你是否了解「IdleHandler,同步屏障,死循環」的設計原理?
  • 孩子太黏人!你有沒有了解過到底是什麼原因?
    」的行為,是孩子對於安全感的補償。安全感通俗來說就是願意相信「我是安全的」、「你是友好的」、>「這個世界是值得信賴的」,是一個很直接的主觀感受。身體的接觸可以接傳達給孩子一個信息:媽媽是愛我的。點擊下方【了解更多】,你會回來感謝我的。
  • 教孩子「好好吵架」之二孩子吵架,爸媽真的不需要介入?
    黃錦敦心理師指出,其實,真正讓父母擔心的並不是孩子的堅持度,而是堅持度高的孩子,常常自己有想法想要達成,卻完全忽略別人的想法,當孩子一定要其他人都照著他的意思做,便會勉強別人、侵犯了人與人之間的界限。重要!先區辨「孩子是否真的侵犯到他人」年幼的孩子在發展上,對於「從別人的觀點來想事情」的能力才正在成形。黃錦敦心理師從自身的經驗,與我們分享以下想法。
  • 孩子問「媽媽,你會死嗎?」你該如何回答?
    唯有給孩子補上「死亡教育」這一課,才是上策。早上,我告訴兒子清明節要帶他回老家,給太爺爺掃墓。沒想到,他卻猝不及防地問了我一句:「媽媽,你也會死嗎?」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問過類似的問題,關於死亡,他們有著同樣的困擾和擔憂。
  • 你知道,我一個人帶孩子有多難嗎?
    1)努力放手,勇敢把孩子扔給爸爸你知道《喬爸爸是怎樣煉成的》嗎?因為,點心媽懶。所有能坐著的事情,堅決不站著,能躺著的事情,堅決不坐著。如果趕上孩子生病,那就更是慘目忍睹,每晚上被「踢醒」不下十次,這都算正常。所以,傳說中的喬爸爸就是這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