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幼兒園保健小常識,提前預防讓孩子少生病!

2020-12-23 騰訊網

轉眼入秋,氣溫變化較大。秋季處於夏季和冬季之間,因此夏季和冬季的傳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發生。

小朋友在成長期,各方面抵抗力不夠強,加上群體生活,更易染上傳染病,家長和老師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那麼,秋季有哪些常見疾病呢?

1

腸道傳染病

秋季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有霍亂、傷寒、副傷寒、痢疾、輪狀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瀉等。這類傳染病經「糞 —— 口」途徑傳播,是「吃進去」的傳染病,通常是由於細菌或病毒汙染了手、飲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經過恰當處理,吃進去後發病。

01霍亂

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屬於國際檢疫傳染病之一,也是我國法定管理的甲類傳染病。它有以下特點:發病急,傳播快,可引起流行、爆發和大流行。臨床特徵為劇烈腹瀉、嘔吐、大量米泔樣排洩物、水電解質紊亂和周圍循環衰竭,嚴重休克者可並發急性腎功能衰竭。

02傷寒

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經消化道傳播的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徵為長程發熱、全身中毒症狀、相對緩脈、肝脾腫大、玫瑰疹及白細胞減少等。主要併發症為腸出血、腸穿孔。本病以夏秋季多發,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過水、食物、日常接觸、蒼蠅和蟑螂傳播。

03細菌性痢疾

簡稱菌痢,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發熱、腹痛、腹瀉、裡急後重和粘液膿血便。常年發病,以夏秋季多見。主要通過生活接觸、食物、水和蒼蠅等途徑傳播。

04A型肝炎

由通過感染A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臟炎症,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發病以兒童和青少年多見,是我國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之一,在病毒性肝炎中發病率及感染率最高。發燒、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和皮膚發黃、有的病人有腹脹或腹瀉、尿呈褐色、大便色淺、檢查肝臟有腫大和觸痛或叩痛的體徵。

05腸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

腸道病毒EV71是人腸道病毒的一種,簡稱為EV71,常引起兒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峽炎,重症患兒可出現肺水腫、腦炎等,統稱為腸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三歲以下嬰幼兒多發,成人也可感染。

預防小貼士:

1.提倡良好的個人和飲食衛生習慣。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蒼蠅叮爬過的食物;不暴飲暴食;實行分餐制,養成餐前便後洗手的良好習慣;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滌消毒;杜絕生吃水產品。罐頭食品出現鼓起、色香味改變的情況不可食用;不喝生水。

2.加強個人防護,了解腸道傳染病的相關知識。充足的睡眠和豐富的營養可增強體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於預防腸道傳染病。適當進食蒜、醋可預防胃腸道傳染病。

3.感染腸道傳染病應立即上醫院就診,不要胡亂用藥,特別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進行不規範治療。防止耐藥性的產生,某些腸道傳染病抗生素的不當使用,甚至可導致生命危險。

02

呼吸道傳染病

秋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感、軍團菌病、肺結核等。這類傳染病經呼吸道傳播,是「吸進去」的傳染病。

細菌或病毒可直接通過空氣傳播,或通過灰塵中細菌或病毒的飛沫核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後發病。

預防小貼士

保持室內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講究個人衛生,不隨地吐痰,日用品常進行日照消毒和適當處理;有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時,到公共場所應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

必要時可進行疫苗的接種:如接種卡介苗預防肺結核,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流感,接種肺炎疫苗預防肺炎。

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嬰幼兒常見傳染病,目前還不屬於法定報告傳染病。該病隱性感染率高,顯性病人症狀一般輕微。

手足口病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手足口病雖然表現在皮膚和口腔上,但病毒會侵犯心、腦、腎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時要加強對患者的臨床監測,如出現高熱、白細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時,就要警惕暴發性心肌炎的發生。

