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之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經典戰例

2020-12-19 藝林話史

自979年宋遼之間的第一場大戰——高梁河之戰開始,直到1004年的澶淵之盟換來百年和平為止,北宋與契丹遼國進行了長達25年的戰爭,期間大大小小一共打了17場。北宋軍隊雖然敗多勝少,不過還是取得了一些勝仗的,比如在緊接著高梁河之戰後的滿城之戰中,宋軍就擊敗數萬遼軍,取得前所未有的大捷。

但我們再探究其勝利的原因的時候,卻得到一個比較尷尬的結論:「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正是因為宋軍諸將面對不斷變化的戰場形勢,靈活機動的排兵布陣,才取得了這次防禦反擊戰的勝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細細道來。

話說高粱河大敗之後,宋軍大敗南逃,潰不成軍,宋太宗也與諸將走散,慌忙之中多虧名相趙普給他找了一輛驢車,才讓宋太宗趙光義逃出升天,史料記載他逃跑時腿上還中了兩箭,真可謂是惶惶不可終日。不過宋太宗也算是個中等偏上的稱職皇帝,逃命中的他也沒有精神崩潰,失魂落魄,而是很清醒的認識到此次大敗損失慘重,必然會給遼國帶來可乘之機,遼軍一定會趁勝來進犯邊境的。

於是,在他逃跑途中也不忘在邊境重鎮定州、鎮州、關南三地布置重兵防守。分別派遣河陽節度使崔彥進鎮守關南(今河北高陽東,有很多大水塘);以都鈐轄劉廷翰、鈐轄李漢瓊戍鎮州(今河北正定);令殿前都虞侯崔翰知定州。並任命都鈐轄劉廷翰的總指揮節制諸軍,準其便宜從事,還給他面授錦囊妙計,把自己精心設計的作戰陣圖「平戎萬全陣」交給他,叫他按照陣法對戰遼軍。

在這裡,我們需要說一下,這個總指揮官的設置別有用心,因為各路統軍將領中,孟玄喆、崔彥進、李漢瓊都是節度使級別的封疆大吏,相當於現在的省長。崔翰是殿前都虞侯,級別和節度使差不多,也是省部級高官。唯獨總指揮劉廷翰是觀察使,比節度使要低一級,相當於市長級別,就算高配也是個副部級。宋太宗知道統一指揮權的重要性,但他為什麼要這麼安排呢?。這就體現了宋太宗的「用心良苦」之處。

在這裡,我們簡單介紹下宋太宗趙光義這個人,他是一代雄主宋太祖趙匡胤的親弟弟,他的能力才幹雖然在歷史上飽受詬病,但那要看和誰比,如果和他哥哥比較,那他在能力才幹和胸懷氣度上等人相差甚遠。但要把他放到中國曆朝歷代帝王裡面去衡量,他則至少處於中上遊的水平,也算一個有為之君。他最大的軟肋是自己的帝位飽受爭議,本來按照法理來說皇位根本輪不到他,應該是哥哥太祖的嫡長子「八賢王」的。

關於他帝位的獲得有兩個版本:一個是他們的母親杜太后鑑於五代梁、唐、晉、漢、周都是因為即為君主年少而被權臣奪位,亡於「主少國疑」,所以臨終前要求趙匡胤「傳弟不傳子」,氣度恢弘趙匡胤也就答應了母親的要求。第二個版本就是著名的「燭聲斧影」事件,懷疑他哥哥是他害死的。真相究竟如何,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宋太宗從即為起就變得對權臣武將們十分的猜忌,加上前不久剛剛發生的武將們想要擁立「八賢王」即皇帝位的事件,再一次觸動他敏感的神經。

所以他不敢讓威望高、資歷深、功勞大的大將來做總指揮,萬一這個大將擁立自己的侄子改怎麼辦。於是,他就故意在諸將中找個威望最低的來做總指揮,以平衡其它將領的影響力。這個劉廷翰在歷史上寂寂無名,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那我就拿一個大家熟悉的人物類比一下,這個熟悉是人物就是素有北伐戰爭中的「福將」、中原大戰中的「常勝將」、抗日戰爭中的「長腿將」和淮海戰役中的「豬將軍」之稱的劉峙劉大將軍,劉峙雖然才幹能力一般,但很聽老蔣的話。而劉廷翰也類似,他非常的聽話,宋太宗讓他往東,他不敢往西。當然,在此戰中,各路大將都是胸懷坦蕩,英勇忠誠的名將,不會跟劉廷翰計較,還是聽命於他的,並沒有造成矛盾和摩擦。

書歸正傳,公元979年9月,在高粱河戰敗,宋太宗逃出生天並安排好邊關防禦部署後。九月初三,遼景宗耶律賢果然派出大軍前來討敵叫陣,遼景宗選派的大軍總指揮是燕王韓匡嗣,總監軍是南府宰相耶律沙(那位在石嶺關之戰和高粱河戰役中唯一的敗軍之將),率領十萬遼兵數萬從幽州分兩路南下,企圖進攻鎮州。

