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誤吞果凍易致窒息,這些隱藏在食物中的危險爸媽要警惕!

2020-12-22 父母堂

每一年,由於誤吞果凍、堅果、糖果等食物導致孩子受傷甚至危及生命的事件都在我們身邊發生著,每每聽到這樣的新聞總是會讓人心頭一緊。

如今,許多爸爸媽媽已經意識到了「誤吞異物」的危險性,懂得將家中易被孩子塞進嘴裡、發生危險的小物件如紐扣電池、樟腦丸等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但除此之外,果凍、堅果、塊狀糖果等食物,也需要家長格外留心,年齡小的孩子不建議吃,稍大一些的孩子也要謹慎地吃。

這些食物要謹慎!

1.果凍

果凍屬於流質膠體,孩子年齡太小,食用後容易消化不良。且孩子的消化功能和咀嚼功能尚未發育完全,對自身消化道和氣管不能控制自如,極易出現「還沒咬就吞下去」的情況,食物易堵塞咽喉或氣管,導致窒息。

2.堅果

據報導,在醫院的急診室裡,最常見的堵塞咽喉的異物就是榛果、瓜子、花生等堅果類的食物。孩子的牙齒很難將過硬的堅果徹底嚼爛,一旦不慎進入氣管同樣易導致窒息,且多數孩子往往狼吞虎咽,來不及咀嚼就吞了下去,更易發生危險。

3.塊狀糖果

絕大多數寶寶都難以抵擋糖果的誘惑,但食用過多易導致蛀牙、食欲不振,更重要的是,塊狀糖果很容易在「含在口中融化」的過程中不慎滑落至咽喉。

4.粘性較大的軟糯食物

軟麵包、年糕、湯糰之類較軟、較粘的食物同樣應該引起媽媽們的警惕,這些食物雖然軟軟的,但會粘在寶寶的喉嚨口,既吐不出來又咽不下去,影響呼吸與進食,很是危險。

5.魚類等帶刺帶骨食物

魚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媽媽為孩子補充營養的首選。但是孩子吃魚往往會不夠細心,容易被刺扎到或卡在咽喉。因此,在吃魚時,家長可幫孩子挑出魚刺。黃鱔、甲魚、牛蛙等有小骨頭的肉類也需注意。

