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學科普】金釘子(GSSP)

2021-02-15 地科院地質所

本文轉載自: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微信公眾號 作者: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科普協會

金釘子(Golden spike):是「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Global Boundary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GSSP)的俗稱,是為了在全球範圍內有效探索地球歷史上同步發生的各種地質事件而尋找的一些特別的地層剖面和地質點,以此作為劃分全球各時代地層的統一標準。「金釘子」一旦釘下,這個地點就成為國際地質學某一地質時代分界點的唯一標準。因此它的確立是地層學研究的一項極高科學榮譽,對於了解地球歷史、探求地球生物演化奧秘等具有重要意義,歷來是世界地質學家研究的熱點和激烈競爭的領域。

國際年代地層表(v2017/02版本,圖片每一列最右邊被標註了「金釘子」)/圖片來源:http://www.stratigraphy.org/index.php/ics-chart-timescale

「金釘子」原本不是地質學的名詞,它來源於人類的鐵路修建史。1869年,美國首條橫穿美洲大陸的鐵路貫通,這條鐵路對美國的發展意義極其深遠。為了紀念鐵路的成功修建,鐵路落成慶典上,在最後一根特製月桂枕木上,釘下了最後4顆有特殊意義的特製道釘,其中2枚含有成色不等的黃金。最後一枚道釘含17.5克拉黃金(73%成色,18K金),重436g。這枚「最後的道釘(The Last Spike)」,四面刻有太平洋鐵路的奠基和竣工日期、鐵路指揮長等官員的姓名,並提有「May God continue the unity of our country, as this railroad unites the two great oceans of the world」(就像這條鐵路連接世界兩大洋那樣,願上帝使我們的國家繼續統一)等字句,頂端刻有「LAST SPIKE」標記。隨著最後一枚黃金道釘的楔入,太平洋鐵路這項偉大工程也標誌著勝利竣工。

「Last spike」最後一顆鐵路道釘和美國首條橫穿美洲大陸的鐵路落成/來源網絡

由於建成的這條鐵路對當時美國的經濟、文化,特別是美國西部開發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地質學家借用了「Golden spike」翻譯成中文就是「金釘子」,代表年代地層學中一項巨大工程的完成,也形象地表達了它是「釘進」地球表面的一個有特殊含義的地理「點」,隱喻了它在年代地層學中重要地位和裡程碑式的科學意義。因而,地層學研究中用「金釘子」代替了原本冗長而拗口的科學術語——全球標準層型剖面和點位(Global Boundary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 簡稱GSSP),既通俗簡單練,又寓意深遠。「金釘子」實際上作為劃分地層年齡的標尺,主要用於地質年代劃分。它並不是真的用黃金打造的,甚至和金子沒有一丁點關係,雖然也是金閃閃的,實際是用黃銅打造的,但是在地層學上意義非凡,不亞於奧運會金牌。

用18k金製成的道釘與地層界線上的「金釘子」標記

地球形成46億年以來,在原始的地殼上,慢慢覆蓋起層層疊疊的巖石,為地球演變發展留下了一部石頭做成的「萬卷書」。在地質學中,這些巖石便是地層,每一個地層都有其相應的地質年代,類似於「萬卷書」的頁碼一樣。地層學發展的數百年來,地層古生物工作者們未間斷探索,為年代地層單位尋求共同的標準,進行編碼。但是,由於定義混亂,缺乏統一,不僅造成地層劃分和對比的困難,也難以識別世界不同地區同步發生的地質事件。

地球演化歷史/圖片來源網絡

隨著1965年國際地層委員會成立後,「金釘子」被正式推廣,其定義的核心是以某種具有全球對比意義的標準化石的「首現」作為相關地層劃分的標準。有了「金釘子」,全球的地質工作者就有了「共同語言」。什麼樣的地質剖面才符合金釘子標準呢?它必須同時具備交通便利、巖層發育良好、化石含量豐富並且分布廣泛,容易識別等一系列條件。四十餘年來,全球科學家在蒼莽大地的巖層中,共釘下了68顆「金釘子」。後來居上的中國,目前,以10顆「金釘子」位居金牌榜首(2017年義大利「金釘子」也達到10顆)。

在我國建立的10枚「金釘子」分別指:寒武系第三統古丈階全球標準層型剖面和點位、寒武系芙蓉統排碧階全球標準層型剖面和點位、寒武系芙蓉統江山階全球標準層型剖面和點位、奧陶系中奧陶統大坪階全球標準層型剖面和點位、奧陶系中奧陶統達瑞威爾階全球標準層型剖面和點位、奧陶系上奧陶統赫南特階全球標準層型剖面和點位、石炭系密西西比亞系中統維憲階全球標準層型剖面和點位、二疊系樂平統吳家坪階全球標準層型剖面和點位、二疊系樂平統長興階全球標準層型剖面和點位、三疊系下三疊統印度階全球標準層型剖面和點位。

