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時,孩子發生誤吞和中毒怎麼辦?

2020-08-04 烏魯木齊晚報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 梁淑芳)疫情期間,因活動範圍有限,加上孩子好動,誤吞、誤食等意外時有發生。8月3日,市第一人民醫院(烏魯木齊兒童醫院)急診科主治醫生李英芹從發生誤吞和中毒意外時家長如何處理,以及日常兒童防護要注意哪些方面給出建議。

記者:什麼年齡段易出現以上意外?

李英芹:意外誤吞在2歲至6歲兒童中較常見。

2歲的幼兒學會抓物,特別喜歡將抓到的物體送往口中,所以極易發生異物食入及氣管異物吸入而造成窒息。

因家長疏忽看管,幼兒誤吞硬幣、磁鐵、紐扣、瓜子殼等情況較為常見,因誤吞的物體不同造成的後果也不一樣。輕者有可能在誤服後24-48小時自行排出,重者可產生腸梗阻甚至腸穿孔,需要急診手術處理。

記者:孩子發生誤吞怎麼辦?

李英芹:嬰兒及兒童誤食異物導致的氣道梗阻時有發生,果仁、果凍以及玩具小零件,是嬰兒和兒童氣道梗阻的主要異物。患兒常見表現為劇烈咳嗽及呼吸困難,此時家長應用急救手法將異物排出。

發生誤吞後,家長在確認異物梗阻後,應立刻朝患兒背部進行五次拍打,助其排出異物。

也可先將患兒雙腿打開,家長雙腿以弓字形支撐在患兒身後;其次,雙手環抱患兒腰部,左手成拳並將拇指側對準患兒腹部,置於肚臍上方兩橫指高的位置;右手成掌握住握拳之手。

隨後,雙手向上向內急速衝擊用力,快速向上向內擠壓時,從而形成一股衝擊性氣流將堵住氣管、喉部的食物硬塊等異物衝出。如果還是未能吐出,請及早就近就醫。

記者:出現意外中毒時,家長如何處理?

李英芹:急性中毒是兒童常見的意外之一,毒物來源為常見的生活化工用品(如洗髮液、顏料、消毒水)、藥物和毒蟲害藥(如毒鼠強、蟑螂藥)等。

家長首先要明確孩子中毒原因(可通過氣味及溶劑容器進行判斷),並將其與中毒源隔離;其次用流動水,對孩子皮膚、眼部或口腔中的有毒物進行清洗,同時撥打120或送往就近醫院救治;在就診時,家長應向接診醫生說明孩子中毒前先兆、活動區域、誤服毒液和急救處理措施等,如條件允許建議向醫生提供毒源,以便施救。

另外,不建議用「催吐」排出毒物,原因在於部分溶劑不適合催吐排出,另外在催吐時,異物可能會倒吸進入呼吸道,導致呼吸道堵塞。

記者:在日常兒童防護中,家長應注意什麼?

李英芹:藥物存放原則為高和遠,即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建議家長不要為了讓孩子服藥而哄騙說藥品是糖果或吃起來像糖果,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判斷。

