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巨匠,居裡夫人是怎麼把女兒培養成「諾貝爾獎獲得者」

2020-09-03 做自己的女王tomorrow

17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30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責怪自己。

因為在那麼漫長的日子裡,你沒有往生命裡注入新的東西!」

——居裡夫人

像老一輩,不知道居裡夫人的人大有人在,但一提起去醫院檢查照「X」光,估計無人不曉了。

1911年居裡夫人發現「釙」和「鐳」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並且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今天當我們在醫院接受「X」光檢查時,應該感謝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的成就非凡,但她更大的成就是培養女兒成為了諾貝爾獎獲得者!她的教育理念什麼時候都值得我們今天的父母借鑑學習!

01.啟蒙教育要趁早,要持之以恆,要用心良苦

著名心裡學家巴甫洛夫曾說過:「嬰兒出生第三天開始教育就已經遲了兩天。」

在教育孩子方面,早在一百年前的居裡夫人就具備這種超前意識。

1897年大女兒伊雷娜.約裡奧.居裡出生,7年後小女兒艾芙.居裡出生。

兒不足一歲,她就開始引導女兒們做各種幼兒智力體操訓練。從小就讓孩子廣泛接觸陌生人,接觸大自然,讓大腦接受更多來自大自然中新鮮,具體,形象的事物信息的刺激。

她還會抽空陪孩子去外面看藍天白雲,邊看邊講解,耐心去觀察小動物,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居裡夫人不管工作多麼繁忙都會留出時間來親自給孩子講故事,陪伴孩子玩遊戲,識字,彈琴,做手工,做泥塑等等各種有意義的事情。

她從來不會找各種藉口疏忽孩子,把教育孩子和她的工作看的同等重要和用心。

孩子再大一點時,她會帶她們去旅行,增長她們的見識,開脫她們的視野!

她帶孩子們去波蘭旅行,她的旅行不是停留在去別的風景秀麗的地方走馬觀花的溜上一圈,而是實打實的親自背著旅行包在前面引導。

吃住在山裡5天,晚上住在山民的小屋子裡,可見她對教育孩子用心良苦。她還教她們騎車,騎馬,遊泳,儘可能多的掌握各種生活技能。

02.因材施教

她教育孩子從來都是因材施教,因為她自己小時候就經歷過。她的老師對她爸爸建議:「這孩子雖然成績優秀,但太過敏感,最好復讀一年級。」

居裡夫人的爸爸是中學老師,畢業於彼得堡大學,精通俄,法,德,英四國語言,懂得教育的重要。

並沒有採納反而讓女兒退學,找了一家專門培養傑出學生的學校讓她去上學。後來中學讀完,波蘭學校不收女生,她和姐姐約定去巴黎求學。這才有了後來的傑出的居裡夫人!

她有個灰色封面的小本子,專門用來記錄女兒們的成長瞬間。包括孩子的體重,孩子什麼時候長出牙齒,什麼時候學會翻身爬行,什麼時候呀呀學話……

教育孩子和做實驗一樣認真,細緻,嚴謹,她發現大女兒喜歡數學,從小就表現出科學家的潛質。她就經常陪她做題,討論數學有關的事,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後來大女兒

而小女兒卻在音樂,寫作方面有才華。她就給孩子買了鋼琴,教孩子學鋼琴。後來居裡夫人逝世,小女兒就寫下了著名的《居裡夫人傳》。

03.品德至上

居裡夫人不滿足於女兒們遺傳了超高的智商,而是把女兒們的品德教育看得十分重要。她自己更是身體力行,給孩子們做好榜樣!

大女兒在獲得諾貝爾獎被採訪時問道:「你是不是世襲了你媽媽的科學研究?」

伊蕾娜很認真的回答:「科學沒有世襲的,但科學家的精神是可以世襲的!」沒錯,她正是傳承了媽媽那種對科學執著追求,淡泊名利,為科學可以奉獻終生的精神!

大女兒小時候比較膽小,害羞,甚至十分害怕打雷。居裡夫人沒有數落她也沒有逃避問題。

而是選擇一個打雷下雨天,擁著孩子詳細和她解釋,為什麼會打雷?打雷屬於自然現象,還引導女兒去觀察打雷時根據雷聲大小判斷打雷的遠近,轉移她的害怕!

