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五度圈,音樂這點事都在裡面了!

2021-02-08 上和弦

本文作者:辰諳


相信每一個學過樂理的同學都會聽說過「五度圈」這樣的一個名詞,或者在自己的樂理課本上也見過一個名叫「五度圈」的圖表:



這個圖表對於初學音樂理論的同學來說也許有些難以理解,故而在很多時候都被初學者忽略了。但事實上,這個圖表在我們的音樂學習過程中是有著不小的作用的。


其實,五度圈(Circle of Fifths)就是一個以純五度(Perfect 5th Intervals)音程為間距,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排列所形成的一個圓圈。


純五度這個音程關係在西方的傳統音樂理論中有著十分特殊的意義。在功能和聲體系裡,相隔純五度的兩個音或根音相隔純五度的兩個和弦之間都是主屬關係。比如C-G,D-A,E-B等之間都是這種關係。



而我們的五度圈,也可以看做是這種主屬關係的一種較為直觀的體現。圖表上的相鄰兩個和弦的根音之間都是純五度關係,也可以理解成主屬關係。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圈圈無論是從C開始、從G開始還是從別的地方開始,通過順時針的向上純五度關係(屬關係)或者逆時針的向下純五度關係(下屬關係)的層層演變之後,最後都能回到最初的起點。



那麼,這個五度圈究竟有什麼作用呢?



在初學者學習認識各種調號的過程中,五度圈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


很多同學之所以對那些帶著很多升降號的調號感到頭疼,多半是因為對這些調號採取了死記硬背的方法,比如記住一個升號的是G大調或e小調,兩個升號的是D大調或b小調,如此這般之類的。



這樣的記法其實很不明智,往往會事倍功半。但當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引入五度圈之後,便會發現這個問題就變得很簡單了。


我們可以發現,調號上的升號數遞增的順序正好是五度圈順時針的順序。即,C大調無升降號,C大調的屬調G大調有一個升號,G大調的屬調D大調有兩個升號……



至於降號,我們可以發現,調號上的降號數遞增的順序正好是五度圈逆時針的順序。即,C大調無升降號,C大調的下屬調F大調有一個降號,G大調的下屬調Bb大調有兩個降號……



不僅如此,仔細觀察,我們還能發現,這些被升或被降的音也有著一定的規律。


C大調無被升降的音,C大調的屬調G大調的那個被升的音是F音,G大調的屬調D大調的兩個被升的音分別是F音和C音,D大調的屬調D大調的三個被升的音分別是F音、C音和G音……



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被升的音同樣也是按照五度圈上面的順時針順序來的,即F、C、G、D、A、E、B、F#……


C大調無被升降的音,C大調的下屬調F大調的那個被降的音是Bb音,F大調的下屬調Bb大調的兩個被降的音分別是Bb音和Eb音,Bb大調的下屬調Eb大調的三個被降的音分別是Bb音、Eb音和Ab音……



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被降的音同樣也是按照五度圈上面的逆時針順序來的,即Bb、Eb、Ab、Db、Gb、Cb……


在了解到這個規律之後,相信認熟調號的這件事就不再是一件很難的事了。



之前上過熱搜的「4536251」,其實也是五度圈的一個衍變產物。所謂的「4536251」,就是一組在流行音樂中十分常見的和聲進行。而這裡的幾個數字,其實是和弦級數的代號。


在C大調裡,4536251代指的就是F-G-Em-Am-Dm-G-C這樣的一個基本的和聲進行。你可能要問了,「F-G-Em」的這個部分跟五度圈好像沒啥關係吧?



這個部分看起來確實沒啥關係。如果想讓它變得看起來有關係,就應該是「F-Bdim-Em」,這樣就符合五度圈的五度下行了。


但是,我們要知道,在流行音樂裡,「Bdim」這個減和弦一般用得較少,而與其結構有相似部分的G和弦特別是G7和弦則常常被用來代替其的使用。畢竟Bdim的組成音是B-D-F,而G7的組成音是G-B-D-F。



至於這之後的部分,則都符合了五度圈逆時針的五度下行的原則。



五度圈的另外一個作用,可能就在於幫助我們改造一些基本的和聲進行了。這種改造的基本方式就是在目標和弦之前插入一個「副屬和弦」。所謂的副屬和弦,其實是相對於調式主要的屬和弦而言的。


以流行音樂中最常見的和聲套路之一的「1645」為例子。在C大調裡,1645指的就是C-Am-F-G的這樣的一個進行。



這樣的一個進行聽多了我們也許就會感到厭倦,那麼如何對其進行改造呢?很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在五度圈裡給目標和弦找屬和弦。


翻閱五度圈的圖表,我們可以看到,Am的屬和弦是E和弦,F和弦的屬和弦是C和弦,G和弦的屬和弦是D和弦。那麼別猶豫了,直接在和弦進行裡按照五度下行的原則插入這些和弦吧,這裡以插入屬七和弦為例。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得到如上的一組和聲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一個進行不見得好聽,或者說不見得符合你的這首作品的氛圍。在實際的和聲編配的過程中,我們還是應該從作品的整體和局部兩方面進行考慮,再決定是否要加入這樣的一些副屬和弦來改造和聲。



