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制——幫你更好的理解樂音,看清楚不是音樂!

2020-12-13 音樂的翅膀

今天我們簡單的說一下不想搞的太深。律制三種分別是五度相生律、純律和十二平均律,我們不想說得太細,是因為我們做的是準專業的東西,專業人士到高等學府還要繼續學習,喜歡的做一下了解就可以了,所以我們把它叫準專業。

五度相生律又稱畢達格拉斯律,由希臘哲學家兼數學家畢達格拉斯(公元前582——前493)創用,對西方音樂影響極大。

我國春秋時代的音樂理論家管子在其著作《管子》中提出「三分損益法」求得五音的理論,跟五度相生律的道理基本相同。

他是以一根管子發出的音為基礎(比如是1),把它三等分去掉一分——「損一」便可得到比原音高純五度的音5,再三等分加上一分——「益一」便可得到比5低純四度的2,如此損一益一類推下去便可得到五音。

純律略過

十二平均律:將八度平均分為12個半音,這就是構成等音、等音程、等和弦、等音調的基礎。

世界上最早用數學方法從理論上計算出12平均律的音樂理論家是我國明朝的朱載堉!

這個人被歐洲國家推崇備至,而我們國家卻鮮有人知,真是諷刺的很啊!1997年江澤民主席在哈佛大學演講時,說我國歷史上最傑出的三位科學家,其中之一就是朱載堉,可見他在世界科學史上的地位!

三種律制的應用:五度相生律以純五度為聲律要素,反覆上下推衍生成各音,所以在音的先後結合上自然協調,特別適合於演奏旋律演奏單聲部音樂,不過由於五度相生律純五度略大於12平均律純五度,致使新的音律隨著調的擴展而不斷出現,終究不能達到與出發點相同的音,以便形成循環。所以在轉調技術的運用和樂器的製造方面都有難以克服的困難。

純律以三個大三和弦為聲律的基礎,在音的同時結合上純正協和,特別適合於演奏多聲部音樂,但由於他的生律要素中不僅保留了五度相生律的純五度,又加上了一個比五度相生律和12平均律都小的大三度,使各律之間的關係更加複雜,所以在轉調技術的運用與樂器製造方面同樣存在困難。

12平均律各相鄰兩音比例相等,是等音、等音程、等和弦、等音調的變化成為可能,克服了五度相生律和純律在轉調與樂器製造方面的困難,成為當代律制的主流。不過,12平均律橫向的旋律關係與縱向的和聲關係不夠自然純正,同時在理論上也造成了協和與不協和的混亂。