在這裡再簡單介紹下韓匡嗣和耶律沙,韓匡嗣就是幽州保衛戰守將韓德讓的親爹,他本來是個江湖郎中,因為醫術高明,成為了體弱多病的遼景宗身邊的御用健康顧問,但他並不懂得行軍打仗。而耶律沙就是那位在石嶺關被郭進打的大敗,在高粱河又被宋太宗戰敗的遼軍中為數不多的「常敗將軍」。那為什麼遼景宗不用「戰神」耶律休哥和悍將耶律斜軫當主將呢?原因其實和宋太宗一樣,同樣是對功高震主的名將不放心,怕他們臨場發揮算計到自己頭上,所以寧願用自己放心的心腹,而讓兩位名將耶律休哥、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做副將。可以說,兩國的皇帝是一樣的用人觀念,誰也不比誰高明。

三十日,遼軍進抵滿城西集結(今天的河北保定)。當時宋軍這面的劉廷翰已率部列陣於徐河(今河北滿城北),這個陣當然是按照宋太宗趙光義的陣圖布的陣,將八萬軍隊分成八陣。列陣之後,劉廷翰手下的名將們發現這個陣圖是有缺陷的:「(各)陣去各百步,士眾疑懼,略無鬥志」。也就是說宋軍各陣之間距離較遠,很容易被契丹騎兵分割包圍。

右龍武將軍趙延進首先發現了這個問題,他登高瞭望,發現對面的遼軍「東西亙野,不見其際」,而宋軍十分渙散,於是他向主將劉廷翰提議更改陣法,「主上委吾等以邊事,蓋期於克敵爾。今敵眾若此,而我師星布,其勢懸絕,彼若持我,將何以濟!不如合而擊之,可以決勝。違令而獲利,不猶愈於辱國乎?」但劉廷翰卻十分擔心,因為按照陣圖作戰,即使戰敗,也是奉命行事,好交代;如果更改陣法,就是違抗聖旨,勝了也不見得有功,如果戰敗那自己吃飯發傢伙也保不住了。劉廷翰猶豫道:「萬一不捷,則若之何?」這時候作為監軍的宋軍「戰神級」名將李繼隆也站了出來,他說道:「事有應變,安可預定,設獲違詔之罪,請獨當也。」

劉廷翰這才放心,因為李繼隆是宋太宗的大兄哥,由他出面承擔責任,即使戰敗,皇帝也不好說什麼。但是如今兩軍對峙,對方遼軍虎視眈眈,你隨便「呼啦」一改隊形,對方遼軍又不是傻子,不會趁機來攻嗎?這時,李繼隆想了個辦法,為贏得重新布陣的時間,他派使者前去和遼軍主將謊稱要投降。遼軍主將「江湖郎中」韓匡嗣信以為真,真以為宋軍是被自己的氣勢給嚇怕了,而且,韓匡嗣還很有主見,根本不顧「戰神」耶律休哥的勸阻,沒有主動發起進攻,而是等著宋軍排好隊過來受降。趁著這檔口,宋軍將陣型 「改為二陣,前後相副,士眾皆喜」,做好了應敵準備。

這時,崔彥進率領的另一路人馬自關南北上黑蘆堤再轉向西進,沿長城口繞了個大圈來到了遼軍的側後,對遼軍形成夾擊之勢。不一會,宋軍排著整齊的隊伍趕了過來。韓匡嗣以為是宋軍投降來了,就放鬆了戒備,卻沒想到宋軍快到陣前時卻突然發起了猛攻,遼軍倉促應戰,指揮大亂,很快被宋軍殺得大敗。多虧耶律休哥提前有防備,護著韓匡嗣引兵向西潰逃,但是卻又遭到埋伏在此的崔彥進的伏擊,遼軍死傷甚眾,殘部逃往遂城(今河北徐水西北)西。宋軍乘勝追擊,又斬殺遼兵萬餘,獲戰馬乾餘匹,滿城之戰以宋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我們在戰後探究宋軍此次大勝的原因時,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結果:「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正是因為宋軍主將們不拘泥於皇帝教條刻板的陣法安排,而是根據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調整自己的兵力部署,才能順利獲得滿城保衛戰的勝利。

但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次勝利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首先,宋遼雙方面對的不利條件是相同的,雙方的最高決策者都對各自的統兵將領不太放心,對各自的軍事行動進行了不必要的橫加幹涉和掣肘。宋太宗為了加強對武將的控制,臨走前非要留下自己的「平戎萬全陣」來束縛武將們的手腳,還派一個資歷尚淺的劉廷翰來個「以下克上」。而遼景宗雖然自己不懂軍事,沒在戰術上指手畫腳,但卻派了自己的心腹御醫韓匡嗣和常敗將軍耶律沙來統帥大軍,而把真正的「戰神級」的軍事家耶律休哥晾在一邊,這也是歷代皇帝的猜忌心在作祟。