相關焦點

  • 五度圈(一)
    因為我真的是一個很容易丟筆記本和腦子的一個人,而且個人還有個壞毛病,就是凡事不是經過自己反覆折騰很難消化和牢記知識,另外一點就是學音樂的路都是自己一路野跑,偶遇恩師與貴人也只是指點迷津,知識多半零散而無系統化,甚至只知皮毛,難知深淺,故藉此平臺施壓自學,雖定難盡完整,但願可自成系統,使之可用、可傳、可領會。
  • 自學吉他-第26課-五度圈(1)
    今天說五度圈的一部分五度圈很神奇,它是一個規律,跟12平均律似的,發現這個規律是個持久過程!而我們學習它的時候,它就是一個結論,我們學習怎麼用它就可以啦!1、純五度下的五度圈是一個循環什麼是純五度,音程為「三全一半",從C開始五度五度的往下循環就得到下面這個圈2、五度圈的妙用一五度圈可以幫助我們把吉他指板的音很快的補充完整是怎麼個補充完整呢?
  • 「精華收藏」五度圈的終極指南
    回到正題,在我們深入研究五度圈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些關鍵的概念。1、五度圈上的每個「位置」都代表著一個音符,一個和弦和一個調。2、「調」是什麼?在音樂中,我們將「調」定義為一段音樂的「中心」。旋律跟和聲將圍繞這個中心展開,每個調以其主音為起始點,因此我們可以將主音命名為音級中的「 Ⅰ」。在這個主音的基礎上,我們確定了調式中其他音的音高,用於構成主音的旋律和和聲。
  • 五度圈詳解-明了細緻的解釋
    顧名思義,五度圈基本定義是一個以C為起始點(十二點方向),以完全五度音程(Perfect 5th Intervals)為間距,順時鐘方向所圍成的一個圓圈。現在就讓我們實際來推演一次:  C的五度音是?……G  G的五度音是?……D  D的五度音是?……A  A的五度音是?……E  E的五度音是?
  • 升降音規律與五度圈
    這是本文的第二話題,即:2)五度圈我們按照升降號多少排列十二個大調後,我們依次觀察大調名,可以發現C大調中G是V級音,C-G為純五度,G大調中D是V級音,G-D為純五度,依次驗算可以發現C-G-D-A-E-B-升F均構成了純五度關係
  • 自學吉他-第27課-五度圈(2)
    其實就是因為這些大調這樣排列的話,大調裡面出現"#"升號音,或者出現的"b"降號音,它們的排列順序符合 FCGDAEB五度圈的規律。何以見得呢?這裡是FCGDAEB這組音,帶上升音號,在這些大調裡先後出現的規律。
  • 一張圖看懂五度圈一鍵變調,C調吉他手的春天來了!
    01什麼是五度圈?五度圈在百度百科的基本定義是一個以C為起始點(十二點方向),以純五度音程(Perfect 5th Intervals)為間距,按順時針方向排列所形成的一個圓圈。02五度圈有什麼用呢?今天咱們就談談五度圈的用途之一,變調!
  • 音樂0起點|五度相生律與純律
    五度相生律在西方,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科學家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就提出了「五度相生律」,因此,五度相生律又被稱為「畢達哥拉斯律」。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認為宇宙和諧的基礎是完美的數的比例,音樂與宇宙天體存在類似,他們認為弦長比分別為2:1、3:2、4:3時發出相隔純八度、純五度、純四度的音程定為完美的協和音程,他們將純五度作為生律要素,由此產生「五度相生律」。
  • 從神奇的數學角度來看,音樂世界裡有哪些奇妙之處?
    接下來我們繼續尋找好聽和諧的音,於是從跟1最和諧的1.5出發,找跟1.5最和諧的1.5x1.5=2.25,但是2.25>2, 已經到下一個八度了,讓它對應回前一個八度的音就讓2.25/2=1.125,我們又得到了一個音。我們按此繼續尋找,也繼續讓他們對應回去,就得到了下面這個表。這
  • 神奇的音樂——莫扎特效應
    相信關注過胎教的朋友都知道這樣一個觀念:傾聽莫扎特的音樂是非常好的胎教方式。這一觀念還真不是空穴來風,這是多位專家和學者經過實驗研究得出的結果。1993年,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兩位教授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音樂和空間任務能力》的文章,文中介紹了他們所做一個實驗:讓學生聽10分鐘莫扎特的音樂後立即進行智商(IQ)測試,發現聽過音樂後學生的智商水平顯著提高了。
  • 《天空之城》這部電影裡面細節之處很感人,這裡面音樂也非常好聽