律制律學是一門專業學科,想研究的需要學習專門著述。

相關焦點

  • 音樂中的「直系親屬」和「旁系親屬」你知道嗎?
    對於大部分音樂專業的老師與同學來說,「全音」與「半音」肯定是「理論上」非常熟悉的老朋友了。但其實這個簡單的概念,又往往最容易被人輕視、忽視。我曾經問過一個四川的音樂考生何謂「全音」「半音」,該生竟然籠統回答為「鍵盤上挨著的兩個音就是半音,隔開一個音的就是全音。」
  • 為什麼音程是整個樂音體系的靈魂?
    音程是整個樂理課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音程可以說是整個樂音體系的靈魂。如果你能夠深刻地理解音程,你就會對音樂體系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從技術角度來說,學好音程對於和弦、調式的進一步學習起著關鍵的作用,是學習研究和弦與調式的基礎。
  • 音樂理論——音及音的性質
    一支旋律無論大聲唱或小聲哼,用小提琴拉或用小號吹,它的基本形象並不會有什麼大的改變,若將音高或長短稍加變動,音樂形象立刻就會不同程度地被破壞。因此在演唱演奏中,對音的高低和長短,應倍加注意。 音樂中所使用的基本的樂音的總和,叫做「樂音體系」。 樂音體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級」。 音級與音不同。
  • 金屬樂可能是人們最難理解的一種音樂,它的同義詞就是格格不入
    雖然金屬樂傳統意義上是屬於搖滾樂範疇的,但實際上,金屬樂在繼承搖滾樂的基礎上,已經脫離了搖滾樂,在歐洲它幾乎與搖滾同時盛行,發展到如今早就已經成為一種獨立的音樂風格。簡單來說可以理解成當你在聽金屬樂的時候,你就是把自己交於現實之外的另一個世界,所有人都在短短的時間裡,放下了生活中的體面,芥蒂,也不需要互相理解,只需要抱肩甩手轉圈圈。
  • 樂理基礎知識:音和樂音體系
    這種聽起來舒適悅耳的稱為「樂音」,刺耳難聽的聲音稱為「噪音」。這些「噪音」之所以聽起來刺耳,是因為這些聲音無固定音高,物體的振動也是無規律的。「樂音」之所以聽起來舒服是因為物體振動的波形整齊,有固定音高。在音樂中使用的音多為「樂音」,偶爾也會運用一些樂音性噪音,比如一些如三角鐵,沙槌之類的打擊樂器。
  • 音樂樂理知識入門——音
    1.音的產生:音是一種物理現象。物體振動時產生音波,通過空氣傳到人們的耳膜,經過大腦的反射被感知為聲音。人所能聽到的聲音在每秒振動數為16-2000次左右,在自然界中,我們人的聽覺能感受到的音很多,但並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為音樂的材料。使用到音樂中的音(不含泛音),一般只限於每秒振動27-4100次的範圍內。
  • 琴巢奏響閩江之畔 「音你而樂」江畔音樂節掀起音樂新篇章
    昨夜,閩江之畔琴聲悠揚,在黑白琴鍵的跳動間,所有人都遨遊在音樂海洋中,聆聽古典、聆聽自然、聆聽心聲。「音你而樂」江畔音樂節,這是一場琴巢鋼琴教育獻給福州市民的禮物,鋼琴這一高雅藝術,代表的不僅是格調與品味,更是一種治癒人心的力量。過去的一年,多災多難,新的一年,讓我們在琴聲悠揚間,重新找回勇氣與夢想。新的一年,往往昭示著新的面貌。對於琴巢鋼琴教育來說,2021的新面貌,在福州。
  • 「音」你精彩 ,隨樂而動
    5月20日「2020520」,這個源自數字的浪漫你的朋友圈一定精彩繽紛。5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你我的「小神獸」、「小野獸」、「小魔獸」們即將「回爐」啦!繼續等待的些許日子裡,讓我們平復心情,走進音樂世界,再刷屏一波音樂的聲勢律動與節奏。五月的大地披上了綠衣裳,花兒搖曳著風姿。
  • 五音不全能變成天籟之音?錄音師幫你調音色音準
    而當下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你與專業歌手之間就差一個百萬級錄音師」,這是真的嗎?來看看成都的專業錄音師怎麼說。音色音準能調整情緒是後期製作不出來的「你與專業歌手之間就差一個百萬級錄音師」,無論你唱得多麼不堪入耳,錄音師也可以通過修音幫你調整出天籟之音,這是真的嗎?
  • 音為有你·相約鹽城,樂佳琴行-佩卓夫音樂之旅鋼琴音樂會圓滿落幕
    音為有你·相約鹽城,樂佳琴行-佩卓夫音樂之旅鋼琴音樂會圓滿落幕近日,由海倫鋼琴股份有限公司、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水滴公益、鹽城樂器協會主辦,樂嘉琴行、鑫德軒冬蟲夏草、鹽城紅黃藍親子園、領舞·星芭舞蹈藝術中心承辦的「音為有你
  • 樂理知識學習——樂音體系
    音樂中所使用的基本樂音的總和稱之為樂音體系。樂音體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級。音包括樂音和噪音。音級專指樂音,不包括噪音。將樂音體系中的音按照一定的音高關係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者由高到低排列起來,叫做音列。在樂音體系中,我們記錄音高關係的最小單位叫做半音。兩個半音構一個全音。
