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2020-12-15 翩翩蝴蝶四妹

文|翩翩蝴蝶四妹

皮埃爾 · 居裡與瑪麗·居裡夫婦

瑪麗·居裡(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原名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出生於華沙,法國著名波蘭裔物理學家、化學家。

導語:瑪麗·居裡夫人

第一位獲得科學博士學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國大學的女性教授;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得獎人;第一位母女皆獲得諾貝爾獎的母親……

01 瑪麗·居裡的初戀——凱希米·佐洛斯基

瑪麗·居裡的初戀——凱希米·佐洛斯基

英俊聰明的凱希米·佐洛斯基是瑪麗·居裡在波蘭的初戀,她與她家教家庭裡的少爺佐洛斯基(Kazimierz orawski)相戀,二人具有親緣關係。

佐洛斯基家庭富裕,其父母嫌棄瑪麗·居裡家貧窮,強烈反對他們的戀情,佐洛斯基迫於家庭壓力,給瑪麗·居裡寫了分手信,接到分手信後,瑪麗在極度痛苦中,才收拾著破碎的心離開了祖國波蘭。

這位帥哥日後也成為了著名數學家。

在波蘭的華沙理工大學裡,樹起了瑪麗·居裡夫人的雕塑。已是著名數學教授的初戀情人佐洛斯基,曾無數次在這雕塑前靜坐默念。多年後,華沙又建起了紀念瑪麗的研究所與博物館,以緬懷國家優秀的女兒。

02 瑪麗·居裡夫人的丈夫:靈魂伴侶——皮埃爾 · 居裡(Pierre Curie)

皮埃爾·居裡(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 — 1906年4月19日),法國巴黎人,畢業於巴黎大學,法國物理學家。1903年和居裡夫人還有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06年4月19日皮埃爾·居裡在離開自然學科教授聯合會的會所後不幸在街上被馬車撞倒後當場死亡。皮埃爾·居裡高尚的人格魅力。他以大公無私、不計回報、無怨無悔的精神與自己的妻子一道,矢志不移地走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

1877年,年僅18歲的皮埃爾·居裡獲得了碩士學位,1882年他被任命為巴黎市立高等物理化學學院的實驗室主任。他在該校任教時間長達22年,他一生的主要成就都是在這裡取得的。

1891 年 10 月,24歲年輕美麗的瑪麗·居裡懷著初戀的癮痛離開波蘭,前往法國巴黎索邦大學求學。經過刻苦努力,三年中她在索邦大學取得了物理學和數學學士學位。畢業前不久,瑪麗認識了比她大8歲的皮埃爾·居裡。

1894年的一天,瑪麗·居裡應邀去弗利堡大學的一位教授家去玩,在這位教授家她結識年輕人皮埃爾·居裡,自此次見面到今後的科學工作中,他們的感情一直處於升華中。

1895年皮埃爾·居裡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物理學教授。同年皮埃爾·居裡與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結婚。

居裡夫婦

婚後的居裡夫人在索邦大學讀研究生,她也一直在丈夫皮埃爾的實驗室做研究。居裡也認識到了妻子研究的重要性,他把自己的研究從晶體轉到放射性物質上面來。

1897年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伊雷娜誕生,皮埃爾沒有讓妻子放棄科研的想法,為此他們僱傭了一個女傭,居裡夫人去實驗室的時候,孫女就由爺爺來照顧。

1904年居裡夫婦的第二個女兒艾芙·居裡誕生。

為科學獻身的理想把他們永遠聯繫在一起。他們生活清貧,工作、學習卻十分緊張。這對親密的工作與生活伴侶再也離不開彼此。

居裡夫婦在做實驗

1898年7月,居裡夫婦用了4年時間從數噸瀝青礦中找到一種新元素,它的化學性質與鈾相似,但放射性比鈾強400倍。居裡夫婦把這種新元素命名為「釙」(Polonium),以表達對居裡夫人的祖國波蘭(Poland)的懷念。 發現釙元素之後不久,居裡夫婦繼續進行研究,在同年12月他們得到少量的白色粉末。這種白色粉末在黑暗中閃爍著白光,據此居裡夫婦把它命名為鐳,它的拉丁語原意是「放射」。

