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裡夫人(瑪麗·居裡),出生于波蘭王國華沙市,父親是中學的數學教師,母親是女子寄宿學校校長。後來的居裡夫人本人,也當過中學教師;
2、有居裡夫人自然有居裡先生(皮埃爾·居裡),居裡先生可不是「花瓶」,他也是科學家,兩口子一起做研究。居裡夫人拿到的第一個諾貝爾獎就是兩口子一起拿的。不過他們獲得的是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直到1905年才去斯德哥爾摩領獎;

3、居裡夫婦的日子過得有點緊巴,所以每天在研究之餘還要記帳,在大女兒出生那天,連喝的香檳酒,拍電報的費用都記了下來。而且當月還超支了,居裡夫人不太滿意,在開支底下畫了兩道強調線;
4、1921年的婦女節,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在出國考察途中,會見了居裡夫人,還邀請她有時間到北京大學演講,居裡夫人答應有時間的時候去,但是因為工作太忙,最終沒能實現;

5、獲得諾貝爾獎的三年後,居裡先生在一場車禍中遇難。在先生去世後的一個月,巴黎大學物理系,將原本保留給居裡先生的職位,給了居裡夫人,就這樣,她成為了巴黎大學第一個女教授;
6、居裡夫人是波蘭裔法國人,發現的元素釙(Po)就是以為了紀念波蘭而命名;
7、居裡夫人發現的最有名的元素當屬鐳,在鐳的輻射下,癌細胞死的比健康細胞要快,這就是癌症放療的起源;

8、居裡夫婦絕對對得起「居裡」這個名字,兩口子都很宅,很少出去見朋友,也很少出去玩兒;
9、居裡夫人的住宅、筆記本等各種物品,都因為帶著強烈的放射性被單獨保存在特殊的地方,直到今天還有很高的放射性。因為這些物品都沾染了居裡夫人的研究材料鐳元素。放射性元素鐳最穩定的同位素是鐳-226,它的半衰期是約1600年。所以,即使今天要看居裡夫人的筆記,也要穿著特殊的防護服,籤定免責條款才行;

10、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居裡夫人帶著一臺X射線儀上了前線,親自為戰場上的士兵檢查殘留在身體裡的彈片;
11、居裡夫人儘管是世界級的科學家,但是,她一輩子都沒當上法蘭西科學院的院士。倒是申請過一次,但是因為性別問題,遭到了很多老院士的堅決反對,然後就在這一年的年底,居裡夫人第二次獲得了諾貝爾獎,這次是化學獎;
12、直到1962年,法蘭西科學院才出了第一位女院士,她就是居裡夫人的學生瑪格麗特·佩裡;
13、居裡夫人在索爾本大學讀書時,連夥食費都成問題,冬天連買煤球取暖的錢都沒有;
14、一戰時,居裡夫人把諾貝爾獎牌拿到了銀行,要捐獻支持法國,但銀行拒絕熔掉獎牌,她就拿出了諾貝爾獎金,買下了戰爭債券;
15、居裡夫人得過兩次諾貝爾獎(第一次與居裡先生一起),居裡夫人的大女兒和大女婿得過一次諾貝爾化學獎,居裡夫人的二女婿得過一次諾貝爾和平獎;

16、居裡夫人培養過一個中國學生叫施士元,是我國最早的核物理研究者,施士元有一個女學生叫吳健雄,曾參與研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吳健雄幫助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過諾貝爾獎,她還有一個老師叫胡適;
17、居裡夫人的大女兒,也有一個中國學生,叫錢三強;
18、居裡夫人和愛因斯坦有超過20年的友誼,在居裡夫人不幸去世後,愛因斯坦還發表過悼念居裡夫人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