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課堂識字,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2020-12-12 張趙振說美食

小學一二年級的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課堂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以識字教學為中心展開的。對於農村校點的孩子而言,教學資源相對匱乏,課外讀物更新慢等諸多因素影響了孩子們的識字能力。為此,我們應該從漢字本身規律著眼,改革以往枯燥單一的識字教學方法。改變識字教學理念,採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形式各異的教學情境。同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教學內容,運用適合孩子們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孩子們由「學會」轉變到「會學」。實踐證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使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成為識字主人的重要途徑。為此,我將實踐經驗總結如下:

1 創設識字情境,調動學生的識字積極性

教師在教學時結合農村學生們心理特點,從教學需要出 發,根據識字內容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繪 畫、音樂、實物等)讓學生形象地了解漢字的結構。同時要 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增加學生課堂識字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教「跑」「跳」「拍」等字時,可 以讓學生做一做這些動作,體會這些字的部首與意思的關係, 從而可以更好地了解這個字,記住這個字。

2 識字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讓學生更快的 跨入更廣闊的周圍環境來了解各種信息,擴展想像和思維空 間。農村的孩子社會實踐活動比較豐富,接觸的大自然與實 物也相對而言比較多。因此讓學生與課堂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來識字對農村的孩子來說非常有意義,並且效率很高。比如,我在教學《拍手歌》時,提前讓孩子們預習看一看自己身邊和自己家裡有哪些小動物。把小動物的名稱記錄在自己的積累本上,第二天在課堂上和孩子們交流討論,第二天在課堂上與同學們進行交流討論。使學生們除了學會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外,更多的認識家中的一些動物的名稱。這樣就擴大了孩子們的識字量。

3 引導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靈活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認為,低年級學生應該喜歡學習漢字, 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因此,教師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的同時, 要注意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並把識字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自主識字,感受識字帶來的樂趣。

(1) 編故事識字法。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去揭示漢字的構字規律和音形義的關係。通過直觀的手段,形象生動的故事,把抽象的漢字演化成大家喜聞樂見的一段小故事。如教「乏」字時,我邊講故事邊寫筆畫「我今天眨眼太多了, 我要把眼睛閉上休息一會,因為我太乏累了」。

(2) 歸類識字法。從漢字的構字來看,有象形,指意,會意,形聲幾種。教學時可以幫助學生進行適當的歸類。既有利於提高實際效果,又可以促進學生舉一反三擴大識字的範圍。如教學「跑」 「跳」 「踢」等形聲字時,我引導學生發現這些字的共同點:「些字都帶有足字旁跟腳有關」,並且讓學生們帶上動作來體驗這個字。最後可以來說一說哪些字還帶有這個偏旁,從而可以擴大孩子們的識字量。

(3) 猜字謎識字法:把生字編成謎語讓學生在猜字謎中學習生字時既了解字音、字形又了解字意,同時也鍛鍊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這種識字方法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識字方法之一。如「一口咬斷牛尾巴-告」「江邊就是王家門-潤」。課下也讓孩子們多搜集一些字謎,課上大家一起邊猜字謎邊識字,在預習下一課時可以由學生先自己根據字編字謎,課上大家一起猜,這樣既讓自己加深了印象又幫助同學記住了生字。

(4) 近、反義詞識字。積累近義詞和反義詞識記生字,如在教學「前-後」時我出示卡片前做向前走的動作,學生拿出卡片邊讀字,邊向後退。近義詞反義詞一個帶一個串聯記憶。

(5) 編順口溜、兒歌識字法。教學中我把一個個枯燥乏味的漢字編成兒歌,幫助學生記憶字形如「口天吳」「人門閃」「土裡埋」等。鼓勵學生發揮他們自己的想像力,進行自主識字和創造性的識字,孩子們的思維往往比老師想的要豐富的多。比如記憶喝和渴時,學生就能自編順口溜:「口渴要喝水,渴是三點水,喝是口字旁,喝水要用嘴。

