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新高三九月起點考,在眾多家長心中掀起一陣陣漣漪。不過,正如家長所說,九調只是起點,目前還不能決定任何事情!
高考不要苛求一定要得多少分,盯著分數容易瞻前顧後,你要盯的是這一道題、這一類題,你搞定沒,如此才能輕裝上陣、從容不迫。
接下來的第一輪複習,乃至全年複習,高三黨應如何渡過?小編為你整理了第一輪複習21個黃金法則、10個避坑指南,以及全年複習規劃,請收好!
新高三第一輪複習21個黃金法則
1、地毯式掃蕩
先把該複習的基礎知識全面過一遍。要有蝗蟲精神,所向披靡一處不留。
2、融會貫通
找到知識之間的聯繫。追求的是從局部到全局,從全局中把握局部。
3、知識的運用
做題,做各種各樣的題。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解題去練習運用知識。
4、撿「渣子」
即查漏補缺。通過複習的反覆,一方面強化知識,強化記憶,一方面尋找差錯,彌補遺漏
5、翻餅烙餅
複習猶如「烙餅」,記憶也需要強化,不反覆強化也難以記牢。
6、基礎
在有限的複習時間內我們要做出明智的選擇,那就是要抓基礎。要記住:基礎,還是基礎。
7、合理安排時間
早做準備,後期就不會覺得緊張。階段性的時間分配,要注重各科要平衡用力。
8、實力+心理
「高考從根本上說是對一個人的實力和心理素質的綜合考察」。
9、考試發揮
複習是積蓄實力積蓄本錢,考試則要求發揮得淋漓盡至,賺得最大的效益。
10、「強科更強,弱科不弱」
複習的策略,就是揚強扶弱。強的裡面不要有「水分」,弱的裡面還要有突破。
11、班裡的學習氛圍很重要
班級就像家庭,好朋友臭味相投,壓力之下都很快樂地學習。
12、記住該記住的
「該記的只好記住,可是,能夠不記的就不要去記憶」。
13、過度複習法
「過度複習法」記憶有一個「報酬遞減規律」,即隨著記憶次數的增加,複習所記住的材料的效率在下降。
14、「題不二錯」
複習時做錯了題,一旦搞明白,絕不放過
15、要掌握考試技能
「基礎題,全做對;一般題,一分不浪費;盡力衝擊較難題,即使做錯不後悔」。
16、「別把高考想像得可怕」
高三要有好感覺,不痛苦,很充實。只要從現在開始都不得及,努力一定是有回報的。
17、「對試題抱一種研究的態度」
淡化分數意識,可能是緩解緊張心理的妙方。有一顆平常心比有一顆非常心有時更有利。
18、「多出妙手不如減少失誤」
特別是對那些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要取得出色的成績,創造高分,減少失誤是至關重要的。
19、提高聽課效率是最重要的學習方法
我們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聽課的,提高聽課的效率,比任何學習方法都重要。
20、不把作業帶回家做
作業什麼的爭取不帶回家做,這樣回到家的時間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21、喜歡做筆記
把筆記整理得工整、全面、知識體系的把握、知識脈絡的梳理和回顧非常重要。
新高三第一輪複習10個「避坑指南」
1.喜歡鑽研偏難怪題
表現:許多同學認為攻堅階段就必須要有大量的偏題、怪題、難題才能顯示出自己的水平,才能拿下高考中的壓軸題。
解藥:《考試說明》明確提出,不考偏難、怪題,建議大家別做無用功。只有牢固掌握常規思維,常規方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即使是一個尖子生,花費很多的時間鑽研偏、難、怪題也是一個不好的現象。
2.題目做得越多越好
表現:許多同學漫無目的的做題,做得都麻木了,效果也就差了。有時,基本的東西還是學得模稜兩可,沒有過關,經過大量做題以後,鞏固了或者默認了某種不正確的認識,反而有害無益。
解藥:《考試說明》中明確提出,注重基礎,考查能力,只有對基礎知識了如指掌,深刻理解,做題才是最有效的。要多做一些基礎題,還要注意一些規範的表述。
3.不注意知識系統化
表現:不把知識系統化,是複習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沒有系統化就難有頭緒,各知識之間就彼此孤立,各部分內容複習到什麼火候,哪些地方過關了,哪些地方自己沒有學好,心中無數。
解藥:第一輪複習以後,應在各知識點梳理的基礎上,找出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形成知識網絡。通過歸納,不僅可以梳理這一部分知識,更重要的是對今後那些有難度的題提供一些可行的解題方法和思路。
4.不注重抓住學科體系重點
表現:有些同學希望各個學科、各個知識點學得面面俱到,結果樣樣都抓,樣樣也沒有抓牢。
解藥:當基礎知識和方法複習一輪以後,我們應該抓住重點來學。這裡的重點是一方面抓住重點學科學習,差的學科上升空間大,應予以重視,促進學科之間的平衡。另一 方面要理清學科內的終點內容,進行強化訓練,力爭觸類旁通,形成能力。各個知識的板塊內容,要能夠在知識梳理過程中有所掌握,高質量的訓練好一些相關的題 目,不貪多、只求精。
5.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表現:有些考生在複習過程中,不可謂不努力,但是成績還是上不去,就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解藥:首先要明確看書和做題的三個境界:
看書
第一境界「記」,記住那些概念、定理、公式,明白有關知識的意義。
第二境界「聯」,就是將現在所學的知識與已經學過的知識聯繫起來形成系統。
第三境界「用」,就是要把所學的知識點應用到解題中去,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握。
解題
第一境界「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面前的問題。
第二境界「思」;就是解題以後要回顧和反思,總結出經驗和方法。
第三境界「歸」,就是將獲得的經驗和知識回歸到書本上去。
如果提升到這種境界,看書時候多想應用,設想應用這些知識時的情形,做好配套練習,做題時候多想書本和知識聯繫,這樣的效果一定會更好。
6.不善於歸納總結
表現:這種症狀的產生歸根結底還是題海戰術導致的結果,拼命做題,認為做多了、接觸面就廣了,題型練得多了,方法就多了,其實題海茫茫能做得完嗎?
