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身心疲憊休息不夠?三種觀念兩個方法讓你從此高效的休息

2020-12-15 狼叔三少

為什麼總是感覺休息不夠?

這是現在社會很多上班一族的心聲,很多人也納悶,白天上班的大多數時間就是坐著,也沒有幹什麼體力活,也沒有風吹日曬,但晚上下班回到家裡的時候,總感覺滿身的疲憊,躺在床上又睡不著,經常是看著手機,不知何時迷迷糊糊的進入夢鄉。

檢查自己的作息規律,發現每天也睡了8個小時,但白天就是睡不醒的狀態;就連周末歪在沙發上刷手機,也經常是,刷了半天覺得「好累好累」。

如果你仔細觀察自己的周邊,也會發現,「心好累」成了很多現代人的口頭禪。事實上,在我們這個時代的多數年輕人,早已經不再從事繁重的出賣體力的工作,但疲勞的程度卻並沒有因此而減輕,每天被林林總總的各種繁瑣的事情打擾,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才能高效的休息呢?

今天給大家分享3種對於休息新的認知,以及2個簡單有效的休息方法,讓你在忙碌的生活節奏中,獲得良好的休息體驗,以最佳的狀態迎接每一天的挑戰。

1、哪怕你在無所事事的「發呆」,大腦也會感到疲勞

很多人有種錯誤的認知,以為休息,就是讓身體停止靜下來,也就是「休息=身體休息」。有這種認識的人,往往在自己覺得累的時候,會好好的睡一覺,再有條件的人,會選擇去環境好點的度假村,泡個舒適的溫泉,徹底放鬆一下。

當然,這種休息也是有效的,它可以讓整個身體的生理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和恢復,但這只是休息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是無關乎身體的,那就是我們的大腦。

大腦的疲勞和身體的疲勞有著根本的區別,這就是為什麼你躺在床上玩手機,玩著玩著就覺得很累,你並沒有做什麼出體力的事情。而原因就在於,你的大腦始終是在工作的,不懂得讓大腦也休息的人,時間久了,會覺得身心疲憊,人體的很多生理機能、新陳代謝也會變得越來越差,嚴重的還會產生一些慢性疾病。

那我不玩手機,就只是發個呆呢?不好意思,你發呆的時候,腦子還是在想事情對嗎?那就跟你玩手機沒什麼兩樣了,大腦還是在運行啊,還是在持續消耗大量的能量。

所以很多人的真實的疲勞,其實是大腦沒有得到好的休息。而大腦的神經中樞極為發達,它對疲勞的感知要比身體敏感的多,感知的速度也要快的多。因此,當大腦感覺疲勞的時候,它會立即將「好累」的信息傳達給身體組織,讓身體發出疲勞的信號。

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開頭描述的狀態,明明睡夠了8個小時,還是覺得累,就是大腦藉由身體發出的信號,大腦已經疲憊不堪,需要休息了。

所以真正的休息,要放空自己的大腦,什麼都不要去想,讓大腦處在混沌狀態,跟隨身體一起休眠,等你再起床,會發現不一樣的感覺,學會「讓大腦休息」,這是高效休息的第一步。

2、多而雜的意識會影響大腦的專注力

大腦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當你把注意力放在兩件事情以上的時候,通常是兩件事情效率都很低。

比如,我在開車的時候打開音頻播放某本書,本來想著是邊開車,邊可以學習些東西,結果往往是,一周後,開車時聽的內容已經忘的一乾二淨。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田徑100米跨欄的項目上,美國的種子選手瓊斯一路領先,卻在倒數第二個跨欄扳倒痛失金牌。

賽後有記者採訪她,問她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瓊斯說,她當時冒出來一個想法「要好好的把腿伸長」,因為突然多出來的這個畫蛇添足的想法,導致她的最佳狀態大打折扣。

