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0起點|五度相生律與純律

2020-12-13 eadg

除了前文談到的十二平均律,音律還有五度相生律和純律兩種。

五度相生律

在西方,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科學家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就提出了「五度相生律」,因此,五度相生律又被稱為「畢達哥拉斯律」。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認為宇宙和諧的基礎是完美的數的比例,音樂與宇宙天體存在類似,他們認為弦長比分別為2:1、3:2、4:3時發出相隔純八度、純五度、純四度的音程定為完美的協和音程,他們將純五度作為生律要素,由此產生「五度相生律」。

根據複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純五度關係,即由某一音開始向上推一純五度,產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純五度,產生再次一律,如此繼續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五度相生律以某一音為基音,將頻率比為3:2的純五度音程作為生律要素,分別向基音兩側同時生音。以C為基音,來闡述五度相生律的生律原理,C按照五度相生原理向上可生出G、D、A、E、B,向下可生出F、降B、降E、降A、降D、降G。

圖:五度相生律的自然生律和頻率

純律

純律是於五度相生律用以構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來作為生律要素,構成和弦形式,這樣便產生了七個基本音級。

圖:純律的生lv

根據純律相生律中基本音級的音高關係,又不同於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級間的音高關係,純律的E-F、B-C之間的半音比其他兩種律制的半音要大。全音的情況有兩種:C-D、F-G、A-B為大全音,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全音相等,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大;E-D、G-A為小全音,比其他兩種律制的全音都小。

純律中任何兩個音的頻率都成整數比,這種音律源於號角,因為它可以吹出大調音階中的三和弦,它們的頻率之比為4:5:6。這種音律在演奏和聲時很有優勢,因為頻率的整數比可以產生最好的結合。