我國確立10顆「金釘子」的信息簡表

十枚「金釘子」中份量最重的一枚位於浙江長興煤山,這枚「金釘子」確立了全球二疊紀——三疊紀界線層型剖面和點,既是兩系之間的界線,又是古生界與中生界的分界,被認為是地質歷史上三個最大的斷代「金釘子」之一。同時浙江長興煤山剖面是全球唯一的擁有兩枚「金釘子」的地質剖面,另一個「金釘子」是二疊系最頂部的長興階的底界。如此的獨特性,使得浙江長興「金釘子」已經建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和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已經不僅僅限於巖層剖面和紀念碑。

浙江長興煤山剖面自然保護區與博物館

參考文獻:

彭善池. 全球標準層型剖面和點位(「金釘子」)和中國的「金釘子」研究[J]. 地學前緣, 2014, 21(2):8-26.

章森桂, 張允白, 嚴惠君,等. 中國已成為擁有"金釘子"最多的國家[C]// 全國地層會議. 2013.

陳平富.地球年輪——「金釘子」的故事[J].化石,2011(04):66-78.

長按二維碼,關注「地科院地質所」

相關焦點

  • 地學科普走進太平橋小學
    掌上懷化訊9月4日,「科技列車懷化行「活動小分隊來到懷化市太平橋小學,為全校師生送來了一份地學科普知識大餐並進行了科普書籍捐贈儀式,專家們為學生代表贈送科普書籍。中國地質博物館黨委副書記、副館長張亞鈞,研究員馮向陽,科普講座講師李知默等參觀了學校流動科技館,並對校園科技館的使用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同時,在學校舉行了兩堂地學科普講座。第一堂地學科普講座是由中國地質博物館科普講座講師李知默先生為孩子們帶來的《海洋的一生》。
  • 中國拿下第11個「金釘子」,全球第一
    所謂「金釘子」是全球年代地層單位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GSSP)的俗稱,是全球不同年代地層的唯一標準,在一個特定的地點一段特定的巖層序列中標出,作為確定和識別全球巖石地層之間的界線。最近,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國際地科聯)以全票的表決結果,批准把全球寒武系第三統和第五階共同底界的標準層型剖面和點位(「金釘子」)建立在中國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這是我國繼2011年後獲得的第11個「金釘子」。
  • 中國獲第11顆「金釘子」,世界排名第一!
    2017版國際年代年代表(地層界線間的「釘子」標誌代表已經確立了的「金釘子」)四十餘年來,全球科學家不斷探索,總計釘下六十餘顆「金釘子」。此前,中國與義大利各擁10顆「金釘子」,並列榜首。這次,中國憑藉位於貴州劍河的寒武系苗嶺統烏溜階底界「金釘子」的確立,以11顆「金釘子」再奪冠,成為全球獲得「金釘子」最多的國家。
  • 國家扶貧日, 地大逸夫博物館地學科普走進竹山
    日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工作人員走進竹山縣茂華中學,開展國家扶貧日地學科普主題活動,以科普助力扶貧,為中學生們奉獻了一場豐富的地學科普盛宴。活動期間,逸夫博物館工作人員在茂華學校教學樓前布置「美麗多姿的礦物」科普展板,以及化石、礦物標本展臺,並向該校捐贈礦物標本和科普圖書。
  • 地學博士做地質公園科普 年入超2000萬元
    找對人 說對話 幹對事  地學博士做地質公園科普年入超2000萬元  打開App「腳爬客」,搜索地學博士李鑫的「腳印」,幾乎每次都是在各大世界級或者國家級的地質公園裡,與眾多科普志願者一起探索地學的奧秘,足跡覆蓋大江南北。
  • 一曲中國氣派的考古戰歌 報告文學《面壁百年——尋找「金釘子」的...
    迄今為止,全球正式確立的「金釘子」有65枚,中國11枚,列第一。而這11枚中,有4枚在浙江,其中2枚在長興,長興成為中國縣級城市裡面擁有「金釘子」最多的一個縣。 由紅旗出版社2020年12月最新出版的報告文學《面壁百年——尋找「金釘子」的中國科學家》一書,聚焦的就是在浙江長興「金釘子」地質遺址上,黃汲清、趙金科、盛金章、楊遵儀等一代代中國地質學與地層古生物學家,於亂世中開啟了尋找「金釘子」的科考苦旅。
  • 中國地質學會公布第一批地學科普研學基地(營地)名單
    近期,為了響應教育部等部委對開展地學科普研學工作的號召和推動中國地質學會相關工作的開展,根據《中國地質學會地學科普研學基地(營地)評選授牌和監督管理辦法(試行)》,中國地質學會開展了首批地學科普研學基地(營地)的推薦和評選工作。
  • 到長興看「金釘子」--中國數字科技館
    金釘子地球在誕生至今的46億年間,究竟經歷了多少個地質時代?大約在19世紀,美國人民為了紀念東西部鐵路大動脈接軌,在竣工時釘下了一枚用黃金製成的鐵路道釘,俗稱「金釘子」。從此之後,這枚劃分古生界和中生界(同時也劃分二疊-三疊系)的「金釘子」,就牢牢地「釘」在了長興。
  • 貴州這個公園入選地學科普研學基地