伴發無菌性腦膜炎時,其症狀表現為發燒、頭痛、頸部僵硬、嘔吐、易煩躁、睡眠不安穩等;身體偶可發現非特異性紅丘疹,甚至點狀出血點。

預防小貼士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勤洗澡,喝開水,不吃生冷食物。

做好環境衛生和食品衛生,堅持搞好教室、寢室、廁所、食堂等場所的常規消毒處理,保持通風換氣。

認真做好每日的晨檢工作。一旦發現孩子有發熱、皮疹等症狀,要立即通知家長帶小孩去正規醫院就診。如一周內發現有2例以上類似症狀的孩子,應電話報告縣疾控中心;同時對其接觸過的玩具、被褥、桌椅等物品和活動場所進行全面消毒。

孩子如有發熱,出現手、足皮疹時,應暫停入託、上學,避免傳染給他人。待隔離治療一周以上,症狀完全消失後由醫療機構出具健康證明方可返園、返校。保育員、教師和其它工作人員有發熱伴皮疹等症狀的,應立即暫停工作,並進行隔離治療。

患兒的家庭應使用肥皂、84消毒液對日常用品、玩具等進行清洗消毒,不能遇水的物品(如課本等)可經陽光曝曬消毒,對餐、飲具可煮沸消毒,患兒糞便可用84消毒液或漂白粉消毒,衣被可經陽光曝曬消毒。

