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亞文化名城建設引領文化大繁榮

2020-12-23 中國網財經

  當今,全球範圍內各種文化交流愈加頻繁,文化與經濟相融合產生的競爭力已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最根本、最持久、最難替代的競爭優勢。在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成為不可阻擋的新趨勢席捲全球之際,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也把文化建設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

  雲南加快了建設民族文化強省的腳步,昆明也正在以國際的視野、戰略的眼光,努力探索一條符合時代特徵、彰顯昆明特色、體現群眾意願的文化改革發展之路。目前,全市的文化事業繁榮進步,文化體制改革初見成效,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呈現出勢頭向上的良好局面,文化各項工作在全省起到了無可替代的龍頭帶動作用。

  產業引領

  昆明文產幾佔全省半壁江山

  文化產業佔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數據顯示:昆明的文化產業在全省處於引領地位。「十一五」期間,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從85.48億元增至180.87億元,年均增長19%,比同期全國平均增速高4%;佔GDP比重從7.1%增至8.53%;佔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比重從39.44%增至41%,總體規模處於西部領先、中部中遊位置。

  近幾年,全市文化產業不僅規模迅速擴大、結構持續優化,重點也更加突出。2010年,全市出版發行版權服務業、廣播電影電視服務業、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銷售業、文化休閒娛樂服務業、文化藝術服務業等5大重點文化產業創造增加值139.82億元,佔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的77.3%。

  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催生了雲南吉鑫集團、昆明新華書店等10戶銷售收入過億元的大型文化企業。昆明風馳傳媒有限公司,已成長為西部最大的廣告公司和「中國民營企業五百強」。昆明新知圖書城有限公司,已在雲南、貴州、四川3省設立51個連鎖店,並積極開拓東南亞市場,成為西南第一、全國第五大民營圖書企業,去年經營收入達2.2億元。

  另外,全市的文化產業基地建設使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福保文化城、雲南中天文化等已成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昆明國際包裝印刷基地,已入駐企業30家,年產值可達160億元,將建成我國西部最大的包裝印刷基地。金鼎文化創意產業孵化基地,集聚了文化創意企業近50家,帶動新興文化業態快速發展。雲南中天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去年銷售收入達5億元,已成為西南地區重要的圖書及文化用品市場。

  一些企業還走出國門,石林彝族傳統刺繡遠銷韓國、日本、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國家,昆明憨夯民間手工藝品有限公司的民族娃娃、民族飾品等手工藝品出口到巴西、義大利、德國、丹麥等國家。

  樞紐匯聚

  展示雲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由於自然、人文、歷史、地理等諸多原因,昆明在全省的文化優勢獨一無二。獨特的歷史文化之美、民族風情之美、高原風光之美、沿邊開放之美和都市時尚之美,共同構成了昆明文化資源的比較優勢。

  昆明所具備著3萬多年的人類生活史、2400多年的滇中文化史、1240多年的建城史,在全省具有「歷史悠久,古蹟多;風景秀麗,名勝多;人文薈萃,名流多」的鮮明特點,特殊的地緣優勢造就了昆明自古以來就是民族遷徙的目的地和集散地。目前,共有52種民族,其中包括彝、回、白、苗等9個世居少數民族。

  各個民族在昆明交匯融合,帶來了各自的文化和信仰,形成了包容性、開放性、創造性的多民族文化特徵,也讓昆明擁有了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資源——花燈音樂、昆明小調、洞經音樂、阿烏曲調;鐮甲舞、獅虎舞、披氈舞;山歌劇、花燈劇、昆明曲劇等;「一顆印」、糯黑村彝族石板房、沙朗大村白族民居、團結大樂居彝族民居;金殿廟會、彝族火把節、苗族花山節;雲南斑銅、烏銅走銀、馬街白陶……

  昆明是我國與世界的一個重要結合部,屬於「門戶型」城市;也是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南亞、西亞生產要素交流的重要集散地,屬於樞紐型城市。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文化資源讓昆明成為全省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

  今天的昆明,作為展示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國內外文化經典薈萃的重要舞臺和中華優秀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臺,正立足沿邊開放資源,為持續擴大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而做著更多的努力。

