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考已經塵埃落定了,一些比較優秀的學生也開始準備了高中學習的預習階段,但是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高一的數學教材經過了幾本教材的整合之後,迎來了新改版。預習的學生「一臉問號」,表示理解有難度。
高一新課本中,將原本的四本教材各採取了一個章節,進行融合成為一本新的教材,而內容也從原來的平行式改為螺旋式的結構。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基礎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如果前面基礎打不好,後期會越來越吃力。
學生需要更認真、更細心,提高思考能力
在以往的時間裡,學生對於老師的依賴性相對來說比較差,有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半都是課上偶爾聽聽,多半的時間都用在刷題上,也能提高自己的成績。
但是新教材的改編,一改以往的簡單例題模式,例題的深度和廣度都有所增加,對於學生來說理解難度就變大了。高一數學教材的內容變得複雜並暗含「小心機」,如果學生在上課時不保持良好的狀態,很容易錯過老師講授的知識點,在做題的時候就會遇到問題。
所以,在上課以及做題的時候,學生就需要更加認真、細心,才不會錯過重點的知識點;在老師講課的過程中,也要勤思考。
難度螺旋式上升,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吸收
我們都知道,在高考的題目中,基礎分數還是佔比重比較大的,在以往的教材中,教材裡面的例題和知識點難度太簡單,導致學生忽視了基礎學習,最終成績階段性明顯,好的學生特別好,不好的學生特別差。
而新教材的難度是採用螺旋式上升的結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前面的知識點進行回顧和了解,還要再次進行運用和分析;這樣反覆的訓練和練習,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點,這樣大部分的學生,數學成績都能得到一個穩步的提升。
新課本結構發生變化,老師的授課壓力變大
老師的教齡一般都比較高了,在往年都已經習慣了一個固定的授課模式,只需要針對不同水平的同學做出輕微的變動,但是這次教材的整改,意味著老師的教學模式要發生大的變動。
螺旋式上升,對於學生來說難度降低,但是對於老師來學,需要將章節之間的知識點進行填補和擴充,方便同學進行理解和吸收;原本同學們看書就能理解的東西,現在需要老師將知識點進行拆分和講授,將重點提取出來,對於老師的教學水平和課堂把控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新教材中明顯可以看出,教材的知識量增加,而老師在保證學習進度的同時,還要確保學生的理解和吸收,授課壓力明顯變大。
其實高一數學的教材改編,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是一件好事,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太多的學生忽略基礎學習,導致根基不牢,到後面成績拉開直接導致學生產生心理落差,陷入自我否定。
高一數學教材改編之後,注重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與運用;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在做題的時候能夠更適應題型的變化,擅於抓住其中的重點內容,在答題的時候思路也會更加清晰明了,取得的成績也會更加優秀。
今日話題:你對於高一數學教材迎來改版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