應儘量少帶孩子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特別是避免與其它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幼兒園溫馨提示:秋季做到這5點,孩子健康少生病 | 一傑分享
    秋季,細菌容易繁衍,成為了各種疾病的高發期,幼兒園的孩子由於抵抗力低,一不小心便會「中招」。所以,做好孩子的秋季保健,是家長刻不容緩的事。 以下幾種常見疾病以及預防孩子秋季生病的建議,希望幼兒園老師傳達給家長們。
  • 「秋季保健」中青未來幼兒園|幼兒秋季保健小常識你知道嗎
    季節交替時孩子們的抵抗力可能變弱。隨著秋天的到來,氣溫的逐步下降,天氣也變得乾燥起來。孩子的適應能力差,與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等一系列「陰虛內熱」的徵象。做好各項保健措施,對維護寶貝健康十分重要。那麼秋季寶貝如何應對秋燥呢?以下是秋季幼兒保健常識請籤收。
  • 天氣變涼,幼兒園秋季保健的7個小常識
    幼兒園開學正值秋天來臨,季節交替時孩子們的抵抗力可能變弱。因此,在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上,我們要更加仔細耐心。今天的文章,不僅值得幼兒園管理者學習,也十分值得家長和老師借鑑。多吃蔬菜,增強免疫秋天天氣逐漸轉涼,是流行性感冒多發的季節,幼兒園要注意在日常飲食中讓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及維生素E的食品,增強肌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 孩子入園總生病?做好6個預防措施,孩子入園少生病
    開學啦~幼兒園也迎來了新成員,不過剛入園的小朋友往往會因為對環境不適應,情緒不佳而生病,各位家長可要長點心哦! 為什麼孩子入園後總會生病?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睡前不刷牙 有的孩子總是呼吸道感染,這很有可能是睡前喝奶不刷牙不漱口的壞習慣導致。
  • 縣幼 · 健康丨秋季兒童保健小常識
    深秋天氣越來越涼,晝夜溫差大,幼兒體質較弱,免疫力低下,很容易生病。幼兒自我表達能力弱,所以我們要更細心關注照顧他們。多吃生津潤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蘿蔔等食物,搓揉迎香穴鼻翼兩側,練練呬「嘶」音字功等,都有助於我們預防呼吸道疾病。2、秋季寒風四起,冷空氣的到來讓天氣降溫達到七八度左右,幼兒容易出現以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為主的腸胃型感冒。
  • 縣幼· 健康丨秋季兒童保健小常識
    深秋天氣越來越涼,晝夜溫差大,幼兒體質較弱,免疫力低下,很容易生病。幼兒自我表達能力弱,所以我們要更細心關注照顧他們。一、由於氣候乾燥,季節交替氣溫驟降,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1、除天氣變化外,自然界花也比較多,所以有的小孩容易因燥熱、過敏以及感染等情況引起咳嗽。
  • 小兒推拿李波:開學季=生病季?入學以後怎樣讓孩子少生病?
    小兒推拿李波:開學季=生病季?入學以後怎樣讓孩子少生病?熊孩子開學了,家長都很高興,但是就以往的經驗,家長也別高興的太早了…「幼兒園開學健康狀況調查」顯示:近九成孩子在入園初期會出現各種不適應症狀,超過一半的孩子入園後生病機率明顯增加,其中44%的孩子在第一學期生病超過3次。
  • 天氣變涼,幼兒園秋季保健的7個小常識!家長請收藏之
    一進入秋季,晝夜溫差比較大,再加上氣候乾燥,容易引起小兒腹瀉和感冒等病症。因此,家長和幼兒園都要更加注意保持幼兒的身體健康,在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上,我們要更加仔細耐心。A及維生素E的食品,增強肌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 天氣變涼,幼兒園秋季保健的7個小常識!轉給家長學習起來
    因此,在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上,我們要更加仔細耐心。今天的文章,不僅值得幼兒園管理者學習,也十分值得家長和老師借鑑。01多吃蔬菜,增強免疫秋天天氣逐漸轉涼,是流行性感冒多發的季節,幼兒園要注意在日常飲食中讓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及維生素E的食品,增強肌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 幼兒園秋季幼兒衛生保健計劃及注意事項
    幼兒園將實施「預防為主」的方針,根據秋天氣候及幼兒身心發育特點,做好幼兒園秋季衛生保健工作計劃。一、幼兒園秋季保健工作計劃因為總在秋季發生,因此稱為秋季腹瀉,實際上秋季腹瀉多在9月到次年的4月之前都容易發生,做好預防極為重要!
  • 幼兒園秋季保健小貼士:如何讓孩子遠離秋季傳染病?
    因此做好各項保健措施,加強對維護幼兒身體健康十分重要。幼兒園給各位家長們準備了秋季保育保健小貼士,寶爸寶媽們快快關注行動起來吧!秋季是腸道傳染病(秋季腸瀉、腸炎)高發季節。秋季腹瀉由輪狀病毒引起,傳染性強。預防措施:家長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飲食衛生,餐具要進行消毒,腸道傳染病期間,儘量少帶孩子在小攤點吃零食、就餐。另外,生食瓜果要洗淨,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