(6) 動作識字法。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用肢體動作來引 導學生識字,在所學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動詞,我們在學習動 詞時就可以聯想動作再做一做動作。如在學習「踢」字時, 先想想踢的動作,然後再做一做動作,這樣學生就會明白「踢」 是用「足」踢,所以是足字旁。這樣的方法不但讓學生弄懂 了字義,更讓學生顯而易見的明白了字形,這樣的方法學生 非常踴躍而且容易理解。

4 結束語

總之,作為教師,應從農村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要在學生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 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起學生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熱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於識字,主動識字 ,也只有這樣才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鐘內讓孩子們高效率的識記生字。

相關焦點

  • 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錄
    對於低年級學生,特別是一年級學生來說,他們自制力不強,好動,好奇,注意力不集中,老師要營造積極有趣的課堂氛圍,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嗯識字興趣。一、遊戲識字法在識字過程中通過比賽來調動積極性,如通過學生摘水果,變字小魔術,比賽等課堂小遊戲,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感與成就感,同時老師也可以採取一些獎勵機制,激發低年級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 農村教學中,如何激發識字的興趣,提高識字效果
    在學習「蟲」這個字時,老師出示圖畫, 引導學生觀察,「蟲」字就像是一隻小蟲子,「口」是蟲身體, 「|」是蟲子的身形細細長長的,以此讓同學們發揮想像聯繫生活實際激發識字的興趣。這樣的方式簡單又有趣,易於學生接受。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看圖字編故事,畫畫識字等, 這樣,學生識字的主動性提高了,所學的字也能牢牢地記在腦袋裡。
  • 【教學】姜海平 張玉新︱以「見面字」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效率的嘗試
    小學低年級學生尚處於親子共讀階段,引導其儘早從依賴性閱讀過渡到自主性閱讀,是發展其閱讀能力的重要任務,而提高識字量就是最為關鍵的一環。有了一定的識字量,才能持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速度,進一步增加識字的數量,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 低年級自主識字方法的研究微課題研究報告
    低年級自主識字方法的研究微課題研究報告課題的成功開題,只是萬裡長徵邁開的第一步,在認真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我在班級展開了研究工作。雖然在實驗中總會遇上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我能及時調整方案,極力追求識字教學的精純境界。
  • 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研究
    [3]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們接觸的人和事物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面對陌生的校園環境,陌生的老師和他們即將學習的知識,他們內心充滿了新鮮、好奇和興奮。漢語拼音的教學學習是一年級上半年的重點,而一味地進行拼音學習,孩子們也會感到乏味,因此在拼音教學的同時,適當地滲透漢字的識字教學,能提高孩子們對學習拼音的興趣,也循序漸進地培養了孩子的識字意識。
  • 讓興趣突破識字的障礙 ——少數民族地區小學生語文識字興趣的培養探究
    (三)學生自身漢語學習畏難,學習興趣不高漢語並非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母語,自他們出生以來,不管是與家人還是和朋友,在溝通時使用的語言都是他們當地的語言。對於他們來說,識字就是學習另一門語言,識字教學中,學生需要學會拼音,要明白字的結構、屬性,要能找到偏旁。總而言之,對於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生來說,學習漢字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在課堂上學生所表現出的學習興趣並不高。
  • 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攻略
    ,語文知識點的學習難度比較大,尤其是識字寫字。利用寒假時間加強低年級孩子識字寫字的學習效率,託輔老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利用高效方法來提升孩子對於語文知識的興趣,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今日就來談談〝提升小學生識字寫字〞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一、拼音帶識字。初讀,以拼音引讀,快速記憶。教學法:低年級學生需要藉助拼音識字,以領讀、正音為要求,初步識記生字。
  • 快樂識字趣味教學——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探析
    本文,筆者將以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探析為研究課題,旨在結合語文教學現狀的基礎上,以快樂教學的方式開展識字教學活動,從而滿足兒童在識字學習方面的需求,為激發學生識字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識字教學的實效,為開展語文閱讀、開闊視野、拓展知識面、提高審美能力、培育人文精神提供參考與借鑑。
  • 低年級學生識字難?只要引導好,孩子輕鬆掌握一千字
