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師耄耋之年仍翻譯授課

2020-12-13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退休教師耄耋之年仍翻譯授課

  1997年,夏玉芝(中)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李翠霞等人在日本東京。家屬供圖

  夏玉芝年輕時的舊照。家屬供圖

  夏玉芝

  性別:女

  籍貫:山東威海

  終年:101歲

  去世原因:病逝

  生前住址:日本

  生前身份:退休教師

  女人是不能靠也不應靠男人過一輩子的,還是得靠自己。 ——夏玉芝

  從東京中心地區驅車10幾分鐘,即可到達本願寺,這座佛教淨土真宗派寺院,也是東京著名的賞櫻花勝地。楊中強(日文名榎友嘉)為母親夏玉芝選定的最終居所,就在寺院裡。

  「母親這輩子,不是什么女強人,她從不對人發號施令,更不會發怒,但她的心特別堅強。」楊中強說,母親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她拼了一輩子」。

  2014年12月14日,101歲的夏玉芝走完了生命最後一程。讓女兒楊中強遺憾的是,母親直到臨終,也沒能恢復在北京的戶口——她雖然堅持保留著中國國籍,但戶口卻在20多年前就被註銷,她成了「黑人」。

  簡樸,有情趣

  夏玉芝出生在山東威海。1938年,24歲的夏玉芝東渡日本留學,攻讀法律。1942年,由於成績優秀被推薦到北京大學法學院任教,講授《民法總則》。

  在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馬原的記憶裡,夏玉芝不奢華,卻有情趣。

  解放後,她們曾做過多年鄰居,「那時候吃得很簡單,但她仍然會和我交流廚藝。」馬原回憶,夏玉芝生活簡樸,工作忙時常吃食堂。

  楊中強說,母親是山東人的口味,喜歡吃大蔥蘸大醬,「她說吃米飯很奢侈,如果有米飯,其他什麼副菜都不用就了。」

  但另一方面,夏玉芝又很精通西餐的吃法和禮儀,她教女兒如何用刀叉和利用盤子吃菜喝湯,還教她們吃飯時應注意的禮節。夏玉芝曾說,在日本明治大學讀書時,有時被老師請到家裡做客,當時日本的大學老師家裡一派西洋生活方式,她也可以文雅而不失禮儀地和他們一起共進西餐。

  在日本留學時,夏玉芝喜歡薔薇花。她曾說,如果以後有兩個女兒,就以「薔」、「薇」起名,後來,她生下兩個女兒,分別起名「楊中薔」、「楊中薇」。解放後,建設祖國的社會情緒高漲,她才將女兒的名字改成了「強」和「偉」。

  楊中強曾聽母親講過,生活節儉的母親,為數不多的浪漫舉動,是每當北京下起小雨或是雨後,她都會坐上黃包車,繞著當時的北大紅樓和故宮角樓一帶看風景,「在母親看來,這時的風景最美。」

  夏玉芝生活簡樸,但從不委屈兩個女兒。姐妹倆可以看電影、看劇、聽音樂會,買書也從不考慮價格,就連滑冰鞋和遊泳衣這樣的奢侈品,也會買給女兒,「在那個年代,有幾個孩子能有這些東西呢?」

  堅強,不計較

  「母親這輩子,不是什么女強人,更不會輕易發怒,但她的心特別堅強。」楊中強稱。

  1955年,夏玉芝的丈夫楊玉林肝癌去世。最初,夏玉芝只是說,「父親的病很難治,要送到西山療養。」直到一年後,夏玉芝才和女兒說,「父親已經一年沒回家了,你們不給他寫封信嗎?」

  兩個女兒將一年來的變化全寫下來。信寫完了,夏玉芝說,信燒了,父親就能看到了。

  直到這時,兩個孩子才知道父親離世的消息,「她就是不想讓我們自卑,在外面受欺負。」

  楊中強說,母親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她拼了一輩子」。90歲時,老人仍然翻譯法律書籍,住在醫院裡兩個多月,家人都很擔心,母親卻說,「我死不了,你們放心吧。」