可見,不僅是普通人,就連受過專業訓練的運動員也是如此,多而雜會影響大腦的專注力和效率。

而科學的研究表明,懂得經常讓大腦休息的人,在做事時,會比一般人的專注力提高很多。

所以,我們不僅要讓大腦休息,在做某件事時,儘量保持大腦對某件事的專注。

3、真正的休息,是從現在開始

耶魯大學醫學博士久賀谷亮先生,在《高效的休息法》中介紹了多種大腦休息法,其中有兩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備受推崇,可以短時間消除大腦疲勞,塑造不易疲勞的大腦和極具人性的內心。

①、感覺腦袋昏沉沉的時候,用正念呼吸法

注意力渙散,無精打採,焦躁不安,這些身體機能的變現都是大腦疲勞的徵兆。

原因就在於,我們的意識通常關注著過去和未來,就是不關注「現在」。這種狀態一旦成為自身的習慣,很容易讓大腦產生疲勞感。

這時可以找把椅子,讓自己坐在椅子上,放鬆,背部挺直,腹部放鬆,雙手放在大腿上,雙腿不交叉,輕輕的閉上眼睛,

感受身體與周遭環境的接觸,感受身體被地球重力吸引,

然後開始自然的呼吸,把注意力聚焦在呼吸上,發現自己有雜念,就立即將注意力重新放到呼吸上,這樣能保持5分鐘到10分鐘即可。

這種方法可以每天做一遍,讓大腦養成習慣。

②、心事很多的時候,運用動態冥想

現在這個時代,生活的成本很高,結果就是,每個人恨不能有三頭六臂,一個人身兼數職是常有的事。

這種環境下,很容易導致大腦的混亂。

動態冥想的意思就是,當你在做簡單的運動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運動的一系列細節上。

比如,步行冥想,把注意力房子步行的速度、手腳關節的變化、與地面接觸的感覺。

再比如,坐姿冥想,坐在椅子上,轉動自己的肩膀,把注意力放在肌肉、關節的變化上。

再比如,開車時可以關注屁股坐在椅子上的感覺,手握住方向盤的觸感,控制方向盤及剎車時,肌肉和關節的變化。

身體得到好的休息,大腦得到好的休息,這樣我們才是真正的高效休息,才能擺脫每日疲憊的尷尬境地,擁有飽滿的狀態,旺盛的精力,高效的做好當下的事情。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關於如何高效的休息,你還有什麼心得和要補充的,歡迎評論區探討交流。