慢慢的孩子真的不再害怕了!居裡夫人為了鍛鍊孩子的膽量,會經常邀請許多同齡孩子來家裡玩耍,讓她更多接觸陌生人,學會和陌生人交流。

她把名利看的透徹,女兒六歲時最開心的一件事是,母親把諾貝爾獎盃當玩具給孩子隨意玩耍。還開玩笑說女兒似乎很喜歡這個新的大錢!

她告訴孩子:「貧困固然不方便,但財富過多未必就是好事!」

為了培養孩子勇敢,堅韌不拔的性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那個戰火紛飛日子裡,鼓勵女兒們加入了收穫隊。

孩子們得冒著危險去搶收麥子,給戰士織毛衣,幫助檢查傷病員,這樣的魄力和行為有幾個母親敢效仿?

但正是居裡夫人的與眾不同,所以她們家族一家六口人五人次獲得諾貝爾獎。居裡夫婦,不僅自己獲得了科學成就,更延續了四代人。

家族到第四代人,依然是人才濟濟,都是科學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大女兒伊蕾娜和女婿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從事人工放射性研究,夫妻兩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小女婿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外孫皮埃爾.約裡奧是生物物理學家;外孫女海倫.約裡奧是核物理學家;第四代阿倫.約裡奧是生命科學博士……

愛因斯坦說過:「居裡的品德力量和對科學的熱忱,哪怕有一小部分存在於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光明的未來!」