並在此期間,他們寫了許多論文,奠定了原子物理學和化學研究的基礎。

1900年瑪麗·居裡夫人被提升為巴黎大學理學院教授。

1903年居裡夫婦,以及發現天然放射性的貝可勒爾一起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這一年居裡夫婦被授予英國皇家學會「戴維獎章」。

居裡夫婦1903年獲得諾貝爾獎證書

1905年 6月居裡夫婦前往斯德哥爾摩瑞典科學院,履行諾貝爾獎金獲得者須親自前往領獎並做學術講演的規定。7月成為法國科學院院士。

1906年4月19日皮埃爾在離開自然學科教授聯合會(Association of Professors of the Science Faculties)的會所後,不幸在街上被馬車撞倒後從頭上直接碾壓過去當場死亡。

1910 年,瑪麗獨立分釙」(離出純鐳金屬,並獲得 1911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成為除鮑林以外,唯一收穫諾貝爾獎兩個領域獎項的科學家。更難得的是,她放棄了鐳分離技術的專利,將這項得來不易的結果貢獻給全世界。

3 情感風波: 與丈夫皮埃爾 . 居裡的學生——保羅·朗之萬

居裡夫人在丈夫去世後,其生命一度陷入了冰河狀態。在長期的工作合作中,居裡夫人與丈夫的學生小她5歲的保羅·朗之萬——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相戀,他深深迷上了依然美麗動人的瑪麗,介入了她的生活。朗之萬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與居裡夫人約會,度過他們人生中的美妙時光。他是熱愛瑪麗·居裡的——當然,他的離婚失敗了。這個事件在法國鬧得風風雨雨。1911年巴黎新聞報在11月4日的標題《愛情故事:居裡夫人與郎之萬教授》。

同時他還愚蠢地讓自己的妻子拿到了瑪麗·居裡寫給他的情書,這些情書最終被公布給了報社。瑪麗·居裡在45歲的這年,陷入了身敗名裂的低谷。

後來郎之萬有了一個女學生情人,為了養活這個女學生情人,朗之萬甚至還去恬不知恥地請求居裡夫人在研究所為這學生安排了一個職位。

原本浪漫多情的法蘭西民眾容不得瑪麗,將她描述為 " 波蘭蕩婦 "。這段戀情不了了之。多年後,居裡夫人的孫女嫁給了郎之萬的孫子。

04 重新崛起的居裡夫人——第2次獲得諾貝爾獎

最終她從痛苦中恢復過來。強悍的意志和工作讓她再度站了起來。在這之後她持續工作了22年,繼續為法國和世界科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不到四十歲的她,中年喪夫,她還是把自己的痛苦深埋在心中,一邊撫養兩個年幼的女兒和照顧年邁的公公,一邊繼續進行科學探究。

皮埃爾 · 居裡y瑪麗·居裡夫人單獨撫養

1911年居裡夫人因為發現釙和鐳兩種新元素再次獲諾貝爾化學獎,她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既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

與第一次不同,這一次是她單獨獲獎,真可謂史無前例,後無來者。

居裡夫人於1934年去世,死因是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而患上了白血病。

居裡夫人傳二女兒艾芙·居裡著

04 一家四代科學家

居裡夫婦不僅自己取得了偉大的科學成就,他們還創造了一個「科學王朝」。

居裡家族的科學傳統至今已延續四代人。居裡夫婦的長女伊雷娜·居裡和女婿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居裡都是從事放射性研究,1935年,他們因為在人工放射性方面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由於缺乏防護,長期受X射線和γ射線輻照 ,伊雷娜的健康受到嚴重傷害,使她患了急性白血病,並於1956年3月17日不幸世逝於巴黎