  「文革後夏老師回學校工作,當時年紀很大了,但她沒有一丁點架子,見到晚輩特別親近。」曾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學院院長的潘壽君回憶,那時兩人共同在亞非語系工作,夏玉芝主要負責日語教材的編寫和翻譯,平時話不多,但見到同事都會很禮貌地打招呼,「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在日本留學過的。」

  潘壽君說,和很多老教師一樣,夏玉芝的身上有著明顯的留學國家的文化烙印,但也有著骨子裡的內斂和謙遜。「我從沒有看到過她對任何人發號施令,也從沒有看到過她對人發怒。」

  楊中強說,小時候調皮,有一次,她決定躲在院子裡「嚇一嚇」母親,當自己從黑影裡躥出來時,母親驚慌中把一鍋滾燙的小豆湯灑在了腳上,「兩隻腳裹了幾個月的紗布,直到老了還留著疤,但從沒責備我一句。」

  楊中強說,晚年的母親對編譯法律書籍情有獨鍾。90歲時,夏玉芝仍然翻譯法律書籍,經常讓女兒幫忙聯繫國內的出版社,想再出版一些國內沒有的法律文獻,但直到去世,家裡還留存著大量沒出版的手稿。至今國內很多法學專業人員在撰寫的論文中,還時常引用著母親翻譯的日本法律經典書籍。

  難捨故國情

  在夏玉芝年少求學過程中,當時在大連如果填寫「滿洲國」國籍,可不通過考試領取日本國費直接赴日留學。但夏玉芝堅持中國國籍,憑著成績優秀,參加了留學日本的考試。留學期間,夏玉芝曾因多次拒絕參加侵華慶祝集會而被孤立為「反滿抗日分子」。回國後的夏玉芝,更是將自己的家作為活動基地,印刷抗日刊物等。

  晚年在日本,夏玉芝加入一些親中民間團體,作為無償的社會貢獻活動,不僅幫助來日本的中國留學生,還教日本人中文,普及中國文化。漢語課每周兩次,雖然學生只有幾個人,但夏玉芝每次備課都很認真,「她當時已經80歲了,經常備課到很晚,講完課後,明顯能感覺到她那種滿足感。」

  上世紀90年代,兩個女兒在日本定居,年近八旬的夏玉芝赴日投靠女兒。按照公安部門的解釋,國內在1991年左右出臺規定,凡出國探親者戶口都要註銷,直到本人回國補辦才能恢復戶口。

  2013年,楊中強得知母親戶口被註銷,立即回國補辦,但被告知必須本人辦理,「當時母親已經99歲了,走不動了。」

  夏玉芝剛到日本那幾年,日本法務省的官員了解到了她的經歷,把電話打到家裡,問她願不願意入日本國籍,夏玉芝聽了一笑了之,「我要是入了日本國籍就把這輩子的經歷全抹了,我要保持晚節呀。」

  楊中強說,母親最喜歡的歌是《南泥灣》,還有一首叫《旅愁》的日本童謠。「90歲以後,每當聽到這首童謠,夏玉芝都會默默掉眼淚,童謠裡唱著,「不舍的家鄉不舍的雙親,浮上心頭的是林子的樹梢;風雨透窗,迷茫的心在遙遠的彼方。」(記者 賈鵬)

