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對大陸GDP貢獻率達67.7% 兩岸合作迎來新機遇

2020-12-11 中國臺灣網

數字經濟對大陸GDP貢獻率達67.7% 兩岸合作迎來新機遇

2020年12月11日 08:24:00來源:新福建

 

  據海峽導報報導(記者吳生林)「數字經濟成為大陸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與平臺,而且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速度快,機遇多。從這個角度來說,兩岸企業攜手合作正逢其時,迎來了新的空間與新的機遇。」

  8日,兩岸企業屆代表在峰會上縱論新情勢下兩岸經濟發展與企業合作。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安暉在廈門會場作上表示。

  安暉認為,以數位技術為核心驅動力量、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的數字經濟,是人類社會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新經濟形態。

  他說,大陸數字經濟發展非常快速,而且與傳統產業、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規模不斷擴張。數據顯示,大陸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已由2005年的2.6萬億元,擴張到2019年的35.8萬億元,數字經濟佔GDP比重已提升到36.2%。

  「數字經濟對大陸GDP增長的貢獻率長期保持在30%以上,2019年貢獻率更達到67.7%,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安暉指出,到2030年,數字經濟將為全球70億人口的消費服務,為全球提供17億個就業機會。而隨著大陸實施「十四五規劃」,未來兩岸產業企業的合作,在數字經濟領域有廣闊的空間。「比如,臺灣醫院水平比較高,這方面以後合作潛力非常大。」

  安暉最後表示,希望兩岸企業攜手合作,共同發掘新機遇,共拓全球市場。

  在臺北會場,臺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陳添枝則從「內循環」角度談兩岸產業合作。他說,臺灣內需市場非常小,必須要在外銷市場不斷創新,尤其要抓住大陸市場與發展機遇。

  陳添枝認為,大陸改革開放以來,臺商臺企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當前新情勢下,臺灣企業更要重視大陸內需市場,重視數據經濟領域的開拓深耕,抓住大陸「十四五規劃」所帶來的機遇。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焦點