居裡家族的第三代也是人才濟濟,他們的外孫皮埃爾·約裡奧是生物物理學家,孫女海倫·約裡奧是核物理學家。

居裡家族第四代中的傑出人物是阿倫·約裡奧,他是生命科學的博士。

居裡家族的前三代科學家都是法國科學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都曾當選法國科學院的院士:皮埃爾·居裡是1905年當選,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居裡是1942年入選,皮埃爾·約裡奧則是1982當選。

愛因斯坦說:「在所有的世界名人當中,瑪麗·居裡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物理學歷史上最有名氣的一張照片

居裡夫婦墓

1995 年,瑪麗·居裡與皮埃爾·居裡的遺體被送入象徵法國最高榮譽的巴黎先賢祠。那位來自海外的窮困姑娘,成為了國家先賢祠中的唯一女性。她的品格被廣為傳頌。

結語: 偉大的世界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居裡夫婦,為全人類做出了傑出的科學貢獻,居裡夫人半生清貧他們沒有為了自己及家人過上幸福富裕的生活,而把自己苦心研究的科學成果鐳的提煉法申請專利,提取鐳的艱苦過程是在簡陋的條件下完成,居裡夫婦拒絕為他們的任何發現申請專利,為的是要讓整個人類都能自由享用他們的發現。獻給了全世界的人們!科學家有國界,科學無國界!