    近日,為了響應教育部等部委對開展地學科普研學工作的號召,根據《中國地質學會地學科普研學基地(營地)評選授牌和監督管理辦法(試行)》,中國地質學會開展了首批地學科普研學基地(營地)的推薦和評選工作。經專家評選,決定命名33家單位命名為中國地質學會第一批地學科普研學基地(營地),其中,由貴州省地質學會推薦申報的「貴州綏陽
  • 河北地質大學博物館被授予中國地質學會首批地學科普研學基地!
    11月28日至30日,2020年地學研學導師培訓班暨首批地學研學基地授牌儀式在湖北宜昌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秭歸產學研基地舉行。本活動由中國地質學會主辦、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承辦,共有來自全國各地100多名地學研學從業人員參加。
  • 講述科學家發現「金釘子」故事
    《面壁百年·尋找「金釘子」的中國科學家》新書分享近日,一部講述10餘位科學家發現、證明及捍衛長興灰巖及「地層金釘子」全過程的長篇報告文學《面壁百年·尋找金釘子的中國科學家》,在長興龍山街道舉行了新書分享會。
  • 這枚「釘子」不簡單 | 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
    隨著歷史的腳步「雲展覽 微科普」本期帶您看看這枚不簡單的「釘子」46億的地球在原始的地殼上覆蓋著層層疊疊的巖石,仿佛一部石頭做的「萬卷書」。在地質學中,每一個地層都有對應的地質年代,如同書本的「頁碼」一樣。
  • 時評|把自己鑄成一枚「金釘子」
    來源:中國國防報微信公眾號 作者:杜博文把自己鑄成一枚「金釘子」■杜博文自古功名亦苦辛,丹青難寫是精神。日前,成為首位榮獲地層學國際個人突出貢獻獎的亞洲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沈樹忠,從煤炭公司地質技術員起步,在基礎學科領域甘坐「冷板凳」,數十年一以貫之、鍥而不捨,被譽為紮根巖層的「金釘子」。對每名官兵而言,無論身居何職、所守何崗,都有為國防建設發光發亮的職責義務,應當竭盡所能,把自己鑄成一枚光彩奪目的「金釘子」。安心才能安業,守心方可持正。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讓「金釘子」綻放光芒
    2018年6月21日,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批准把寒武系第三統和第五階共同底界的「金釘子」「釘」在中國貴州劍河,這是中國確立的第11顆「金釘子」。而在這11顆「金釘子」中,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簡稱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金釘子」研究集體主持確立了7顆,參與確立了2顆,在國內外同類科研機構中,遙遙領先。
  • 中國第11枚「金釘子」落戶貴州劍河
    中新社貴陽7月5日電 (冷桂玉)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近日全票表決通過批准把寒武系第三統暨第五階的全球標準層型剖面和點位(「金釘子」)建立在貴州劍河,這是中國獲得的第11枚「金釘子」,也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金釘子」最多的國家。
  • 沈樹忠 紮根巖層的「金釘子」(治學)
    從博士期間到現在,他就像一枚「金釘子」一樣,深深紮根在學術的巖層中,為地層學研究貢獻力量。日前,在義大利米蘭舉行的第三屆國際地層學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沈樹忠榮獲地層學國際個人突出貢獻獎。
  • 漠河國家地質公園被授予「中國地質學會地學科普研學基地」
    漠河國家地質公園被授予「中國地質學會地學科普研學基地」 2020-12-09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列車懷化行」地學科普走進湖天中學
    懷化新聞網訊 9月4日上午,「科技列車懷化行」地學科普活動走進湖天中學。
  • 「晶彩黃石杯」全國中小學生地學科普作品大賽獲獎作品搶先看
    第一屆「晶彩黃石杯」全國中小學生地學科普作品大賽徵集工作已於2019年9月30日完美收官,本次大賽由地科會籌備組聯合中國地質學會舉辦,共徵集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兩百餘件作品。
  • 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十大美景評選丨古丈階「金釘子」
    古丈階「金釘子」全稱為寒武系苗嶺統古丈階「金釘子」,位於古丈縣羅依溪鎮酉水河南岸,是一套連續沉積的碳酸鹽巖地層剖面,是我國在46億年地球史上釘下的第8枚「金釘子」,也是湖南省的第2枚「金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