相關焦點

  • 筆帽上小孔作用這麼大 少了它誤吞或致窒息(圖)
    少了它 誤吞或致窒息筆是學生們不可或缺的文具,而近日,四川消費網等多家媒體曝出,由上海萬幫文具有限公司生產的兩種型號的中性筆,被檢查出因筆帽沒有符合國家標準的小孔,可能造成兒童窒息,要求召回其產品。那麼筆帽上的小孔到底有什麼用,在市場上銷售的筆是否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呢?今天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 孩子誤吞異物後果很嚴重!不能一「等」了之
    孩子吞進異物沒事吧?會有危險嗎?能等等嗎?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魏緒霞表示,其實,兒童消化道異物是消化科常見的急診,多發生在6月齡至6歲。硬幣、玩具零件、飾品是常見的誤吞物件。然而紐扣電池,兩頭尖尖的棗核,不同規格的釘子,都是在腹中比較危險的東西。而磁性異物因為他們並不銳利,也可能並不是太大往往並不容易引起家長的警惕,從而忽視了它的危害,包括非消化科和外科的醫生。如果異物處理不及時,常導致上消化道出血、梗阻、穿孔等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 中消協發布兒童玩具消費警示:警惕危險玩具 保護兒童健康
    1.玩具小零件易脫落,存在吞食、窒息危險  一些不合格玩具中易脫落的扣子、彈珠等小飾物、小配件,容易被幼小的兒童吞食或者塞入鼻孔,造成吞食異物和窒息的風險。 如果是帶有磁性材料的小零件,一旦被誤食,還會帶來進一步的傷害。
  • 2歲寶寶偷吃「果凍」,險些送了命,醫生:效果再好,媽媽也別買
    有天,他在玩耍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家人洗衣用的洗衣凝珠,誤以為是果凍,就偷偷塞進了嘴裡。沒過多久,家人就聽到了孩子劇烈的咳嗽聲和哭喊聲。家人趕到後,急忙幫孩子扣喉嚨,催吐,之後又儘快把孩子送往最近的醫院進行治療。經過醫生處理後,孩子還是出現昏迷、呼吸困難、口唇發紫的問題,只能轉到更大的醫院進行急救。好在孩子吞服的量不大,經過醫院的緊急搶救後,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
  • 2歲寶寶偷吃「果凍」,險些送了命,醫生:效果再好,媽媽也別買
    孩子年齡還小,還不具備分辨哪些東西能吃,哪些不能吃的能力,所以每年都會發生孩子誤吞危險品的意外事件發生。最近,廣州有位2歲男童,平時都是由爺爺奶奶照看的。有天,他在玩耍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家人洗衣用的洗衣凝珠,誤以為是果凍,就偷偷塞進了嘴裡。
  • 五歲孩子誤吞鑽戒!盤點寶寶易吞入的十大異物,家長一定要小心
    2010年1月31日下午兩點多,家住嶗山區的王女士帶著年僅五歲的孩子,匆匆來到青島市立醫院兒科門診,據王女士講述,孩子誤吞了一枚「鑽戒」。兒科主治醫生趙一明接診後,經腹部X線片檢查發現孩子胃中有一枚爪鑲的戒指,從戒面到指環直徑達2.5釐米,與一元硬幣大小相似。
  • 孩子誤吞乾燥劑了怎麼辦?不同品類區別應對,教你幾招輕鬆結局
    那麼在孩子誤吞乾燥劑的情況下父母應該如何做第一,看乾燥劑類型1、 生石灰乾燥劑:白色的粉末狀,只有輕微的刺激性。如果孩子不小心誤吞,需要讓孩子多喝牛奶稀釋一下,按10毫升/孩子體重(公斤),總量不超過200毫升的比例給孩子喝牛奶就可,並且及時送醫。2、矽膠乾燥劑矽膠乾燥劑是圓圓的小顆粒,顏色透明。若被人誤食用後,他不會被人體吸收,會隨著糞便排出,是無毒性的。
  • 孩子誤吞乾燥劑了怎麼辦?不同品類區別應對,教你幾招輕鬆解決
    而在這時,家長們就要多留意一些,不要讓孩子亂吃東西。而作為生活中經常見的乾燥劑,尤為注意,可能一不小心就會被孩子誤以為是小零食而被吃掉。那麼在孩子不小心誤食了乾燥劑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如果孩子不小心誤吞,需要讓孩子多喝牛奶稀釋一下,按10毫升/孩子體重(公斤),總量不超過200毫升的比例給孩子喝牛奶就可,並且及時送醫。
  • 一件衣服害孩子反覆肺炎3個月,家長們清注意:這些衣服少買!
    真的很可怕,有木有!如果當時寶寶吞入的塑料珠直徑大一點,很有可能造成窒息,那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3.有些父母為了保證孩子的營養,喜歡熬骨頭粥、排骨湯泡飯、魚湯泡飯餵孩子。從安全的角度來說,這些都不值得提倡。  小骨頭和魚刺隱藏在粥飯中,不易看見。
  • 看著像「果凍」,其實是「毒藥」!在家別讓孩子碰這東西了