我是敬傑,專注自我提升和內容創業,感謝您的閱讀、關注和分享。

相關焦點

  • 你懂的如何「身心休息」嗎?
    (本文前半部文字摘自網絡)❀有人說,「90%的中國人不懂得怎麼休息」。清華大學曾經做過一個調查:「放假回來,你的狀態是怎樣?」結果最多的回答是:「身心都累」。❀關於上述現象,社會學家提出兩個關於休息的「悖論」:(一)隨著機器和網絡的普及,人類可以自由支配的休息時間是呈上升趨勢的,但人類主觀上感到的休息時間卻一直在減少。
  • 高考加油站:減壓放鬆、高效休息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個正念減壓練習,幫助大家緩解不必要的壓力,同時也給大腦以高效的休息。下面我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幾個練習。這個正念觀呼吸的練習通過隨時陪伴我們的呼吸來回到當下,與自己連接,穩定身心。你可以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進行正念觀呼吸練習,比如早中晚各一次。也可以在短暫的課間,不夠時間午睡的中午進行這個練習,讓大腦充電,得到一個高效的休息。
  • 高效不拖延,從學會休息開始
    之前跟大家聊了有關拖延症的大腦認知結構與高效時間管理的具體方法。而很多人在面對繁重的任務時,除了墨跡懈怠,恐懼逃避的心理之外,還經常會感到疲憊無力,從而導致工作學習的效率低下,造成拖延。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面對快節奏、高強度的任務時,應該怎麼進行優化。
  • @高中生,休息不夠,有很多不良影響,高中生每天幾點睡覺最好?
    無論高几的學生,大家都深知高考的重要性,為了能夠考上理想的大學,大家每天都在努力刻苦的學習。有的學生甚至犧牲掉很多休息時間用來學習。很多學生為了給自己爭取更多的學習時間,每天熬夜到很晚。一般情況下,住宿的學生都有統一的熄燈時間。我們常常看見的現象是雖然熄燈了,但宿舍裡仍然有亮光,因為很多學生拿著手電筒學習;走讀的學生沒有熄燈的限制,可以無所顧忌的學習。
  • 《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不想上班累成狗,休息訓練師為你支招
    職場人有沒有更好的休息方法呢?還真有人專門為上班族寫了一本怎樣休息的書《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寫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特別的組合,一位是記憶訓練師和系統教練莉娜.維特本,一位是聲樂教練凱特琳.伍爾夫,一位是健身指導和瑜伽教練西那.莫西尼克。
  • 加班疲憊要注意休息,靜態冥想瑜伽多練習,舒緩身心,一身輕鬆!
    【文章導讀】加班疲憊要注意休息,靜態冥想瑜伽多練習,舒緩身心,一身輕鬆!現代人的身體很多是被工作拖垮的,因為都市生活的壓力普遍很大,快節奏的工作生活要求我們必須完成任務,因此有些白領麗人既要在白天忙碌工作,到了晚上也要熬夜加班,偶爾一次身體還能吃得消,但是長此以往就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 這些話如果你看懂了,那麼說明你真的累了,該好好休息休息了
    下面有幾句話,如果你能聽懂其中的一句,並且內心有波動。那麼小川覺得你該休息休息了。出去旅遊旅遊!01.當快樂來得太容易、悲傷也就不遠了、所以不必祈求從天而降的快樂、但凡太容易到來的幸福、在生命裡都只是停下、很難最終留下、你我所經歷的一切苦痛、都是為了能更安穩地留住最終的幸福、真正與痛苦同行過的人,才更擁有把控幸福的能力02.
  • 每日新書 | 周末明明在休息,為什麼還是很疲憊?
    其實,很多人的休息方式是錯誤的。你一定嘗試過聽音樂放鬆身體,那麼你知道,有效的休息方式是音量大還是音量小、節奏輕快還是舒緩嗎?通過讀書休息的人有很多,但很少有人知道,究竟讀什麼書才能放鬆。躺在床上刷劇、刷綜藝到很晚都捨不得睡,真的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嗎?
  • 為什麼感覺自己休息了很久,還會感覺到非常疲憊
    有的時候,我們躺在舒適的吊床上,要保持一種舒適寧靜的狀態,好好的享受休息。但是,我們對待休息的態度充滿了矛盾。我們渴望休息,但又擔心休息會導致懶惰,擔心沒有充分利用時間。考試前,明明複習很久之後,想要休息,但是又怕錯過重要的考點,導致考試題目沒有回答正確。而這種矛盾就會導致我們非常疲憊。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矛盾呢?休息的矛盾---神奇的好奇心好奇心乃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品質。
