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是感覺休息不夠?
這是現在社會很多上班一族的心聲,很多人也納悶,白天上班的大多數時間就是坐著,也沒有幹什麼體力活,也沒有風吹日曬,但晚上下班回到家裡的時候,總感覺滿身的疲憊,躺在床上又睡不著,經常是看著手機,不知何時迷迷糊糊的進入夢鄉。
檢查自己的作息規律,發現每天也睡了8個小時,但白天就是睡不醒的狀態;就連周末歪在沙發上刷手機,也經常是,刷了半天覺得「好累好累」。
如果你仔細觀察自己的周邊,也會發現,「心好累」成了很多現代人的口頭禪。事實上,在我們這個時代的多數年輕人,早已經不再從事繁重的出賣體力的工作,但疲勞的程度卻並沒有因此而減輕,每天被林林總總的各種繁瑣的事情打擾,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才能高效的休息呢?
今天給大家分享3種對於休息新的認知,以及2個簡單有效的休息方法,讓你在忙碌的生活節奏中,獲得良好的休息體驗,以最佳的狀態迎接每一天的挑戰。
1、哪怕你在無所事事的「發呆」,大腦也會感到疲勞
很多人有種錯誤的認知,以為休息,就是讓身體停止靜下來,也就是「休息=身體休息」。有這種認識的人,往往在自己覺得累的時候,會好好的睡一覺,再有條件的人,會選擇去環境好點的度假村,泡個舒適的溫泉,徹底放鬆一下。
當然,這種休息也是有效的,它可以讓整個身體的生理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和恢復,但這只是休息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是無關乎身體的,那就是我們的大腦。
大腦的疲勞和身體的疲勞有著根本的區別,這就是為什麼你躺在床上玩手機,玩著玩著就覺得很累,你並沒有做什麼出體力的事情。而原因就在於,你的大腦始終是在工作的,不懂得讓大腦也休息的人,時間久了,會覺得身心疲憊,人體的很多生理機能、新陳代謝也會變得越來越差,嚴重的還會產生一些慢性疾病。
那我不玩手機,就只是發個呆呢?不好意思,你發呆的時候,腦子還是在想事情對嗎?那就跟你玩手機沒什麼兩樣了,大腦還是在運行啊,還是在持續消耗大量的能量。
所以很多人的真實的疲勞,其實是大腦沒有得到好的休息。而大腦的神經中樞極為發達,它對疲勞的感知要比身體敏感的多,感知的速度也要快的多。因此,當大腦感覺疲勞的時候,它會立即將「好累」的信息傳達給身體組織,讓身體發出疲勞的信號。
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開頭描述的狀態,明明睡夠了8個小時,還是覺得累,就是大腦藉由身體發出的信號,大腦已經疲憊不堪,需要休息了。
所以真正的休息,要放空自己的大腦,什麼都不要去想,讓大腦處在混沌狀態,跟隨身體一起休眠,等你再起床,會發現不一樣的感覺,學會「讓大腦休息」,這是高效休息的第一步。
2、多而雜的意識會影響大腦的專注力
大腦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當你把注意力放在兩件事情以上的時候,通常是兩件事情效率都很低。
比如,我在開車的時候打開音頻播放某本書,本來想著是邊開車,邊可以學習些東西,結果往往是,一周後,開車時聽的內容已經忘的一乾二淨。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田徑100米跨欄的項目上,美國的種子選手瓊斯一路領先,卻在倒數第二個跨欄扳倒痛失金牌。
賽後有記者採訪她,問她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瓊斯說,她當時冒出來一個想法「要好好的把腿伸長」,因為突然多出來的這個畫蛇添足的想法,導致她的最佳狀態大打折扣。
可見,不僅是普通人,就連受過專業訓練的運動員也是如此,多而雜會影響大腦的專注力和效率。
而科學的研究表明,懂得經常讓大腦休息的人,在做事時,會比一般人的專注力提高很多。
所以,我們不僅要讓大腦休息,在做某件事時,儘量保持大腦對某件事的專注。
3、真正的休息,是從現在開始
耶魯大學醫學博士久賀谷亮先生,在《高效的休息法》中介紹了多種大腦休息法,其中有兩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備受推崇,可以短時間消除大腦疲勞,塑造不易疲勞的大腦和極具人性的內心。
①、感覺腦袋昏沉沉的時候,用正念呼吸法
注意力渙散,無精打採,焦躁不安,這些身體機能的變現都是大腦疲勞的徵兆。
原因就在於,我們的意識通常關注著過去和未來,就是不關注「現在」。這種狀態一旦成為自身的習慣,很容易讓大腦產生疲勞感。
這時可以找把椅子,讓自己坐在椅子上,放鬆,背部挺直,腹部放鬆,雙手放在大腿上,雙腿不交叉,輕輕的閉上眼睛,
感受身體與周遭環境的接觸,感受身體被地球重力吸引,
然後開始自然的呼吸,把注意力聚焦在呼吸上,發現自己有雜念,就立即將注意力重新放到呼吸上,這樣能保持5分鐘到10分鐘即可。
這種方法可以每天做一遍,讓大腦養成習慣。
②、心事很多的時候,運用動態冥想
現在這個時代,生活的成本很高,結果就是,每個人恨不能有三頭六臂,一個人身兼數職是常有的事。
這種環境下,很容易導致大腦的混亂。
動態冥想的意思就是,當你在做簡單的運動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運動的一系列細節上。
比如,步行冥想,把注意力房子步行的速度、手腳關節的變化、與地面接觸的感覺。
再比如,坐姿冥想,坐在椅子上,轉動自己的肩膀,把注意力放在肌肉、關節的變化上。
再比如,開車時可以關注屁股坐在椅子上的感覺,手握住方向盤的觸感,控制方向盤及剎車時,肌肉和關節的變化。
身體得到好的休息,大腦得到好的休息,這樣我們才是真正的高效休息,才能擺脫每日疲憊的尷尬境地,擁有飽滿的狀態,旺盛的精力,高效的做好當下的事情。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關於如何高效的休息,你還有什麼心得和要補充的,歡迎評論區探討交流。
我是敬傑,專注自我提升和內容創業,感謝您的閱讀、關注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