相關焦點

  • 居家時,孩子發生誤吞和中毒怎麼辦?急診醫生為您科普最有用的急救常識
    新疆網訊(記者 梁淑芳)疫情期間,因活動範圍有限,加上孩子好動,誤吞、誤食等意外時有發生。8月3日,市第一人民醫院(烏魯木齊兒童醫院)急診科主治醫生李英芹從發生誤吞和中毒意外時家長如何處理,以及日常兒童防護要注意哪些方面給出建議。記者:什麼年齡段易出現以上意外?
  • 寶寶誤吞激素藥膏,怎麼辦?會中毒嗎?
    歡迎點擊上方「澳洲婦幼Dr韓」加關注 ↑養娃過程稍有疏忽,就可能發生意外。寶寶誤吞了治療溼疹用的地奈德乳膏,怎麼辦?會中毒嗎?關於地奈德乳膏誤服導致不良反應的情況非常少,一般不會發生。根據過往的動物研究資料顯示,給大鼠和狗口服地奈德乳膏後幾乎無毒,而在家兔中靜脈大劑量注射地奈德乳膏會引起低毒性。地奈德乳膏引起毒性表現,一般出現在長期大量外用後,例如有一項研究發現6名嬰兒因尿布皮炎而接受大量乳膏(最多10支,持續1.5~5個月),出現中毒表現,其中5例出現肝臟腫大,3例出現脂肪變性。
  • 孩子發生誤吞、誤食後怎麼辦?急診醫生告訴你急救常識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梁淑芳)疫情時期,活動範圍有限,加上孩子好動,誤吞、誤食等事件時有發生。3日,烏魯木齊市第一人民醫院(烏魯木齊兒童醫院)急診科主治醫生李英芹從發生中毒和誤吞意外時家長應該怎麼處理?以及日常兒童防護要注意哪些方面等進行建議。
  • 兩歲男童誤吞食水銀 吞下水銀後應該怎麼辦?
    近日,張家界一名2歲男童,在家咬碎了一支水銀體溫計,誤吞了少量的水銀,在醫生的緊急處理下,所幸男童並無大礙,目前仍在醫院接受進一步的觀察和治療。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水銀體溫計。水銀一般是指汞,是一種銀白色的閃亮重質液體。
  • 孩子誤吞異物 怎麼辦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
  • 孩子誤吞異物,怎麼辦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撿起來之後,她看瓶身外壁無肉眼可識別裂痕,就讓孩子用吸管把酸奶喝了。然而,當孩子吸到最後時,竟然從吸管中啜出一塊玻璃碴兒!
  • 孩子誤吞異物怎麼辦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
  • 孩子誤吞異物 怎麼辦
    來源:北京日報圖集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
  • 居家洗滌用品要遠離兒童 洗衣液或成孩子中毒罪魁禍首
    暑期,孩子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安全保障最為重要。數據顯示,家是兒童傷害發生的高發地。除了跌落、碰撞傷、割傷、燒燙傷外,做家長的還需要特別關注兒童中毒。在0到14歲的兒童中,86%的中毒事件都發生在家裡,1到4歲年齡段的幼兒又是其中的高發人群。有時候,可能家中一瓶小小的洗衣液,就成了孩子中毒的罪魁禍首,因為通常幼兒是用口來認識這個世界的。
  • 懷疑寶寶吞了桌上硬幣 孩子誤吞硬幣你該怎麼辦?
    懷疑寶寶吞了桌上硬幣 孩子誤吞硬幣你該怎麼辦?時間:2017-06-28 19:43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懷疑寶寶吞了桌上硬幣 孩子誤吞硬幣你該怎麼辦? 近日,一名一歲半女童躺在床上玩耍時不小心將一枚五角硬幣吞進了喉嚨的。
  • 接連發生孩子誤吞異物事件,家長該怎麼辦?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前幾天去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採訪,在與該院小兒消化內科主任王玉梅聊天時,我們說到了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我加班99%的原因都是因為這件事。」說起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情時,王玉梅的臉上和語氣中透露著焦急,但同時,河南商報家有小寶的寶姨也能感受到她多多少少的無奈。對於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寶姨真的說過無數回了,可為何還是不斷有孩子因為誤吞異物而就醫,甚至險些喪命呢?歸根到底,寶姨覺得還是家長的注意力沒集中,又或者說預防工作沒做到位。
