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教雷老師(公眾號童教雷老師)
三年級小學生寫日記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快速熟悉語言表達方式最好的、最簡單的方式。我們家長要充分老師和家長要充分重視日記的練習,同時也要按照寫作的科學規律來訓練孩子寫日記。
一、孩子寫日記首先要克服對寫作的恐懼。
1、孩子對寫字太多的恐懼。因為寫字太多,孩子會覺得寫得累,不想寫,所以我們要適當的引導孩子的注意力,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身體上。要求孩子注意自己身體的姿勢,手寫字的時候不要太用力,也不要寫得太快,要處於一种放松的狀態來寫字,讓寫字感覺不到累。
2、孩子對寫作的恐懼。很多孩子很害怕寫作文,一提到作文就不想寫,一寫作文就嚼筆頭,甚至還嚼出汁來。我們要告訴孩子大膽寫自己想的,寫自己看的,不要猶豫,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在寫之前,也可以引導孩子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想,然後把說的寫下來就好。
3、孩子害怕寫錯字被批評。誰從小到大不會寫錯字呢?所以,我們不要苛刻地要求孩子必須全部正確,三年級的孩子還不適合這麼嚴格的要求。孩子的內心如果住著一個法官,在不斷地批評錯字、錯句的時候,就會不斷地停下來修改錯誤之處,思維就會因此而打斷,導致孩子想寫什麼都不知道了。孩子被打斷次數變多,還會讓孩子徹底停頓下來,不知道如何寫。
二、孩子堅持寫比寫得質量更重要。
孩子在寫日記這件事情上,最主要的作用不是寫日記寫得好不好,不是日記的質量高低問題。其核心作用在於通過寫日記這一件事情,讓孩子的心性定下來,每天堅持做一件事情,養成一個重要的習慣,堅持每天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審視自己、激勵自己……
孩子在寫日記的持續過程中,其思維能力也得到極大發展。寫作就是在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通過文字的寫作,就會讓孩子的思維分析能力得到長足的進步。語言作為思維分析的基本單位,用文字將各種邏輯思維進行梳理和調整,可以讓孩子們進入到深度地思考當中來。
其實寫作改變一個人的思維這件事情,不僅僅在孩子身上有大作用,在我們成人身上都會有非常強大的作用。我最近半年左右的時間,根據不同的主題進行寫作,大量地刺激我對各種問題進行思考,有的淺、有的深,但次數多了之後,思考的角度和層次就會逐漸加強。
所以,我覺得我們一定不要太在乎寫作的質量,先要讓孩子把寫的習慣養成下來,讓孩子大量地堅持寫日記。
結束語
對三年級的孩子寫日記不可要求太多,我們對他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每天都要寫,堅持寫上15分鐘。至於說孩子內容寫得好與差一點都不重要,孩子能堅持寫上三年,初中後的作文就是小菜一碟。
個人簡介:童教雷老師,從事教育15年,專注於6-16歲孩子的潛能開發和學習提升,科學分析教育問題,開心學習、開心生活,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