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合淝 ,安徽省省會,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合肥是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 ,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
合肥新橋國際機場
合肥新橋國際機場,2013年5月30日正式建成通航,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高劉街道,距合肥市中心31.8公裡,為4E級國際機場,區域樞紐機場,華東機場群成員。
1977年11月,合肥駱崗機場正式開始運營。2006年6月底,經國家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後,合肥駱崗機場正式升格為國際機場。2013年5月29日24時,安全運行36年的合肥駱崗國際機場永久關閉。2013年5月30日零點,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正式啟用。
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跑道長3400米、寬45米;航站樓1座,面積11萬平方米;站坪面積36萬平方米,共設機位27個,其中廊橋機位19個,遠機位8個。按照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1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萬噸的需要設計。2018年11月26日,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突破1000萬客流量,躋身「千萬級機場俱樂部」。這是繼2017年跨過800萬、900萬之後又一次歷史性突破。
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航站樓外觀呈現自然流暢的弧形整體造型,整個建築地下一層,地上兩層,局部夾層;布局長804米,最大進深161米,屋脊最高點30米;屋面採用金黃色的直立鎖邊鋁鎂錳合金面板,規律設置19排屋面採光天窗。
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航站樓內4個值機島、84個值機櫃檯在出港中央大廳兩側對稱布置,旅客進入出港大廳後,問詢服務臺、值機櫃檯、22個自助值機終端、安檢通道一目了然;18個私密性很強的國內安檢通道居中,國際出港聯檢通道布置在西側;進入候機廳,19座呈「剪刀狀」的登機橋將登機口和到達口依次分成19個區域。
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共有26家航空公司投入航班運力,基地航空有:中國東方航空,共開通國內航線51條,開通港澳臺及韓國、日本、泰國、柬埔寨、德國等國際及地區航線13條。
2015年8月,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啟動二期工程前期工作。根據規劃,合肥新橋機場還將新建2個E類貨運專用機坪,新建10個客機遠機位,完善平滑及聯絡道,新建貨運站及工作區業務用房,增設19座登機廊橋橋載空調,建設一座27萬平方米的航站樓,配建一條跑道和滑行道,總投資大約74億元。二期工程會在「十三五」期間開建,「十四五」期間投入使用。
到2021年,安徽省將形成以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區域性航空樞紐為中心,覆蓋全省、輻射周邊、通達全國及部分國家的民用航空網絡。合肥新橋機場區域性航空樞紐地位也將明顯增強,開通航線100條以上,基本實現與國內適航省會城市全部通航。
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的建設,事關安徽改革開放、加速崛起和長遠發展的大局,具有政治的、社會的、經濟的、文化的多元意義。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的建設為省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更為充足、便捷的航空運輸支持,為安徽省初步形成以合肥新橋機場為中心的「一幹四支」機場發展格局奠定了基礎。
長沙作為國家物流樞紐城市,擁有兩座機場
廈門2023年將迎來第二機場,為4F級,並且有2條地鐵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