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裡夫人:一生獻身科學,卻被喊了32年「波蘭蕩婦」?

2020-12-13 今今樂安

提起居裡夫人,我們可能立馬會想,我知道,她因為發現鐳,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甚至有人還能想起來她在中學課本上,手拿試管的樣子。

在課本裡,居裡夫人可謂是光明偉大,受盡愛戴,而事實上呢,居裡夫人的一生遠比課本裡黑暗的多,她由於女性身份受盡阻撓,36歲就失去丈夫,此後還被罵了32年波蘭蕩婦。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一面的居裡夫人。

01諾貝爾獎的背後

1867年11月7日,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在波蘭出生,她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瑪麗居裡。

24歲時,瑪麗到巴黎求學,在這兒認識了日後的丈夫皮埃爾·居裡,兩人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共同的理想追求,很快就在巴黎結婚了,瑪麗成為「瑪麗·居裡」,開始和丈夫一起工作。

工作期間,居裡夫婦發現了兩種新元素釙和鐳,震動了科學界。1902年,他們提煉出了10克氯化鐳,1903年,居裡夫婦共同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這裡插個題外話,和大家簡單說一下釙和鐳這兩種元素。

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劇毒物質之一,據說0.1克的釙可以殺死1000億人。

而鐳呢,由於放射性巨大,可以破壞並殺死細胞、細菌等,被廣泛地應用在癌症治療中。

曾經在鐳剛被發現時,歷史上有個烏龍時期,商家把「鐳」包裝成保健品,他們生產含有鐳的礦泉水、香菸等等。

在一個製造夜光表的工廠裡,女工會把含鐳的塗料帶回家,當作美甲粉。一年之後,這些女工開始出現皮膚潰爛、身上長腫瘤的症狀,甚至有些人的骨頭變薄,輕輕一碰就會碎,由此,鐳的危害才被大家熟知。

再回到剛剛說的諾貝爾獎,這聽起來振奮人心,但是自從得了這個獎,瑪麗居裡的悲慘命運可以說就開始了。

一方面,1903年的這個諾貝爾物理學獎,並不是居裡夫婦獨享的,另一個叫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的科學家分走了一半獎金。原因是,當時是他第一個發現了鈾鹽的放射性射線,雖然他對此後的研究幾乎毫無貢獻。

並且,在當時提名的獲獎者裡,最初並沒有瑪麗·居裡,外界認為瑪麗·居裡,只是「皮埃爾·居裡的助手」而已。

貝克勒爾還說:「居裡夫人的貢獻是充當了皮埃爾·居裡先生的好助手,這有理由讓我們相信,上帝造出女人來,是配合男人的最好助手。

但事實是,對於放射性的概念和理論,瑪麗·居裡才是真正的開創者。

這些都不提,好歹最後他們加上了瑪麗居裡的名字,兩人獲得了科學界的認可,前途可以說一片光明,

但是造化弄人,1906年4月19日,瑪麗39歲時,丈夫皮埃爾·居裡出車禍身亡。

02影響一生的婚外戀

瑪麗·居裡悲痛欲絕,很久都緩不過神,但生活還要繼續,這時皮埃爾居裡曾經的學生朗之萬,進入了瑪麗的生活,幫助瑪麗在索邦大學任教。

他們倆越走越近,有關兩人的那些個曖昧小故事開始流傳。可是啊,這個郎之萬是有老婆的,雖然他老婆珍妮沒啥學歷,和他沒有共同語言,但畢竟,他也是個有婦之夫是吧。

在老婆珍妮的動輒打罵中,郎之萬先是提出離婚,珍妮不同意,他索性搬出家,自己在巴黎索邦大學旁邊租了個房子,這更給大家的猜想添了一把火。

突然有一天,《新聞報》登出了一篇文章,題目為「居裡夫人和郎之萬教授的愛情故事」。

文章開頭說:

「鐳之火神秘地溫暖了周遭的每一個人,更點燃了不屈不撓研究其特性的科學家心中的火焰。至於其中一位科學家的妻子兒女則以淚洗面。」

最後這句當然就是指郎之萬的妻子珍妮了,原來啊,珍妮拿到了瑪麗·居裡寫給郎之萬的信,並且把信投給了媒體。

這一下,巴黎可算是炸開了鍋,《新聞小報》《作品報》等各種媒體開始大肆報導瑪麗·居裡和朗之萬的「戀情」,公布兩人的信,甚至揣測兩人早有姦情。

1911年,瑪麗·居裡分離出純金屬鐳,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但這並沒有衝刷人們對她的惡意,有人襲擊她的住宅,用石頭砸她的窗戶,喊她「偷夫賊」……