  • 「3多、3注意、3適當」,要想寶寶秋天少生病,這些家長早知道
    假期尚未結束,大部分地區明顯降溫,進入秋季晝夜溫差大,抵抗力弱的寶寶來說,很容易降溫的時候感冒生病,所以家長要掌握一些兒童秋季養生小常識,這樣才能更好的預防寶寶各種疾病。對可以正常飲食的孩子來說,白開水就是最好的飲料,但是很多孩子排斥白開水,媽媽們可以給給一些烏梅湯、金銀花露等。假期過後,當寶寶上幼兒園時,一般老師都會多關照小朋友多喝水。
  • 秋天來了,如何讓幼兒園的孩子少生病?
    做好各項保健措施,對維護幼兒健康十分重要。在幼兒園裡時,老師尤其要關照小朋友多喝水。平時多給幼兒吃富含水分的應季水果,各種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湯可以稀釋菜餚的鹽分,並保持幼兒體內水分平衡。2、少吃「上火」食物刺激性食物應該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鹹的食品,因為鹽分太多容易加速體內水分的散失。
  • 又到了寶寶易生病的秋季,不想孩子遭罪,這3點細節要做好預防
    每每到了秋季,家長總要忙得焦頭爛額,又要操心孩子的入園問題,又要擔憂孩子的身體健康。秋季對於孩子來說,是疾病頻發的高峰期,需要家長保持警惕,做好預防,讓孩子少遭罪。幸苦一些也就算了,主要是看著孩子被病痛折磨的小臉,李女士心疼極了,無數次的埋怨自己沒有照顧好寶寶。寶寶在秋天總是容易生病,每年到了九十月份,醫院裡就會排起長龍,兒科掛號都要困難幾分。有經驗的家長,在夏末初秋就會為孩子做好防護措施,提前預防孩子的疾病發生。
  • 幼兒園育兒小常識15篇
    幼兒園育兒小常識(一):  春季幼兒保健的6個小常識  保健知識一:合理安排膳食  小孩吃得好,身體發育快,才不至於營養不良,經常生病。  保健知識二:經常鍛鍊身體  季節轉變,部分小孩抵抗力會降低,如果不提高身體素質,在病毒來襲時,就難以對抗。回到幼兒園,小孩又沒有媽媽的照料,更容易生病。為提高身體素質,應當讓小孩多參加體育鍛鍊,活動身體,比如能夠讓小孩踢球、跑步等。
  • 秋季護理,讓孩子少生病,記得收藏
    踏入幼兒園的孩子也更容易生病和抵抗力下降,如果飲食調理不當很容易引發各種疾病,秋季育兒知識小分享。1、多給孩子喝水秋高氣爽,天氣也容易乾燥,每天應該給孩子多喝白開水,在幼兒園裡,老師也要多關照孩子多喝水,戶外運動後休息片刻,及時補充水分,並且多吃點富含水分的水果,如雪梨、橙子(最近我是經常給我家大寶吃雪梨、蘋果)2、少吃「油炸或上火」食物油炸類的食物要儘量減少讓孩子吃,如薯條、薯片、餅乾,小孩子的抵抗力不那麼好的,吃油炸類容易
  • 幼兒園秋季保健小貼士:如何讓孩子遠離秋季傳染病?(家長必看)
    因此做好各項保健措施,加強對維護幼兒身體健康十分重要。幼兒園給各位家長們準備了秋季保育保健小貼士,寶爸寶媽們快快關注行動起來吧!秋季腹瀉由輪狀病毒引起,傳染性強。預防措施:家長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飲食衛生,餐具要進行消毒,腸道傳染病期間,儘量少帶孩子在小攤點吃零食、就餐。另外,生食瓜果要洗淨,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在腹瀉流行期間不要接觸患兒,不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不要用抗生素。
  • 「育兒」天氣變涼,孩子秋季保健的7個小常識(家長必讀)
    幼兒園開學正值秋天來臨,季節交替時孩子們的抵抗力可能變弱。因此,在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上,我們要更加仔細耐心。今天的文章,不僅值得幼兒園管理者學習,也十分值得家長和老師借鑑。多吃蔬菜,增強免疫秋天天氣逐漸轉涼,是流行性感冒多發的季節,幼兒園要注意在日常飲食中讓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及維生素E的食品,增強肌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 秋季幼兒護理小常識
    秋天到來,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大,幼兒體質較弱,免疫力低,很容易生病。所以,我們要更加細心的照顧他們,幫助孩子平穩、順利的度過冷熱交替的季節。多喝白開水,秋季天氣乾燥,要及時補充水分。2. 多吃含蛋白質的食物,可以為孩子補充熱源,如:瘦肉、雞肉、雞蛋、牛奶、豆製品等。3. 多食含維生素A、C的食物,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如:魚肝油、蛋類、牛奶、梨、蘋果、棗、苦瓜、蘆筍、白菜等。4.
  • 小孩秋季養生小常識,孩子更需養生
    提要:小孩秋季養生小常識,秋季應驅蟲,多喝白開水,還要預防五種疾病,注意增減衣物,呵護好小孩的肌膚。過了炎熱的夏天,不要以為可以高枕無憂地過了涼爽的秋天等冬天的到來哦,其實秋天是養生的好時節哦,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小孩秋季養生小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