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自傳
南北
說來慚愧。
幾年前就開始計劃,要著手給自己寫本自傳,記錄並總結一下自己所經歷的人生。但幾年過去了,開了幾個頭,有的寫了幾千字,都不能令自己滿意,就只好停下來,放棄掉。
剛開始,覺得寫自傳應該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真到動手的時候,才覺得不是那麼回事。
其實,寫自傳與寫小說一樣,首先是要確定一個體例。
自傳,雖然是傳主自己寫自己,但也有各種不同的寫法。譬如胡適的《四十自述》,他開始也是想寫成自傳體小說的形式,但寫了一段寫不下去了,覺得彆扭,不合自己的性情習慣,就還是用了完全記實的方法。不過,他只從童年寫到青年,並沒有寫到四十歲。所謂的「四十自述」,不過是這個自傳,是他在四十歲時寫的而已。
最近,還讀了臺灣詩人瘂弦口述,由別人記錄的《瘂弦回憶錄》,他的那個就更粗線條了。除了他在大陸的家鄉記憶,就是在臺灣軍中的活動情況,主要是文學活動。再就是參與創辦《創世紀》詩刊的事情。而他的重點,基本都在所認識的臺灣文朋詩友的簡介上,至於詩社的活動,以及內部經營情況,則非常簡略。
我也會寫到我幾十年來文學活動中寫作、發表與出版中的各種遭遇,見到的各種人物,由此帶來的各種波折和苦樂。但我不會用他的那種方法去講述。
還有一種寫法是自傳體小說的方式。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可以根據基本事實,再加上虛構,寫作的隨意性和自由度都會大一些。比較有名的如高爾基《我的童年》、《在人間》等。好像盧梭的《懺悔錄》也屬於這個類型。但這種寫法,就需要照顧到小說寫作的規律和特點,要有故事性,如果寫成流水帳的方式,就有點吃力不討好,可能會寫著寫著就寫不下去了。
我現在領著菲薄的退休金,也已經兩年了,按照胡適當年的說法,作為文人,作為寫作者,年過四十,就應該寫自傳,寫回憶錄。所以,我想把自己幾十年的經歷,寫下來,給自己一個回望的機會,給走過的人生道路來一次總結,把一些平時自己沒有梳理的往事,梳理一下。把過去不方便說出的話,在自傳中說出來。
當然,寫出來,並不意味著就要公開,就要拿去發表或出版,也可以留存下來,把這個事情留給後人去決定。
我在這裡這樣說,也是因為自己還沒有最後決定,到底採取哪種寫法,更加適合自己。但是,人生無常,看似還算健康的軀殼肉體,也難保哪天就壽終正寢,嗚呼哀哉了。所以,有時也還是要有點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所以,雖然猶豫,但我還是得儘快的決定下來,開始寫,並且堅持,堅持到最後完成。20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