其次,宋軍的優勢在於自己將領們最終能統一意見,並且敢於從實際出發,違抗聖旨,臨戰改變作戰戰術,體現作戰的靈活性。但這種優勢發揮的必要條件是敵方主將的剛愎自用和犯錯誤,如果不是韓匡嗣的剛愎自用,宋軍的詐降計也不會成功,最終的結果依然是大敗虧輸。

所以,宋朝的軍事積弱在歷史上飽受詬病,不是因為宋軍的戰鬥力不行,也不是因為遼軍有多麼的強大。而是在於一個團隊內部的組織方式是否能把自己的資源最優化配置,能最高效率的發揮自己的功用,這就是我們平時長講的統一思想,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重要性。一個團隊的決策者,他的首要任務不是去具體指揮下屬們去怎麼幹,而是通過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人力資源和奮鬥目標,使自己的團隊運作能發揮出最大的實戰效能,這才是作為一個決策者最大的能力體現。

相關焦點

  • 古代講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現在資訊發達了,這一句話還適用嗎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每一個帶兵打仗得將領的夢想,但是像樂羊、甘茂這樣幸運的人可不多,樂毅、廉頗、李牧等人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樂毅統率五國聯軍進攻齊國,攻克了七十多座城池,只有莒、即墨兩處地方攻了三年也沒有攻下來。
  • 抗美援朝八大經典戰例,你知道多少?
    同朝鮮人民一道共同抗擊侵略者 抗美援朝戰爭是 正義戰勝黑暗 公理戰勝強權 進步戰勝倒退的正義之戰> 打出了國威軍威 讓我們一起回顧抗美援朝八大戰例
  • 伊吾保衛戰為何能成為經典戰例?108:700,兵力懸殊卻以少勝多
    在近代軍事史上,著名的經典戰例有很多,但伊吾保衛戰為什麼被稱為傳奇呢?在這場堪稱慘烈的戰鬥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以108人的兵力,面對700餘名叛匪的瘋狂圍攻,堅守陣地40天固守待援,一次次擊退叛匪的進攻,最終等來救援部隊,將叛匪一舉殲滅,從而成為軍事史上依靠防禦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 「集大成」的板橋集之戰
    原標題:「集大成」的板橋集之戰   1940年11月,八路軍4縱隊在安徽蒙城板橋集,與日偽在3天之內連續進行了守備、進攻、遭遇、阻擊等多種、多次作戰,並取得了勝利,由此給後人留下了一次「集大成」的經典戰例。
  • 揭露「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裡,是什麼意思?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喜歡軍事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句話,可是這句話實踐起來有點難度,想想嶽飛嶽元帥,在朱仙鎮嶽家軍準備一鼓作氣收復河山,結果宋高宗趙構十二道金牌,命令嶽飛撤軍,至此北伐功虧一簣,看到這裡的時候,估計很多人都會想起這句話,可是嶽飛還是撤軍了,我們也就只能大罵狗皇帝趙構,痛惜嶽飛的「
  • 河南省鎮平縣舉辦文化惠民活動之「滿城書香 經典『悅』讀」
    為響應廣大社會公眾經典閱讀與知識服務需求,鎮平縣圖書館聯合中國知網公共服務事業本部,擬於2020年4月10日-4月30日期間舉辦線上讀書月系列活動,活動包括「滿城書香」經典主題閱讀活動、「誦讀經典」活動、「我學傳統文化」主題徵文活動、「『悅』讀之星」答題活動等,以饗廣大讀者。
  • 黑山阻擊戰「101高地」
    1948年10月中旬,錦州、長春先後解放,陷於被圍之勢的瀋陽廖耀湘兵團的十二個師,受蔣介石之命,企圖奪取黑山, 1963年9月30日,遼寧省人民政府將此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0月由文物主管部門發掘清理了部分當年作戰戰壕、交通溝、掩體等
  • 軍史:盤點中國空軍九大經典戰例(組圖)
    >   字體:↑大 ↓小1950年3月12日,高射炮兵第1師在武漢成立美制B—24型戰略轟炸機  經典戰例之二 字體:↑大 ↓小  在抗美援朝作戰中,志願軍空軍用拉-11型活塞式殲擊機擊落擊傷美空軍F-86型噴氣式戰鬥機7架  經典戰例之四
