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率為55% 構建數字經濟恰逢其時

2021-01-11 人民網

原標題: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率為55% 構建數字經濟恰逢其時

  日前,機器人企業安川都林在河北香河機器人小鎮投產運營。圖為產品測試線現場。王曉桐攝

  數字經濟成為帶動增長核心動力

  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引來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印尼通訊和信息技術部部長魯迪安達拉日前表示,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亮眼表現舉世矚目,希望加強與中國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

  「數字經濟已成為近年來帶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率為55%,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發達國家水平。」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魯春叢表示,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7.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3%,佔GDP比重達到32.9%。隨著信息化發展環境的全面推進,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水漲船高」。

  夯實基礎繪藍圖

  「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深度滲透到現有的經濟體系中,建設『數字中國』,構建數字經濟恰逢其時。」中科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梅宏如是說。

  當前,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動力之一是積極的政策引導。魯春叢表示,從《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到《「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再到網絡提速降費、大數據、分享經濟、工業網際網路、信息消費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的推進實施,各地對數字經濟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另一動力是基礎設施和網絡支撐能力大幅躍升。一方面,寬帶網絡普及持續推進,網絡提速效果顯著。2017年,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固定寬帶接入用戶數達34854萬戶,全年淨增5133萬戶;4G用戶總數達到9.97億戶,全年淨增2.27億戶。另一方面,電信普遍服務深入推進。網絡扶貧網絡覆蓋工程成效明顯,2017年完成3.2萬個行政村通光纖的任務部署,全國農村寬帶用戶達9377萬戶,同比增長25.8%。

  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成為新的土壤,5G研發和測試工作快速推進,第三階段試驗第一批規範發布,正在推動形成全球統一5G標準。IPv6全面演進升級提速,加快構建高速率、廣普及、全覆蓋、智能化的下一代網際網路。截至2017年12月份,我國IPv6地址數量為23430塊/32,年增長10.6%。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表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將繼續夯實數字中國的網絡基礎。

  技術突破「換道超車」

  「人工智慧技術在中國的發展,既有資本和政策的強力支持,也有產業升級提供的豐富場景,這些都為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我們要努力在人工智慧技術的全球競爭中把握自主權,讓中國在技術上掌握核心競爭力。」曠視科技創始人印奇表示。

  在信息技術領域,基礎技術、通用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搭載「中國芯」的「神威·太湖之光」在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中位列榜首;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加快發展,「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實現預定科學目標,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順利貫通。2017年,我國創新指數在全球排名上升到第22位,是唯一進入前25名的中等收入國家,躋身全球創新領導者行列。

  「我們用了不到20年時間,成功構建了安全可控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背後是一套信息技術體系,網信領域的單項技術產品或服務往往不成氣候,只有當技術、標準、產品等彼此互為支撐,形成信息技術體系,才能生存和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與傳統產業深入融合,為數字經濟發展站上創新高地「換道超車」提供了新的機遇。金山辦公軟體首席技術官章慶元表示,人工智慧已經在各種場景中落地,並且極大地提升了傳統業務的效率。

  中國聯通大數據公司總經理趙越則認為,「大數據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根據有關機構測算,2017年我國大數據核心產業規模為234億元,同比增長39%。大數據應用正在從網際網路、電信、金融、交通、醫療等領域向傳統領域拓展。我國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在海量數據採集、存儲和處理等方面的能力躋身國際前列。

  不過,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安全問題也隨之產生。在日前舉行的C3安全峰會上,亞信安全技術團隊演示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智能網聯汽車劫持」,通過「黑」入汽車的信息娛樂系統,更改導航線路並勒索車主。亞信安全通用企業事業部副總經理劉政平坦言,在新的數字經濟發展浪潮中,產業鏈上的各方都要有安全意識,不能忽視新技術背後的網絡安全問題。

  新面孔醞釀新動力

  5月11日,直播平臺虎牙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焦點。直播行業正是數字經濟這幾年被人關注的「風口」之一,同行動支付、共享經濟、區塊鏈等一樣,它們成為獨特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模式」。從「Copy To China(中國模仿)」到「Kaobei From China(效法中國)」,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成為我國數字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