    這部電影背景音樂既宏大又悲傷,畫面是大樹載著廢墟飛向更遙遠的天空,喜歡這個結尾。就是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觸碰內心的柔弱,我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青苔斑斑的機器人和這個已經荒蕪了的世界會那麼難受,似乎是對逝去的文明的懷念,與自己的當時當下所產生的共鳴。
  • 《這街》&《樂夏》選手說:沒點喜劇天分都不好意思在圈裡混!
    說起來,這兩檔綜藝頗有些異曲同工之妙:一個聚焦街舞文化,一個聚焦小眾音樂,都是普通人很少接觸的圈層;一個是愛奇藝獨播,一個屬於優酷自製,又都限定在夏天這個火熱喧囂的季節,無形中有一種打擂臺的意味。得虧了兩個節目的核心圈層不同,才不至於出現一個踩了另一個去。
  • 神奇包包在哪裡?連上Coperni的WiFi搜索到了這五款
    Simone Rocha的這款袖口包,扁到好像只能放下一面鏡子,因此得名鏡子包~其實說它神奇,不如說它神仙,珍珠腕帶搭配上一圈精緻的刺繡花環,以綢緞材質製作的包身讓整個包包散發著仙女的氣息
  • 發現音樂教育的神奇力量
    有人工智慧研究專家預言,未來人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由智能化機器人來完成,但是有兩項工作是無法被取代的,一是音樂(音樂創作),二是繪畫(創造性的繪畫)。正因如此,我們今天要為未來人類能夠自己創造和陶醉欣賞的音樂事業多做點兒事。我是一名音樂愛好者。我喜歡唱歌,喜歡撥弄各種樂器,也喜歡聽音樂。
  • 橙光音樂:最受古風圈喜歡五首歌,《山有木兮》上榜!
    ,再加上上一篇文章裡小妹並沒有把自己和幾位朋友最喜歡的古風歌分享出來,所以小妹這篇依舊準備寫橙光音樂,只不過上篇文章的人氣是硬性排名,但這篇文章是單純的根據在古風圈的受歡迎程度分享的,希望大家能喜歡。第二首、《山有木兮》評論量過萬可以看得出這首歌首喜愛的程度,一開始聽這首歌的時候評論才幾百,那時候喜歡這首歌的人很少,大都似從遊戲過來的。後來不知怎麼這首歌陰差陽錯的火了,甚至差點成了古風圈代表歌曲,不過細品這首歌是真的很棒,即便不去追究橙光的遊戲故事,也會有人不由自主根據這首歌想起山有木兮木有枝。
  • 你所不知道的音樂與「黃金分割法」的應用
    麥田怪圈之謎,都與黃金分割有著密切的聯繫。這些神奇之處,網上都有圖片分析,各位可以自己去查找;各位也可以自己去尋找、發現符合「黃金分割法」事例。人們有時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做某件事,並不會按「黃金分割法」去計算一下,然後再去想怎麼設計一下,多數人是憑目視或耳聽去判斷是否好看或好聽;比如,繪畫以及攝影的構圖,就是從視覺角度去感覺這幅作品是否能給觀賞者帶來深深的感觸;歌曲以及樂曲的旋律,就是從聽覺的角度去感受這個曲子能否給傾聽者帶來波動的情緒。
  • 神奇寶貝:這五隻寶可夢,滿滿的都是CP感,來撒一波另類狗糧!
    神奇寶貝世界中,存在著眾多的寶可夢,比較少見的是單性別的寶可夢,更多的寶可夢是有雄性與雌性之分。雖然在性別上完全不同,但是在外貌上卻很難區分。今天幻想為大家介紹五隻,看到它們就可以感到滿滿的CP感,幻想來撒一波另類狗糧!
  • 樂理知識之五度循環圈知多少?
    我們都知道,在音程中有兩個音程非常重要,八度和五度,因為它們是循環。八度循環很好理解,就是音名的循環,比如C的上方八度還是C,那五度的循環又是什麼呢?五度循環圈又叫調性循環圈,它非常像我們平時用的鐘。C大調放在12點;2.順時針開始,1點鐘放1個升號的G大調,2點鐘放2個升號的D大調,以此類推,一直到7點;3.逆時針開始,11點放1個降號的F大調,10點放2個降號的bB大調,以此類推,一直到5點;4.最後只要把逆時針和順時針的圈重疊在一起,就得到大調的五度循環圈了。
  • 《寵物小精靈》裡面五隻最美飛蛾神奇寶貝,你最喜歡哪只?
    《寵物小精靈》裡的神奇寶貝約有807種,其中蟲神奇寶貝共有81種,而「飛蛾型」神奇寶貝共五種,這些飛蛾神奇寶貝裡面有的是主角身邊的夥伴,有的是野外的領主,在大家的印象中通常都會覺得蝴蝶要比飛蛾漂亮,但是神奇寶貝世界裡的飛蛾卻與蝴蝶一樣漂亮,特別是最後一隻飛蛾,不僅體型是這裡面最大的
  • 《神奇寶貝》系列裡面那些強大的龍系神奇寶貝
    大家好,今天的主題是《神奇寶貝》,在神奇寶貝的世界裡面,有很多不同屬性的神奇寶貝,今天我們介紹的是強大而又神秘的龍屬性神奇寶貝,對於龍屬性神奇寶貝的印象,相信看過《神奇寶貝》的小夥伴們都十分清楚龍屬性神奇寶貝的強大之處吧,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