最讓人驚愕的事,媒體後來曝光了一封情書。在那封信裡,瑪麗·居裡流露出了對性的渴望,這可把好多人氣壞了。瑪麗多了一個稱號:波蘭蕩婦。

一批法國科學家聯名讓瑪麗離開法國,其中也包括瑪麗曾經最信賴的戰友保羅·艾培爾。保羅艾培爾的女兒是瑪麗居裡的學生,得知父親這樣做,女兒宣稱要和父親斷絕關係,並說一:「如果瑪麗·居裡是一個男人,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這句話直戳要害,瑪麗·居裡的摯友愛因斯坦,私生活也是一團亂麻,但很少有人在意。愛因斯坦還寫過一封信幫助瑪麗:「如果兩個人相愛,那誰也無權幹涉。」

朗之萬呢?他回到了妻子的身邊,條件是妻子要允許他公開擁有一個女秘書做情人。後來,郎之萬還和一個年輕的女學生相戀,甚至請求瑪麗·居裡在研究所為這學生安排職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瑪麗居裡拿出了全部諾貝爾獎獎金,購買了法國的戰爭債券,開始研究X射線,並且親自開車上前線,給負傷士兵做檢查。士兵身體裡的子彈殘片、榴彈炮殘片,在X射線下一清二楚,對外科手術的幫助非常大。

後來,瑪麗·居裡還開設了X射線學習班,教150名婦女學習射線,並讓女兒伊蕾娜來到戰場管理X射線儀,直到戰爭停止。

而瑪麗居裡呢,因為長期暴露在放射性下,患上了惡性白血病,在1934年7月4日去世,享年67歲。

回顧瑪麗·居裡的一生,我們才能明白,在那個年代一位女性想要在社會立足是多麼艱難。

她之所以想去巴黎上大學,是因為華沙大學不收女學生。她雖然成績優異,但畢業後只能做一名中學女教師。

1911年,她參選法蘭西科學院院士失敗,因為一些人認為科學院不該有女院士。

甚至她的實驗室,也歸於丈夫名下,在皮埃爾·居裡去世後,瑪麗多方申請才重新獲得研究資格。

瑪麗·居裡曾對女兒說:「在由男性制定規則的世界裡,他們認為,女人的功用就是性和生育。

但好在,面對種種坎坷,她並沒有屈服,還把自己的這種精神傳給了家人。

最後來給大家說一些冷知識啊,在諾貝爾獎歷史上,瑪麗居裡是第一位兩獲諾貝爾獎的人!唯一一名跨專業獲兩項諾貝爾獎的人!

另外,她的家族還是獲諾貝爾獎最多的家庭!她和丈夫一起獲物理獎,自己單獨獲得化學獎,之後大女兒和女婿又獲物理獎,小女兒則是諾貝爾和平獎。

正如她所說:

「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不論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

這大概是她自己,對自己一生的最好總結了吧!