  以共享經濟為例,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司長任志武表示,共享經濟已成為中國創新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對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不過,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張新紅認為,「新面孔」對監管提出了新的考題。我國對數字經濟的治理還需繼續堅守三大原則: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多方參與、協同治理;線性思維、彈性平衡。

  此外,「新面孔」也為中國企業將數字經濟成功與世界共享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可能性。英國國際貿易部日前就與騰訊在倫敦發布了一系列合作計劃,將充分結合雙方優勢,推動全球數字文創產業發展。

  「中國經驗」和「中國模式」正在全球「生根開花」。我國倡導發起了《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倡議》。目前,我國網信企業積極參與了170多個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並為「一帶一路」相關3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空間信息服務。(記者 陳靜)

(責編:仝宗莉、趙爽)

相關焦點

  • 數字經濟對大陸GDP貢獻率達67.7% 兩岸合作迎來新機遇
    數字經濟對大陸GDP貢獻率達67.7% 兩岸合作迎來新機遇 2020年12月11日 08:24:00來源:新福建    據海峽導報報導(記者吳生林)「數字經濟成為大陸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與平臺,而且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速度快,機遇多。
  • 網信辦報告: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對GDP增長貢獻率達67.7%
    近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印發《數字中國建設發展進程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保持快速增長,質量效益明顯提升,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36.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7.7%。
  • 各地為何爭相布局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為各地經濟恢復性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前三季度,浙江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4893.9億元,增速從一季度的-1.8%、上半年的9.4%快速提升到前三季度的11%;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完成增加值1644.5億元,同比增長14.4%,創2019年以來新高,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六成。
  • 深入剖析數字貨幣的本質 評《數字貨幣:從石板經濟到數字經濟的...
    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21日電  著名經濟學家朱嘉明、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衣錫群和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聯袂為龍白滔博士的新書
  • 數字經濟建設邁上新臺階!2019年增加值達35.8萬億 對GDP增長貢獻率...
    9月17日,國新辦就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受疫情影響,原計劃在今年4月份召開的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未能如期舉行。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在發布會上介紹,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在今年10月12日到14日在福州召開。本次峰會將順應疫情防控和數字展會發展趨勢,設立「雲上峰會」平臺,線上線下同步展現峰會盛況。
  • 周鐵根:留學歸國創新創業恰逢其時!
    周鐵根:留學歸國創新創業恰逢其時!大家結合留學歸國、創新創業經歷,圍繞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環境治理、園區建設、人才引進、金融扶持等內容,共同為徐州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周鐵根認真聽取大家的發言,並不時插話與大家深入交流探討。
  • 數字版權與數字經濟的關係
    本次博覽會由中國版權協會、成都市版權局主辦,是數字版權產業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專業展會,在經過各大媒體報導之後,迅速成為了全網關注焦點。但站在普通網友角度,對於數字版權和數字經濟的基本定義,以及二者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等問題仍然不甚了解。今天這篇文章,筆者者就為大家作簡要解析。
  • 數字經濟2022年要佔浙江GDP半壁江山 創新發展試驗區怎麼建定了
    12月22日上午,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獲悉,《浙江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下稱《建設方案》)已於近日正式印發實施。到2022年,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4萬億元以上,佔全省國民經濟生產總值比重超過55%。去年9月,浙江入選全國首批6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
  • 服務業成我國經濟發展主動力 去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百分之五十...
    製圖:沈亦伶 服務業成我國經濟發展主動力 去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百分之五十八點八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連續5年高於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超過半壁江山,服務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
  • 國企與數字經濟應良性互動