  • 官渡之戰到底發生了什麼?曹操為什麼獲勝了呢?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發生在曹操軍與袁紹軍之間的戰役,這場戰役意義非凡,是當時中國北部由分裂走向統一的一次關鍵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經典案例。官渡之戰的經過建安五年,曹操軍與袁紹軍對峙於官渡,曹軍兵疲糧缺,袁軍的兵力遠勝於曹軍。曹操的謀士荀彧認為此時曹軍以弱敵強,退兵會被袁軍乘勝追擊,必須出奇制勝。曹操採納了荀彧的良策,巧施火攻,焚燒袁軍糧草。
  • 野外戰史課堂:網上軍史館有了駐訓版
    陸軍第16集團軍著眼訓練任務開設野外戰史課堂網上軍史館有了駐訓版記者看到,駐訓版網上軍史館硝煙味十足,其中百戰經典、戰例史話、名將風雲等與軍事訓練密切相關的欄目很受官兵們青睞,點擊量名列前茅。該集團軍在全軍較早建立了網上軍史館。網上軍史館運行兩年多來,點擊量達數十萬人次,越來越多的官兵喜歡在網上學習黨史軍史。隨後,有官兵向集團軍黨委反映,每年野外駐訓4個多月,其間黨史軍史學習又回到「小黑板加粉筆頭」的老套路。
  • 史上5大冤將,第5位打下天下的百分之八十,第1位下場最慘
    就像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他的口頭禪,就連當時的文帝都說他是「真漢子」。後來還幫助了景帝平息了齊王之亂,也取得了很多以少勝多的戰績,後來到了景帝時,因為功高蓋主和個性很耿直的特點,被處死,他的死法也很特別,是絕食死的。
  • 君子館之戰,宋太宗沒解決這一問題,致宋軍各自為戰,最終慘敗
    君子館之戰發生在雍熙三年,也就是986年,和滿城之戰的初期戰況相似,滿城之戰發生在太平興國四年,也就是979年,是君子館之戰前7年,之所以說兩戰有些相似,那是因為兩戰都發生在北宋大規模北伐失利之後,遼軍趁機南下攻略宋境,高粱河失利,直接引發了滿城之戰,而雍熙北伐,曹彬主力部隊大敗於岐溝關,遼軍再度南下,也就爆發了君子館之戰,可以說滿城之戰和君子館之戰都是北宋預先有準備的防禦戰
  • 第七十八集團軍某旅:戰例研究走進營連夜校課堂
    「化學武器在一戰時被應用於戰場……」3月下旬,在第78集團軍某旅防化營夜校課堂上,營長高海峰結合歷史戰例進行理論授課,翔實的數據、生動的圖片、新穎的觀點吸引著參訓人員,現場氣氛熱烈。該旅圍繞工兵、防化、舟橋等作戰保障專業領域開展戰例研究,不斷強化基層指揮軍官的戰場意識和敵情觀念。
  • 《軍事課千問》374.什麼是「君命不受」「將戒五危」戰略思維品質?
    一方面,將帥必須具備「君命有所不受」的良好戰略思維品質。因為君主的命令,不一定符合戰場實際情況,如果不加分析地一概按照君主的命令行事,必然使得「三軍既惑且疑」而導致敗亡,這樣的將帥,就不是「良將」,就沒有盡到「國之輔」的責任,不是「知兵之將」和「國家安危之主」。      另一方面,將帥又不能把「君命有所不受」作為不執行君主命令的藉口,這也是將帥應有的素質和品格。
  • 學會《新卓越之劍》據點戰中生存之道
    作者:毀滅者要說現在玩個遊戲真簡單,連《新卓越之劍》這樣的殿堂級網遊都是免費的;但要玩好一個遊戲卻真的很難,比如《新卓越之劍》裡面你要努力練級、收集裝備、還要幫公會打好每一次的據點戰。如何才能玩好據點戰,在據點戰中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我認為起碼你需要以下三點素質。
  • 他拜訪三茅真君,為集諸天萬界之智慧,行超脫之事的洪荒流小說
    他拜訪三茅真君,為集諸天萬界之智慧,行超脫之事的洪荒流小說哈嘍!風越穿過無盡時空混沌潮汐降臨永恆真界,集諸天萬界之智慧,行超脫之事。精彩劇情:對於佛門修行,風越了解的並不是很多,但大道三千,殊途同歸,即使知只知道些許皮毛,也足夠推演出其後的法門了。對於其他人,自己可以說只能給些提點。但是,對於修行寂滅輪迴因果之道的接引準提二人,風越可以說對他們的前途,修行步伐一清二楚。
  • 任天堂最經典「猩猩」森喜剛將加入《馬裡奧+瘋狂兔子:王國之戰...
    今天,育碧正式宣布在《馬裡奧+瘋狂兔子:王國之戰(Mario + Rabbids Kingdom Battle)》即將推出的全新DLC中將加入任天堂旗下最經典的「猩猩」——森喜剛!此外,本次的DLC中還將包含原創的劇情故事以及一個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