也許我們無法複製居裡夫人,但我們可以借鑑學習她的教育理念!讓我們的孩子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居裡夫人:我是這麼與女兒相處的
    居裡夫人有兩個女兒,在自傳中,她有過一小段關於怎麼教育女兒學習,怎麼在日常間融洽相處的描述,篇幅不算長,但依然可以窺見居裡夫人在育兒方面的特別之處,值得普通人思考和借鑑。順便交代一下,她的大女兒長大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小女兒後來成為教育家和作家。居裡夫人一生兩奪諾貝爾獎,加上女兒這一次,一家人共獲得三次諾貝爾獎。
  • 居裡夫人:一家五人獲諾貝爾獎,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居裡夫人的一生,極其平凡,卻又極其偉大,輝煌而又榮耀,她有很多個世界第一:第一位獲得科學博士學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國大學的女性教授;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得獎人;幸好,居裡夫人遇見了真愛,她的丈夫是如此尊重和認可伴侶的成果,並且大力支持妻子繼續做科學研究。在結婚後不久,居裡夫人就懷上了第一個女兒,面臨著事業和照顧孩子的取捨。可她的丈夫卻認為,居裡夫人不應該放棄自己熱愛的研究而去照顧家庭。為了不中斷居裡夫人的實驗,她的丈夫在家庭經濟拮据的情況下,還請來保姆照顧孩子,為的就是她能安心地去做自己的科學研究。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導語:瑪麗·居裡夫人第一位獲得科學博士學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國大學的女性教授;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得獎人;第一位母女皆獲得諾貝爾獎的母親……01 瑪麗·居裡的初戀——凱希米·佐洛斯基
  • 居裡夫人為什麼不讓女兒上正規學校
    居裡夫人忍住悲痛,堅強地承擔起丈夫的未竟事業和教育孩子的重擔。要知道,居裡夫人既不能減少花在實驗室工作上的時間,又要照顧家庭和輔導孩子。常常有人,特別是一些婦女問她,是怎樣安排好家庭生活和科學事業的。居裡夫人感慨道:「我承認,這的確不容易。」然而,居裡夫人不但完成了這項不容易的任務,而且完成得非常出色!
  • 居裡夫人冷知識:上過戰場,全家五人得過諾貝爾獎,日常開銷記帳
    居裡夫人拿到的第一個諾貝爾獎就是兩口子一起拿的。不過他們獲得的是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直到1905年才去斯德哥爾摩領獎;倒是申請過一次,但是因為性別問題,遭到了很多老院士的堅決反對,然後就在這一年的年底,居裡夫人第二次獲得了諾貝爾獎,這次是化學獎;12、直到1962年,法蘭西科學院才出了第一位女院士,她就是居裡夫人的學生瑪格麗特·佩裡;13、居裡夫人在索爾本大學讀書時,連夥食費都成問題,冬天連買煤球取暖的錢都沒有;
  • 居裡夫人的棚屋
    毫無疑問,該頭銜將歸屬於瑪麗·斯克洛多夫斯卡,或者換成我們更熟悉的稱呼:居裡夫人。近百年來,她的名字不僅光耀著整個放射物理學界,更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特別是年輕的女學生投入科學事業中去。從某種意義上講,居裡夫人的影響早已超越了科學領域,成了一種精神象徵。或許正因為如此,關於居裡夫人的各種傳記書籍也就格外的多,在所有的科學家之中,僅次於牛頓和愛因斯坦,遠超其他人。
  • 居裡小傳:諾貝爾獎拿到手軟的科學家族,不幸被馬車撞死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老驥伏櫪)【1859年5月15日】居裡小傳:諾貝爾獎拿到手軟的科學家族,不幸被馬車撞死1859年5月15日,居裡出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一位醫生。他從小聰明伶俐,天資出眾,父親認為學校教育太死板,決定自己親自培養,後來請了一位學識淵博的家庭教師。
  • 居裡夫人:一生獻身科學,卻被喊了32年「波蘭蕩婦」?
    提起居裡夫人,我們可能立馬會想,我知道,她因為發現鐳,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甚至有人還能想起來她在中學課本上,手拿試管的樣子。在課本裡,居裡夫人可謂是光明偉大,受盡愛戴,而事實上呢,居裡夫人的一生遠比課本裡黑暗的多,她由於女性身份受盡阻撓,36歲就失去丈夫,此後還被罵了32年波蘭蕩婦。
  • 朱永新解讀居裡夫人的「育兒經」
    居裡夫人的「育兒經」朱永新眾所周知,居裡夫人是放射性元素鐳的「母親」、現代原子物理學的奠基者之一和兩次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然而,大家是否還注意到:居裡夫人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而且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她用對待科學的精神和態度對待女兒,給我們每個做父母的留下了一面寶貴的「人鏡」。
  • 居裡夫人:另類「波蘭蕩婦」鮮為人知的生活
    來源:月半悅明「居裡夫人」不是一個尊稱,而是一個蔑視、侮辱和抹殺她的真正功績的稱呼。很多教科書都把「居裡夫人」奮鬥半生發現了「鐳」的事跡作為勵志教材,卻很少揭露出,這個「勵志」偶像的一生是怎麼樣地遭受著不公正、歧視、打擊的。11898年12月26日,瑪麗·居裡提交給法國科學院一份報告。
  • 除了居裡夫人,這屆諾貝爾獎還有誰獲獎啦?
    除了居裡夫人,這屆諾貝爾獎還有誰獲獎啦?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在1900年創立的。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獎項。
  • 居裡夫人和鐳元素的故事