解藥:複習中,我們應該總結和歸納一些知識系統,也要歸納和總結存在的問題,形成錯題檔案,還要歸納解題方法,如歸納某些問題的重要解題思路,並總結哪些方法能解決哪些問題,還有歸納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把知識學透,把方法用活。
7.學習計劃不合理
表現:有些同學糊裡糊塗的過日子,摸摸這個,碰碰那個,或者完全從興趣出發,或者乾脆把學習任務堆積起來,一直拖到不得不完成為止,這時候新任務就來了,導致自己無所適從。
解藥:複習計劃可以分為三種,其一是階段性計劃,即對一個時間段內學習的大體安排。其二是短期計劃,常常為天計劃,可以具體設計自己的時間安排,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制定好以後嚴格執行。並使自己過得充實起來。第三是整體的計劃,包括成績的分數,名次等,這樣使自己永遠會有目標。
8.根據個人喜好下功夫
表現:許多學生學科發展不平衡,只對某個學科感興趣,或者只對某個老師所教的課感興趣。對自己不喜歡的科目,或者對自己不喜歡老師所教的科目漫不關心,導致成績無法提高、學科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解藥:要想提高總分,應在弱勢學科和自己不太感興趣的學科上多下功夫。
9.糾錯屢犯,難以提高
表現:有些同學沒有從錯題中總結經驗的習慣,所以沒有找出錯誤的根本原因,一味的認為自己沒有記住。
解藥:在糾錯過程中,既要總結錯誤原因,更要分析其原因,利用反面知識鞏固正面知識。分析錯在哪裡?為什麼會錯?怎樣改變條件和問題,使錯誤的答案變成正確的答案。同時,要抓住典型對正確解題進行分析,對答案進行檢驗。事實證明,練習是實踐,分析是升華,只做不分析,練習往往走過場。要分析解題的根據是什麼,有沒有別的解法等。
10.患得患失,考前心態失衡
表現:大考當前,有的學生因為過度緊張導致狀態不佳,甚至病倒。
解藥:考前要防止兩個極端的做法:一是過度放鬆,破壞了長期形成的生物鐘,會適得其反。二是挑燈夜戰、加班加點導致過度勞累。
新高三複習全年規劃
7月-8月 制定目標、年度規劃、一輪複習、課本為主
將要報考的院校作為自己前進動力的總目標,了解所在省市報考該校所需的分數線,將分數分配到各各個科目,明確自己成績的提升空間與應實施的計劃,按照「優勢科目的提分空間比較小,劣勢科目的提分空間比較大」的原則進行分數分配。
注意:目標不宜定的過高,應從當下自己的定位出發。
提前了解與自身情況相關的高考信息,如藝考時間、空軍招飛、加分政策等,做好各科全年複習規劃,安排好每一階段的任務,可以提高複習效率。
明確制定學習計劃、執行計劃、考試考核、考後總結等等都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畢竟「學霸總是在精確地規劃,學渣總是在盲目地忙碌。」
高三階段共有三輪複習,一輪複習需要重視基礎,不留知識點死角。
對於高一、高二基礎薄弱的同學,暑假是逆襲補漏的好機會;而對於基礎較好的同學,此複習階段是衝刺夢想院校複習的好時機。要以課本為主,配套練習課後題,以中等題為輔進行刷題訓練,在做題過程中逐漸吃透課本,提高自己的信心。
在暑假階段,側重薄弱學科和需要進行專項複習的模塊,從基礎入手重新鞏固知識點。
9月-10月 心態調整、側重細節
高三期間有許多模擬考試,一是為了檢查同學們的複習情況,二是為了模擬高考情景,鍛鍊考生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考場上水平能否正常發揮。
一輪複習雖在進行,但往往還有新課要講、新知識需要學習。可以將新知識提前進行預習,以便上課更好的跟進老師思路。而針對已學過的高一、高二內容,一定要做到勤動手勤動腦。
有的同學在複習時,看到這個知識點,覺得很基礎;看到那個知識點,認為已經掌握了,於是飛快地跳過去。但許多知識點,看似簡單,真正運用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有很多細節問題是料想不及的,只有在實際做題過程中慢慢體會,因此做一定量的題目是十分必要的。
11月-12月 錯題歸納、增大題量
一輪複習內容逐漸增多,知識綜合性逐漸加大,容易導致心情煩躁,複習效率低。多分析自己錯題的原因,並將知識漏洞進行筆記整理。