    一方面,國有企業要充分利用數字經濟為自己賦能,加快推進與數位技術的深度融合,實現產業動能新舊轉換和發展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國有企業要在數字經濟發展中承擔起頂梁柱作用,高度重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網際網路新型交換中心、大科學裝置、測試試驗平臺等建設,破除數據行業壟斷,更好地促進數字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 到2022年數字經濟增加值達4萬億,佔全省GDP比重超過55%!浙江全力做...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確定在浙江等6個省份開展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浙江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是浙江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發展機遇。
  • 潘宏:打造東北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策源地」
    非常榮幸能有這樣的一個機會代表遼寧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和大家一起來分享《數字經濟——區塊鏈技術與應用》。遼寧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成立於2019年,緊密圍繞應用經濟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發展,與計算機學科等相關學科,以及數字經濟領域企業實現跨學科、跨平臺融合研究,促進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建立高端智庫,為東北地區發展提供資政服務。接下來我將從「數字經濟」和「區塊鏈」兩個方面來進行分享。
  • 中國動力谷,崛起數字新經濟——株洲市發展數字經濟實現動能轉換觀察
    圖為株洲神農湖。 ■ 李永亮 譚小洋 李何露 譚 莉 冬臨湘江,楓葉紅遍。株洲,一場國家級賽事、一場高端峰會,激發中國動力谷數字經濟的澎湃動能。 12月14日,2020年全國工業APP和信息消費大賽暨數字經濟產業峰會在株洲舉行。 全國工業APP和全國信息消費大賽由國家工信部於2018年發起,前兩屆分別在上海、天津舉辦。
  • 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超過GDP的三分之一
    國務院新聞辦今日舉行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新聞發布會,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表示,近3年來,數字中國建設取得了長足進展。2019年各地區、各部門信息化發展成效不斷顯現,數字中國建設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趨勢更加明顯。  據悉,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於10月12日至1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自2018年落戶福州以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已連續舉辦兩屆,吸引了華為、阿里巴巴等一批國內優質企業和項目落地福州。福州市籤約的159個項目,總投資約1600億元,近八成已成功轉化落地。
  • 甲子光年:2020中國數字經濟55個判斷(附下載)
    報告下載: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復關鍵詞【2020中國數字經濟55個判斷】即可甲子光年創始人兼CEO張一甲(甲小姐)為逾千名各界來賓帶來了《2020中國數字經濟55個判斷:命運與共
  • 發展數字經濟,兩大核心關鍵詞是什麼?
    統計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為 35.8 萬億元,總量居世界第二,佔 GDP 比重為 36.2%,其中 2019 年佔比同比提升 1.4 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對 GDP 增長的貢獻率為67.7%;按照可比口徑計算,2019 年我國數字經濟名義增長 15.6%,高於同期 GDP 名義增速約 7.85 個百分點。
  • 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加「數」轉型 構建新發展格局
    ,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無錫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數位化轉型,為疫後經濟復甦培育新動能,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數字經濟不僅在重塑無錫製造業,也在賦能現代服務業。在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今年投入使用的5G數字影視創新中心擁有行業領先的幕牆拍攝系統和全國唯一的光照還原系統,可以完成異地虛擬拍攝和雲端實時渲染製作,有效解決疫情期間無法集中拍攝的問題。僅今年就有《八佰》《金剛川》《中國醫生》等一批熱門大片從這裡產出,全年拍攝和製作影視劇約250部,實現逆勢增長。
  • 2020數字創新經濟峰會 人工智慧為「數字經濟」轉型畫龍點睛
    「人工智慧伴隨著數字經濟的轉型,它將是畫龍點睛之筆,我們相信人工智慧一定會解決越來越多的剛需,比如民生事業、企業轉型、工業製造等等。我們期待著與大家一起攜手創造更輝煌的數字經濟新名片」。12月18日,2020中國(合肥)數字創新經濟峰會現場,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登上年度新經濟領軍人物頒獎臺,深刻詮釋數字經濟背景下的人工智慧正成為全社會對衝疫情影響、重塑企業經濟體系和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
  •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朱玉:去年數字經濟增加值達35.8萬億元,對GDP...
    今年疫情以來,數位化轉型、數位化運營、數字經濟等概念成為熱詞。毋庸置疑,疫情加速了中國的數位化進程。10月8日,記者參加了由固安縣人民政府、京津冀(固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新商貿新引擎」固安秋季招商會暨永定城數字新商貿戰略發布會。
  • 書寫數字時代中國經濟新篇章
    當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爆發,帶來的是中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數字蝶變」,從數據開發應用持續釋放新動能,到數字經濟發展不斷創造新可能,數字中國建設大步前進。近日,國家網信辦發布《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年)》。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7.2萬億元,對GDP的貢獻為55%,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