  • 追蹤135個國家18000人,逃離焦慮,這5個休息方法最管用
    ,但我們仍然覺得不夠,覺得在生活壓力之中身心俱疲。它們都分別是什麼,以及為何能夠讓你的身心得到最大程度放鬆,希望能夠幫助你舒緩身心,治癒自己,應對當下的壓力~,試圖去遵循或者建立秩序時,你才會感到疲憊。
  • 孕媽經常感到疲憊,對胎兒有影響嗎,這幾個信號提示你該休息了
    孕婦疲憊的表現我們是知道孕婦會更疲憊,但是總是拿捏不準那些表現是真的疲憊了,什麼時候該去休息了?1.,休息休息食慾就會有所好轉。孕媽媽每天應該保持十個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才能保持精力,也是對孩子最好的睡眠時間。3. 頭暈、呼吸不暢有些體質比較弱的媽媽,在懷孕期間,由於休息不佳,一旦過於操勞,就有可能會出現頭暈的現象,嚴重者甚至還有可能出現呼吸不暢的嚴重問題。
  • 為何每天什麼都不做也感覺很累?丨疲憊,是燃盡的心靈
    「每天什麼都不做也很累」,是一種怎樣的狀態?你可能聽過「慢性疲勞症候群」這個說法。根據美國醫學研究所的數據,截至2015年,約有83.6萬至250萬美國人患有這一疾病。據估計,有84%到91%的人還沒有得到診斷。
  • 越休息越累?可能是你休息方式不對!
    本文專家:楊放如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你如果累了,你是大睡一覺?還是去度假?或是去KTV、夜店、遊樂園?如果這些休息方式都沒有讓你恢復疲勞,放鬆神經,重新投入工作與學習而精力充沛的話,你就需要考慮一下是否休息方式沒找對。
  • BBC&英國杜倫大學:調查發現獨處才是最好的休息方式 | 網際網路數據...
    調查對象為來自134個國家的一萬八千多名受訪者,旨在調查大眾對「休息」的主觀經驗,以及休息對自我幸福感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人(68%)都認為自己休息的不夠。另外1/3的人表示自己在調查前一日休息了3小時。只有極少數表示自己休息的時間達到了5小時,同時第三部分人也表現出更高的幸福感。
  • 國人休閒時間變少 你每天休息多久?
    除去工作和睡覺,2020年中國人每天平均休閒時間僅為2.42小時,比2018年少了25分鐘。休閒時間變少也引發了人們對工作與生活之間關係的思考。你的休閒時間還夠用嗎?你覺得工作和生活的關係應該如何調節?來跟小新一起看看大家怎麼說。【字幕】你從事什麼職業?每天平均休閒時間是多少?
  • 上班明明坐著,怎麼還會覺得身心疲憊?正是這幾點在拖垮你的身體
    上班明明坐著,怎麼還會覺得身心疲憊?當你隨便問一個在辦公室工作的人,他們其實都是會有這樣的感受的,上班的時候明明都是坐著的,怎麼下班之後往往還會覺得身心疲憊呢?那小編就來說說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正是因為這幾點在拖垮你的身體。
  • 韓國增一天臨時節假日:讓因疫情疲憊的全體國民「稍事休息」
    該舉措旨在讓抗疫持久戰中身心疲憊的醫務人員和全體國民稍事休息,並激發暑期休假期間的內需活力。由於今年原本是公休日的「光復節」和「顯忠日」撞上周末,總休假日數(115天)較去年(117天)減少兩天,政府指定臨時節假日也考慮到了該因素。
  • 不同人群休息方式不同,總覺得累?是您休息方式沒找對!
    如果這些休息方式都沒有讓你恢復疲勞,放鬆神經,重新投入工作與學習而精力充沛的話,您就需要考慮一下是否休息方式沒找對。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放如指導您如何休息好。日本專家將疲勞類型分為三種:一階段,身體有感覺、失眠、食慾差。二階段,逃避負擔、倦怠、覺得麻煩、煩躁、易受傷(外表可能看不出)。
  • 蔡英文挺陳菊:疲憊休息無可避免,剪頭髮時間可以挑
    臺海網9月29日訊 高雄市919淹大水時,市長陳菊回官邸「休息」引發爭議。她今(29)日再度向市民道歉,一度眼眶泛淚地說,「我沒有擅離職守,但我很自責,我不應該休息。」
  • 學習時間不夠?那是你沒有發現在學習中的假期,合理利用休息時間
    不知道各位同學們有沒有這個感覺,總是覺得自己學習時間不夠,正是因為學習時間不夠充足,感覺自己好像時時刻刻在學習,但是又感覺像什麼也沒學到,每天就是忙忙碌碌,但是卻沒有收穫,時時刻刻在寫作業,但是作業總是沒辦法按時完成。如果你有這個感覺,你就該警惕了,說明你的時間安排不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