  • 女童誤吞1元硬 誤吞異物怎麼辦
    女童誤吞1元硬幣,醫生提醒小孩誤吞硬幣要及時就醫,「硬幣停留的時間越長越危險。」徐凱醫生說,「一元硬幣比較大,過不了幽門,硬幣若長時間停留在胃部,會釋放有毒的物質,另外長期壓迫胃黏膜的話,容易導致胃黏膜缺血壞死,造成糜爛或潰瘍。」近日,家住松江的6歲女童佳佳(化名)誤吞下一枚一元硬幣,一天後仍未自行排出。
  • 孩子誤吞了玻璃球怎麼辦?專家出一招,讓孩子快速脫離危險
    孩子誤吞了玻璃球等異物怎麼辦?專家一招,讓孩子快速脫險 關於「小孩誤吞了玻璃球」這個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因為這個事情還需要先了解孩子是多大了?吞了多大的玻璃球?
  • 孩子誤吞水銀,醫生居然說不用處理?
    吞了水銀不用處理?臨床上,確有嬰幼兒在探熱時不小心咬碎體溫計,然後誤吞水銀的情況。有些媽媽抱著孩子飛奔醫院,驚慌失措,不停地大喊:醫生,救命,救命,救命,我孩子吞水銀了!水銀,化學名汞,有離子汞和金屬汞之分。離子汞可以在腸道內吸收,有較強的毒性,誤食後會引起中毒。而一般家庭中體溫計內的屬於金屬汞,是最不活潑的金屬元素之一。它不能與鮮奶或蛋清的蛋白質結合,在腸道內也不會發生化學變化,也不在腸道內吸收,所以進入人體後一般不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除非特異體質才會有誘發其他基礎疾病。
  • 這款網紅玩具已導致多名兒童誤吞中毒!粘...
    與此同時,「磁力泥」的磁通量及硼砂元素含量超標問題,引發廣泛關注,這種玩具材料一旦被孩童誤吞,容易引發中毒。那麼,這種幼兒玩具的潛在風險在哪裡?家長和孩子們又該如何有效防範?- 1 -謹防網紅玩具「磁力泥」傷童造型多變、可塑性強 「磁力泥」備受喜愛磁力泥塊細小難清 易致孩童誤吞中毒
  • 孩子誤吞異物 怎麼辦 |胃鏡|吸管|症狀_網易親子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
  • 貴陽一幼童誤吞電池,交警開道及時送醫,孩子誤食怎麼辦?這份...
    貴陽一幼童誤吞電池,交警開道及時送醫,孩子誤食怎麼辦?驚險,幼童誤吞電池12月12日14時許,正在太慈橋執勤的貴陽市交管局南明區分局民警王穎接到指揮中心通報,一輛灰色麵包車報警求助,車上有位幼兒誤吞電池急需送往貴陽市婦幼保健院進行醫治。
  • 3歲男孩誤吞「水銀」,媽媽接下來的做法,讓孩子脫離了危險道
    導讀:3歲男孩誤吞「水銀」,媽媽接下來的做法,讓孩子脫離了危險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男孩誤吞「水銀」,媽媽接下來的做法,讓孩子脫離了危險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小心誤吞了牙套,該怎麼辦?
    「醫生,我的牙套不小心吞進肚子裡去了!這可怎麼辦?」有些戴鋼牙套的親們,可能遇到過這種誤吞的情況,除了牙套,還可能發生橡皮筋、正畸保護蠟、託槽等附件的誤吞。遇到這些緊急情況,應該怎麼辦呢?遇到牙套誤吞應及時聯繫正畸醫生檢查,幫助判斷具體的情況,不要等到複診再去。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大部分情況下對人體是無害的。正畸過程中常見的這些誤吞為什麼無害?
  • 孩子誤吞水銀後,奶奶給孩子吃韭菜,其實是它救了孩子
    眼前的一幕讓她既吃驚又害怕,只見喬喬的手上正捏著個從中間段成兩節的溫度計,孩子嘴邊還有殘留的玻璃渣和水銀。喬喬媽媽趕緊先用手和鑷子把玻璃碎片從孩子嘴邊弄出來,然後讓喬喬漱口。先是仔細的詢問了孩子有沒有出現腹痛、嘔吐、發燒或者頭暈之類的症狀,然後又仔細地檢查了孩子的嘴和咽部。幸好,孩子並沒有把玻璃渣和水銀咽下去,口腔和喉嚨並沒有受傷的跡象。喬喬媽擔心會有殘留的水銀不小心被孩子誤吞,深怕娃會弄成汞中毒。就問醫生有沒有必要洗胃?醫生看了看喬喬拍攝的X光片,跟憂心忡忡的母親說不必洗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