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文
近日,教育部發布全國教育事業統計數據:女教師佔比持續增長!其中最低的是大學女教師比例達到50.75%,小學女教師比例高達到70.02%!在學前教育階段,女教師佔比最高,達97.79%。
關於這個持續增長的女教師比例,雖然我有一定思想準備,但還是有些震撼。一者,我沒有想到,如今的大學女教師,也已經超過了男教師。畢竟大學教師還是屬於高收入職業,如果僅說是教師待遇的吸引力對男性不夠,顯然已經說不過去。
二者,就小學的女教師,居然還有近30%的男教師,也算是不錯了。畢竟我所看到的一些小學,幾乎是沒有什麼男教師的。即便有,也似乎以管理人員居多。不過我想,即便是這個30%的比例,估計也是以大城市或重點示範小學的男教師佔據多數。
首先,我以為,至少小學、幼兒園的教師,對於男生是沒有多大吸引力的。一方面有男生覺得教育小孩子太累,或者沒有多大感覺。另一方面也是經濟待遇或社會地位的問題,這個比較現實。畢竟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工資待遇不可能很高。
記得有位幼兒園園長曾經在一次家長會上坦陳,希望家長不要過度糾結於幼師的素質。她說,就目前的工資水平,是不可能招得到很優秀的幼師。
而在一所專門培養幼師、小學教師的高等學校,學生數達到幾千人,主要以女學生佔據絕大多數。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前些年,該學校才特別招錄了幾百名男學生,源頭上如此,又有什麼辦法?
其次,當今社會,女性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女性素質和地位不斷上升。隨著現代思想觀念的進步,以及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生男生女一個樣已然深入人心,而且女性就業也漸漸平等化,使得家有女兒的,十分重視教育,同樣成就事業、光宗耀祖,甚至有的比養兒子的還要過得風光。這其中不僅是「女兒是招商銀行、兒子是建設銀行」可以解釋的,因為有的女性成功,已經超過了男性成功。
2019年,女研究生佔研究生總數的50.56%,本科女生佔53.90%,即便是高中女生也佔到50.71%。這樣一個趨勢,似乎女生受教育水平已經超過了男生,並且佔據了高學歷的優勢。
而這樣的優勢,自然在就業層面漸漸取得優勢,尤其是需要高學歷的大學教師。而且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也是面向社會公開招考的,那些會讀書的女孩,自然有著鮮明的優勢,男生即便來競爭,也可能處於守勢。
再次,相比較男生而言,女生的父母更希望孩子找一個穩定、舒適、體面的工作。基於這樣的考慮,不少女大學生畢業之後,往往都會按照父母的安排,或是受到父母觀念的影響,大多會選擇體制內的職業,比如教師、公務員等等職業就備受青睞。
尤其是有的還回到家鄉父母的身邊。從父母來考慮,一方面希望女兒就業穩定,不要弄得那麼辛苦,這樣既可以有事業,還可以照顧家庭;另一方面還希望女兒離自己近一點,相互之間都有個照顧。
因為這個方面的影響,在公務員領域,女性比例也大幅上升,尤其是在基層的公務員,有些職位不得不限制為男性報考。
最後,就今天的男生而言,似乎面臨著太多的壓力與挑戰。一些男生之所以不願意當教師,除了以上方面的因素之外,我以為,還有兩個層面值得關注。一者,就目前教師的整體待遇,除了高校教師之外,一般的中小學校,工資待遇估計還不具備足夠吸引力。為了過上更好更富的生活,還得另擇他業。
二者,從功成名就的現實來考慮,一般男生還是希望自己自主創業,能夠闖出一片天下。教師這個職業,雖然是神聖的,但可能更趨安靜與平凡,這可能不符合很多男生的性格與追求。
為自己,為家庭,為未來,房子、車子、妻子、孩子,等等,這些男生可能要想得更多一些。這種壓力來自於自己、家庭,以及社會。
不過,關於女教師的比例持續增長,一方面不必過於憂慮,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絕對化,也不可能全部成為女教師,男教師還是會必然存在著。尤其是當教師地位和待遇大幅提升之後,這個現象也會得到明顯改觀。
另一方面也要引起重視和關注。關於女教師比例過大的現象,曾經就引發人們的擔憂,覺得這樣下去,男孩子是不是會越發「娘娘化」?這也告訴我們,教師這個神聖的職業,除了在經濟待遇方面加以大幅提高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提升教師的榮譽感,讓全社會真正形成尊師重教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