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員近日報告稱,動物實驗顯示,日本清酒的酒糟成分有預防非酒精性脂肪變性肝炎的作用。
這種肝炎是由肥胖和代謝症候群等生活習慣病導致的,如不加以控制,有發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
在利用大米釀造日本清酒時會產生白色的酒糟,這種酒糟是很常見的食材,可用於直接烹製食用,有時也作為調料使用。清酒酒糟含有耐受蛋白,它是不易被消化且具有不溶性的蛋白。
從事釀酒工藝研究的日本月桂冠綜合研究所和京都府立醫科大學合作,對清酒酒糟含有的耐受蛋白進行分析,進而發現清酒酒糟中的耐受蛋白和作為其分解物的酒糟肽,能遏制脂肪在動物肝臟內沉積和肝細胞肥大,另外作為肝硬化指標的纖維化也明顯改善。此前,研究小組還發現清酒酒糟能降低實驗鼠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和血清低密度膽固醇水平,脂質的代謝也得到改善。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