純律的最大好處是和聲效果的融合度好,特別是在多聲部音樂中,所構成的和弦更具有立體的效果,是樂隊(特別是西洋管弦樂隊)中常用的律制。

相關焦點

  • 「樂理基礎」2分鐘區分「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和「純律」
    記憶要點2分鐘區分「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和「純律」樂音體系中各音的絕對準確高度及其互相關係叫做音律。音律是確定調式音高的基礎。常見的音律律制有「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純律」這三種。什麼是「十二平均律」?將八度分成十二個均等的部分(即半音)的音律叫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音樂中最基本的一套定律。什麼是半音、全音?
  • 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純律
    在鋼琴上,相鄰的兩個琴鍵(包括黑鍵)都構成半音,隔開一個琴鍵的兩個音則都構成全音。五度相生律根據複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純五度關係,即由某一音開始向上推一純五度,產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純五度,產生再次一律,如此繼續相生年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產生再次一律,如此繼續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 「鋼琴課第五講」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和純律講解(乾貨)
    常見的音律律制主要有三種: 「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純律」這三種,其中十二平均律使用最廣泛。樂音體系中,各音的絕對準確高度及其互相關係叫做音律。實踐表明,依照五度相生律的音高演奏的旋律是最優美的,弦樂器就是典型的按照五度相生律定音的樂器。 五度相生律根據複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純五度關係,即由某一音開始向上推一純五度,產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純五度,產生再次一律,如此繼續相生年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產生再次一律,如此,繼續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 音樂0起點|三種音律的不同
    我們可以聽到,交響樂團演奏時,弦樂是「五度相生律」樂器,銅管是「純律」樂器,木管、鋼琴、管風琴是「十二平均律」樂器。根據五度相生律得出的各律,雖然在音名上與十二平均律的音名相同,但它們在音高上卻有一些區別,各個半音之間並不相同,有大全音、小半音、大半音之分。雖然EF、BC之間亦為半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半音要小。其餘相鄰兩音級之間雖然亦為全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要大。這種音高的差異就是由於定律方法的不同而產生的。
  • 音樂0起點|音律之十二平均律
    音律是在長期的音樂實踐發展中形成的,並成為確定調式音高的基礎。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曾採用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確定樂音體系中各音的高度,其中主要的、為大家所熟知的有「純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種。目前被世界各國所廣泛採用的是「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早在古代希臘時便有人提出了,但並未加以科學的計算。
  • 2020江西教師招聘考試難點:五度相生律與十二平均律到底啥區別?
    說到律制,不少學生、老師都可能被「高大上」的十二平均律(後文簡稱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後文簡稱相生律)給折磨得苦不堪言——很多人都納悶這兩種不同律制存在的意義何在,很多人都不清楚在實際的音樂應用中,這兩種律制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問題,並且不知道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在備考中無法掌握其算法,導致很多人看到相關題目直接放棄…其實,本部分內容更多與數學相關——畢竟任何藝術都是脫胎於數學的藝術嘛
  • 4.15樂理知識——純律
    純 律 在分音列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間,再插入一個第五分音構成和弦形式作為生律要素,如在C與G之間插入E;在F與C之間插入A;在G與D之間插入B,這樣來定出C、D、E、F、G、A、B七個音準確高度,這就叫做「純律」。    根據純律定出的C、D、E、F、G、A、B七個音的高低關係,又不同於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
  • 2014年安徽省教師統考音樂基礎理論五
    (九)純律純律是於五度相生律用以構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來作為生律要素,構成和弦形式。為了說明這一問題,現以e1為例,用純律和五度相生律的定律方法來進行一次計算。我們已知純律是以複合音的第二分音、第三分音和第五分音作為生律要素的,也就是說純律大三度的振動數比應是5/4。已知振動數比,再由振動數比求得音的振動數是很容易的。五度相生律是以複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為基礎,按照純五度(3/2)的關係連續相生而得。
  • 網易娛樂頻道--什麼是五度相生律
    什麼是五度相生律2001年09月04日09:39:00 網易社區    五度相生律根據複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純五度關係,即由某一音開始向上推一純五度,產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純五度,產生再次一律,如此繼續相生年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產生再次一律,如此繼續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 論三分損益律——上五下四度相生律若干問題的論證
    二、上五下四度相生律——三分損益律的新概念問題目前我國音律界認定:古代中國的「三分損益律」就是歐洲的「五度相生律」。由於這種不正確的認定,致使絕大部分從事音樂專業的人,包括有些音樂方面的專家,對「三分損益律」的真正內涵一無所知。
  • 律制——幫你更好的理解樂音,看清楚不是音樂!
    律制三種分別是五度相生律、純律和十二平均律,我們不想說得太細,是因為我們做的是準專業的東西,專業人士到高等學府還要繼續學習,喜歡的做一下了解就可以了,所以我們把它叫準專業。五度相生律又稱畢達格拉斯律,由希臘哲學家兼數學家畢達格拉斯(公元前582——前493)創用,對西方音樂影響極大。
  • 說說自然律與純律的區別
    那我說說自然律與純律的區別,請可能瀏覽本微信平臺文的啥啥啥一起來面對事實。先說概念:自然律是我提出來的概念,關於自然律產生的原理、自然律的結構、自然律的應用從北宋初年的崔遵度寫《琴箋序》、元朝陳敏子的《琴律發微》、清朝王坦的《琴旨》到現在,自然律在中國音樂中一路走過一千多年。
  • 2014年安徽省教師統考音樂基礎理論六
    在單聲部音樂中,連線永遠寫在和符幹相反的方向。假使一行五線譜上記有兩個聲部時,則高聲部連線朝上彎,低聲部的連線朝下彎。要是多於兩個聲部時,連線則分寫在兩邊。3、延長號它的記號是在半圓形中間加一圓點,在單聲部樂曲中它寫在音符和休止符的上面,表示按作品的風格、演奏者的意圖可自由地增長音符或休止符的時值。在多聲部音樂中延長號也可以記在音符或休止符的下面。
  • 備考資料|2014年中學教師招聘音樂基礎理論六
    純律是於五度相生律用以構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來作為生律要素,構成和弦形式。這樣便產生了七個基本音級。根據純律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級的音高關係,又不同於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級間的音高關係。它的EF、BC之間的半音比其他兩種律制的半音要大。全音的情況有兩種:CD、FG、AB為音,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全音相等,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大。
  • 備考資料|2014年中學教師招聘音樂基礎理論十
    純律是於五度相生律用以構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來作為生律要素,構成和弦形式。這樣便產生了七個基本音級。根據純律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級的音高關係,又不同於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級間的音高關係。它的EF、BC之間的半音比其他兩種律制的半音要大。全音的情況有兩種:CD、FG、AB為音,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全音相等,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大。
  • 十二平均律的簡單知識
    十二平均律   ▼推薦閱讀簡譜的調是怎麼區分的   ▼相關知識   1.音律是在長期的音樂實踐發展中形成的,並成為確定調式音高的基礎。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曾採用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確定樂音體系中各音的高度,其中主要的、為大家所熟知的有"純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種。目前被世界各國所廣泛採用的是"十二平均律"。但"純律"和"五度相生律"在音樂生活中仍繼續發生著影響並具有重大的意義。
  • 小白寫歌——音樂的誕生
    這就是最開始得到的中國傳統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實際上是「宮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也叫「五度相生律」,因為每次都是生出上方五度或下方四度的音(下方四度提高八度就是上方五度)。後來,又使用這種方法,總共連續生出十二律,不過最後生成的第十二個律無法回到最原始的音,這個問題很長時間沒有被解決。
  • 琴律的成因與結構
    按這三種音不同的成因形成的音律結構分為:自然律和三分律兩種。三分律即三分損益律的簡稱,以一條弦為一個整體單位,先三等分全弦長損一後益一連續損一益一而成產生的十一個按音振動點,產生的音律結構成為三分律。任意一條琴弦都可以在一條弦上產生出三準(西樂是三個八度)的三分律結構。三分律也是遵循隔八相生原則,不管是損一還是益一,生出的律點位置與原生點在十二律的排序裡面隔八位(第一位和第八位的關係)。
  • 鋼琴調律—分律需要掌握什麼知識?
    利用基準音組的大三度、大六度、四度、五度、小三度進行分律檢驗需要掌握基準音組大三度、大六度、四度、五度、小三度拍頻的聽辨與把握I 、相關知識專業鋼琴調律利用音程比較進行分律檢驗分律過程中要抓住三組拍頻規律,即四度、大三、大六的規律,五度、小三、大三的規律,四度、五度的規律。
  • 為何說泛音列是聲音的DNA:世界各地音樂為何用十二平均律及blus推弦和特殊音等
    素養課讓順著五度圈爬音階,只提一句十二平均律因為五度循環(以及聯合國要求大學生的是自學…)。記得第一個教我樂理的老師說,這一切知道就好,源自宇宙大爆炸,是大自然的聲音。所以在此要感謝在迷笛遇見了一個偏要深究的同學,整理出此文,從數學和物理角度分析了自然泛音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對音樂和律制有什麼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