  • 兩岸合作迎來新機遇!
    在峰會上,兩岸企業屆代表都表達了想要共同合作的期願。如今,大陸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與傳統產業的深入結合,讓數字經濟迎來更多新的機遇。這不由讓人抱有疑問,這會不會是兩岸關係破冰的開始?兩岸合作正當時,數字經濟發展快現在正是兩岸合作發展的高峰期,數字經濟帶來的不僅是機會,還有趨勢。
  • 網信辦報告: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對GDP增長貢獻率達67.7%
    近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印發《數字中國建設發展進程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保持快速增長,質量效益明顯提升,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36.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7.7%。
  • 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率為55% 構建數字經濟恰逢其時
    原標題: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率為55% 構建數字經濟恰逢其時 王曉桐攝   數字經濟成為帶動增長核心動力   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引來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印尼通訊和信息技術部部長魯迪安達拉日前表示,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亮眼表現舉世矚目,希望加強與中國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
  • 數字經濟建設邁上新臺階!2019年增加值達35.8萬億 對GDP增長貢獻率...
    《報告》梳理總結了各地區、各部門2019年信息化發展情況,分析了數字中國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和新機遇,提出了努力方向和發展重點。楊小偉歸納了《報告》提出的五方面成效:首先,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IPv6規模部署取得了長足進步,到去年底,全國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2.7億,約佔網民數的1/3,已分配的IPv6地址用戶數達到13.92億。
  • 兩岸企業家熱議「十四五」合作新機遇
    「十四五」成為會議熱頻詞,兩岸企業家暢談規劃建議中釋放的利好信號。多位參會臺灣企業家表示,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十四五」時期大陸經濟社會發展藍圖,將為廣大臺企臺胞帶來重大機遇和利好,希望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推動兩岸科技、醫療、基建、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共享大陸發展機遇。
  • 2018浙江·臺灣合作周開幕 共享兩岸發展新機遇
    浙江的發展,得益于堅持內外開放政策,得益於浙臺交流合作的貢獻。」浙江省長袁家軍表示,浙臺合作已成為浙江新一輪開放發展的特色亮點,浙江成為大陸與臺灣交流最頻繁、合作最緊密、成果最豐碩的地區之一。袁家軍指出,下一步浙江將與臺灣進一步共享數字經濟機遇、「網際網路+」機遇、大灣區機遇、綠色農業機遇、「詩畫浙江」機遇,加強雙方在智能製造、電子商務、現代農業、生態旅遊等方面的合作。「中國有句諺語:『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袁家軍認為,深化浙臺合作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 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廈門和臺北同步舉行 汪洋致信祝賀 打造兩岸...
    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副理事長張平,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海協會會長張志軍,省長王寧等在廈門出席年會,700多位兩岸工商界人士參會。  廈門會場  大陸數字經濟發展快,兩岸合作迎新機遇  「數字經濟成為大陸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與平臺,而且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速度快、機遇多。
  • 祖國大陸是臺灣經濟發展的強力依託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美戰略博弈加劇、兩岸關係嚴峻複雜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克難前行,兩岸融合發展繼續深化,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亮點,充分顯示兩岸經濟命運與共,臺灣經濟發展離不開祖國大陸的強力依託
  • 臺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兩岸區域合作
    2016年臺商對大陸投資呈現上升趨勢,2016年全年大陸共批准臺商投資項目3517項,同比增長了18.7%,使用臺灣資金19.6億美元,同比上升27.7%,但是陸資入臺卻受到極大限制,2016年全年陸資入臺資金僅為0.1175億,同比降低了95.6%,2017年,臺灣對大陸投資以及大陸對臺投資都呈現下滑趨勢。
  • 機遇:大陸鄉村振興戰略助跑兩岸休閒農業合作
    機遇:大陸鄉村振興戰略助跑兩岸休閒農業合作 2019年05月27日 11:0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在5月26日上海舉行的「第三屆兩岸鄉村振興與休閒農業論壇」上,臺資企業崑山帝茗農產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遊德貴的這一發明專利吸引了與會兩舉農業專者的關注。據悉,這些創新農業的科技設備已經在大陸不少鄉村入土,這是休閒農業發展的「良種」。大陸鄉村振興戰略為兩岸休閒農業合作釋放的機遇,正是此次論壇上兩岸農業專家和產業者的熱議主題。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及農業部、市農委代表出席了開幕儀式。
  • 兩岸電商協作 共迎「新機遇 新連接 新融合」
    兩岸企業家峰會現代服務業及文創產業合作推進小組力邀臺企9月訪杭,兩岸電商協作共迎「新機遇 新連接 新融合」。(圖片來源:浙臺微訊)  4月18日,兩岸企業家峰會現代服務業及文創產業合作推進小組大陸方在臺北拜會了臺北市進出口公會,大陸方面希望通過此次訪問,深調臺灣市場需求,尋找更多電商業界合作夥伴,進一步推動兩岸電子商務協作,雙方攜手共同迎接新型電商業態快速發展帶來的兩岸合作「新機遇 新連接 新融合」。
  • 臺灣經濟學者:兩岸經貿合作創造互惠雙贏
    中新網廈門12月9日電 (黃詠綢 彭莉芳)儘管面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等諸多不確定因素,「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兩岸經貿合作一定可以創造兩岸互惠的雙贏。」臺灣政治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林祖嘉如是說。
  •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朱玉:去年數字經濟增加值達35.8萬億元,對GDP...
    今年疫情以來,數位化轉型、數位化運營、數字經濟等概念成為熱詞。毋庸置疑,疫情加速了中國的數位化進程。10月8日,記者參加了由固安縣人民政府、京津冀(固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新商貿新引擎」固安秋季招商會暨永定城數字新商貿戰略發布會。
  • 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將持續深化
    【兩岸快評第1164期】過去的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臺海局勢嚴峻複雜以及民進黨當局刻意阻擾的影響下,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依然取得新發展,兩岸貿易、臺商對大陸投資均創新高。大陸學者指出,兩岸經貿合作是支持臺灣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一個基礎,臺灣無論是對外貿易成長還是貿易順差來源,均顯示出兩岸經貿關係緊密性和高度互動性,以及大陸對臺灣經濟成長和穩定的重要性。在這些確鑿的數字面前,臺灣當局所謂的「脫中、減少對大陸的依賴」實際上不攻自破。眾所周知,自民進黨再次上臺後,絞盡腦汁妄圖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在陸臺商「回流」。
  • 大陸鄉村振興戰略為兩岸休閒農業合作釋放機遇
    26日在此間舉行的「第三屆兩岸鄉村振興與休閒農業論壇」上,臺資企業崑山帝茗農產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遊德貴的這一發明專利吸引了與會者的目光。遊德貴透露,這些創新農業設備已經在大陸不少鄉村「落地」,助力當地休閒農業發展。大陸鄉村振興戰略為兩岸休閒農業合作釋放的機遇,不僅是遊德貴關注的重點,也是論壇上兩岸專家和業者熱議的話題。
  • 廈門建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 兩岸合作添新機
    中新社廈門12月9日電 (記者 楊伏山)廈門市委副書記陳秋雄9日稱,廈門獲準建立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給兩岸經貿、科技合作帶來新機遇。  陳秋雄當天以視頻連線方式在廈門、臺北兩地舉辦的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上發表專題演講說,在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中,廈門正爭取國家層面更大的政策支持,先行先試,努力建成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國家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制度創新的新高地,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
  • 港媒:兩岸攜手迎接挑戰 振興中華民族經濟
    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嚴峻複雜,兩岸經濟面臨挑戰,也面臨新的合作機遇和發展前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兩岸共同繁榮發展開闢空間,創造有利條件,兩岸在經濟領域的合作,應著眼於發展大局,將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手足之情充分融合在共同攜手振興中華民族經濟的進程中來,為兩岸關係不斷和平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脫鉤是假議題,臺灣疫後經濟更需大陸,更應深化兩岸經貿合作
    陳建良說,事實是,民進黨執政以來,對陸的貿易量非但未減,反而陡升,今年1至8月的兩岸貿易仍持續增長,在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當下,今年仍有可能突破去年紀錄,如此情況,蔡當局在沒有其他外貿管道的情況下,宣稱臺灣要與大陸經貿脫鉤,幾乎不可能。
  • 兩岸貿易誰依賴誰?國臺辦:數字會說話
    朱鳳蓮強調,大陸臺商臺企積極參與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在兩岸融合發展中造福臺灣同胞,為臺灣經濟保持增長作出了不可抹黑的貢獻。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造福廣大臺灣同胞。對於有臺灣記者提出,在大陸的臺商臺企和島內民眾對於兩岸經濟發展存在認知的差距,朱鳳蓮應詢表示,在大陸的臺商臺企和島內的民眾對於兩岸經濟的發展存在一個認知的差距。造成這種認知差距既是民進黨當局政治操弄的結果,也有島內民眾對大陸情況不夠了解的因素。目前大陸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穩定轉好。
  • 臺灣抗不住大陸經濟制裁
    日前,國臺辦再度公開表示不歡迎在大陸賺錢又在島內支持「臺獨」的「綠色」臺商,在島內引起極大關注。大陸是否用經濟手段對付「臺獨」、制裁臺灣,已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若大陸對臺實施經濟制裁,臺灣經濟將會遭受重創。依目前兩岸形勢觀察,大陸對臺實施經濟制裁的可能性不能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