相關焦點

  • 昆明將打造成泛亞文化名城
    記者從昆明市文化建設工作會上獲悉,昆明將著力構建民族文化強省的樞紐,努力打造中國西部最具競爭力的歷史文化名城、民族文化寶庫、國際文化樞紐、文化產業基地、文化共享家園,加快把昆明建設成為泛亞文化名城。昆明地處西南邊陲,有獨特的歷史文化、高原風光和民族風情。
  • 北京著力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建議》提出,到2035年,北京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成為彰顯文化自信與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建議》提出,紮實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建設。建設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活動(北大紅樓)、抗日戰爭(盧溝橋和宛平城)、建立新中國(香山革命紀念地)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片區。
  • 昆明打造六大文化品牌
    2009年,全市文化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建設中國西部乃至泛亞地區最具競爭力的歷史文化名城、民族文化寶庫、國際文化樞紐、文化產業基地和文化共享家園。2010年,市委九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挖掘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把昆明建成民族文化強省的樞紐。2011年,市委九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要把昆明打造成為泛亞文化名城。
  • 「2010滇池泛亞文化藝術節」打造重大文化盛事
    「2010滇池泛亞文化藝術節」將於7月25日至31日在昆明舉辦,本次藝術節為期一周,主要由泛亞之光、泛亞之聲、經典泛亞、多彩泛亞四大板塊組成。泛亞之光板塊:由《泛亞同春》大型開幕式晚會和2010滇池泛亞文化藝術節暨昆明聶耳音樂節閉幕式公益性交響音樂會兩部分組成。
  • 省市專家研討泛亞文化
    本報訊 記者李嚴報導 18日下午,昆明滇池泛亞文化研究學會舉行專題座談會,邀請省市專家齊聚一堂,就「發揮優勢,打造『泛亞文化之省』、『泛亞文化之城』」這一主題展開了研討。
  • 北京市:四大文化繁榮興盛首都文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5日訊 日前,中共北京市委發布了《中共北京市委關於新時代繁榮興盛首都文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北京市文化建設將以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創新文化四大方面推動繁榮興盛首都文化建設。
  •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清晰表達了新時代中華民族的文化雄心,就「十四五」時期「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了系統闡述,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由強調「建設文化強國」,到明確提出「建成文化強國」,一字之別,文化自信的充沛底氣、再創輝煌的從容自覺,盈注其間。
  • 以文化建設引領學校內涵發展
    今年是浙江大學的「文化建設年」,本屆「雙代會」 以弘揚求是精神、建設優良校風、提升學校文化軟實力為主題,深入探討如何通過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推進學校內涵發展的途徑。黨委書記張曦和校長楊衛出席會議並講話。        張曦在開幕詞中指出,大學文化是一所大學的精神和靈魂,是大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 以文化建設凝聚發展正能量——集寧區「十三五」期間文化事業繁榮...
    「十三五」期間,集寧區以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為重點,加強公共文體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積極探索文化創新舉措,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文化建設取得了重要突破和重要成果,為全區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支持。
  • 北京發布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詳細路線圖
    今天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關於新時代繁榮興盛首都文化的意見》和《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意見》《規劃》圍繞回答「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的時代之問,以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生動實踐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敦煌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設發展規劃...
    》(2008年)  《甘肅省文物保護條例》(2010年)  《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2002年)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2006年)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發〔2011〕14號)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3年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 2020-07-06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主流文化引領「書香社會」建設
    應該怎樣把信息轉化為知識,再把知識升華成為引領人們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智慧?」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徐雁向記者表示,「若要使閱讀成為人類求知之淵、鑑真審美之竅、修身養性之本,多讀、善讀、樂讀好書佳作和名著經典方是要義。」  全民閱讀深度體現國家文化高度  衡量一個社會的發展水平,不能僅限於經濟指標的考量,文化繁榮與否也是重要標識。
  • 成都引領內陸城市崛起 泛歐泛亞門戶樞紐建設成效凸顯
    物流通道的暢通促進了外貿的逆勢大增。今年上半年,成都實現進出口總額3230.9億元,同比增長23.5%。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歐盟、東協貿易額增長45.4%、42.1%、28.2%。這些數據表明,成都的泛歐泛亞門戶樞紐建設成效凸顯。
  • 2010滇池泛亞文化藝術節開幕
    7月25日, 「2010滇池泛亞文化藝術節」在昆明開幕,以「開放多元、和諧包容、構建平臺、輻射泛亞、匯聚文萃、綻放藝葩」為指導的藝術節,旨在通過打造面向泛亞的重大文化盛事,展示雲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提升雲南昆明在整個泛亞區域的影響力、競爭力和向心力,並成為泛亞多國人民溝通情感的「樞紐」和文化交流的「窗口」,以文化藝術為紐帶推動整個區域政治、經濟的交流與合作
  • 以文化產業助力大灣區文化中心城市建設
    原標題:以文化產業助力大灣區文化中心城市建設廣州要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不僅要打造擁有跨區域、跨文化輻射力和影響力的知名文化設施,更要擁有通過文化產業發展形成的文化產品生產網絡和促進人才、資本、技術、信息等高端資源吸附、流通的文化要素配置平臺,還必須擁有吸引國際文化消費人群的文化消費體驗空間,從而在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流通和消費領域發揮引領作用。
  • 《關於新時代繁榮興盛首都文化的意見》《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
    原標題:《關於新時代繁榮興盛首都文化的意見》《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正式發布   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大浪潮中,首都北京貫徹中央要求、緊跟時代發展,在抗擊疫情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的同時,出臺《關於新時代繁榮興盛首都文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
  • 習近平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原標題:習近平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他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 工業旅遊助力石油文化名城建設
    記者 李廣寅通訊員 唐凌燕 丁少偉 報導本報東營訊 12月6日,東營市東營區勝園街道中心學校五年級三班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科瑞集團文化展廳,大家饒有興致地聽解說員介紹著石油文化故事。「大家在這裡體驗工業文明的同時,也可以感受到石油文化的獨特魅力。」科瑞集團全球營銷中心品牌總監魏榮軍介紹說,工業旅遊的開發不但豐富了旅遊產品,也為工業企業提供了展示形象的平臺。
  • 把握文化強國的價值引領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