    新課標對低學段(1~2年級)學生在識字、認字上提出以下要求: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認識1600左右個漢字,想完成這一目標並不輕鬆,怎樣幫助學生自覺克服識字中的困難,提升他們的識字能力呢?培養孩子對漢字的興趣是基礎,還需要家長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引導孩子學習。
  • 一二年級識字法,轉給孩子學習
    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的學習重點和教學的關鍵。如何切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採用有效而又活潑多樣的識字方法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識字效率,是目前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關鍵所在。我們在語文學習中要特別注意運用以下幾種識字方法。
  • 小學語文有效識字教學策略研究
    低年級學生主要是形象思維,識字速度快,忘得也快。鞏固識字教學的成果是低年級語文教師要研究解決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喜歡和方塊字打交道,了解中國漢字的奧秘,明白學習漢字的重要意義,並保持長久的學習熱情。其次要引導學生發現方塊字的規律,培養他們通過不同渠道識字的能力。識字和寫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 聚焦識字教學,提升語文素養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一項至關重要的內容,識字的多少、快慢直接關係到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強弱,小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識字量才能比較順利地進行閱讀、寫作,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習的能力。為了提高小學漢語識字教學的課堂效率,提高學生識字能力,5月26日下午,陳德坤校長帶領白馬小學語文組開展了低段識字教學交流分享會,活動由教導處齊麗主任主持,黃金莉老師承擔了此次分享交流。
  • 如何有效地進行低年級的識字教學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以直觀思維為主,形象思維為輔,因此,識字教學應遵循學生認識 規律 ,關注學生識字興趣,有效地激發學生識字、寫字的積極性。我喜歡活而不亂的課堂氣氛,喜歡看學生暢所欲言的樣子,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堂這個陣地,採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儘量讓孩子們動起來。
  • 小學低年級抓好識字教學,要注意這些!
    利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造字方法,使學生逐步掌握漢字本身的規律,提高識字能力。堅持三個原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有三:一是識字的質與量(認1600,會寫800);二是識字的興趣和習慣;三是學習獨立識字。
  • 放寒假啦,如何讓低年級孩子提高識字量?掌握方法其實很簡單
    識字量少,就會降低學習效率。需要孩子不斷從課本以外的興趣閱讀書籍中得到補充,來提升課內的知識學習。前後大約一個月左右,孩子的識字就基本沒有問題了。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識字量,找對方法是最重要的。寒假已經開始了,如果孩子因為識字量不夠,出現了上課課堂跟不上,讀題不能自己讀,或者寫作業磨蹭、拖拉等。那麼我建議家長,這個寒假可以用《米小圈上學記》來提升孩子的識字量,為新學期學習新知識做準備。
  • 識字教學,要做到理趣相結合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閱讀能力和習作表達能力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 淺談小學語文一年級識字教學的方法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因此識字教學成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及難點。作為一年級新生來講,大量、抽象的歸類識字是他們首先要面對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而漢字數量多,既難認又難記,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
  • 低年級識字與寫字教學法!建議老師和家長都收藏
    識字是學習書面語言的良好開端,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那麼,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如何抓好識字與寫字教學呢?下面這些識字規律、教字原則和方法分享給您!利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造字方法,使學生逐步掌握漢字本身的規律,提高識字能力。
  • 低年級識字與寫字教學法!建議老師和家長都收藏!
    利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造字方法,使學生逐步掌握漢字本身的規律,提高識字能力。堅持三個原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有三:一是識字的質與量(認1600,會寫800);二是識字的興趣和習慣;三是學習獨立識字。
  • 羊山新區低年級拼音、識字寫字教學觀摩展示活動
    為切實加強基礎課堂教學研究,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努力打造靈活有趣,紮實有效的課堂,羊山新區基礎教育教學教研室於12月3日在實驗小學開展了低年級拼音、識字寫字教學觀摩展示活動。他為我們呈現了一節生動有趣,紮實有效的拼音教學示範課,讓我們在學習拼音的同時也體會到了教育的溫度。他親切自然的教態,靈活多樣的教法,真實有效的課堂生成,使我們耳目一新。接下來由羊山外國語小學的張娟老師帶來了識字寫字課《畫》。這節識字教學充分融合了多種識字方法,幫助孩子加深字形和字義的理解,激起孩子自主識字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