居裡夫人第一個以女學者的身份站到法國梭爾邦大學的講臺上,居裡夫人用生命提高了婦女的地位。

關注:@翩翩蝴蝶四妹

歡迎:閱讀 評論 點讚 分享 收藏

相關焦點

  • 居裡夫人的棚屋
    但如果我們問:誰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科學家?那根本就不用作第二人想。毫無疑問,該頭銜將歸屬於瑪麗·斯克洛多夫斯卡,或者換成我們更熟悉的稱呼:居裡夫人。近百年來,她的名字不僅光耀著整個放射物理學界,更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特別是年輕的女學生投入科學事業中去。從某種意義上講,居裡夫人的影響早已超越了科學領域,成了一種精神象徵。
  • 波蘭傑出的女科學家,鐳的發現者居裡夫人
    大家好,歷史上那麼多科學家,出名的女科學家卻沒有幾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波蘭的傑出女科學家居裡夫人。瑪麗·居裡夫人,波蘭人,1867年生於華沙的一個中學教師之家。她的祖國在她出世前曾三次被德、奧、俄三國所瓜分,華沙長期處於沙俄統治下。
  • BBC「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屠呦呦入圍 與居裡夫人並列!(雙語)
    1月8日,英國BBC新聞網新版塊「偶像(ICONS)」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選出對人類當前生活影響最大的傑出人物。   在14日公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與居裡夫人(Maria Curie)、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數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共同進入候選人名單。   本次「20世紀最偉大人物」入圍候選人有28位,來自7個領域,包括科學家、領袖、探險家、社會運動者、藝術家、體育明星、演藝明星。
  • 我們為居裡夫人編造了哪些「名人軼事」
    誰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這個問題可能還會引起一定的爭議。但如果我們問:誰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科學家?那根本就不用作第二人想。毫無疑問,該頭銜將歸屬於瑪麗·斯克洛多夫斯卡,或者換成我們更熟悉的稱呼:居裡夫人。近百年來,她的名字不僅光耀著整個放射物理學界,更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特別是年輕的女學生投入科學事業中去。從某種意義上講,居裡夫人的影響早已超越了科學領域,成了一種精神象徵。
  • 她是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超越霍金,和愛因斯坦、居裡夫人齊名!
    她是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超越霍金,和愛因斯坦、居裡夫人齊名!本月初,英國BBC新聞網新版塊「偶像(ICON)」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一共有領導人、探險者、科學家、演藝人員、社會運動、運動員、藝術家7大板塊,總計入圍28位候選人。在14日發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成功進入候選人名單,此次與其一起入圍「科學家篇」的還有物理學家居裡夫人、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數學家艾倫·圖靈。
  • 瑪麗·居裡揭開鐳的奧秘,有著「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精神
    瑪麗·居裡揭開鐳的奧秘,有著「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精神19世紀末20世紀初,科學家發現一個新奇的元素,它在黑暗中閃爍著白光。根據這個性質,他們把這幾種新元素定名為鐳。鐳是一種稀有的天然元素,它不需要藉助任何外物,就能自己發光發熱,含有很大的能量。鐳的發現,開闢了科學世界的新領域,由此誕生了一門新興的放射學。
  • 居裡夫人:一生獻身科學,卻被喊了32年「波蘭蕩婦」?
    提起居裡夫人,我們可能立馬會想,我知道,她因為發現鐳,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甚至有人還能想起來她在中學課本上,手拿試管的樣子。在課本裡,居裡夫人可謂是光明偉大,受盡愛戴,而事實上呢,居裡夫人的一生遠比課本裡黑暗的多,她由於女性身份受盡阻撓,36歲就失去丈夫,此後還被罵了32年波蘭蕩婦。
  • 居裡夫人:另類「波蘭蕩婦」鮮為人知的生活
    來源:月半悅明「居裡夫人」不是一個尊稱,而是一個蔑視、侮辱和抹殺她的真正功績的稱呼。很多教科書都把「居裡夫人」奮鬥半生發現了「鐳」的事跡作為勵志教材,卻很少揭露出,這個「勵志」偶像的一生是怎麼樣地遭受著不公正、歧視、打擊的。11898年12月26日,瑪麗·居裡提交給法國科學院一份報告。
  • 居裡夫人:另類「波蘭蕩婦」鮮為人知的孀居生活
    首先,這個獎並不是由居裡夫婦單獨獲得,而是和別人分享的。分享走一半獎金的,是一個叫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的科學家。貝克勒爾是法國的知名物理學家,出身科學家世家,父親和祖父都是著名科學家,祖父還是皇家學會會員。貝克勒爾在1896年第一個發現了天然放射性(儘管他一開始錯誤地認為是螢光)。
  • 居裡夫人和鐳元素的故事