  寄語

  親愛的媽媽,您是大海,包容了我的一切;您是太陽,照亮了我的一切。我永遠懷念您。 ——女兒楊中強

  親愛的姥姥,人生有限,您對我的愛無限。您對我的愛和教育是我今後人生的支柱。您一直活在我心裡。 ——外孫女毛毛

相關焦點

  • 退休英語教師用QQ群語音義務授課
    陳麗麗曾是遼寧省錦州市實驗中學的高級英語教師,退休後來大連和女兒生活在一起。陳老師根據30多年教學經驗,編著了一本名為《英語語法應用指南》英語教材,將英語知識無償地傳授給更多的人。半島晨報、海力網攝影記者張騰飛  人物檔案  姓名:  陳麗麗  年齡:66歲職業:退休高級英語教師事跡:退休後發揮餘熱,編著《英語語法應用指南》一書,通過QQ群語音授課的形式,將英語知識無償地傳授給更多人。
  • 90歲北京大學教授左少興逝世,耄耋之年仍講授古俄語課程
    198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8月光榮退休。左少興先生長期承擔俄語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系統講授《俄語史》《古代俄語》《俄語古文閱讀》《俄語語法》《俄語詞法學》《俄語形態學》《俄語歷史語法》《蘇聯學——俄語語言文化》等課程。他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不辭辛苦,培養出數代後起才俊,深得師生的敬仰與熱愛。
  • 耄耋之年再回首(二):從教之路(下)
    本文作者:曹有錢耄耋之年再回首(二):從教之路(上)耄耋之年再回首(二):從教之路(中
  • 鄭州大學90歲高齡教授退休後無償授課15年
    鄭大90歲高齡教授退休後堅持上講臺無償授課15年  當你老了,退休了,還會堅持在崗位上嗎?昨日,記者從鄭州大學獲悉,有位90歲高齡的教師,退休後卻依然站在講臺上,已無償給學生授課15年。  他  主動提無償授課  近日,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大二學生的第一節生理學課上,一位頭髮稀疏花白的老人顫顫巍巍地走上講臺,然而穿著風格卻與老年人迥異,藍色牛仔褲搭配格子襯衫,精神抖擻。
  • 翻譯小說、地鐵口賣書、獨自旅行,耄耋之年的他阻擋了時間
    「這是您自己翻譯的?」一位駐足的女生翻著書頁,露出驚訝的表情。穿著深灰色外套的老人發出一陣憨笑,雙目閃光地介紹起他與兒子翻譯出版的這本匈牙利小說。讓路人更加難以置信的是,眼前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家,今年已有84歲高齡。已是耄耋之年,卻幾乎每天出現在地鐵口向路人介紹自己的新譯作,這位讓不少人訝異的老人家,叫林寶山。
  • 退休教師稱英語教學有缺陷 自創「胡氏發音法」
    退休教師稱英語教學有缺陷 自創「胡氏發音法」 武漢科技大學退休英語教師胡兆鈞認為,國際音標教學存在缺陷。他由此經過多年潛心研究,自創了一套「胡氏發音法」。昨日,記者來到胡兆鈞的家中,這位87歲高齡的老者仍在親自帶學生。  退休教師:音標教不好中國人發音  雖已是耄耋之年,但胡兆鈞老人思維敏捷。「打開電視,聽著那些英語頻道主播的發音就覺得憂心。」
  •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耄耋之年什麼意思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歲。「耄耋之年」是古代年齡稱謂中的一種,古時對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  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耄,形聲字,上形下聲,本義為年老,音"冒";而耋,形聲字,本義也為年老,泛指老年,音"迭"。
  • 耄耋之年再回首(四):西口之路
    解放後他考入集寧師範,畢業後被分配到達茂旗當老師,退休後住在呼市大閨女退出來的一套舊樓房裡。大閨女曹英子在呼市楊家巷小學任副校長,女婿叫卜二明,是蒙古族。叔叔退休後應聘在呼市一所技校負責招生工作,他聽老輩人說家中有一支子人出了口外住在四興莊村,他在查看學生檔案時看到曹潤娥閨女的檔案中填寫的四興莊村,他按照檔案中留的電話聯繫到曹潤娥。曹潤娥是小一輩子的人,不了解老輩子的事,就讓叔叔和我見面告訴。
  • 教師越老越「吃香」?退休教師進行「有償補課」,對學生是好是壞