相關焦點

  • 居裡夫人:另類「波蘭蕩婦」鮮為人知的生活
    來源:月半悅明「居裡夫人」不是一個尊稱,而是一個蔑視、侮辱和抹殺她的真正功績的稱呼。很多教科書都把「居裡夫人」奮鬥半生發現了「鐳」的事跡作為勵志教材,卻很少揭露出,這個「勵志」偶像的一生是怎麼樣地遭受著不公正、歧視、打擊的。11898年12月26日,瑪麗·居裡提交給法國科學院一份報告。
  • 居裡夫人:另類「波蘭蕩婦」鮮為人知的孀居生活
    很多教科書都把「居裡夫人」奮鬥半生發現了「鐳」的事跡作為勵志教材,卻很少揭露出,這個「勵志」偶像的一生是怎麼樣地遭受著不公正、歧視、打擊的。011898年12月26日,瑪麗·居裡提交給法國科學院一份報告。
  • 居裡夫人被稱為「波蘭蕩婦」,面對汙名,她的做法令世人稱讚
    然而在聲名鵲起之後,她的生活卻一團糟,甚至被冠以「波蘭蕩婦」的惡名,那麼她到底做錯了什麼?所以法國各家媒體爭相報導,都指責居裡夫人不守婦道,與有婦之夫廝混,稱她為「波蘭蕩婦」,並揚言讓居裡夫人滾出法國。面對如此汙名,居裡夫人起初還進行過辯解,然而她獨木難支,微小的聲音怎麼能對抗大眾的非議。迫於無奈,居裡夫人住進了一家修女開的醫院逃避一切。
  • 第1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中國稱其居裡夫人,法國稱「波蘭蕩婦」
    文/玉濁清第1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中國稱其居裡夫人,法國稱其「波蘭蕩婦」大家對居裡夫人可能都不會陌生,她出生於華沙,世人稱其為居裡夫人,她的全名則為瑪麗居裡,是法國著名的波蘭一科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她在事業方面的成就是不可置疑的功勞者,我們中國人也10分的敬佩她,可是法國人卻稱她為「波蘭蕩婦」,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種叫法跟她的私人生活有一定的關係,瑪麗居裡曾經結識了一名講師,也就是她的丈夫,還經常在一起進行放射性的物質研究,在他們二人的不斷努力下,有了很大的成就,他們在不斷的相處過程中相敬相愛。可是當丈夫去世之後,居裡夫人的生命似乎陷入到了冰河時代。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佐洛斯基家庭富裕,其父母嫌棄瑪麗·居裡家貧窮,強烈反對他們的戀情,佐洛斯基迫於家庭壓力,給瑪麗·居裡寫了分手信,接到分手信後,瑪麗在極度痛苦中,才收拾著破碎的心離開了祖國波蘭。這位帥哥日後也成為了著名數學家。在波蘭的華沙理工大學裡,樹起了瑪麗·居裡夫人的雕塑。
  • 波蘭傑出的女科學家,鐳的發現者居裡夫人
    大家好,歷史上那麼多科學家,出名的女科學家卻沒有幾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波蘭的傑出女科學家居裡夫人。瑪麗·居裡夫人,波蘭人,1867年生於華沙的一個中學教師之家。她的祖國在她出世前曾三次被德、奧、俄三國所瓜分,華沙長期處於沙俄統治下。
  • 居裡夫人:攤上科學界「豔照門」被罵蕩婦,被眾人扔石頭,還有誰比我慘
    我最近看了不少居裡夫人的資料我感覺,她的一生都十分黑暗而痛苦比包括你在內的大部分人都要不幸居裡夫人原名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自從28歲那年她和皮埃爾·居裡結婚以後再也沒有人記得她的本名結婚的時候她沒有穿通常的婚紗
  • 居裡夫人的棚屋
    毫無疑問,該頭銜將歸屬於瑪麗·斯克洛多夫斯卡,或者換成我們更熟悉的稱呼:居裡夫人。近百年來,她的名字不僅光耀著整個放射物理學界,更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特別是年輕的女學生投入科學事業中去。從某種意義上講,居裡夫人的影響早已超越了科學領域,成了一種精神象徵。或許正因為如此,關於居裡夫人的各種傳記書籍也就格外的多,在所有的科學家之中,僅次於牛頓和愛因斯坦,遠超其他人。
  • 科學巨匠,居裡夫人是怎麼把女兒培養成「諾貝爾獎獲得者」
    1911年居裡夫人發現「釙」和「鐳」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並且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今天當我們在醫院接受「X」光檢查時,應該感謝居裡夫人!居裡夫人的成就非凡,但她更大的成就是培養女兒成為了諾貝爾獎獲得者!她的教育理念什麼時候都值得我們今天的父母借鑑學習!
  • 瑪麗·居裡揭開鐳的奧秘,有著「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精神
    畢業後,瑪麗本想回波蘭為祖國服務。但是,1894年初,瑪麗受法國國家實業促進會委託,研究各種鋼鐵的磁性。在此期間,結識了法國科學家彼埃爾·居裡。獻身於科學事業的共同理想把他們緊密地聯繫起來,瑪麗才決定留在法國工作。1895年7月,28歲的瑪麗與36歲的彼埃爾結了婚,以後,人們又稱瑪麗為居裡大人。
  • 居裡夫人博物館,位于波蘭華沙,古城裡保留著人類的智慧
    小時候在課本裡了解了許多居裡夫人的故事,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因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居裡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
