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月軒湖筆徽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於天鶯
戴月軒琉璃廠店的毛筆製作車間
毛筆製作要精細,絕不能偷工減料
北京戴月軒董事長於天鶯給人的感覺是謙和淡定,戴月軒幾經沉浮,不平凡的發展經歷,她向記者娓娓道來。戴月軒創建於1916年,「一筆在手,如握春風」這是許多文人墨客對戴月軒毛筆的評價,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毛筆不僅是文人墨客「神採飛揚腕下生風」的用品了,「當消費者逐漸地注重禮品和商務用品的文化內涵的時候,文房四寶就成為當今社會文化消費的新寵了」。於天鶯向記者表示。
改變負債狀況
進行改制
戴月軒筆店坐落於北京西城區琉璃廠文化街東側,其創始人姓戴,名斌,字月軒,出生於浙江省湖州市。「戴月軒」是琉璃廠文化街惟一一家以人名為店名的老字號。
戴月軒製作的湖筆被書畫家評價為:「提而不散,鋪下不軟,筆鋒尖銳,剛柔兼備。」戴月軒湖筆製作強調筆的「尖、齊、圓、健」,被稱為筆之「四德」。戴月軒湖筆製作的另一大特點是適用性較強。自戴月軒創建以來一直以筆為媒與書畫同仁友好交流往來。1959年,時年85歲的戴月軒去世。他的弟子繼承其技藝,經營湖筆為主。
在計劃經濟年代,戴月軒負責北京地區的毛筆供應,「毛主席和周總理生前一直使用戴月軒的毛筆」。於天鶯向記者介紹。
於天鶯是在上世紀90年代接管的戴月軒,當時公司經營並不景氣。因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毛筆的需求越來越少,幾乎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全國各地的筆裝進入北京,競爭很激烈,「回扣風盛行,這些不正常競爭使得不少戴月軒不得不撤店。戴月軒在北京的大商場裡曾經有幾十個店,很快撤到只有幾個店」。於天鶯向記者表示。公司負債經營,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公司開始改制。
不局限文人墨客
向商務人群拓展
經歷了裁員和股份制改造之後,戴月軒解放了生產力,在2002年,戴月軒開始引廠進店,自己經營。「現在我們在翠微大廈、金源燕莎和秀水街都有自己的店面。」翠微大廈的店已經有10年了,而金源燕莎是在2006年開的店,2011年在秀水街開的店面。
談到毛筆的經營,於天鶯認為,現在人們的消費不再是吃吃喝喝了,吃多喝多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有影響。人們逐漸地轉向消費文化。所以文房四寶不再是文人墨客的專利了,商務人士、會議用品等一些高端消費開始青睞文房四寶。
現在戴月軒經營的不只是文房用品,還有竹雕、古玩等高端消費品。「價位有幾百到幾千元的,做工精巧。」記者看到一款文房用具,上面刻有龍,惟妙惟肖,還繪有「北京精神」四個字,很有時代感。「我們產品的消費主要在中端,中青年人群,不局限於書畫家,還有商務人士。目前會議用品和商務用品的銷售額分別佔到20%。」
辦兒童書法班
培養年輕客戶
「小孩和老人是我們營業額中佔的比例比較小的一部分,因為一支毛筆也就10元,幾十元的,但是我們在金源燕莎那邊辦有兒童書法班,小孩子在小時候會寫毛筆字,長大後會成為毛筆的消費者,當然,毛筆不僅僅是用來寫字,可以欣賞把玩。」於天鶯表示。
戴月軒的產品有實用型、禮品型和收藏品。在高端禮品的製作中,戴月軒很重視設計,包裝用檀木盒,請設計師設計產品和包裝等,力求大氣典雅而又時尚。
據了解,現在周六日戴月軒的輔導班有不少小孩子去學,到了寒暑假人就更多了。「以後小學開始開辦書法課,希望我們的產品能進學校。」
問到戴月軒的毛筆有何不同之處,於天鶯談起了自己的企業文化,「引毫純淨精手揀聿師竭巧德為先」這是戴月軒做筆的古訓,簡單地說,貨真價實,不偷工減料。目前戴月軒做毛筆的師傅有兩個徒弟,他們都很好學。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張曉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