  • 樂優優音樂知識——告訴你學習樂理的重要性
    大家好,這裡是樂優優藝術之音。很多家長都問過我們一個這樣的問題:「什麼是樂理?樂理有必要學嗎?」
  • 「Crescendo音你而來」古典音樂交流平臺
    (原標題:「Crescendo音你而來」古典音樂交流平臺) 2020
  • 第一章複習題4樂音與噪音有何不同?它們在音樂中的作用是什麼?
    它們在音樂中的作用是什麼?答:發音體有規則的振動,發出音高明顯的音叫樂音,樂音有持續固定的音高,樂音聽起來比較悅耳。發音體不規則的振動,發出音高不明顯的音叫噪音,噪音沒有持續固定的音高,噪音聽起來比較刺耳。樂音與噪音根據自身的特徵在音樂中起著不同的作用。樂音有穩定的、可持續的固定音高,樂音可組成調式。
  • 同等重要古琴教室教師隨筆——從確立律準開始認知中國音樂
    零六年秋在邛崍參加成都國際古琴交流會認識當時任古琴交流會的音樂總監劉中昭先生,我們曾經就中國音樂的音高判斷做過討論。劉中昭先生學作曲出身,音樂的視聽練耳功夫自然是專業水平。劉中昭先生說:川劇裡面的#4比標準音要高一點,唱戲的時候唱標準音高唱腔聽起來不大對,但是唱腔提上去好聽了,音準又有點問題。哎,這個問題你咋個看?我笑笑:中國音樂的律準和你說的標準音高的西方音樂是兩個體系,各有各有的標準,互相獨立。劉中昭先生問:那哪個地方有中國自己的標準音高表喃?我嘆口氣:現在要等國家確立才得行。
  • 基本樂理 教你如何簡單明了的學習音樂理論(連載乾貨免費課程)
    基本樂理是一門音樂共同基礎課,是音樂理論科目中第一門系統講授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的課程。這些知識是學習、理解、表現音樂所不可缺少的。無論是學作曲、指揮、音樂學、演唱、演奏或音樂教育,也不管是專業或還是業餘、總之一句話,凡學音樂者,人人都必須學習。基本樂理課,作為一門音樂共同基礎課,與其他音樂課程的關係,都是極為密切的。
  • 《樂記》之「樂」音義辨
    例如,《樂記》開篇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幹戚羽旄,謂之樂。」大家一般以為這裡的「樂」讀「yuè」,指「音樂」。如果追問:「『幹戚羽旄』怎麼會是『音樂』呢?」傳統的回答是:「古人將音樂、歌舞統稱為『音樂』。」然而,陸德明釋音卻是:「樂音嶽,又音洛。」
  • 給金先彬、王興龍、音鳴(王可茂)先生的一封公開信
    再次告訴你,正確的f—a大三度之間有1.72拍頻,1.72拍頻的相應音分為14個。而你的7拍頻肯定不只這個數。   你說我「不是聽拍音而是聽音分」,簡直是胡說八道,你懂得「拍頻的相應音分」嗎?我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從事音樂工作者(包括調律師)和正在音樂院校的學生們了解傳統的鋼琴調律理論都是錯誤的。
  • 「音創未來」趙洪:發揮綜合型大學優勢,培養跨界音樂人才
    ("音創未來"嘉賓合影)以下是趙洪主任主旨發言實錄整理: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我們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和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聯合承辦首屆"音創未來:跨界人才與產業繁榮"國際論壇。我想簡單說明一下,我們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不是培養藝術家的,它是為藝術家培養觀眾的。我們通過課程教學、學生的藝術活動,包括這些劇場的運行,為我們的師生提供更好的藝術作品,提升他們的審美鑑賞能力,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同時也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和創新精神。談到跨界,我可以舉幾個清華比較成功的跨界的例子。
  • 你知道「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樂」怎麼念嗎?
    其中的一段話是這樣寫的:「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這段話中出現了多個「樂」字。大家都知道「樂」是個多音字,那麼你知道這裡的幾個「樂」,分別應該讀什麼音嗎?這些「樂」分別又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你有閒,那麼今天就和我一起來「咬文嚼字」吧!「樂」字最常見的讀音和語義主要有這樣兩個:1. 「lè」,快樂。2.「yuè」,意為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