  • 居裡夫人和鐳元素的故事
    鐳的發現還要感謝偉大的居裡夫人。居裡夫人,1867年11月7日誕生于波蘭華沙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具有父親的智慧和母親的靈巧,從小就對科學實驗發生了濃厚的興趣。1891年,她到巴黎求學。居裡夫人認識到,這種現象決不只是鈾的特性,必須給它一個新名稱,居裡夫人就把它命名為「放射性」,鈾、釷等有這種特殊「放射」功能的物質,叫做「放射性元素」。後來,在她的丈夫皮埃爾先生的幫助下,她又測定了能夠收集到的所有礦物,她想知道還有哪些礦物具有放射性。
  • 百科|為什麼居裡夫人筆記本的放射性能持續1500年?
    推特內容中提到,瑪麗·居裡於1934年死於罕見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這與她一直長期大量地暴露在放射性物質中有關。即使到今天,居裡夫人1899至1902年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筆記本仍具有放射性,還將持續1500年!居裡夫人出生在波蘭華沙,是著名的物理學家、化學家,放射性研究的先驅者,被世人稱為「現代物理學之母」。
  • 居裡夫人:一家五人獲諾貝爾獎,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年11月7日,在波蘭華沙的一個小村莊裡,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居裡夫人原名)出生了。由于波蘭的大學不招收女性,24歲的瑪麗背井離鄉來到法國巴黎大學求學,就讀於物理系專業,從此展開了她一生對科學事業的追求。一個家庭裡,學習並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父母越早重視家庭學習氛圍的營造,越能早點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孩子有了學習的濃厚興趣,剩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 居裡夫人:她11歲喪母,40歲失伴侶後孤身奮戰,母女均獲諾獎
    人的一生中總會有一些主要思想和某些深刻的感受在影響和支配著他,使其生活沿著一條主線往前走。 —— 居裡夫人我第一次讀居裡夫人的故事是在若干年前,她那頑強求學、為科學而奮鬥終生、淡泊名利的精神印在我的心靈深處,滋養我的靈魂。
  • 諾獎官方:居裡夫人筆記至今仍具放射性 還將持續1500年
    諾貝爾獎官方推特截圖海外網11月10日電 日前,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科普公告,稱居裡夫人曾經使用的實驗筆記本時至今日依然具有放射性,且還將持續1500年。推特內容中提到,瑪麗·居裡(Marie Curie)於1934年死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她工作多年,一直暴露在放射線下。即使到今天,她自1899年至1902年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筆記本仍具放射性,並將持續1500年。
  • 諾貝爾獎官方公布居裡夫人實驗筆記本 放射性可延續1500年
    近日,諾貝爾獎官方發布了瑪麗·居裡使用過的筆記本。諾貝爾獎方面稱,瑪麗-居裡(Marie Curie)於1934年7月4日死於再生障礙性貧血,這是她多年來在工作中受到輻射的結果。諾貝爾獎官方公布居裡夫人實驗筆記本 放射性可延續1500年諾貝爾獎官網還提到,居裡夫人患病去世,可能是長年暴露在輻射下所致。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是什麼意思?還將持續1500年?真相解析!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是什麼意思?還將持續1500年?真相解析!【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日前,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科普公告,稱居裡夫人曾經使用的實驗筆記本時至今日依然具有放射性,且還將持續1500年。
  • 居裡夫人為什麼不讓女兒上正規學校
    我們大多數人接受的是學校教育,但是居裡夫人自辦私塾的成功,似乎為另一種教育方式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那麼,在家上學是否也適合普遍推廣?7月4日是居裡夫人的逝世紀念日,我們在緬懷她偉大科學成就的同時,也應著當下的高考招生季來談談她獨特的教育觀,看看居裡夫人讓自己的孩子在家上學是當時的時尚還是她個人無奈的選擇。
  • 居裡夫人和她的中國學生
    我們小時候,都讀過居裡夫人尊師的故事。1932年5月,華沙鐳研究所建成。作為開幕典禮上最尊貴的客人,居裡夫人卻越過鮮花、掌聲與人群,把自己的老師推上主席臺,留下一段佳話。當然嘍,大師也是人。居裡夫人不但有老師,而且有學生。有意思的是,大師的學生,往往還是大師,比如,施士元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