    所幸經過搶救孩子已脫離生命危險洗衣凝珠已多番出事。如果孩子誤食會導致嘔吐或者咳嗽,嚴重的還會出現昏迷、抽搐、肺水腫、窒息等併發症。為何誤食洗衣凝珠事件頻發?洗衣凝珠外觀顏色鮮豔,酷似果凍,外皮遇水即化,極易被嬰幼兒誤食。另外,洗衣凝珠的包裝設計或許也暗藏隱患。
  • 二齡童誤吞洗衣凝珠險致命
    方便不髒手,一顆擁有2倍潔淨力」,一種名為「洗衣凝珠」的創新洗衣產品正逐漸進入不少家庭,但如果家有幼兒,其中存在的巨大安全隱患你要了解一下!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兒童重症醫學科就收治了一位誤食「洗衣凝珠」的小男孩,所幸經過醫生的積極搶救等處理,孩子已脫離生命危險。這名孩子今年才兩歲,平時由家中老人照看。
  • 居家時,孩子發生誤吞和中毒怎麼辦?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 梁淑芳)疫情期間,因活動範圍有限,加上孩子好動,誤吞、誤食等意外時有發生。8月3日,市第一人民醫院(烏魯木齊兒童醫院)急診科主治醫生李英芹從發生誤吞和中毒意外時家長如何處理,以及日常兒童防護要注意哪些方面給出建議。記者:什麼年齡段易出現以上意外?
  • 看著像「果凍」,其實是「毒藥」!別讓孩子碰這些東西!
    兒童重症醫學科主任沈玉才介紹,他們立刻給孩子進行了無創呼吸機輔助改善呼吸、洗胃清除殘餘物質、護胃、防治感染、補液支持等治療。所幸,孩子吃進去的「洗衣凝珠」不多,沒有釀成更嚴重後果,經過及時處理脫離了生命危險。
  • 春節期間孩子應該慎吃堅果 這些食物易引發窒息
    案例2:2013年1月5日,安徽3歲的留守女童吃蠶豆時被噎到,最終搶救無效窒息死亡。案例3:2012年6月23日,溫州6個月大寶寶吃磨牙棒突然噎住窒息身亡。還有更多沒有列舉出來的案例,觸目驚心的案例背後,是家屬們的悔恨和淚水。春節到了,家長們一定要警惕,不要讓小寶寶吃堅果,更要阻止親戚朋友們的「有愛」餵食。
  • 孩子發生誤吞、誤食後怎麼辦?急診醫生告訴你急救常識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梁淑芳)疫情時期,活動範圍有限,加上孩子好動,誤吞、誤食等事件時有發生。3日,烏魯木齊市第一人民醫院(烏魯木齊兒童醫院)急診科主治醫生李英芹從發生中毒和誤吞意外時家長應該怎麼處理?以及日常兒童防護要注意哪些方面等進行建議。
  • 孩子體內「龍蝦爪」「小豬佩奇」,誤吞東西的危害有多大
    醫生提醒,孩子要是異物卡喉,容易引起的症狀有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如處理不及時,吞咽了相對大的異物,有可能造成局部或者相鄰的其他器官感染,也易引發食管膿腫或者食管穿孔等這些症狀,還有可能繼發大出血、休克等風險。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又該怎樣避免幼小的孩子誤吞呢?
  • 看著像「果凍」別讓孩子碰這東西!
    2歲男童所幸經過搶救孩子已脫離生命危險誤食洗衣凝珠 男童陷入昏迷8月22日傍晚,廣東從化一家衛生院緊急送來一名2歲幼童,當時孩子已陷昏迷,呼吸急促、口唇發紫。兒童重症醫學科主任沈玉才介紹,他們立刻給孩子進行了無創呼吸機輔助改善呼吸、洗胃清除殘餘物質、護胃、防治感染、補液支持等治療。所幸,孩子吃進去的「洗衣凝珠」不多,沒有釀成更嚴重後果,經過及時處理脫離了生命危險。洗衣凝珠已多番出事「洗衣凝珠」為什麼會引起如此大的傷害?
  • 磁力珠當「彩色糖果」 好奇寶寶誤吞致胃腸穿孔
    而它五彩斑斕的小小身形,狀似「彩色糖果」,對於懵懂無知的幼兒可能成為「奪命珠」,常州市兒童醫院今年已陸續接診多例誤吞磁力珠就醫的孩子。近日,又有一名2歲幼兒誤把磁力珠當糖果吞入腹中,磁力珠將小患者的胃和腸道吸附在一起,造成嚴重的穿孔,經市兒童醫院緊急救治,闖禍的磁力珠被成功取出。患兒有驚無險,經過觀察目前病情平穩,日前好轉出院。腹痛5天,竟然身體藏「珠」?
  • 看著像「果凍」,千萬別讓孩子碰這東西!
    對兒童也極具「吸引力」稍微不留神「神器」有可能就變成「兇器」……近日,廣東省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就接診了一位誤吃洗衣凝珠的2歲男童所幸經過搶救孩子已脫離生命危險誤食洗衣凝珠 男童陷入昏迷8月22日傍晚,廣東從化一家衛生院緊急送來一名
  • 甘蔗渣差點要了寶寶命 三歲以下孩子最易誤吞
    孩子們吞進去的異物滿滿一堆  徐彥/攝  一粒瓜子、一顆花生米、一點雞爪骨頭,甚至一口甘蔗渣……這些極不起眼的小東西,一不小心,都很有可能會要了你孩子的命。  昨天,在省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辦公室裡,記者就赫然見到了滿滿一大袋的「標本」,堆得跟個小山似的。裡面有瓜子、花生、塑料哨子……五花八門、無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