    鐳的發現還要感謝偉大的居裡夫人。居裡夫人,1867年11月7日誕生于波蘭華沙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具有父親的智慧和母親的靈巧,從小就對科學實驗發生了濃厚的興趣。1891年,她到巴黎求學。學業完成後,原本打算回到正在遭受著沙皇鐵蹄踐踏的祖國,但是,同法國物理學家皮埃爾·居裡先生成為終身伴侶,徹底改變了她原來的計劃,她只好僑居法國,並於1897年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關於放射性的發現,居裡夫人並不是第一人,但她是關鍵的一人。物質世界裡是不是還有另一塊全新的領域?射線放出來的力量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這种放射的性質又是什麼?
  • 居裡夫人:另類「波蘭蕩婦」鮮為人知的孀居生活
    但據說貝克勒爾曾這樣說過:「居裡夫人的貢獻是充當了皮埃爾·居裡先生的好助手,這有理由讓我們相信,上帝造出女人來,是配合男人的最好助手。」居裡·瑪麗起初是想調解的,她甚至批評朗之萬對妻子太不客氣了,但漸漸地,她發現他們兩人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而自己又深深愛上了朗之萬,所以開始規勸他們離婚。1910年,朗之萬用自己的名字在巴黎索邦大學旁邊租了一個小房子,那裡成了他和瑪麗·居裡在一起的地方,瑪麗稱那個房子為「我們的地方」。
  • 初中作文素材:淡泊名利的居裡夫人
    淡泊名利的居裡夫人   【事例】   居裡夫人曾獲得過許多令世人羨慕不已的榮譽,但她卻從不因此而陶醉。居裡夫人的一位朋友曾應邀到她家裡做客,走進屋裡竟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弄英國皇家協會剛剛授予她的一枚金質獎章,不禁大吃一驚,馬上對居裡夫人說:「現在能夠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協會的金質獎章,是極高也是非常難得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居裡夫人笑了笑說:「我就想讓孩子們從小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決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就會一事無成。」守著成績,會使自己一事無成,能看到這一點實在是很重要。
  • 我們為居裡夫人編造了哪些「名人軼事」
    毫無疑問,該頭銜將歸屬於瑪麗·斯克洛多夫斯卡,或者換成我們更熟悉的稱呼:居裡夫人。近百年來,她的名字不僅光耀著整個放射物理學界,更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特別是年輕的女學生投入科學事業中去。從某種意義上講,居裡夫人的影響早已超越了科學領域,成了一種精神象徵。或許正因為如此,關於居裡夫人的各種傳記書籍也就格外的多,在所有的科學家之中,僅次於牛頓和愛因斯坦,遠超其他人。
  • 居裡夫人:攤上科學界「豔照門」被罵蕩婦,被眾人扔石頭,還有誰比我慘
    還培養除了一個拿諾獎的女兒因此,1911年,居裡夫人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一位女科學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兩次在兩個不同的科學領域裡獲得世界科學的最高獎然而,瑪麗因此獲得了什麼呢? 這是怎麼回事呢。。在居裡夫人悲慘的一生中唯一能給她以心理安慰的可能也就只有科學但是,萬萬沒想到就是她付出一生的科學最後要了她的命1937年7月14日,
  • 居裡夫人差點就能獲得三次諾貝爾獎!
    盧瑟福並沒有因此獲得物理學諾貝爾獎,但是他在1908年,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盧瑟福的偉大不僅在科學研究上,盧瑟福還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教育家,在他門下獲得諾貝爾獎的學生和助手就有近十個。然後在1932年,偉大的法國科學家居裡夫人,利用更高精度的實驗設備,也進行了類似的實驗,並精確計算了射線能量,但是居裡夫婦錯誤地認為這是質子和光子的康普頓效應,並發表了錯誤的論文,從而錯失諾貝爾獎,不然居裡夫人很有可能再獲得一次諾貝爾獎。
  • 第1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中國稱其居裡夫人,法國稱「波蘭蕩婦」
    文/玉濁清第1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中國稱其居裡夫人,法國稱其「波蘭蕩婦」大家對居裡夫人可能都不會陌生,她出生於華沙,世人稱其為居裡夫人,她的全名則為瑪麗居裡,是法國著名的波蘭一科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她算是一個功成名就的人,由於放射線的研究成果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後來又在1911年的時候發現了元素釙和鐳,所以再次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這也成為了世界上第1個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而在她的研究成果下,人們也第1次將放射性同位素這種成果用於醫學界。
  • 居裡夫人面試中國學生,過程簡單令人詫異,卻讓中國感動至今
    當時,兩獲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早已成為學術泰鬥,學閥級人物,在當時比愛因斯坦名氣還要大,那麼居裡夫人如何處理東方弱國留學生施士元的申請呢?011929年,施士元從清華大學畢業,立即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找工作上班,一是繼續深造,而在當時想繼續學習,就必然要去國外。施士元大學期間,父親為了供他讀書,不惜借高利貸。
  • 諾貝爾獎官方公布居裡夫人實驗筆記本 放射性可延續1500年
    近日,諾貝爾獎官方發布了瑪麗·居裡使用過的筆記本。諾貝爾獎方面稱,瑪麗-居裡(Marie Curie)於1934年7月4日死於再生障礙性貧血,這是她多年來在工作中受到輻射的結果。諾貝爾獎官方公布居裡夫人實驗筆記本 放射性可延續1500年諾貝爾獎官網還提到,居裡夫人患病去世,可能是長年暴露在輻射下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