    但退休老師是已經退休的教師,不屬於在職教師的行列,當然還要建立於沒有與私立學校有合同關係的同時,才可以進行有償補課,並且教育部也不會進行幹涉,畢竟只是規定了在職教師,對退休教師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屬於合法行為。
  • 教師退休年齡規定:教師退休年齡及教師退休工資新規定
    >  教師招聘報考指導  教師招聘閱讀資料  教師招考試題庫 教師資格證:近來教師是否漲工資和退休年齡改革都是教師們十分關心的問題,對於延長退休年齡的人員,如果擔任的是行政領導或者管理職務,如果達到了國家規定的統一退休年齡,要免除行政領導或者管理職務
  • 禁止教師「有償補課」,違者撤銷教師資格,其中包括退休教師嗎?
    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教師行業也在不斷的進行規範,對於這類教師的行為,教育部明確發布規定,通知中指出:禁止在職進行「有償補課」,不允許教師在課堂上有「不作為」的現象,一經發現,違者直接撤銷教師資格,取消授課資格。
  • 湖北退休語文老師自學英語 還給老外們當翻譯
    昨天下午,一位在武漢江岸區黃浦科技產業園工作的外國男子,前往華中圖書交易中心購書,他沒有直接進書店與店員交談,而是先找到保安樊爹爹,請他當翻譯。該男子是樊爹爹認識的外國友人之一。樊爹爹來該中心當保安前,是一名退休教師,他通過刻苦自學,已能用較流利的英語與外國友人交談。
  • 武漢圖書城保安自學英語給外國友人當翻譯:退休前是語文老師
    武漢圖書城保安自學英語給外國友人當翻譯:退休前是語文老師 陳奇雄/武漢晚報 2018-03-12 11:04
  • 耄耋之年再回首(三):打工之路(下)
    本文作者:曹有錢耄耋之年再回首(三):打工之路(上)耄耋之年再回首(三):打工之路(中
  • 思考樂英語主力教師培訓及授課交流圓滿落幕
    6月20—21日,思考樂教育教學中心特邀全國著名考研輔導專家趙敏老師,蒞臨思考樂教育總部大會議室,為思考樂英語主力教師做了為期兩天的培訓和授課交流。她講課脈絡清晰、條理清楚、邏輯性強,以其時尚、獨到、犀利,又不乏睿智、幽默的授課風格,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贏得了所有到場的思考樂英語主力教師的一致尊重和認可!
  • 退休教師的春天來了!2018退休教師工資要漲!
    但是昨天就有讀者私信陝西教師考試小編,我們退休老師的工資什麼時候才會漲!看來很多老教師也是很關心自己的退休金!老師們把一生奉獻給了講臺,奉獻給了教育事業。並且教師這個職位一直以來頗受社會尊重,是很多人嚮往的職業。但是根據讀者提供的信息情況!可能退休老師的工資並不鮮亮!
  • 組織退休高校教師到西部支教!教育部發通知了
    近日,教育部印發《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實施方案》,啟動實施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計劃面向西部地區行業、產業、企業急需的緊缺專業,遴選組織一批高校優秀退休教師支教、支研。根據《方案》,2020年將從部分部屬高校招募120至140名退休教師支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塔裡木大學、滇西應用技術大學。首批援派教師擬於2020年春季學期到位。
  • 農村退休教師工資多少?退休農村教師最新政策
    在以前,農村條件不好,很多人都不願意來,但有部分人為了發展農村教育,願意呆在農村支教,隨著國家大力發展農村,現在很多農村教師的待遇都有了提高,那麼2020年農村退休教師一個月多少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 瀏陽九旬退休教師這件好事一做就是二十餘年!
    一個人做好事並不難難的是耄耋之年還在堅持
  • 耄耋之年 心系瑞中—39屆9旬老校友賀母校120周年華誕
    1939屆校友項競先生94歲 繆天成先生93歲 陳霖先生93歲 許靖女士94歲送「時雨春風惠我無疆 唯我瑞中源遠流長」書法賀母校120周年華誕。當時學校各科都成立了教研組,每個學期開一次交流會,討論研究怎麼提高教學質量。我主管教學,每會必到,傾聽問題,提出對策。   申報省重點這個目標,大大激發了全體教師的鬥志,大家都幹得很起勁。有些教師帶病上課,把醫生開的病假條揣在口袋裡,不願請假,我們很感動。各教研組進行評比活動,每位教師的講課讓師生共同打分。在良性競爭中,教師們你追我趕,教學質量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