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陳穎婷 夏天 上海法治報
最「長壽」的ECMO、「零感染」的發熱門診、移動方倉核酸檢測實驗室、無人自助接種倉……新冠疫情激起了全球抗疫的熱忱,也激發了科技助力公共衛生領域的發展。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上,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設置的公共衛生防疫專區無疑是今年最大亮點,1.2萬平方米的「展中展」集中亮相一批國際先進的公共衛生防疫產品。
ICU裡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ECMO成為了許多醫生挽救危重病人的「利器」。在今年進博會上,這個「抗疫英雄」也有了不少「進階版」。
ECMO的大名為體外膜肺氧合(英文全稱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英文縮寫ECMO,音譯俗稱「葉克膜」),用以暫時協助大部分醫療方法皆無效的重度心肺衰竭患者進行體外呼吸與血液循環,暫時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為醫療人員爭取更多救治時間。在既拼速度也拼耐力的生命賽道上,ECMO幫助醫生和患者與「死神」賽跑。
在美敦力展臺,抗疫神器中最矚目的是全球首個集成監測功能的長效氧合器Nautilus Smart 的新一代體外膜肺氧合技術ECMO,新一代產品可實現壓力、血氧飽和度及溫度等重要指標的實時、準確監測,有助於實現ECMO 的移動化管理,在重症患者轉運過程中為生命爭取黃金救助時間。
據工作人員介紹,ECMO作為一種生命支持系統,最關鍵的部件就是氧合器。而氧合器單次使用時間越長,就能降低感染的風險。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ECMO氧合器使用幾天後即必須更換耗材。而最新款的ECMO氧合器在歐洲使用的時間已經擴展到2周以上。
同時,使用ECMO的患者大多體徵比較弱,因此參數監控很重要。而新款ECMO氧合器本身集成多個監測功能,無需外接監測裝置即可實現壓力、血氧飽和度及溫度等重要指標的實時、準確監測;有助於實現ECMO的移動化管理,在重症患者轉運過程中為生命爭取黃金救助時間。
日本醫療企業泰爾茂也帶來了主機重量僅8千克,轉運更加便捷,操作更加簡單的ECMO設備。在抗疫的特殊時期,泰爾茂從日本緊急調配ECMO等各項醫療設備馳援武漢疫情。
發熱門診解決方案實現發熱患者「零接觸」
發熱門診是此次疫情防控中的重要環節,在病例「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築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發熱門診在疫時承擔快速反應、集中救治的功能,在平時承擔院感防控、篩查預警的功能,對於強化公衛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五月,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印發通知,推廣上海市發熱門診建設管理工作經驗,明確指出要加強建設升級改造獨立規範化的發熱門診,落實「平戰結合」,「三區兩通道」,「六不出」的建設原則,並且把CT和DR列入應急救治物資儲備清單。
隔室操作技術應本次疫情而產生,但隨著疫情蔓延,其局限性越發明顯:醫技人員在黃色半汙染區操作,存在交叉感染風險,且無法避免下班後的隔離。
而這一公共衛生領域的「痛點」也在此次進博會上有了解決方案。在西門子醫療展區,一個模擬的發熱門診室引起了許多參會者的興趣。
西門子醫療推出兩款創新產品「SOMATOM go.發熱門診專用CT」和「MULTIX Impact發熱門診專用DR」,可實現自動化操作,有效杜絕交叉感染。
據了解,全新的發熱門診解決方案採用智能可視化遙控擺位系統結合德國抗疫BAS新風方案,將CT/DR的操作間由半汙染區淨化為清潔區,影像科醫技人員從此可以在發熱門診常態化「綠區」隔室操作。該解決方案依據國內最新發熱門診設置標準⊃1;和GmbH德國標準⊃2;,改善操作流程和通風設計,最大程度保護醫技人員安全。
此外,隨著中國5G商用化的發展,西門子醫療基於網際網路的遠程掃描助手系統在抗疫過程中的使用有效緩解了基層醫療資源困境,該技術也可整合到疫後發熱門診以及車載/方艙等應用場景,支持抗疫特殊時期醫技人員撤離至發熱門診外的「清潔區」遠距離/隔室操控機器,醫技人員真正「零接觸」發熱患者。
無人疫苗接種倉省時又安全
在本次進博會上,全球多個新冠疫苗最新進展也揭開了神秘面紗。如何解決大規模疫苗接種問題,也成為了許多醫藥展商考慮的問題。記者看到,賽諾菲巴斯德展臺推出的智慧無人疫苗接種艙讓接種變得更為方便。
據工作人員介紹,智慧無人疫苗接種艙是未來城市公共衛生生態系統中的可移動、自動化接種「網點」。無人疫苗接種倉將解決,類似於新冠流感這些需要在某個季節或者是某一個短時間之內進行大規模接種的疫苗。
「在《疫苗管理法》中又有3查7對1驗證的接種要求,但這個要求目前都需要由人工來完成,平均需要花費接種醫生5~10分鐘。」該工作人員表示,無人疫苗接種艙就能通過人工智慧縮短人工比對時間。「接種者可以通過手機iPad進行線上預約,在預約的時候就可以動進行人人臉圖像的採集,自動匹配需要接種的疫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一支疫苗都儲存在一個恆溫儲存箱中。
記者看到,當接種者來到接種倉後,屏幕會對接種者的預約信息進行查證。之後由機器自動抓取疫苗,同時會對疫苗的進行掃描,掃描完之後把整個的疫苗的信息自動化羅列在屏幕上面,核驗接種者的姓名、年齡、疫苗的有效期、名稱、接種部位、接種劑量等基本信息。
接種者只需將上臂放在接種臺上的卡槽中,自動的接種機,會按在接種者的三角肌上。此時,只要點擊啟動,疫苗就會自動從冷藏箱取出,並完成拆外包裝,拆內包裝、拔開針頭、排氣裝入接種器的一個自動的環節,進行自助接種。
接種完成之後,接種者還要接受30分鐘的留觀。但與一般醫療機構接種必須固定坐上30分鐘不同。接種倉的接種者只要在特定範圍內,帶上可穿戴設備,觀察30分鐘即可。據介紹,可穿戴設備會監測接種者的血壓、心率,並設有報警裝置。30分鐘完畢之後,接種者將可穿戴設備歸還到指定地點,就完成了整個疫苗接種流程。
移動方艙檢測核酸每日能檢2000人
疫情防控過程中,核酸檢測是確定是否感染病毒的重要手段。作為公共衛生防疫專業委員會的成員單位,賽默飛將藉助這一世界級的平臺,在本屆進博會重點打造的首個公共衛生防疫專區集中展示其病毒檢測及預防管控解決方案, 以更好地助力政府及科研機構進行持久的抗疫之戰。
這個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裡面設置緩衝間、試劑準備間、樣本製備間、擴增間、消洗間等,離心機、實時螢光定量PCR系統、核酸提取儀等相關檢測設備一應俱全。
據介紹,該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相當於國內P2、P3級建設標準的實驗室。這種小規模的移動方艙實驗室將幫助國家大規模篩查計劃的執行和落地,加速縣區級以上疾控機構以及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的核酸檢測能力,助力疫情防控。「24小時即可安裝完成,快速部署,可實現單艙不混檢最高2000人份/天,混檢最高20000人份/天的檢測能力。」
據悉,在今年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這款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在新疆、北京等地已有應用。
記者 | 陳穎婷 夏天
攝影 | 王湧
編輯 | 王菁
原標題:《最「長壽」ECMO、無人自助接種倉…走進進博會「最紅館」, 看高科技助力抗疫》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