上課時間可能會出現昏昏欲睡或者出現「老師講老師的,我做我的」現象,但「重複是學習之母」,老師所講的內容雖重複但是有理線串綱,有歸納概括,有提煉加工,有拓展延伸,能夠鞏固和完善以及更新大家已獲得的知識結構及已形成的經驗結構。
一輪複習的時候可以嘗試做一些高考題,在周末給自己兩個小時的時間做前幾年的題,不用在意數量,了解高考考試的深度即可。
期中考試後,名次會發生第一次分化,需要調整好下一階段的複習計劃和心態。
從11月下旬到12月,各省市的高考報名陸續開始,需要在規定的時間登錄教育考試院網站進行報名。
1月-2月 深度理解、寒假備考
進入到一輪複習的收尾階段,應力求對知識深度理解,了解考題中的陷阱設置。把考點知識串成線,按照一定主題或線索,歸納整合各科知識。
要對各科目知識的薄弱版塊、較難版塊做二次強化,然後逐個突破,錯題要及時進行解決。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開啟,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與高考錄取有關,務必需要通過考試。期末考試結束後,注意對錯題的研究和總結。
2月開啟二輪複習,這個階段的任務是提升成績,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能力需要穩定下來。寒假注意在調整作息的同時,保持備考狀態。建議根據老師講過的主要內容,對照考試說明、講課的筆記、教材,三樣內容,進行知識的複習。
3月-4月 二三輪複習、總結規律
二輪複習就絕對不像一輪複習那樣按部就班了,複習前後的跨度非常大,而且老師往往會以專題的形式來進行複習。
在這階段應該達到高效率的複習,需要將前一個階段中較為零亂、繁雜的知識進行系統化、條理化匯總成強大的知識體系,再運用體系解決各種考題。
在這一階段,需要瘋狂刷高考真題,強化考點及答題技巧,並通過訓練掌握答題節奏。
當題目拿到手後:
首先思考它屬於哪種題型,有什麼特點,審題時有哪些技巧,答題時有哪些基本要求。
二是在做題後拿自己的答案和參考答案比較,看自己的答案和參考答案的基本思路是否相符。
三是進行針對於適合自己的答題思路總結模板。總結與歸納是高考的秘訣中的秘訣,刷題多但成績不理想的多半原因就是對刷過的題總結與反思不夠。
切忌千萬不要因為一兩次模擬考試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為模擬考試的失敗而放棄努力,因為模擬考試的成績並不能代表你的高考成績,最後高考會是一次大洗牌。
高考最後一輪複習在4月-5月左右開啟,在本階段建議回歸基本知識的複習,將筆記拿出來重新複習,將易錯的點進行強化。
5月-6月 限時訓練、心態穩定
在這一階段,飲食、複習節奏、答題順序、生活作息等方面儘量保持常態,保證每天上午九點到十一點,下午的三點到五點(即在高考考試時間)必須保持時刻興奮,調整好心態進入到臨考狀態。
而在高考的最後階段,所能做的不是給自己加壓,而是減壓,既不要考慮高考有超水平的發揮,也不要想高考失利的後果,保持一種穩定心態。
這段時間建議定期做一套完整的模擬題,高考時就不會感到「手生」。做模擬題的最佳頻率是一周一套,到高考前至少做完整的4套。進行限時訓練,提高解題速度。限時訓練是模仿真實考場的情景,因此這種練習對於提高應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套題訓練,也可以分開訓練,但是時間要縮短。對於會做題,臨場發揮不佳的學生,可以通過連續長時間來做套題,或者想辦法耗盡精力後(如長跑後,衝刺跑後),再做卷子,或壓縮做題時間(2/3~3/4的考試時間做完卷子),以訓練考場狀態。
提前對高考考場進行踩場,制定好出行線路。準備考試用品、準考證、身份證等考場必備品。
7月-8月 提前估分、志願填報
目前,全國所有省份都實行高考後據分填報志願,具體填報時間主要在6月下旬及7月上旬。
而所謂「平行志願」就是在每個錄取批次的學校中,考生可填報若干個平行的學校,然後按「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進行投檔錄取,即錄取時,將考生按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排隊,依次檢索考生填報的A、B、C、D等幾個平行志願,如果符合A志願,則被錄取,如果分數不夠,則繼續檢索B志願,依次類推,直到被符合條件的學校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