    鐳的發現還要感謝偉大的居裡夫人。居裡夫人,1867年11月7日誕生于波蘭華沙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具有父親的智慧和母親的靈巧,從小就對科學實驗發生了濃厚的興趣。1891年,她到巴黎求學。居裡夫人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鈾鹽的研究中去了,接受過嚴格而又系統的高等化學教育的居裡夫人,在研究鈾鹽礦石時想到,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證明鈾是唯一能發射射線的化學元素。她猜想,一定還會有別的元素也具有同樣的力量。她依據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進行測定,結果很快發現另外一種釷元素的化合物,也自動發出射線,與鈾射線相似,強度也較接近。
  • 居裡夫人:一家五人獲諾貝爾獎,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文/如穎隨行育兒經提到居裡夫人,都知道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很多人是從物理和化學課本上,知曉她的名字和成就的。最近,和孩子一起閱讀這本《居裡夫人自傳》,對她有了更深的了解。居裡夫人的一生,極其平凡,卻又極其偉大,輝煌而又榮耀,她有很多個世界第一:第一位獲得科學博士學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國大學的女性教授;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得獎人;
  • 朱永新解讀居裡夫人的「育兒經」
    居裡夫人的「育兒經」朱永新眾所周知,居裡夫人是放射性元素鐳的「母親」、現代原子物理學的奠基者之一和兩次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然而,大家是否還注意到:居裡夫人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而且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她用對待科學的精神和態度對待女兒,給我們每個做父母的留下了一面寶貴的「人鏡」。
  • 第1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中國稱其居裡夫人,法國稱「波蘭蕩婦」
    文/玉濁清第1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中國稱其居裡夫人,法國稱其「波蘭蕩婦」大家對居裡夫人可能都不會陌生,她出生於華沙,世人稱其為居裡夫人,她的全名則為瑪麗居裡,是法國著名的波蘭一科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這種叫法跟她的私人生活有一定的關係,瑪麗居裡曾經結識了一名講師,也就是她的丈夫,還經常在一起進行放射性的物質研究,在他們二人的不斷努力下,有了很大的成就,他們在不斷的相處過程中相敬相愛。可是當丈夫去世之後,居裡夫人的生命似乎陷入到了冰河時代。
  • 居裡夫人:她11歲喪母,40歲失伴侶後孤身奮戰,母女均獲諾獎
    居裡夫人說:「正是這種平靜而安全符合我們心願的生活方式才使得我們能夠完成一生中的偉大事業。」世間好物不堅牢, 彩雲易散琉璃碎。1906年一輛貨車把皮埃爾·居裡無情地帶走,奪走了這位久負盛名的科學家。居裡夫人這一年40歲,一個女人拖著兩個幼小的孩子,繼續進行他們夫婦共同的科研事業,皮埃爾·居裡的話銘刻在她心中:「即使我不在了,你也必須繼續幹下去。」她人生旅途最親密的戰友走了,教育部提出她可以科學家遺孀身份領取國家撫恤金,她卻拒絕了。
  • 居裡夫人:攤上科學界「豔照門」被罵蕩婦,被眾人扔石頭,還有誰比我慘
    我最近看了不少居裡夫人的資料我感覺,她的一生都十分黑暗而痛苦比包括你在內的大部分人都要不幸居裡夫人原名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自從28歲那年她和皮埃爾·居裡結婚以後再也沒有人記得她的本名結婚的時候她沒有穿通常的婚紗
  • 《居裡夫人傳》全文在線閱讀(共八章)
    作品簡介:     《居裡夫人傳》一書回顧了居裡夫人這位影響過世界進程的偉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裡夫人的品質作者艾芙·居裡向讀者詳介了她的母親除了在科學領域取得優異的成績外,她還用自己一生為人處世的崇高行為給女兒樹立榜樣,對女兒的教育也有許多獨特的做法。讀完這部書,相信居裡夫人對困苦和災難的忍耐和工作精神都會催我們奮發,她的處事態度更可以蕩滌我們的心靈。
  • 居裡夫人為什麼不讓女兒上正規學校
    我們大多數人接受的是學校教育,但是居裡夫人自辦私塾的成功,似乎為另一種教育方式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那麼,在家上學是否也適合普遍推廣?7月4日是居裡夫人的逝世紀念日,我們在緬懷她偉大科學成就的同時,也應著當下的高考招生季來談談她獨特的教育觀,看看居裡夫人讓自己的孩子在家上學是當時的時尚還是她個人無奈的選擇。
  • 【新高考英語核按鈕·精編精練20套】瑪麗居裡,一個偉大的女性
    在家裡,瑪麗又當妻子又當母親,給女兒洗澡,還做家務。在實驗室裡,科學家瑪麗正在做出科學上最重大的發現之一。幾年前,某位科學家已經發現,有一種叫作鈾的金屬釋放出一種射線,後來瑪麗居裡稱之為放射性。但是射線來自哪裡,是什麼樣子的?這就是一個她力圖去發現的自然秘密。只有一位科學家方能理解所有這些探索意味著什麼。實驗一次次精心地進行著。失敗,成功,更多的失敗,少許的成功,更多的成功。
  • 諾貝爾獎官方公布居裡夫人實驗筆記本 放射性可延續1500年
    近日,諾貝爾獎官方發布了瑪麗·居裡使用過的筆記本。諾貝爾獎方面稱,瑪麗-居裡(Marie Curie)於1934年7月4日死於再生障礙性貧血,這是她多年來在工作中受到輻射的結果。諾貝爾獎官方公布居裡夫人實驗筆記本 放射性可延續1500年諾貝爾獎官網還提到,居裡夫人患病去世,可能是長年暴露在輻射下所致。
  • 「居裡夫人」又「活」了
    臺當局官員提出今後教科書提及「居裡夫人」等女性科學家時要用本來的名字,不到一天就反悔了......真朝令夕改臺「教育部」16日通過自然科學領域課綱,有關於性別平權,規定教科書中寫到女性科學家時,要用她本來的名字,而不是附庸於丈夫之下,如「居裡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